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多措并举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是所有县域经济问题的核心,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现阶段提高新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新疆68个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全面分析了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 区域差异 新疆
一、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新疆由七区五州三市组成,可分为北疆、南疆和东疆三大部分,除地级市和县级市外共有68个县。近年来,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加速,2013年,新疆县域GDP达到3076.14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新疆GDP的36.79%,增加1.21%。同时,县域GDP内部各区域所占比重差异较大,其中,北疆县域占比最大为46.15%,其次是南疆县域,东疆县域占比最低,仅为8.74%;从个体县域来看,以沙湾县为首的五个县域GDP已超过100亿元,且沙湾县最高已达155.35亿元,除鄯善县和库车县外,其它三个县均属于北疆,而以民丰县为代表的五个县域GDP均低于10亿元,且民丰县最低仅为6.48亿元,除吉木乃县外,其它四个县均位于南疆地区。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首先,县域人均GDP水平差距较大。2013年东北南疆的人均GDP分别为69697、32547.44和21454.3元,东疆和北疆分别是南疆的3.24和1.52倍。从个体县域来看,伊吾县的人均GDP最高,达到13.63万元,其次是若羌县的10.06万元,而以墨玉县为代表的9个县域人均GDP均低于1万元,远低于全疆3.71万元的平均水平,其中墨玉县最低,仅为5404元。其次,縣域产业结构差异明显。2012年新疆县域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依次为33.85%、36.82%和29.33%,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东疆县域的产业结构差异最大,二产占到67.93%,一三产业比重均低于20%,南疆县域一产比重稍高占到35.27%,北疆县域一二产占比基本持平,三产占比较少,仅为27.33%。从个体县域来看,和硕县的一产占比最高达到64.49%,鄯善县二产占比最高达75.08%,民丰县的三产占比最高达60.07%。因此新疆县域经济总体产业结构不均衡且存在较显著的区域差异。
二、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的原因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矿产资源丰富且已大规模开发的县,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相对较快,逐渐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如东疆县域和北疆部分县域。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域,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特色旅游等产业较为发达,如喀纳斯湖所在的布尔津县,以旅游景点为依托,推动了该县经济的发展,但其它产业较为落后。
(二)区位因素的制约
以鄯善县为代表的东疆部分县域和以玛纳斯县为代表的北疆部分县域,受益于交通便利带来的优势,其经济增速较快;而以墨玉县和于田县为代表的南疆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县域,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贫困人口较为集中;而以吉木乃县、青河县为代表的沿边高寒区的县域,虽然有发展边贸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开放程度有限且当地经济发展较落后,边贸口岸优势的发挥面临着较大瓶颈。
(三)经济基础各异
新疆整体经济发展较落后且各个县经济基础差异较大,天山北坡经济区和东疆经济区的县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经济发展较快。而南疆三地州大部分县域以及绝大多数沿边县域,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基础较差,加之远离新疆经济增长的核心区,且极度缺乏先进的技术和金融资源的融资支持,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
三、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疆各县间的三大产业之间关联度低,产业结构趋同,且部分县域一产所占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今后,要以市场为导向对农业进行有效调整,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与促进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业结构调整上,要推动科技与金融的高效结合,增强当地主导产业的竞争力;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因地制宜,差异化引导,推进新疆县域经济有地方特色地发展
新疆县与县之间资源、环境禀赋各异,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别更大,一些经济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50亿元以上,如沙湾县;而一些贫困县则不到7亿元,如民丰县,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如若羌县通过发展红枣产业,GDP已达62.61亿元,在南疆37个县域中排名前五,且人均GDP已超过10万元,位居68个县域第二。因此,在宏观指导上要划分类别,因地制宜,着力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发展。
(三)把握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好时机,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活力
随着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的实施,新疆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后,首先要加大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有效地改善偏远沿边高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硬件设施;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县域的科技教育投入,帮助其发展科教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最后,还要增大财政、金融对新疆贫困县域的支持力度。
(四)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新疆大部分县域都属于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今后,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又保证发展的质量。要充分考虑现有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盲目扩张。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注释
{1}本文数据均来源于《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相对比率均通过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马红.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概况[J].经济研究导刊,2010(02):47-50.
[2]张毅.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15-25.
[3]佘开勇,陈闻君.新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差异及形成机制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4(06):101-107.
