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培养的实施案例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an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13年前后,浙江、江苏、广西、江西、青海和重庆就已启动实施小学全科教师的试点培养。2014年12月,教育部正式推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合肥师范学院等不少师范院校开始承担全科型教师的培养(见下表)。虽然目前全科教学模式还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在尝试中有成功的学校,也不乏失败的案例,但是小学全科教师这一培养形式越来越成熟,逐渐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青海:培养农牧区教学的多面手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省内分布面积广阔的高山、戈壁荒漠、河谷丘陵,大都地广人稀,经济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由于有些农牧区教学点方圆几十公里也只有十几个甚至几个适龄儿童,基础教育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加之不少老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因此,包班制在很多牧区小学普遍存在。近些年,由于国家和青海省政府对牧区教育的支持,青海9个县在2010年实现了“两基”,“一县一策”细化到了乡和学校,初步解决了农牧区中小学取暖问题,加强了学校住宿建设,增加了文艺体育设施和网络教室设施。现在,80%的小学教育面临的难题不是硬件设施,而是缺少能说会画、能歌善舞、基本素质比较全面的全科教师。
  2013年初,青海省提出“服务牧区、全科培养、定向就业”的指导意见。同年9月,青海师范大学定向招收的第一批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学生入校;2014年,“西部农牧区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项目”作为青海省的“种子号”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2015年,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纳入“青海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麻玲艳,青海师范大学2013级小学全科教育师范生。作为首批培养对象,她接受了青海师大对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设计——通识、教师教育、专业及特长、实践、公共选修五大模块课程,从文化基础、教育观念、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拓展五个方面打牢基础。麻玲艳说:“现如今西部农牧区学校教师短缺问题非常普遍,这就显得我们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尤为重要。我们立志广泛涉猎,将小学所有科目不但学‘通’,而且学‘精’。”
  2016年9月,麻玲艳到乌兰县顶岗支教。第一堂课的精彩展示,使她赢得了实习学校校长和教务主任的交口稱赞——“作为一个实习生能把课上成有教学经验老师的程度,很不错”“小学全科专业的师范生果真能胜任教学”。4个月的实习期,麻玲艳上过小学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思想品德与生活、科学等。“一、二、三年级可爱的学生都不知道叫我什么老师,四、五年级的学生称我为‘大百度’……”麻玲艳还风趣地说:“我还要做到让学生理直气壮地说‘我的数学就是体育老师教的。’体育老师教数学不再是贬义,并非啥课都能凑合着教的‘撞钟和尚’。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教师梦。”
  青海师大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武启云介绍说:“小学全科教育专业是综合的。我们只设置了两个方向,即‘语文与社会’和‘数学与科学’,每个学生可任选一个主攻方向。此外,学生必须具备英语、体育两项基础教学技能,并在音乐或美术方面有突出特长。4年后,他们将是同时具备‘两基础、一专业、一特长’的全能型人才。” 截止2017年初,青海师大的小学全科教育专业在校学生有4届9个班共360名,其中藏汉双语学生195名。
  目前,青海师大已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卓越小学全科教师为目标,以实践性取向为特征,政府、高校、一线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学校多院系合作参与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取得初步成效。一方面,邀请小学校长和优秀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全面系统地介绍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聘请优秀教师承担特聘教授和实践导师,指导师范生的实践教学,使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真实场域中增长实践性技能;同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资源,发挥他们的行政优势,实现专业培养与实际需要的无缝对接。
