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下乡的所见所闻,对平寨乡动物卫生防疫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平寨乡;动物卫生防疫;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7 文献标识码:A
平寨乡是典型的农业乡,下辖8个村民委,总国土面积382.9km2,实有耕地面积1914.6hm2。其中:田603.87hm2,地1310.73hm2,人均有耕地0.0893hm2。农村经济收入以农牧业为主。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自然经济的制约,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土地贫瘠,农业科技滞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2013年存栏生猪46324头,大牲畜17509头,山羊2662只,家禽124789只,年出栏生猪63208头,肉牛出栏7690头,肉羊1980只,家禽173424只,畜牧业产值11996万元。2013年,全乡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26508万元,粮食总产量1449万kg,人均有粮350kg,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5458元,其中畜牧业纯收入2206元,占纯收入的40.5%。农村经济的构成以种养业为主,农民的经济基础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畜牧业已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产业,因此,提高动物卫生防疫意识十分重要。
1 卫生防疫意识现状
1.1 对动物卫生防疫意识薄弱,存在认识误区
根据调查显示,在平寨乡,有将近90%的养殖户认为预防动物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然而仍然有少数人认为其所养殖的动物数量少,没必要花太多时间、精力、金钱去进行动物防疫。相对于传染病的预防,80%的养殖户认为预防寄生虫比较重要,此外,有75%的养殖户有意愿自己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动物养殖技术和卫生防疫技术,便于养殖户自身及时解决动物养殖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部分平寨乡人认为组建专门的动物防疫治疗的专业技术队伍会相对养殖户自身掌握的技术会更加全面、专业。对于药物和疫苗的作用,有55%的养殖户认为在动物卫生防治上,疫苗和药物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要求动物的饲养员做好相关的好管理措施,才能使得卫生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也有30%的养殖户只片面的认为只需要用好药就能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无需人员的过多干涉。
1.2 动物卫生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动物卫生防疫中,只有35%的养殖户会选择消毒剂对动物圈舍进行消毒,45%偶尔用,20%从没用过。当猪喂养至可出栏销售后,有47%的养殖户会在下一批的幼猪苗进栏前,会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时常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35%的养殖户会偶尔地对猪舍消毒,也有25%的养殖户只是简单处理或者没有任何的消毒措施。饲养员的管理措施对动物的疾病防治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饲养员的卫生防疫技术落后,绝大多数的养殖户选择带猪喷雾消毒、注射预防、饲料拌药等常用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猪疾病预防。只有35%的养殖户会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也有5%的养殖户无任何的管理及防疫措施。当猪或其他家禽因病死亡后,选择埋葬的占47%,丢弃的占33%,杀了食用或销售的占20%,逃避检疫、地下黑屠宰场和销售点更是屡禁不绝,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2 如何提高卫生防疫意识
2.1 合理设置防疫队伍,保持防疫挂钩人员的比例合适,建立健全防检机制
由于某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目前动物卫生防御工作人员设置比例不合理,一线防疫的专业人员少,无法胜任日益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此外,防疫人员的工作环境差、薪酬待遇低,不少防疫人员选择外出打工,专业人员流失严重,如木柏与布凹村民委,5a内换了3人。为了保障防疫人员的利益,留住优秀专业人才,乡畜牧兽医站与本站职工、村级兽医人员有必要签订防疫合同,建立奖罚制度,提高工作待遇;增加一线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吸纳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建立合理、规范的薪酬制度,确实保障和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使得他们能踏实、安心地做好本职工作;建立动物防疫监督队伍,改革动物防疫机制,有效开展动物防疫的监督工作,推行生猪免疫标识管理制度。
2.2 加强对防疫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后续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
加强防疫人员的系统培训,通过分批、分层析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不断创新知识结构,创新防疫技术水平。加强防疫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防疫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外,要多方面培训如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等,培养防疫人员的市场经济观念,借助法律措施打击违法行为,如倒卖死猪、病猪。防疫人员自身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动物防疫认识,主动学习,避免单方面的将防疫工作理解为打打疫苗,应将其理解为改善畜禽饲养条件、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系统工程。
2.3 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的宣传教育,改善工作防范,丰富宣传手段
组织防疫专业人员进行对养殖户的专业指导。防疫人员要定期地进村,发放宣传资料,开办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为村民讲授相关课程,以此提高村民的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纠正散养农户的只重药物和疫苗,不重环境与管理的偏见。多种方式开展防疫知识的宣传,例如宣传栏、报纸、广播、宣讲会等,也可以组织防疫知识竞赛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
3 总结
通过加强平寨乡动物卫生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使养殖户和防疫专业人员清楚认识到在家禽养殖过程中,保障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明白“防疫是保障、管理是关键、环境是条件”,通过改善饲养条件和防疫方法,提高动物防治水平,从而减少药物使用量,保障动物的食用安全,最終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平寨乡;动物卫生防疫;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7 文献标识码:A
