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来源 :当代音乐(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一袭羽衣,携一缕清风,她似从远古而来,轻步款款,衣袂带风,笑靥盈盈。
  掬一阙宋词,拈一首唐诗,她在千年情丝中流转把酒问天,只邀明月;
  磨一纸砚香,临一轩秋色,她在翰墨氤氲中静思,观黄昏暮落,赏晓风残月;
  拨一竿碧色,踏一叶兰舟,银铃笑,欲满棹,彼岸花红疏影俏,荷气满塘香未消;
  焚一炉相思,暖三尺深寒,飞雪簌簌,寒梅映雪。一片晶莹剔透中,那个痴心古曲的女子,低吟浅唱,声声慢,几回环。
  雁字回首,月满西楼。一弯眉的清愁,一壶酒的放纵,唐诗宋词的风雅慢慢地沁入心底,枕入一世之梦。
  筝鸣泠泠,琵琶悠悠。她朱唇轻启,声似天籁,如昆山玉碎,似芙蓉泣露,半入江风半入云。
  听高山流水,看平沙落雁,品夕阳箫鼓,观渔樵问答,赏汉宫秋月,念阳春白雪,唐诗里那人比黄花瘦的影,宋词中婉转清冽的声,吸引了多少古雅之士,回眸,回眸,再回眸……
  她在纷繁喧嚣的市井中,觅得一方净土,潜心修行,只因明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她在古曲的世界里沉湎、痴迷,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她在声乐的花园中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方可当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她就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教育专家王苏芬教授。
  声乐教授王苏芬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实验乐团党支部书记、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声乐教研室主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评委;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
  一、陪蝉虫鸣夏,伴风雪吼冬
  1.马背上的“摇篮”,教会她珍惜幸福
  王苏芬出生在抗战圣地陕北,其父王逸群是久经沙场的老
  红军,其母是八路军中闻名遐迩的民歌手。王苏芬对歌唱的热
  爱,多半源自母亲的熏陶。她清楚地记得,母亲教她唱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跳的第一支舞是扭秧歌。
  童年时代,她随父母南来北去,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从出生第一天起,她就与马背上的“摇篮”结下了不解之缘。行军时,父母总是将她与弟弟放在马背上两个柳条编织的篮里,与战士们一道跋涉。每当部队要越过敌人封锁线时,为了不让她们哭出声,母亲常用棉球塞住她和弟弟的嘴。性命攸关的经历使得她很小就懂得了安宁与幸福的来之不易。
  1952年初夏,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来我国访问,在中央有关领导陪同下来到王苏芬所在的北京实验二小参观。为迎接胡伯伯的到来,学校组织了文艺演出,选王苏芬领唱了一支苏联巴尔托原作的儿歌《肮脏的小姑娘》。胡志明听了拍手叫好并将王苏芬抱起来问她长大了想干什么。她脆生生地回答“当歌唱家”,并且代表中国青少年祝福胡伯伯身体健康。胡志明连声夸赞说:“中国小朋友歌唱得好,话讲得也甜!”当时交谈的情景被刊登在了《中国儿童报》上。8周岁的王苏芬已经是个远近闻名的小明星,当一名歌唱家的梦想开始萌芽了。
  2.13年磨一剑,锤炼她吃苦耐劳
  1961年,17岁的王苏芬跟妈妈要了五毛钱报考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被成功录取。自此,开始了她艺术道路上长达13年的力量积蓄。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早餐就是“小二黑”——小小的二两黑馒头,加上咸菜,粥也是清汤寡水,看不见几粒米。六七点吃完饭,去琴房练视唱、听音、练琴、唱歌,不到九点钟肚子就开始咕咕叫。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她强忍着饥饿继续练习。有了这份刻苦,她慢慢崭露头角。1964年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本科声乐系深造,在张清泉、卜玉华两位教授的指导下,接受了正规、严格的声乐训练。
  1966年,一场历史性灾难降临。正处于艺术黄金期的她,一下子从云巅跌到了泥土里。她因顶着“黑苗子”的帽子而被红卫兵们排斥,但最终用她的执著打动了红卫兵的头头,接纳了她。白天闹革命,晚上回来参加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王苏芬如鱼得水。
