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无痕却已飞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中,每个教学活动,好比是一颗颗散乱的珠子,而课堂中的过渡语则像是串连珠子的丝线。缺少这根线,再璀璨的珍珠也不能成为美丽的项链。课堂中的过渡语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关键词:教学过渡    导引性    衔接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常用诸如此类的语句来衔接教学:“学习完了生字词,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刚才我们学习的是课文第一段,下面我们继续看到第二段……”。这样的过渡语会给人机械、生硬、发涩的感觉,很大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考虑到教学过渡的“艺术性”和“高效性”。艺术性的教学过渡,会使教学全过程节奏清晰,环环相扣,又浑然一体,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教学中各环节过渡的效果与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传递,注意力的转移等心理因素是否协调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巧妙的教学过渡,应渗透提示性、迁移性、逻辑性、形象性等因素。
  一、串联式过渡
  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的创设,将教学内容用巧妙的过渡串联起来,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和课堂整体结构安排的天衣无缝。如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的设问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的教学过程如下:(加粗字体是本堂课的过渡语):
  (一) 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同时思考:
  (1)小壁虎去向谁借尾巴了?结果怎样?
  (2)再读文并想一想,为什么他们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师过渡:除了大家刚才说的原因外,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小壁虎借尾巴时不讲礼貌,所以别人不借它呢?(学生:不是)那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有礼貌?找出相关句子来读一读(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通过“称呼:您、姐姐、伯伯、阿姨,商量、行吗?”体会出来)。
  (3)出示壁虎借尾巴时与动物们的对话,并指导朗读。(先自由读,然后同桌互读、再指名读、分组读。)师过渡:老师发现小壁虎除了有礼貌,还有一个优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
   (4)出示: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树上……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通过“爬呀爬”引导学生感悟发现小壁虎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此时,课堂纪律有些松动。于是我即刻采用了这样的过渡:小壁虎有這么多的优点,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有很多优点,你们看(手指一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这位同学上课多认真,坐得多端正呀!我相信我们班像xxx一样的小朋友还不止一个呢。)师过渡:同学们和小壁虎一样棒。那你们看小壁虎从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那里没有借到尾巴,因为小动物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啊!那你们帮小壁虎想想办法,他该怎么办呢?假如小壁虎还不放弃继续向其它动物借尾巴,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能借到吗?
  (5)模仿说话。模仿课文说一段话,(出示投影字幕)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看见    ?。小壁虎说:“    ,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 (鼓励学生用上“——来——去”说话)
  师过渡:尽管小壁虎说话那么有礼貌,又那么不怕困难,不放弃,但由于别的动物的尾巴都有用,他还是没有借到尾巴。借不到尾巴小壁虎心里很难过,这时候它想起了谁?(生:妈妈)。可我听说,小壁虎见到妈妈后,发生一件让他特别高兴的事。
  (二)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高兴地叫起来,应当怎样读?谁能试一试?
  (2)拓展:假如小壁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鱼姐姐、老牛伯伯和燕子阿姨,他会怎么说?小鱼、老牛、燕子又会怎么说?)
  二、提示性过渡
  阅读课文从形式到内容,在涉及的事物或现象之间,都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有目的地提示课文的某一方面,启发学生作“由此及彼”、“以因求果”、“举一反三”地联想,从而在揭示“来龙去脉”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自然勾连,上下贯通。
  记得一位老师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抛出一个问题问学生:“假如第二次比赛中,田忌按孙膑的方法去做,但结果不是胜利,而是失败了,这可能是什么原因?”这一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去变更思路,由结果去设想原因。经过思考,不少学生认为:很可能是田忌以下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后,齐威王发现了秘密,随即采取了对策,用自己的下等马对孙膑的上等马,先输一场,再用自己的中等马对孙膑的中等马,再胜一场。这样,齐威王最终还是以二比一获胜。
  这时,这位老师又进一步追问:“难道孙膑没有考虑这种可能性吗?孙膑的胜利是不是偶然取得的?”至此,学生已豁然开朗,十分肯定地说:“孙膑断定齐威王不会这样做,因为他看到的齐威王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趾高气扬,忘乎所以,他认定战胜田忌不费吹灰之力,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提防的。”师又问:“大家可以从哪里看出齐威王的骄傲自大呢?”自然地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孙膑、齐威王的不同心态,更深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课文中心思想,培养了思维能力。
  该老师的一次次提问和追问,就是巧妙的课堂过渡语。文本内容与教学层层递进,与课堂教学流程浑然一体,既“调”起了学生的胃口,又在课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悬念式过渡
  学生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有下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悬念过渡,就是以激发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的过渡方法。它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通过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心情,达到与教师心理同步,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在教学《五彩池》这篇课文时,在学生深读课文之后,给学生一个“空白”:四川省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十分奇异,这一点通过学习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可《五彩池》这篇课文的写法也有“奇异”之处,使孩子们感到“可真新鲜”。于是,教师留下的这一悬念,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
  四、迁移性过渡
  利用语言材料之间的内部外部联系,通过联想,类比,进行知识迁移,以起到紧密衔接作用。特级教师贺诚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安排了这样一段过渡语:“是啊,这是一份份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情意。如果你是被大娘从敌机下救出的伤员,那么在这离别的时刻,会怎样对这些朝鲜亲人们说?”生:“......”
