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一袭羽衣,携一缕清风,她似从远古而来,轻步款款,衣袂带风,笑靥盈盈。
掬一阙宋词,拈一首唐诗,她在千年情丝中流转把酒问天,只邀明月;
磨一纸砚香,临一轩秋色,她在翰墨氤氲中静思,观黄昏暮落,赏晓风残月;
拨一竿碧色,踏一叶兰舟,银铃笑,欲满棹,彼岸花红疏影俏,荷气满塘香未消;
焚一炉相思,暖三尺深寒,飞雪簌簌,寒梅映雪。一片晶莹剔透中,那个痴心古曲的女子,低吟浅唱,声声慢,几回环。
雁字回首,月满西楼。一弯眉的清愁,一壶酒的放纵,唐诗宋词的风雅慢慢地沁入心底,枕入一世之梦。
筝鸣泠泠,琵琶悠悠。她朱唇轻启,声似天籁,如昆山玉碎,似芙蓉泣露,半入江风半入云。
听高山流水,看平沙落雁,品夕阳箫鼓,观渔樵问答,赏汉宫秋月,念阳春白雪,唐诗里那人比黄花瘦的影,宋词中婉转清冽的声,吸引了多少古雅之士,回眸,回眸,再回眸……
她在纷繁喧嚣的市井中,觅得一方净土,潜心修行,只因明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她在古曲的世界里沉湎、痴迷,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她在声乐的花园中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方可当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她就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教育专家王苏芬教授。
声乐教授王苏芬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实验乐团党支部书记、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声乐教研室主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评委;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
一、陪蝉虫鸣夏,伴风雪吼冬
1.马背上的“摇篮”,教会她珍惜幸福
王苏芬出生在抗战圣地陕北,其父王逸群是久经沙场的老
红军,其母是八路军中闻名遐迩的民歌手。王苏芬对歌唱的热
爱,多半源自母亲的熏陶。她清楚地记得,母亲教她唱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跳的第一支舞是扭秧歌。
童年时代,她随父母南来北去,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从出生第一天起,她就与马背上的“摇篮”结下了不解之缘。行军时,父母总是将她与弟弟放在马背上两个柳条编织的篮里,与战士们一道跋涉。每当部队要越过敌人封锁线时,为了不让她们哭出声,母亲常用棉球塞住她和弟弟的嘴。性命攸关的经历使得她很小就懂得了安宁与幸福的来之不易。
1952年初夏,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来我国访问,在中央有关领导陪同下来到王苏芬所在的北京实验二小参观。为迎接胡伯伯的到来,学校组织了文艺演出,选王苏芬领唱了一支苏联巴尔托原作的儿歌《肮脏的小姑娘》。胡志明听了拍手叫好并将王苏芬抱起来问她长大了想干什么。她脆生生地回答“当歌唱家”,并且代表中国青少年祝福胡伯伯身体健康。胡志明连声夸赞说:“中国小朋友歌唱得好,话讲得也甜!”当时交谈的情景被刊登在了《中国儿童报》上。8周岁的王苏芬已经是个远近闻名的小明星,当一名歌唱家的梦想开始萌芽了。
2.13年磨一剑,锤炼她吃苦耐劳
1961年,17岁的王苏芬跟妈妈要了五毛钱报考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被成功录取。自此,开始了她艺术道路上长达13年的力量积蓄。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早餐就是“小二黑”——小小的二两黑馒头,加上咸菜,粥也是清汤寡水,看不见几粒米。六七点吃完饭,去琴房练视唱、听音、练琴、唱歌,不到九点钟肚子就开始咕咕叫。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她强忍着饥饿继续练习。有了这份刻苦,她慢慢崭露头角。1964年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本科声乐系深造,在张清泉、卜玉华两位教授的指导下,接受了正规、严格的声乐训练。
1966年,一场历史性灾难降临。正处于艺术黄金期的她,一下子从云巅跌到了泥土里。她因顶着“黑苗子”的帽子而被红卫兵们排斥,但最终用她的执著打动了红卫兵的头头,接纳了她。白天闹革命,晚上回来参加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王苏芬如鱼得水。