  1971年,随学校到天津部队农场劳动。春天踩着冰碴子育秧,夏天走十几里路去做工。种稻、收稻、种菜、掏茅房、挖河泥,这一段经历锤炼出了她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1973年,获悉总政军乐团要来选独唱演员,对新生活的渴望淡化了她做工的劳累。每天收工后,别人都是赶紧擦一下澡,躺下休息,可她却走到很远的芦苇荡里去练声,每天一个小时。农场的蚊子特别狠,她只好用围巾把头裹得严严实实,只露鼻子和嘴巴在外面,军鞋和裤子也要扎起来。即使这样全副武装,也难免被偷袭,又痒又热再加上汗水浸渍,那种滋味可想而知。可她却爱在其中,乐在其中,用一腔热忱和痴迷,对抗着来自外界的一切干扰。4月20日考试,22日她便被通知去总政军乐团报到。13载寒暑不易、矢志不渝,她的歌唱梦终于圆了。
  3.十年军营生涯,使她百炼成钢
  入了军乐团,就赶上为“五一”献礼演出。排练的时候,在军乐管乐伴奏下,她字正腔圆,底气十足,第一次穿军装亮相,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13年磨难换来的机会,她倍加珍惜,训练也格外卖力。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风扇也少。她就把屋门反锁,只穿着胸罩、短裤在宿舍练声。除了树上的知了鸣叫,就是她在唱。冬天除了风雪怒吼,还是她在唱。团里的人纷传:新来的王苏芬是个“疯子”。
  由于她学习刻苦,进步很快。1974年中央电视台录制了她的第一首成名曲《海上女民兵》;1979年她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慰问演出,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战士送去总政首长的关心与关怀。在海拔3000多米的老山顶峰,空气稀薄,很多演员因缺氧被抬了下去,可凭着对战士的爱,对军人的情,靠着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她唱起了《歌唱英雄海水干》。虽然是断断续续,一字一喘气,却让战士们非常感动。她也因此荣立二等功。
  二、以高雅入味,藉涵养传情
  生活中的王苏芬性格极为爽直,雷厉风行、大大咧咧、马马虎虎。这与演唱古曲的千娇百媚、优雅高贵判若两人,往往会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但一个演员的张力也正是在此。从生活到舞台,从武到文,从豪放到婉约,从现代到古典,从疏朗到雅致,她一个华丽的转身,让世人惊艳。然而又有谁知,她这一转身,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气力。   1.跻身高等学府,开启古曲学习生涯
  上世纪80年代,她转业到了中国音乐学院,开始学南音。南音起源于晋唐,盛于清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华民族音乐的根”。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吸收了元曲、弋阳腔和昆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写的便是南音的盛名。
  她千里迢迢奔赴泉州拜师黄淑英,学唱南音《望明月》。闽南话、敲响板、曲调百转千回,对王苏芬这个风风火火的北方姑娘而言,这简直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王苏芬傻了眼,字都对不上,转腔和装饰音怎么都学不会,急得直冒汗。但生性要强的她逼着自己循序渐进。第一天学两句,第二天学三四句,一个月终于学会了一段《望明月》。1984年初,她参加了南音大汇唱。一亮嗓,声音清丽幽雅,转腔流畅高亢,观众席顿时一片沸腾。自此她火遍了东南亚。
  2.师承古曲泰斗,潜心习练天籁之音
  1984年,她又拜在古曲大师傅雪漪门下。开始学唱古曲《小梁州》的时候,她并不当回事。傅老师很生气地说,你唱得太洋了,像打摆子一样,瞧这疯疯癫癫的样儿。你这性格不适合学古曲。见老师动怒,她赶紧给老师认错,毕恭毕敬。傅老师说,先看书去。
  于是她开始安静地看古书,看进去了。比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想想诗的意境,体会一下高适送别友人的心情,再看看注解,感觉古诗词的韵味真是无穷。再经傅老师一唱,感觉还挺好听的。回家她就开始练,慢慢喜欢了,着迷了。从此便沉入了古曲的世界,一醉不醒。
  当时她一周去一次傅老师家,帮助老师组织录音、整理材料。傅老师从来没有收过她学费,她也比较心疼老师,经常给老师带碗饺子去。进门先洗手,然后扫地、拖地、洗衣服、沏茶、做饭、刷碗。傅老师觉得这个学生挺懂事的,也挺愿意教她。后来傅老师把相当重要的录音都给了她,并且教她写书。
  演唱古曲,非广博的文学修养、深厚的音乐修养所不能达。尤其对古诗词的研习探讨,那是出品位和雅韵的关键所在。在傅老师的指点下,不同艺术风格及情趣的古曲,她都能演唱得风格各异:或苍凉悲切,慷慨遏云;或典雅幽绝,荡气回肠;或恬谧含蓄,自然飘逸。各臻其妙,意境浑然,韵味悠长,风格典雅,堪称“阳春白雪”。