平寨乡是典型的农业乡,下辖8个村民委,总国土面积382.9km2,实有耕地面积1914.6hm2。其中:田603.87hm2,地1310.73hm2,人均有耕地0.0893hm2。农村经济收入以农牧业为主。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自然经济的制约,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土地贫瘠,农业科技滞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2013年存栏生猪46324头,大牲畜17509头,山羊2662只,家禽124789只,年出栏生猪63208头,肉牛出栏7690头,肉羊1980只,家禽173424只,畜牧业产值11996万元。2013年,全乡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26508万元,粮食总产量1449万kg,人均有粮350kg,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5458元,其中畜牧业纯收入2206元,占纯收入的40.5%。农村经济的构成以种养业为主,农民的经济基础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畜牧业已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产业,因此,提高动物卫生防疫意识十分重要。
1 卫生防疫意识现状
1.1 对动物卫生防疫意识薄弱,存在认识误区
根据调查显示,在平寨乡,有将近90%的养殖户认为预防动物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然而仍然有少数人认为其所养殖的动物数量少,没必要花太多时间、精力、金钱去进行动物防疫。相对于传染病的预防,80%的养殖户认为预防寄生虫比较重要,此外,有75%的养殖户有意愿自己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动物养殖技术和卫生防疫技术,便于养殖户自身及时解决动物养殖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部分平寨乡人认为组建专门的动物防疫治疗的专业技术队伍会相对养殖户自身掌握的技术会更加全面、专业。对于药物和疫苗的作用,有55%的养殖户认为在动物卫生防治上,疫苗和药物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要求动物的饲养员做好相关的好管理措施,才能使得卫生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也有30%的养殖户只片面的认为只需要用好药就能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无需人员的过多干涉。
1.2 动物卫生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动物卫生防疫中,只有35%的养殖户会选择消毒剂对动物圈舍进行消毒,45%偶尔用,20%从没用过。当猪喂养至可出栏销售后,有47%的养殖户会在下一批的幼猪苗进栏前,会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时常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35%的养殖户会偶尔地对猪舍消毒,也有25%的养殖户只是简单处理或者没有任何的消毒措施。饲养员的管理措施对动物的疾病防治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饲养员的卫生防疫技术落后,绝大多数的养殖户选择带猪喷雾消毒、注射预防、饲料拌药等常用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猪疾病预防。只有35%的养殖户会通过加强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也有5%的养殖户无任何的管理及防疫措施。当猪或其他家禽因病死亡后,选择埋葬的占47%,丢弃的占33%,杀了食用或销售的占20%,逃避检疫、地下黑屠宰场和销售点更是屡禁不绝,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2 如何提高卫生防疫意识
2.1 合理设置防疫队伍,保持防疫挂钩人员的比例合适,建立健全防检机制
由于某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目前动物卫生防御工作人员设置比例不合理,一线防疫的专业人员少,无法胜任日益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此外,防疫人员的工作环境差、薪酬待遇低,不少防疫人员选择外出打工,专业人员流失严重,如木柏与布凹村民委,5a内换了3人。为了保障防疫人员的利益,留住优秀专业人才,乡畜牧兽医站与本站职工、村级兽医人员有必要签订防疫合同,建立奖罚制度,提高工作待遇;增加一线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吸纳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建立合理、规范的薪酬制度,确实保障和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使得他们能踏实、安心地做好本职工作;建立动物防疫监督队伍,改革动物防疫机制,有效开展动物防疫的监督工作,推行生猪免疫标识管理制度。
2.2 加强对防疫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后续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
加强防疫人员的系统培训,通过分批、分层析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不断创新知识结构,创新防疫技术水平。加强防疫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防疫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外,要多方面培训如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等,培养防疫人员的市场经济观念,借助法律措施打击违法行为,如倒卖死猪、病猪。防疫人员自身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动物防疫认识,主动学习,避免单方面的将防疫工作理解为打打疫苗,应将其理解为改善畜禽饲养条件、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系统工程。
2.3 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的宣传教育,改善工作防范,丰富宣传手段
组织防疫专业人员进行对养殖户的专业指导。防疫人员要定期地进村,发放宣传资料,开办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为村民讲授相关课程,以此提高村民的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纠正散养农户的只重药物和疫苗,不重环境与管理的偏见。多种方式开展防疫知识的宣传,例如宣传栏、报纸、广播、宣讲会等,也可以组织防疫知识竞赛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
3 总结
通过加强平寨乡动物卫生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使养殖户和防疫专业人员清楚认识到在家禽养殖过程中,保障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明白“防疫是保障、管理是关键、环境是条件”,通过改善饲养条件和防疫方法,提高动物防治水平,从而减少药物使用量,保障动物的食用安全,最終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