1971年,随学校到天津部队农场劳动。春天踩着冰碴子育秧,夏天走十几里路去做工。种稻、收稻、种菜、掏茅房、挖河泥,这一段经历锤炼出了她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1973年,获悉总政军乐团要来选独唱演员,对新生活的渴望淡化了她做工的劳累。每天收工后,别人都是赶紧擦一下澡,躺下休息,可她却走到很远的芦苇荡里去练声,每天一个小时。农场的蚊子特别狠,她只好用围巾把头裹得严严实实,只露鼻子和嘴巴在外面,军鞋和裤子也要扎起来。即使这样全副武装,也难免被偷袭,又痒又热再加上汗水浸渍,那种滋味可想而知。可她却爱在其中,乐在其中,用一腔热忱和痴迷,对抗着来自外界的一切干扰。4月20日考试,22日她便被通知去总政军乐团报到。13载寒暑不易、矢志不渝,她的歌唱梦终于圆了。
3.十年军营生涯,使她百炼成钢
入了军乐团,就赶上为“五一”献礼演出。排练的时候,在军乐管乐伴奏下,她字正腔圆,底气十足,第一次穿军装亮相,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13年磨难换来的机会,她倍加珍惜,训练也格外卖力。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风扇也少。她就把屋门反锁,只穿着胸罩、短裤在宿舍练声。除了树上的知了鸣叫,就是她在唱。冬天除了风雪怒吼,还是她在唱。团里的人纷传:新来的王苏芬是个“疯子”。
由于她学习刻苦,进步很快。1974年中央电视台录制了她的第一首成名曲《海上女民兵》;1979年她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慰问演出,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战士送去总政首长的关心与关怀。在海拔3000多米的老山顶峰,空气稀薄,很多演员因缺氧被抬了下去,可凭着对战士的爱,对军人的情,靠着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她唱起了《歌唱英雄海水干》。虽然是断断续续,一字一喘气,却让战士们非常感动。她也因此荣立二等功。
二、以高雅入味,藉涵养传情
生活中的王苏芬性格极为爽直,雷厉风行、大大咧咧、马马虎虎。这与演唱古曲的千娇百媚、优雅高贵判若两人,往往会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但一个演员的张力也正是在此。从生活到舞台,从武到文,从豪放到婉约,从现代到古典,从疏朗到雅致,她一个华丽的转身,让世人惊艳。然而又有谁知,她这一转身,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气力。 1.跻身高等学府,开启古曲学习生涯
上世纪80年代,她转业到了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学南音。南音起源于晋唐,盛于清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华民族音乐的根”。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吸收了元曲、弋阳腔和昆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写的便是南音的盛名。
她千里迢迢奔赴泉州拜师黄淑英,学唱南音《望明月》。闽南话、敲响板、曲调百转千回,对王苏芬这个风风火火的北方姑娘而言,这简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王苏芬傻了眼,字都对不上,转腔和装饰音怎么都学不会,急得直冒汗。但生性要强的她逼着自己循序渐进。第一天学两句,第二天学三四句,一个月终于学会了一段《望明月》。1984年初,她参加了南音大汇唱。一亮嗓,声音清丽幽雅,转腔流畅高亢,观众席顿时一片沸腾。自此她火遍了东南亚。
2.师承古曲泰斗,潜心习练天籁之音
1984年,她又拜在古曲大师傅雪漪门下。开始学唱古曲《小梁州》的时候,她并不当回事。傅老师很生气地说,你唱得太洋了,像打摆子一样,瞧这疯疯癫癫的样儿。你这性格不适合学古曲。见老师动怒,她赶紧给老师认错,毕恭毕敬。傅老师说,先看书去。
于是她开始安静地看古书,看进去了。比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想想诗的意境,体会一下高适送别友人的心情,再看看注解,感觉古诗词的韵味真是无穷。再经傅老师一唱,感觉还挺好听的。回家她就开始练,慢慢喜欢了,着迷了。从此便沉入了古曲的世界,一醉不醒。
当时她一周去一次傅老师家,帮助老师组织录音、整理材料。傅老师从来没有收过她学费,她也比较心疼老师,经常给老师带碗饺子去。进门先洗手,然后扫地、拖地、洗衣服、沏茶、做饭、刷碗。傅老师觉得这个学生挺懂事的,也挺愿意教她。后来傅老师把相当重要的录音都给了她,并且教她写书。
演唱古曲,非广博的文学修养、深厚的音乐修养所不能达。尤其对古诗词的研习探讨,那是出品位和雅韵的关键所在。在傅老师的指点下,不同艺术风格及情趣的古曲,她都能演唱得风格各异:或苍凉悲切,慷慨遏云;或典雅幽绝,荡气回肠;或恬谧含蓄,自然飘逸。各臻其妙,意境浑然,韵味悠长,风格典雅,堪称“阳春白雪”。
