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42天的延期,原定6月13日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度面临暂停,却终于在7月25日这一天顺利开幕。这不仅是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举办的首个重大国际性影视节庆,更是今年2月柏林电影节后,全世界范围内国际A类电影节的第一次涅槃。
电影节官方海报如同一幅未来感和科技感交织的光影画卷——银幕散发的光芒划破城市天际线,让城市迎来破晓,同时化身为一个偌大的放映厅。一位观众背对画面,凝视远方,似乎正在翘首企盼与电影节的重逢。90后青年海报设计师陆云帆操刀设计的这款海报,主题正是——重逢。
意义,非比寻常。工作,难上加难。后疫情时期的电影节,人难请,片难来,票难买,许多以往的观影习惯都被时势改变,不变的,却是广大从业者和观众对电影的热忱——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电影,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电影,就是生活的必需品。
以不变,应万变
7月16日,一个好消息刷屏了朋友圈——电影院有序复工。“电影院何时开放”的每日一问,到此终于尘埃落定。非但如此,还附送一个大彩蛋:上海国际电影节定档7月25日!
此前,记者曾多次向电影节组委会问询电影节可能的档期,得到的回复总是:我们一直在筹备,但具体什么时候能开始,还是个未知数。
是的,尽管从6月就开始延期,但电影节的准备工作仍如往年一般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只待疫情平静时,发令枪一响。也正因为始终没有放弃过“电影节有可能可以正常开幕”的信念,宣布定档之后,上海国际电影节才能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上马,依旧有理有序,有声有色。
对观众而言,今年电影节直观的变化很多,最明显的——展映片单短了一大截,从原本每年的1600多部缩水到300多部;影院票务减量了,从原本的场场满座到30%限量隔座售票。僧多粥少,今年的电影票比往年更难秒杀了。
这几天,全网都在求“四眼老王”加场,他也在为此多番努力。
常年为电影节负责排片的“四眼老王”王佳彦,按理说他今年的工作量应该减少,其实反而是翻倍。“因为一直没法确定举办的时间,许多片商也就没法与我们签约;等到确定了再去联系,国外很多地方受疫情影响严重,快递行业都停工,人也找不到。”最终定下的300多部展映片,也因为疫情关系,一再调整档期与排片,“本来每场间隔30分钟,已经排好了。接到通知说需要延长到40分钟,那一切就要推倒重来。每场电影多出这10分钟间隔,一天下来就少了一部电影的长度,所以本来上午能排两场的,现在只能改成一场”。
这几天,全网都在求“四眼老王”加场,他也在为此多番努力:“只有三种情况可以加场:第一是原本合同签好了可以放5场,排片时只排了3场,那么还有2场的余地;第二是片方自己要求加场;第三是片子之前的排片已经全部满座,观众要求加场,那么我們再去与片方商量,比如是枝裕和的《真相》、张国荣的《夜半歌声》,就属于这种情况下加场。这种情况还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电影拷贝已经到了上海。”但即使是票子售空、片方也愿意加场的前提下,也不是想加就能加——今年电影节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得晚,字幕员奇缺,每场电影放映都要增加字幕机、拷贝字幕文件,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在大光明电影院,记者看到,影院已为电影节作了充足的准备——观众等候入场区域被设置在影院门口沿马路的露天通风区域,观众入场前,需先在此扫码,当结果显示健康码“绿码”后,才能佩戴好口罩进入影院,由工作人员引导前往兑换电影票的机器。而当进入座位上千的1号厅后,你会发现这里的座位早已按照30%的限定做好了准备——非售票座位已被绳子围住座椅。电影开映后,曾有一对情侣拆除绳子坐到相邻座位,但很快就被负责巡检的工作人员劝说分开。整场观影期间,电影院没有饮料零食出售,观众也无人进食。相比以往全员满座的熙熙攘攘,今年的电影院异常安静,观众与观众之间几乎远得看不到彼此的存在,只有当一曲终了时,才有齐刷刷的鼓掌声响起。
不仅要办,还要办好
尽管直接进影厅参与电影节的人数比以往少得多,但疫情时代的电影节,还是找到了扩大受众的方法。上海复工复产后,夜间经济繁荣复苏,电影节也为上海的夜生活添光添彩——全新创办的“露天展映”,在全市7个商圈和36个社区内拉开帷幕。
黄浦区的新天地,静安区的大宁音乐广场、大宁国际商业广场,普陀区的环球港,浦东新区的金桥国际,松江区的开元地中海、云间粮仓内,主办方早已搭好了银幕、备下了相隔一米以上的座椅,观众们按照预约,依次排队,经测温、出示绿码、佩戴口罩后有序入场就座。而商圈露天放映点上映的影片,既有承载几代人记忆的《大李小李和老李》等经典电影修复版、近年口碑票房俱佳的《唐人街探案》《我不是药神》《飞驰人生》《叶问4》《攀登者》,也有近年来各大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热门影片,如《绿皮书》《弗兰兹》《海街日记》等。有不少是曾经在历届电影节上“一票难求”的热门影片,如今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部分放映点还邀请了知名电影人、影评人参与活动,为观众作观影导览,与观众分享观影感悟。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论坛”环节,以往都是业界大拿头脑风暴之地,每年论坛上抛出的观点,很可能成为影业全年的风向标。今年,本以为疫情之下“人难请”,海外嘉宾甚至北京电影重镇的从业者都受到阻碍,但结果还是有那么多电影人坚持来到现场——贾樟柯、徐峥、黄渤、文牧野、李少红等知名导演、演员;光线董事长王长田、博纳总裁于冬、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都将在论坛上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出谋划策,为后疫情时代的电影业全面复工鼓与呼。
业内最早复工的纪录片人也被邀请到论坛现场,回顾今年2月起就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纪录片人——大象纪录创始人秦晓宇和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都来到了上海,与观众分享他们如何用影像记录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不仅论坛照旧照常,今年电影节还开辟了一个“云上大师班”,将电影学堂整个搬到了线上,所有人都能在网上收看直播与回放,视频播出平台包括央视频、学习强国、文汇APP、咪咕、优酷、百视通、腾讯;音频播出平台是喜马拉雅。而这大师班的阵容也堪称豪华:贾樟柯导演;美国焦点营业前CEO、与李安合作十多次的詹姆士·沙姆斯;法国著名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执导的影片《清洁》曾让张曼玉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日本奈良国际电影节的创始人、著名导演河濑直美;菲律宾导演、“慢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拉夫·迪亚兹;曾执导《银翼杀手2049》《降临》《边境杀手》《囚徒》等名作的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以及被电影节官方盖章“不需要加前缀”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
感谢这“天边一朵云”,让平时难以企及的大师课唾手可得。这朵云带來的不只是大师,还有专属于你的“云包厢”。
据记者从电影节的合作方“咪咕视频”了解:咪咕将甄选往届电影节的百部佳作进行云播映,通过24小时轮播的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影院”。为了增加仪式感,还给用户定制了“电子票”,领票进入直播页面,就如同检票进了电影院。而和线下电影院不同的是,这里还有一个“云包厢”,可以邀请好友一起在线看同一部电影,在包厢里互发弹幕,人与人之间,不再需要一米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