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质疑中绽放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x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无涯而问不止,问无休而要有成。”学生学得越多,产生的问题就会越多;问得越多,学到的知识就会越多。因此,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构建和谐、高效的化学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质疑是关键。笔者通过多年大胆实践、潜心研究,作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质疑平台
  想让学生学会质疑,首先要让他们产生质疑的欲求。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是人为因素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化学离不开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会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在教学“氯气的性质”时,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与同盟国在比利时伊普尔展开激战,1915年4月22日,前线战场突然一片寂静,德国突然停止了大炮的轰击,法国的士兵得以从阴暗的战壕中走了出来,打算吸几口新鲜空气,舒展一下疲惫的身驱。忽然升起一团团黄绿色的烟雾,谁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当氯气毒气烟雾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飘来时,大群大群的士兵很快被熏得东倒西歪,眼睛睁不开、鼻子被呛得喘不过气来,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烫了似的。几分钟之内,长达几公里的阵地笼罩了一片恐怖。协约国全线溃退,1万多人中毒,德国人乘胜前进了几公里。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第一次毒气战。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也了解了化学物质的一些性质,并且能主动质疑: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如何更好的应用化学物质呢?顺着学生这样的疑问,我带着学生进入化学的学习。
  二、在探索化学变化规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在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在探索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矛盾运动中应用科学研究法,不断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讲《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通过以下设计,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1.观察现象。在两个装有不同浓度的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镁片和铝片。请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全部记录下来,巧设悬念,铝比镁反应快,为什么?随后引导学生讨论,深化学生问题意识。
  2.猜想推理。猜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3.实验验证。大家的猜想有一定的道理,但究竟什么正确?猜想要经实践检验,此时学生自己会产生问题: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用什么试剂好?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提出各种方案,精选几种或一种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最后验证猜想。
  三、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探究教学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巧设悬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地探究热情。化学中的许多概念、规律、现象、科学前沿等问题都存在着适于探究教学的生长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并敢于挖掘和创新,精心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问题情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落到实处。例如,在《盐类的水解》的教学中,我首先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学生已经知道酸、碱会抑制水的电离,降低水的电离能力。此时,对学生又进行逆向思维的启发。即提出能否有微粒会促进水的电离?学生自发提出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会和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从而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即提出盐的水解课题。此课题是在复习旧知识中引入,使学生将信将疑,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纷纷跃跃欲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再如学习《氨的性质》时,氨气可和水配组做喷泉实验,由此可推知其它易溶于水的气体也能,但一些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也能形成喷泉吗?这就需要弄清形成喷泉的原理。这时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访问某些相关网站等,去探索、去研究、去论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进研究性学习。通过“问题——探索——解决”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即激发了探究动机,又深化了问题意识,同时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和升华。
  当然,让学生“想问、敢问”的关键是教师,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对化学学科有兴趣,与化学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肯定是分不开的。新课程需要教师发扬课堂民主,帮助学生确立“我是课堂的主人”,树立学生“想问、敢问”的信心,激发学生提问的主动性,产生想问的冲动,转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鼓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创造一个争先恐后“要问”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只有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由生疑到质疑,然后解疑的良好心理素质,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从而真正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转变。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
其他文献
结合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期刊回溯建库的实践,对起步型高职院校图书馆从手工管理过渡到计算机集成系统管理期刊回溯建库的各个阶段的准备工作、方案确定、具体步骤
企业管理者要应对快速的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开展情报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从企业的可行性分析阶段、评估阶段、组建联盟阶段分析了竞争情报支持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阐述了图书馆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及其影响,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不文明现象的成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具体措施。
在企业的发展中,信息是一个重要的原动力.信息让交易变得更快捷,给客户提供互动的渠道,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强的竞争优势.现今商业运作产生的数据量与日俱增,这对企业数据存储的
【摘 要】能否真正的了解学生、读懂学生需要什么,适合怎样的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这也是新课标中提出的“要以学生为本”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要进行学情分析,结合所教内容去真正的读懂学生。  【关键词】知识水平;情感;行为;课堂有效  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场所,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探究知识、生成智慧的场所,更是师生升华情感、彰显生命的场所。教育家波利亚认为:“教师在课堂上
【摘 要】多读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万遍,其义自见”充分体现了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那么语文阅读教学自然是教给学生技能的,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政企分开、入世、电信重组,我国电信监管工作一直不断面临严峻挑战.尤其入世之后,外资进入我国通信业的步伐逐步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在许多地方,互联互通时好时坏
边缘检测是数字图像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可以捕获图像中物体的重要特征。介绍了几种经典的边缘检测算子,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值图像的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不用对图像求导,仅统计每个像素点的8邻域值的情况,即可确定该像素点是否为边缘点。实验表明,该方法用于二值图像时,检测效果较理想。
日前,IPv6权威组织--全球IPv6论坛正在实施一项名为"IPv6Ready"的认证计划,用以推动IPv6技术在全球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众所周知,对于运营商而言,选择设备的重要标准就是考虑
记数学日记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们展开对于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不仅如此,记数学日记还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