一曲辛弃疾的《西江月》,以其恬静的歌声,把幽美旖旎的夏夜、浓郁芳馥的稻香、蛙声成片的天籁和作者的喜悦心情,表现得自然含蓄、淡雅真切,如同在夏夜的山村中,闻到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自然美景及丰收景象映入眼帘;《忆王孙》则又别具情味,“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娓娓道来,意境全出。芳草萋萋,声声杜宇;雨打梨花,楼高门闭。给人展示出一幅意境悠远、缠绵夺魄的水墨画,怡情怡性,赏心悦目。
就这样,她接过了傅雪漪老师的衣钵,成为现代中国古曲演唱第一人。
三、秉诚心袭志,呕苦心育英
1.弘扬古曲艺术,殚精竭虑
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她5首古曲并向全国播放,《广播歌选》选登了古曲《忆王孙》、《西江月》;198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古曲10首;1988年,中央电视台《艺苑之花》录制3首歌曲;198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古曲10首,连续录了五年。北京音像公司录制古曲5首; 1989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专题《声乐之梦》,介绍了8首古曲;2000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古曲10首;2000年,中央电视台《旋转舞台》播放了她演唱的古曲、歌曲6首,同年,中央电视台国际台《文化长廊》向全世界播放了她演唱的古曲、歌曲;2001年,中国教育台三台播出王苏芬声乐讲座12讲,播出时间三个月; 1998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王苏芬的声乐讲座上、下集全国发行;2001年,中央电视台《空中大舞台》介绍了王苏芬演唱的二十几首古曲、歌曲,长达100分钟;2000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音像公司出版了王苏芬的声乐讲座《怎样学唱歌》;2001年,中央电视台《音乐桥》介绍古曲《忆王孙》并播放她演唱的古曲;2002年,《音乐桥》再次播放古曲《西江月》及演唱;2003年,《音乐教室》名人教歌,王苏芬教授教唱古乐曲《别董大》、《西江月》,并播放了这两首古曲的碟;2004年,中国音乐家协会音像公司出版王苏芬教授的《快乐学唱歌》;2005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告诉你》播放古典诗词歌曲演唱风格特点共4讲两个多小时。2013年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今日京华》等重要栏目录制了专题,向社会播出后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以外,为了抢救传承古典诗词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王苏芬甚至自己出资24万,历时10年,将38首古曲拍成DVD。她聘请了央视最棒的导演、最好的摄像师、最优秀的化妆师,虽然可以蹭用学生彭丽媛、宋祖英和常思思的录音棚,但是拍摄的过程还是不乏艰难。
年近古稀的人,这样为古曲传承殚精竭虑,听来让人有些不忍。然而她所做的,远非这些。作为古曲演唱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她发表了一系列论文。1986年她在《中国音乐报》发表了《学唱南音的体会》;1987年《中国音乐》第3期发表了《演唱古典诗词歌曲体会》;1995年在《北京音乐周报》发表了《怎样演唱古典诗词歌曲》;1997年中国唱片出版社出版了《怎样学歌唱》;2000年《北京音乐周报》发表《古典诗词歌曲演唱韵味》;2001年《北京音乐报》发表《松弛是歌唱的灵魂》,另外还有《声乐演唱中的科学性——美声、民族、通俗的教学法》、《怎样培养通俗歌手》、《古典诗词声乐讲座》、《演唱古典诗词的体会》等见诸于各大媒体。
为给后人留下一些文化遗产,王苏芬花了几年的时间研究编写丛书。在学校的支持下出版了《中国古典诗词教程》(收录162首)、《王苏芬演唱古曲集》(附简谱、五线谱)、《民族声乐入门》等等。
迄今为止,她带领学生在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世界教育大会、中央民族大学、京剧院等演出了20余场,举办了3次独唱音乐会,4次王苏芬师生音乐会,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台等分别多次播出。她培养了潘军、江涛等40多名获奖歌手,其中金奖达40多名。《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100多家报纸刊发专题文章给予她高度赞扬。她被美国传记研究所与英国剑桥大学列为世界名人;曾担任过四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评委;被妇女联合会列为中国妇女500杰。