作者简介:刘培勤(1992-),女,河南漯河人,金融研究生,从事农村金融研究;朱四伟(1988-),男,河南商水人,金融研究生,从事资本市场研究。
【关键词】县域经济 区域差异 新疆
一、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新疆由七区五州三市组成,可分为北疆、南疆和东疆三大部分,除地级市和县级市外共有68个县。近年来,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加速,2013年,新疆县域GDP达到3076.14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新疆GDP的36.79%,增加1.21%。同时,县域GDP内部各区域所占比重差异较大,其中,北疆县域占比最大为46.15%,其次是南疆县域,东疆县域占比最低,仅为8.74%;从个体县域来看,以沙湾县为首的五个县域GDP已超过100亿元,且沙湾县最高已达155.35亿元,除鄯善县和库车县外,其它三个县均属于北疆,而以民丰县为代表的五个县域GDP均低于10亿元,且民丰县最低仅为6.48亿元,除吉木乃县外,其它四个县均位于南疆地区。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首先,县域人均GDP水平差距较大。2013年东北南疆的人均GDP分别为69697、32547.44和21454.3元,东疆和北疆分别是南疆的3.24和1.52倍。从个体县域来看,伊吾县的人均GDP最高,达到13.63万元,其次是若羌县的10.06万元,而以墨玉县为代表的9个县域人均GDP均低于1万元,远低于全疆3.71万元的平均水平,其中墨玉县最低,仅为5404元。其次,縣域产业结构差异明显。2012年新疆县域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依次为33.85%、36.82%和29.33%,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东疆县域的产业结构差异最大,二产占到67.93%,一三产业比重均低于20%,南疆县域一产比重稍高占到35.27%,北疆县域一二产占比基本持平,三产占比较少,仅为27.33%。从个体县域来看,和硕县的一产占比最高达到64.49%,鄯善县二产占比最高达75.08%,民丰县的三产占比最高达60.07%。因此新疆县域经济总体产业结构不均衡且存在较显著的区域差异。
二、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的原因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矿产资源丰富且已大规模开发的县,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相对较快,逐渐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如东疆县域和北疆部分县域。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域,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特色旅游等产业较为发达,如喀纳斯湖所在的布尔津县,以旅游景点为依托,推动了该县经济的发展,但其它产业较为落后。
(二)区位因素的制约
以鄯善县为代表的东疆部分县域和以玛纳斯县为代表的北疆部分县域,受益于交通便利带来的优势,其经济增速较快;而以墨玉县和于田县为代表的南疆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县域,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贫困人口较为集中;而以吉木乃县、青河县为代表的沿边高寒区的县域,虽然有发展边贸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开放程度有限且当地经济发展较落后,边贸口岸优势的发挥面临着较大瓶颈。
(三)经济基础各异
新疆整体经济发展较落后且各个县经济基础差异较大,天山北坡经济区和东疆经济区的县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经济发展较快。而南疆三地州大部分县域以及绝大多数沿边县域,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基础较差,加之远离新疆经济增长的核心区,且极度缺乏先进的技术和金融资源的融资支持,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
三、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疆各县间的三大产业之间关联度低,产业结构趋同,且部分县域一产所占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今后,要以市场为导向对农业进行有效调整,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与促进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业结构调整上,要推动科技与金融的高效结合,增强当地主导产业的竞争力;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因地制宜,差异化引导,推进新疆县域经济有地方特色地发展
新疆县与县之间资源、环境禀赋各异,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别更大,一些经济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50亿元以上,如沙湾县;而一些贫困县则不到7亿元,如民丰县,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如若羌县通过发展红枣产业,GDP已达62.61亿元,在南疆37个县域中排名前五,且人均GDP已超过10万元,位居68个县域第二。因此,在宏观指导上要划分类别,因地制宜,着力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发展。
(三)把握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好时机,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活力
随着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的实施,新疆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后,首先要加大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有效地改善偏远沿边高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硬件设施;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县域的科技教育投入,帮助其发展科教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最后,还要增大财政、金融对新疆贫困县域的支持力度。
(四)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新疆大部分县域都属于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今后,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又保证发展的质量。要充分考虑现有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盲目扩张。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注释
{1}本文数据均来源于《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相对比率均通过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马红.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概况[J].经济研究导刊,2010(02):47-50.
[2]张毅.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15-25.
[3]佘开勇,陈闻君.新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空间差异及形成机制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4(06):101-107.
作者简介:刘培勤(1992-),女,河南漯河人,金融研究生,从事农村金融研究;朱四伟(1988-),男,河南商水人,金融研究生,从事资本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