  一曲辛弃疾的《西江月》,以其恬静的歌声,把幽美旖旎的夏夜、浓郁芳馥的稻香、蛙声成片的天籁和作者的喜悦心情,表现得自然含蓄、淡雅真切,如同在夏夜的山村中,闻到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自然美景及丰收景象映入眼帘;《忆王孙》则又别具情味,“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娓娓道来,意境全出。芳草萋萋,声声杜宇;雨打梨花,楼高门闭。给人展示出一幅意境悠远、缠绵夺魄的水墨画,怡情怡性,赏心悦目。
  就这样,她接过了傅雪漪老师的衣钵,成为现代中国古曲演唱第一人。
  三、秉诚心袭志,呕苦心育英
  1.弘扬古曲艺术,殚精竭虑
  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她5首古曲并向全国播放,《广播歌选》选登了古曲《忆王孙》、《西江月》;198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古曲10首;1988年,中央电视台《艺苑之花》录制3首歌曲;198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古曲10首,连续录了五年。北京音像公司录制古曲5首; 1989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专题《声乐之梦》,介绍了8首古曲;2000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古曲10首;2000年,中央电视台《旋转舞台》播放了她演唱的古曲、歌曲6首,同年,中央电视台国际台《文化长廊》向全世界播放了她演唱的古曲、歌曲;2001年,中国教育台三台播出王苏芬声乐讲座12讲,播出时间三个月; 1998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王苏芬的声乐讲座上、下集全国发行;2001年,中央电视台《空中大舞台》介绍了王苏芬演唱的二十几首古曲、歌曲,长达100分钟;2000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音像公司出版了王苏芬的声乐讲座《怎样学唱歌》;2001年,中央电视台《音乐桥》介绍古曲《忆王孙》并播放她演唱的古曲;2002年,《音乐桥》再次播放古曲《西江月》及演唱;2003年,《音乐教室》名人教歌,王苏芬教授教唱古乐曲《别董大》、《西江月》,并播放了这两首古曲的碟;2004年,中国音乐家协会音像公司出版王苏芬教授的《快乐学唱歌》;2005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告诉你》播放古典诗词歌曲演唱风格特点共4讲两个多小时。2013年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今日京华》等重要栏目录制了专题,向社会播出后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以外,为了抢救传承古典诗词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王苏芬甚至自己出资24万,历时10年,将38首古曲拍成DVD。她聘请了央视最棒的导演、最好的摄像师、最优秀的化妆师,虽然可以蹭用学生彭丽媛、宋祖英和常思思的录音棚,但是拍摄的过程还是不乏艰难。
  年近古稀的人,这样为古曲传承殚精竭虑,听来让人有些不忍。然而她所做的,远非这些。作为古曲演唱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她发表了一系列论文。1986年她在《中国音乐报》发表了《学唱南音的体会》;1987年《中国音乐》第3期发表了《演唱古典诗词歌曲体会》;1995年在《北京音乐周报》发表了《怎样演唱古典诗词歌曲》;1997年中国唱片出版社出版了《怎样学歌唱》;2000年《北京音乐周报》发表《古典诗词歌曲演唱韵味》;2001年《北京音乐报》发表《松弛是歌唱的灵魂》,另外还有《声乐演唱中的科学性——美声、民族、通俗的教学法》、《怎样培养通俗歌手》、《古典诗词声乐讲座》、《演唱古典诗词的体会》等见诸于各大媒体。
  为给后人留下一些文化遗产,王苏芬花了几年的时间研究编写丛书。在学校的支持下出版了《中国古典诗词教程》(收录162首)、《王苏芬演唱古曲集》(附简谱、五线谱)、《民族声乐入门》等等。
  迄今为止,她带领学生在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世界教育大会、中央民族大学、京剧院等演出了20余场,举办了3次独唱音乐会,4次王苏芬师生音乐会,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台等分别多次播出。她培养了潘军、江涛等40多名获奖歌手,其中金奖达40多名。《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100多家报纸刊发专题文章给予她高度赞扬。她被美国传记研究所与英国剑桥大学列为世界名人;曾担任过四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评委;被妇女联合会列为中国妇女500杰。