2传承非遗文化,呕心沥血
古典诗词演唱曲目主要含纳10个方面:楚辞、姜白石歌曲、九宫大成、太古传宗、纳书楹曲谱、碎金曲谱、明清杂曲、魏氏乐谱、唐诗宋词和傅雪漪谱曲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的演唱不能按谱寻声,只能口传心授。抢救古曲首先要重视古典诗词的教授,古典诗词堪称中国的母语,它的普及直接关系到谱曲后的诗词演唱;换句话说,没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是唱不了古典诗词的。
“中国的古典诗词,体裁独特,内容博大精深,演唱古典诗词,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然而因为各种因素制约,从我们老祖宗那里沿袭下来的演唱古典诗词的传统,马上就要在我们手中丢失了。”王苏芬教授说起这些的时候,眉头不由地皱到一起,嗓门立刻提了起来,言语中带着焦虑和着急。
她说,傅老师去世了,古曲传承后继乏人,她寝食难安。要发扬光大,需要学术的支持,需要媒体的支持,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她教学30年,带了10个研究生,100多个本科生,但喜欢和愿意从事古曲研究和演唱的人越来越少,古典诗词正面临无人演唱、无人能教的危境!
为挖掘、继承、发扬、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她真的是呕心沥血。“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古诗词的雅韵,穿越千年风尘而历久不衰,大概也就是因有了如她这般众多艺术家的鞠躬尽瘁,真可谓:
此心皎皎可对月,
倩影临风可当歌。
古曲清冽且幽雅,
唱遍长江与大河。
附:王苏芬:女,1943年出生,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和普及专家。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党支部书记、声乐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中心主任。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指导,担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等各种声乐大赛的评委。美国传记研究所的“世界名人”、英国剑桥大学的“世界名人”。
(责任编辑:牛世生)
掬一阙宋词,拈一首唐诗,她在千年情丝中流转把酒问天,只邀明月;
磨一纸砚香,临一轩秋色,她在翰墨氤氲中静思,观黄昏暮落,赏晓风残月;
拨一竿碧色,踏一叶兰舟,银铃笑,欲满棹,彼岸花红疏影俏,荷气满塘香未消;
焚一炉相思,暖三尺深寒,飞雪簌簌,寒梅映雪。一片晶莹剔透中,那个痴心古曲的女子,低吟浅唱,声声慢,几回环。
雁字回首,月满西楼。一弯眉的清愁,一壶酒的放纵,唐诗宋词的风雅慢慢地沁入心底,枕入一世之梦。
筝鸣泠泠,琵琶悠悠。她朱唇轻启,声似天籁,如昆山玉碎,似芙蓉泣露,半入江风半入云。
听高山流水,看平沙落雁,品夕阳箫鼓,观渔樵问答,赏汉宫秋月,念阳春白雪,唐诗里那人比黄花瘦的影,宋词中婉转清冽的声,吸引了多少古雅之士,回眸,回眸,再回眸……
她在纷繁喧嚣的市井中,觅得一方净土,潜心修行,只因明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她在古曲的世界里沉湎、痴迷,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她在声乐的花园中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方可当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她就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教育专家王苏芬教授。
声乐教授王苏芬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实验乐团党支部书记、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声乐教研室主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评委;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
一、陪蝉虫鸣夏,伴风雪吼冬
1.马背上的“摇篮”,教会她珍惜幸福
王苏芬出生在抗战圣地陕北,其父王逸群是久经沙场的老
红军,其母是八路军中闻名遐迩的民歌手。王苏芬对歌唱的热
爱,多半源自母亲的熏陶。她清楚地记得,母亲教她唱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跳的第一支舞是扭秧歌。