  “如果你是被小金花妈妈用生命换来的老王,此时此刻,你会怎样对这些朝鲜亲人们说?”生:“......”
  “如果你是吃过大嫂亲手挖来野菜的志愿军战士,那么在这离别的时刻,你又会怎样对这些朝鲜亲人们说呢?”生:“......”
  由此层层引导学生读四、五自然段。贺老师运用移情体验,深化题意,通过符合文本基调的过渡语,既巧妙地指导学生朗读又理解文本内容。
  总之,教学过渡是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客观现象,是必不可少的的中间环节,适时地恰当地运用课堂过渡语,不仅有利于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而且会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因为教学有了启承转合,才能成就生气灵动的课堂。但在处理课堂过渡时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过渡语的导引性和衔接性。因此,在使用上一定要注意得体自如,淡而无痕,在“导”与“接”上显能耐。
  参考书目:
  (1)小学语文教师用书 2010、10
  (2)《小学教学参考资料》1992年第五期
  (3)《课堂教学艺术》安徽教育出版社,程志宏,李本和著 2009、3
  (4)《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宿州教育学院学报,田春见2011、8
其他文献
学校适应性就是学生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能满足自己需要和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教育实践表明,虽然农村撤点并校后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化、最优化,但由于寄宿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所以容易出现忧郁、焦虑、自卑、人际关系紧张等学校 适应不良问题,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欠佳。本文拟通过对450名农村初中寄宿生学校适应问题的问卷调查,为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性心理依据。  一、 农村初中寄宿生
期刊
美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暗香浮动,《中国工艺美术史》不仅让我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让我真真实实的触到、品到、感悟到美。也只有细细品悟,才能让我们感知到中国工艺美术之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这本书讲了从原始社会工艺美术到明清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了玉石、牙骨、陶瓷等多种工艺的变化,带给我们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它形象的记录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发展阶段。人们为生存、为改变、为前进而进行的不懈努
期刊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提问是指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提问。有效提问的策略有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提问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总之,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个有意义的可行的问题会使你的数学课堂更具有可教性和创意性,并且你的课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思维交流活动的阵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始终在课堂教学、课堂管理和课后作业中进行数学交流活动,所以,我就在课堂教学、课堂管理和作业批改等三方面的创新进行阐述,试着能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课堂管理;作业批改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艺术方面的创新。可以这么说,教师就像一个自编自演的导演,自
期刊
2020年8月4日上午到孩子学校参加了一场关于“自然教育”的专题讲座,讲座中的教育专家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向家长阐述了自然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2005年,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在其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并非是一种病,而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自然教育是指以十八世纪法国教育家
期刊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寻找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好的教学方案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了解自我,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交流探索,总结合作探究结果,完善学生知识框架,从而营造更为开放、活泼的教学课堂,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课堂应运而生。智慧课堂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是大数据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基础教育改革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鼓励将教育信息技术渗透到物理教学中。重视科学
期刊
近几年,我区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正在逐步深化,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课堂教学作为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出现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几百年中它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与发展,从最初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后来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不断进行着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分析和整理课堂教学的发展,了解其特点才能在我们未来的改革中更好的面对所产生的问题,更好的解决它。 
期刊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认识课堂观察  余文森说:“观察课堂,保持思想,这是教师走向自我、走向名师、走向大师的重要一步!”新课改从2011年至今对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更多、更高要求。怎么才能更好提升自我、胜任新课改?我们提倡正确认识,积极开展
期刊
在初二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被大家所反复熟读的课文,那便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前不久我与学生们一起深读了这篇文章,并且感受较多。这些感受不仅来自课文内容所给我带来的情感上的共鸣,但是更多的情感冲击还是和学生一起阅读这个过程带给我的。  《背影》這篇文章讲述的是真挚的父子之情,带领读者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对长辈的敬爱之情。“背影”可以看成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以“背景”为题,一是表明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