  2传承非遗文化,呕心沥血
  古典诗词演唱曲目主要含纳10个方面:楚辞、姜白石歌曲、九宫大成、太古传宗、纳书楹曲谱、碎金曲谱、明清杂曲、魏氏乐谱、唐诗宋词和傅雪漪谱曲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的演唱不能按谱寻声,只能口传心授。抢救古曲首先要重视古典诗词的教授,古典诗词堪称中国的母语,它的普及直接关系到谱曲后的诗词演唱;换句话说,没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是唱不了古典诗词的。
  “中国的古典诗词,体裁独特,内容博大精深,演唱古典诗词,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然而因为各种因素制约,从我们老祖宗那里沿袭下来的演唱古典诗词的传统,马上就要在我们手中丢失了。”王苏芬教授说起这些的时候,眉头不由地皱到一起,嗓门立刻提了起来,言语中带着焦虑和着急。
  她说,傅老师去世了,古曲传承后继乏人,她寝食难安。要发扬光大,需要学术的支持,需要媒体的支持,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她教学30年,带了10个研究生,100多个本科生,但喜欢和愿意从事古曲研究和演唱的人越来越少,古典诗词正面临无人演唱、无人能教的危境!
  为挖掘、继承、发扬、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她真的是呕心沥血。“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古诗词的雅韵,穿越千年风尘而历久不衰,大概也就是因有了如她这般众多艺术家的鞠躬尽瘁,真可谓:
  此心皎皎可对月,
  倩影临风可当歌。
  古曲清冽且幽雅,
  唱遍长江与大河。
  附:王苏芬:女,1943年出生,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和普及专家。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党支部书记、声乐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中心主任。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指导,担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等各种声乐大赛的评委。美国传记研究所的“世界名人”、英国剑桥大学的“世界名人”。
  (责任编辑:牛世生)
其他文献
陆佳作为一个成长于深圳的水墨画家,其近些年在都市水墨题材方面所作的探索及取得的成绩为人所共睹。如果将其艺术经历置于其所陶泳的生存空间,并考究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发展变化,我以为陆佳的都市水墨恰如其分地回应了由这个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兴起的水墨变革的时代感召,同时,也可为深圳历年来以“都市”为题而展开的“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提供了一种当代文化的资源,在年轻一代艺术家群体中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对陆佳艺术实践的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和都市化进程令世界瞩目,伴随着中国现代建设的不断升温,迅速扩张的都市化浪潮给予文化辐射力之强大是前所未有的,从而也给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活力,如都市水墨—这些年从深圳这个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兴起的水墨变革可说提供了一种文化的资源,杨晓洋笔下的都市水墨正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也可视为深圳历年来以“都市”为题而展开的“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在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群体中
期刊
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市场经济所体现的民主意识也逐渐消解了文化艺术领域的意识形态性,这是形成中国文化艺术界文化思想、艺术风格兼收并蓄多元纷呈格局的社会基础。相对于80年代从封闭走向开放而形成的思想碰撞与激荡,90年代的艺术发展更趋于稳健与沉潜。就画院建设而言,一方面随着各地政府对于文化投入的加大,各地纷纷创建了公立或民营、或公立民营相结合的画院,由此形成了全国性的