童年时代,她随父母南来北去,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从出生第一天起,她就与马背上的“摇篮”结下了不解之缘。行军时,父母总是将她与弟弟放在马背上两个柳条编织的篮里,与战士们一道跋涉。每当部队要越过敌人封锁线时,为了不让她们哭出声,母亲常用棉球塞住她和弟弟的嘴。性命攸关的经历使得她很小就懂得了安宁与幸福的来之不易。
1952年初夏,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来我国访问,在中央有关领导陪同下来到王苏芬所在的北京实验二小参观。为迎接胡伯伯的到来,学校组织了文艺演出,选王苏芬领唱了一支苏联巴尔托原作的儿歌《肮脏的小姑娘》。胡志明听了拍手叫好并将王苏芬抱起来问她长大了想干什么。她脆生生地回答“当歌唱家”,并且代表中国青少年祝福胡伯伯身体健康。胡志明连声夸赞说:“中国小朋友歌唱得好,话讲得也甜!”当时交谈的情景被刊登在了《中国儿童报》上。8周岁的王苏芬已经是个远近闻名的小明星,当一名歌唱家的梦想开始萌芽了。
2.13年磨一剑,锤炼她吃苦耐劳
1961年,17岁的王苏芬跟妈妈要了五毛钱报考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被成功录取。自此,开始了她艺术道路上长达13年的力量积蓄。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早餐就是“小二黑”——小小的二两黑馒头,加上咸菜,粥也是清汤寡水,看不见几粒米。六七点吃完饭,去琴房练视唱、听音、练琴、唱歌,不到九点钟肚子就开始咕咕叫。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她强忍着饥饿继续练习。有了这份刻苦,她慢慢崭露头角。1964年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本科声乐系深造,在张清泉、卜玉华两位教授的指导下,接受了正规、严格的声乐训练。
1966年,一场历史性灾难降临。正处于艺术黄金期的她,一下子从云巅跌到了泥土里。她因顶着“黑苗子”的帽子而被红卫兵们排斥,但最终用她的执著打动了红卫兵的头头,接纳了她。白天闹革命,晚上回来参加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王苏芬如鱼得水。
1971年,随学校到天津部队农场劳动。春天踩着冰碴子育秧,夏天走十几里路去做工。种稻、收稻、种菜、掏茅房、挖河泥,这一段经历锤炼出了她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1973年,获悉总政军乐团要来选独唱演员,对新生活的渴望淡化了她做工的劳累。每天收工后,别人都是赶紧擦一下澡,躺下休息,可她却走到很远的芦苇荡里去练声,每天一个小时。农场的蚊子特别狠,她只好用围巾把头裹得严严实实,只露鼻子和嘴巴在外面,军鞋和裤子也要扎起来。即使这样全副武装,也难免被偷袭,又痒又热再加上汗水浸渍,那种滋味可想而知。可她却爱在其中,乐在其中,用一腔热忱和痴迷,对抗着来自外界的一切干扰。4月20日考试,22日她便被通知去总政军乐团报到。13载寒暑不易、矢志不渝,她的歌唱梦终于圆了。
3.十年军营生涯,使她百炼成钢
入了军乐团,就赶上为“五一”献礼演出。排练的时候,在军乐管乐伴奏下,她字正腔圆,底气十足,第一次穿军装亮相,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13年磨难换来的机会,她倍加珍惜,训练也格外卖力。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风扇也少。她就把屋门反锁,只穿着胸罩、短裤在宿舍练声。除了树上的知了鸣叫,就是她在唱。冬天除了风雪怒吼,还是她在唱。团里的人纷传:新来的王苏芬是个“疯子”。
由于她学习刻苦,进步很快。1974年中央电视台录制了她的第一首成名曲《海上女民兵》;1979年她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慰问演出,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战士送去总政首长的关心与关怀。在海拔3000多米的老山顶峰,空气稀薄,很多演员因缺氧被抬了下去,可凭着对战士的爱,对军人的情,靠着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她唱起了《歌唱英雄海水干》。虽然是断断续续,一字一喘气,却让战士们非常感动。她也因此荣立二等功。
二、以高雅入味,藉涵养传情
生活中的王苏芬性格极为爽直,雷厉风行、大大咧咧、马马虎虎。这与演唱古曲的千娇百媚、优雅高贵判若两人,往往会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但一个演员的张力也正是在此。从生活到舞台,从武到文,从豪放到婉约,从现代到古典,从疏朗到雅致,她一个华丽的转身,让世人惊艳。然而又有谁知,她这一转身,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气力。 1.跻身高等学府,开启古曲学习生涯
