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发设计全新五连杆后悬架,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并根据某样车五连杆后悬架实测K&C数据验证了模型精度,采用优化分析软件Isight和多体动力学软件Motion View进行联合仿真,针对五连杆后悬架的硬点设计需求,进行了悬架硬点对K&C性能参数的敏感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K&C性能参数的优化边界,利用邻域培植多目标遗传算法完成了五连杆后悬硬点的优化设计.
为减小CAN总线网络延时对传输速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报文偏移量补偿与标识符优化的混合优化方案.首先定义总线网络传输延时,研究了表征CAN总线网络数据传输延时的主要指标,然后设计了报文分段与编码方案优化方法和延时报文的偏移量补偿方法,最后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案改善延时情况,并利用Symtavision软件分别对优化前、后CAN总线延时的主要指标进行仿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偏移量补偿与标识符优化的混合优化方案减少了高度延时和中度延时报文的数量,提高了网络传输速率与可扩展性.
为提高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分析的准确性,基于实测载荷谱和台架试验开展疲劳寿命分析.首先建立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基于液压伺服系统、应变测试系统等设计了动态载荷加载试验系统,并分别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实测载荷谱,综合运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名义应力法、壳体修正S-N曲线和修正平均应力等,对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疲劳破坏位置与实车行驶时疲劳破坏位置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