期刊
《20世纪北京绘画史》  主编:邵大箴、李松  出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9月  开本:16开本  定价:420.00元    《20世纪北京绘画史》为北京地区当代绘画史专著,属地域性绘画史。由于在20世纪里,北京常常处于时代的漩涡中心,美术活动的全国性与北京地区的地域性相互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单独梳理出北京绘画史的发展脉络,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本书的编写是由北京画院院长王明
期刊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文献展暨系列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    “创作、理论与叙事:现代性视域中的美术史”学术研讨会,即围绕文献展和书稿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而展开讨论。会议于12月15日14时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17日中午,议题主要是中国美术史叙事模式和方法论的思考。17日中午之后移到西安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时半天的自由谈,主要讨论“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的成绩与有待完善之处,也涉及了近现代
期刊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还是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一名学生时,就拜读了樊祖荫教授许多文章,深受教益。进入21世纪以来,我作为一名高校的音乐教师,特别关注音乐研究的学术动态,相继拜读了很多知名学者的学术论著,其中樊祖荫教授著述的《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系列文卷;还有《广西民间合唱研究(一、二、三)》、《多声部民歌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论马思聪〈中国民歌新唱〉中的和
期刊
认识周凯是在1979年,当时他就读于以陆俨少为导师的浙江美术学院山水画研究生班,对传统绘画潜心钻研的精神以及温文尔雅的谈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0年代初期,我们又在上海邂逅,此后在他的家中陆续看到一些变革传统表现形态的水墨粉彩山水画,并有了更深入的晤谈。1985年他迁居深圳之后,彼此间的联系少了,偶尔在刊物上看见他的重彩画新作,面目大异于前,不禁为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而惊诧。今年三月,周凯汇集
期刊
“都市水墨”这件事,对我来说是艰辛的难事。一是水墨本身表达的局限性,二是传统水墨的固定形态。就从这两点,别说是创新,哪怕有一毫米的突破谈何容易。我时常叹气,深感自己力不从心。  深圳有着很特别的水墨氛围,水墨展览及水墨论坛是常客。观念“眼花缭乱”、技法“人满为患”。这种繁荣带给了我亢奋和冲动,于是开始了水墨观念与水墨技术双项探索与实验。  水墨作为绘画的母语有着无限的审美境界,技法也早已登峰造极。
期刊
曹清早年擅画密林,层层叠叠,不厌其“繁”。一幅《秋日吟唱》竟能持续画上九年工夫。即使近年创作的《瓶子系列》,虽以造型简略的瓶子为一统画面的图式,却仍以不厌其“繁”的复合图像与符号充斥瓶中世界。今日画坛浮躁风气日炽,曹清独与时风相左,沉潜于蜗居中精心营造心中一方圣土,这已属于独标异格。  然而殊不知,曹清真正令人钦慕的本领是让功夫变得举重若轻,笔愈繁而意愈清、境愈奇,情愈净、趣愈浓,于无声处涌动着沁
期刊
这是一种有教养的艺术,一种亟待我们的艺术史认真对待的艺术。这种艺术需要我们运用古老的中国文人绘画和现代西方的抽象绘画的理论来加以诠释。  毫无疑问,文人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一千多年来,它的主题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它的形式也没有出现过革命性的变化,它只是在一种渐渐的演进中展现着文人对于趣味的完善和追求,而这种趣味又与整个文人的生活和学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与社会大众保持着一定距离。显然,文人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