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责任:罗尔斯顿与环境美学中的伦理问题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美学中的伦理问题可以被概括为"环境审美欣赏是否具有道德关怀以及应当具有何种道德关怀".这个问题的代表性观点来自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他描述了一种伦理维度的自然审美欣赏,但因其以自然的内在价值为核心的环境伦理学暗含着康德式的现代伦理学范式,导致他关于自然审美欣赏的伦理维度的思考存在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根据对"尊重"这个概念的词源学考察,人对自然的原生尊重是一种敬畏感,它的根源是人与自然的实存性的共在关联.在此意义上,环境审美欣赏如果能超越形式与感知特征,进而领会人与自然等环境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依存关系,就能够实现一种严肃的、深具责任感和生态意义的审美欣赏.
其他文献
期刊
"现实人道主义"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阿尔都塞提出了一个极端的观点,即"现实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新的总问题诞生时出现的过渡和断裂所特有的现象".这便是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的基点,这种观点把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连同其思想母体德国古典哲学均视为"意识形态".事实上,它过度强调了马克思思想发展及其与德国哲学关系中的革命性而对其连续性重视不够,过度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有关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思想而对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
美国笛卡尔研究专家阿尔默格从自然主义出发对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进行的解读存在着严重误读.事实上,倘若仔细分析笛卡尔的文本,就会发现在笛卡尔的整个沉思中贯穿着"存在一个不欺骗的上帝"的假设.这个假设不仅是理解"我思"和"我思"对象的关键,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关于解决数学和科学研究对象的本体论地位问题的形而上学路径.笛卡尔关于物质世界的三条自然法则也是建立在上帝创造了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假设之上的,而且他正是基于这一根本假设推出了三大自然法则.事实上,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的上帝是典型的本体-神学论的上帝,是出于他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核心主题指向“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关切”.沿此脉络,在当代哲学研究中衍生出了聚焦身体视角的生命政治学理论.在生命政治学理论图景中,身体成为分析的元对象,而“人口”便是一个能充分体现这一特征的典型概念.人口是福柯生命政治学批判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范畴.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治理体系中,人口成为首要的治理对象.人口是“现实的人”,是与物质、资源、环境、习俗、事件等相关联的复合体.通过把一系列关联项都纳入治理体系的框架中,资本主义治理术从根本上达到了对整个生命的全方位介入和隐性干涉.正是由于把握到了人口治
梳理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加速器复合体60余年演化史,提炼出常规和非常规两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命周期演化路径,前者以孕育、形成、发展、成熟、维持、衰退、消亡为演化主轴,后者在成熟、维持或衰退之后衔接迁跃,据此规避消亡并助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更高运行层次演进,也由此赋予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命周期延展性.研究还发现关键人物等多个因素影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命周期演化路径的实现.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一系列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命周期演化路径有序、高水平实现的政策建议.
依赖功绩与贡献来分配社会财富和地位的优绩主义,因其促进社会流动性的许诺,成为诸多社会的价值引领.然而,优绩主义的某些核心概念模糊不清、分配标准呈现单向度化且不够明确,与之相关的一些理念还会导致社会心态的极化、社会的撕裂甚至损害民主.这些都让优绩主义有关社会流动性的许诺化为泡影,并使优绩主义理念本身也沦为陷阱或神话.此外,优绩主义还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理论困难,有待倡导者们加以明确和解决.
随着全球化逐步发展,西方国家治理经历了由治及衰的嬗变.阿甘本对这一历史变局进行了诊断,揭示了当代西方国家治理中隐伏的主权政治维度和经济治理维度,并进一步指明其必然会导向政治发展的停滞局面.在这些创见背后所蕴含着的是阿甘本艰难的理论转向.20世纪末,阿甘本立足晚期福柯的"生命政治学"洞悉了西方国家治理中的主权政治维度,颠覆了从契约与法权出发的西方政治传统.时至21世纪,新自由主义的剧变迫使阿甘本转向研究西方政治中的"经济神学"范畴,这触及与主权政治维度相反的经济治理维度,从而揭露了当代西方国家治理的停滞困境
《儒行》受到宋儒的质疑,却受到晚清民国学者的推崇.从士阶层的历史演变角度观察,宋代儒士与政治融为一体,"修齐治平"形成完整序列而成为宋儒的学问框架,加上宋代的政治风气相对清明,宋儒默认"道"可行于当时,因而对《儒行》产生质疑.在晚清民国时期,随着庶民时代的到来,《儒行》突破传统的士阶层而面向社会民众,其社会性得到发掘与彰显.《儒行》在诞生之初并没有为早期儒家的发展制定唯一的出路,但是其在晚清民国受到推崇,其社会性得到彰显,说明儒家的发展隐含着一个可能的社会走向.从《儒行》结合早期儒家的思想来看,孔子似乎有
近年来,"性朴说"在荀子研究中颇为流行.这种观点认为,将荀子人性论界定为"性恶"是一个历史的误会,荀子真正要表达的是"性朴"之主张.荀子论性确有"朴"的含义,以"性朴"作解亦有其合理性,但"朴"不是荀子反驳孟子"性善论"的着力点,"性朴说"对于把握荀子思想主旨缺少直接帮助.尤其重要的是,"性朴说"的目的是为经验主义和先验主义划线,认定荀子属于前者且更接近真理,孟子属于后者且走偏了方向,从而"扬荀抑孟".受此影响,持"性朴说"的学者往往不能正视孟子"性善论"的内在价值,不了解人的先在性对成德成善的重要意义,
“生命共同体”论是生态危机视角下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断,成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通过对“生命共同体”概念及其理论的历史溯源,展现认识“生命共同体”的自觉存在,探索“生命共同体”的方法建构过程,分析“生命共同体”对传统方法的超越,进而阐述“生命共同体”方法论的实践路径,试图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困境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以期尽可能地解决处理生态问题时局部性思维所造成的的次生生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