上世纪80年代,她转业到了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学南音。南音起源于晋唐,盛于清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华民族音乐的根”。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吸收了元曲、弋阳腔和昆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写的便是南音的盛名。
她千里迢迢奔赴泉州拜师黄淑英,学唱南音《望明月》。闽南话、敲响板、曲调百转千回,对王苏芬这个风风火火的北方姑娘而言,这简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王苏芬傻了眼,字都对不上,转腔和装饰音怎么都学不会,急得直冒汗。但生性要强的她逼着自己循序渐进。第一天学两句,第二天学三四句,一个月终于学会了一段《望明月》。1984年初,她参加了南音大汇唱。一亮嗓,声音清丽幽雅,转腔流畅高亢,观众席顿时一片沸腾。自此她火遍了东南亚。
2.师承古曲泰斗,潜心习练天籁之音
1984年,她又拜在古曲大师傅雪漪门下。开始学唱古曲《小梁州》的时候,她并不当回事。傅老师很生气地说,你唱得太洋了,像打摆子一样,瞧这疯疯癫癫的样儿。你这性格不适合学古曲。见老师动怒,她赶紧给老师认错,毕恭毕敬。傅老师说,先看书去。
于是她开始安静地看古书,看进去了。比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想想诗的意境,体会一下高适送别友人的心情,再看看注解,感觉古诗词的韵味真是无穷。再经傅老师一唱,感觉还挺好听的。回家她就开始练,慢慢喜欢了,着迷了。从此便沉入了古曲的世界,一醉不醒。
当时她一周去一次傅老师家,帮助老师组织录音、整理材料。傅老师从来没有收过她学费,她也比较心疼老师,经常给老师带碗饺子去。进门先洗手,然后扫地、拖地、洗衣服、沏茶、做饭、刷碗。傅老师觉得这个学生挺懂事的,也挺愿意教她。后来傅老师把相当重要的录音都给了她,并且教她写书。
演唱古曲,非广博的文学修养、深厚的音乐修养所不能达。尤其对古诗词的研习探讨,那是出品位和雅韵的关键所在。在傅老师的指点下,不同艺术风格及情趣的古曲,她都能演唱得风格各异:或苍凉悲切,慷慨遏云;或典雅幽绝,荡气回肠;或恬谧含蓄,自然飘逸。各臻其妙,意境浑然,韵味悠长,风格典雅,堪称“阳春白雪”。
一曲辛弃疾的《西江月》,以其恬静的歌声,把幽美旖旎的夏夜、浓郁芳馥的稻香、蛙声成片的天籁和作者的喜悦心情,表现得自然含蓄、淡雅真切,如同在夏夜的山村中,闻到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自然美景及丰收景象映入眼帘;《忆王孙》则又别具情味,“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娓娓道来,意境全出。芳草萋萋,声声杜宇;雨打梨花,楼高门闭。给人展示出一幅意境悠远、缠绵夺魄的水墨画,怡情怡性,赏心悦目。
就这样,她接过了傅雪漪老师的衣钵,成为现代中国古曲演唱第一人。
三、秉诚心袭志,呕苦心育英
1.弘扬古曲艺术,殚精竭虑
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她5首古曲并向全国播放,《广播歌选》选登了古曲《忆王孙》、《西江月》;198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古曲10首;1988年,中央电视台《艺苑之花》录制3首歌曲;198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古曲10首,连续录了五年。北京音像公司录制古曲5首; 1989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专题《声乐之梦》,介绍了8首古曲;2000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古曲10首;2000年,中央电视台《旋转舞台》播放了她演唱的古曲、歌曲6首,同年,中央电视台国际台《文化长廊》向全世界播放了她演唱的古曲、歌曲;2001年,中国教育台三台播出王苏芬声乐讲座12讲,播出时间三个月; 1998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王苏芬的声乐讲座上、下集全国发行;2001年,中央电视台《空中大舞台》介绍了王苏芬演唱的二十几首古曲、歌曲,长达100分钟;2000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音像公司出版了王苏芬的声乐讲座《怎样学唱歌》;2001年,中央电视台《音乐桥》介绍古曲《忆王孙》并播放她演唱的古曲;2002年,《音乐桥》再次播放古曲《西江月》及演唱;2003年,《音乐教室》名人教歌,王苏芬教授教唱古乐曲《别董大》、《西江月》,并播放了这两首古曲的碟;2004年,中国音乐家协会音像公司出版王苏芬教授的《快乐学唱歌》;2005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告诉你》播放古典诗词歌曲演唱风格特点共4讲两个多小时。2013年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今日京华》等重要栏目录制了专题,向社会播出后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以外,为了抢救传承古典诗词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王苏芬甚至自己出资24万,历时10年,将38首古曲拍成DVD。她聘请了央视最棒的导演、最好的摄像师、最优秀的化妆师,虽然可以蹭用学生彭丽媛、宋祖英和常思思的录音棚,但是拍摄的过程还是不乏艰难。
年近古稀的人,这样为古曲传承殚精竭虑,听来让人有些不忍。然而她所做的,远非这些。作为古曲演唱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她发表了一系列论文。1986年她在《中国音乐报》发表了《学唱南音的体会》;1987年《中国音乐》第3期发表了《演唱古典诗词歌曲体会》;1995年在《北京音乐周报》发表了《怎样演唱古典诗词歌曲》;1997年中国唱片出版社出版了《怎样学歌唱》;2000年《北京音乐周报》发表《古典诗词歌曲演唱韵味》;2001年《北京音乐报》发表《松弛是歌唱的灵魂》,另外还有《声乐演唱中的科学性——美声、民族、通俗的教学法》、《怎样培养通俗歌手》、《古典诗词声乐讲座》、《演唱古典诗词的体会》等见诸于各大媒体。
为给后人留下一些文化遗产,王苏芬花了几年的时间研究编写丛书。在学校的支持下出版了《中国古典诗词教程》(收录162首)、《王苏芬演唱古曲集》(附简谱、五线谱)、《民族声乐入门》等等。
迄今为止,她带领学生在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世界教育大会、中央民族大学、京剧院等演出了20余场,举办了3次独唱音乐会,4次王苏芬师生音乐会,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台等分别多次播出。她培养了潘军、江涛等40多名获奖歌手,其中金奖达40多名。《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100多家报纸刊发专题文章给予她高度赞扬。她被美国传记研究所与英国剑桥大学列为世界名人;曾担任过四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评委;被妇女联合会列为中国妇女500杰。
2传承非遗文化,呕心沥血
古典诗词演唱曲目主要含纳10个方面:楚辞、姜白石歌曲、九宫大成、太古传宗、纳书楹曲谱、碎金曲谱、明清杂曲、魏氏乐谱、唐诗宋词和傅雪漪谱曲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的演唱不能按谱寻声,只能口传心授。抢救古曲首先要重视古典诗词的教授,古典诗词堪称中国的母语,它的普及直接关系到谱曲后的诗词演唱;换句话说,没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是唱不了古典诗词的。
“中国的古典诗词,体裁独特,内容博大精深,演唱古典诗词,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然而因为各种因素制约,从我们老祖宗那里沿袭下来的演唱古典诗词的传统,马上就要在我们手中丢失了。”王苏芬教授说起这些的时候,眉头不由地皱到一起,嗓门立刻提了起来,言语中带着焦虑和着急。
她说,傅老师去世了,古曲传承后继乏人,她寝食难安。要发扬光大,需要学术的支持,需要媒体的支持,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她教学30年,带了10个研究生,100多个本科生,但喜欢和愿意从事古曲研究和演唱的人越来越少,古典诗词正面临无人演唱、无人能教的危境!
为挖掘、继承、发扬、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她真的是呕心沥血。“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古诗词的雅韵,穿越千年风尘而历久不衰,大概也就是因有了如她这般众多艺术家的鞠躬尽瘁,真可谓:
此心皎皎可对月,
倩影临风可当歌。
古曲清冽且幽雅,
唱遍长江与大河。
附:王苏芬:女,1943年出生,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和普及专家。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党支部书记、声乐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中心主任。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指导,担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等各种声乐大赛的评委。美国传记研究所的“世界名人”、英国剑桥大学的“世界名人”。
(责任编辑:牛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