  全科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基地、西宁市五四小学校长胡海蓉说:“学生到校见习,能提高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极大地缩短毕业后融入社会的过程;小学老师到大学作讲座、担任特聘教授,搭起了小学与高校之间沟通的桥梁,能让小学老师通过准备讲座、深入高校进一步钻研学科,获得成长;高校通过与小学合作,可以不断优化调整课程设置,提升培养质量。”
  广西:留得住与“安家工程”
  “来到这里,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我已经感受到这里的师生的热情和他们的期待,我一定会在这里好好工作。”李红说。她是去年秋季分配到广西博白县水鸣镇新丰村小学担任全科教师的。同批的到博白县任教的,还有其他49名全科教师、330名特岗教师。他们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教师紧缺的问题。
  乡村师资短缺,在广西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相当普遍。为了方便山区孩子上学,当地还设有许多的“麻雀学校”,这些山区小学或教学点长期处于“超编缺人”的状态;而且,除主科以外的美术、体育、音乐等科目因缺乏专业教师,多数由未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任教,甚至是不开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靖西县南坡乡逢鸣小学为例,该校只有一年级至四年级,共4个班,学生63人,在编教师4人,其中艺术、体育类教师为零,若需开齐国家规定的小学全部课程,显然教师资源不足。为了培养更多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教师,并使之承担起更多的教学任务,广西从2013年起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根据培养计划,全科教师主要有两类定向招生对象:高中起点两年制专科层次和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具体计划人数由培养县提出。实行分片区委托培养,目前的培养学校有7所:玉林师院、河池学院、百色学院、钦州学院、贺州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科师范生在就读期间享受一系列政策优惠,包括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获得生活补助等,所需培养经费由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在安排国家和自治区各项奖助学金时,与同类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主任杨起群介绍说:“学校和系里集中了最优秀的师资、最好的教学资源,制订了最优化的培养方案。在40多门专业课程之外,学校还加入了不少自选动作,比如开设民族体育课。因为我们前期调研发现,很多农村学校没有条件开展球类活动,但诸如滚铁环、丢沙包等地方性体育活动,接受度就很高,而且受场地限制也小。事实证明,全科教师所到之处,这类课程广受欢迎。民族性的乐器也是如此。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全科教师,不少人会吹奏葫芦丝、芦笙等,这类乐器在桂北地区广受欢迎,所以孩子们参与度很高,当地村民也乐于与老师们打成一片。”
  由于是定向培养,毕业生必须回协议县农村小学或教学点,所以跟进关注这些全科教师的生存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底,广西师范学院开展了一项调查,通过对全科定向师范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职业期待、学校培养方式等的多视角考察,发现不少毕业生普遍存在“扎根农村教育的职业理想不牢固”“胜任全科教学的能力不强”等问题。这显然跟乡村小学的现实环境有很大关系——“除了课桌黑板啥都没有,没水没电没网络没电脑,连煮饭的地方都没有……”
  为了让全科教师能“留得住,安下心来”,地方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都使出了“洪荒之力”。
  2015年秋,全科教师吴易铭和陆少玲到灌阳县文市镇昭仪小学工作。学校之前没有教工宿舍,就利用空闲教室为她们特辟一间宿舍;考虑到女老师洗浴问题,学校又在房间改造了排水设施;为确保住宿安全,又对学校门窗、围墙进行了整固;怕她们吃菜不方便,学校还专门弄了块小菜地任其自种自收。吴易铭说:“条件不能说好,但大家在用心帮我们解决困难。”
  而文市镇最边远的教学点——同仁村小学宅首教学点,距离文市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通村山路崎岖陡峭,海拔地势高,沿途要翻过一条5公里长的山脉。该教学点有学前生10名,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23名;共4个班,只有3名教师。其中,校长蒋祥庚是工作30余年的老教师,全科教师张前芳与90后特岗教师黄永超是2015年9月被分配来的。他们扎根山区,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艰苦,用心呵护山区孩子成长,为山区学校增添了勃勃生机。
  灌阳县教育局副局长戴树元介绍说:“这些全科教师还是一群大孩子,如何让其生活、工作得愉快,确实费了不少脑筋。不仅逐步解决了办公、教学设施,对教师的食宿条件,也在尽力改善。但仅凭生活细节上的照顾,还不足以让他们安心下来,‘大招’便是待遇留人。当前,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正在逐步提高和落实。因为在农村任教,全科教师不但待遇和城里完全一样,而且每月多几百元补贴。”未来,还将对服务期满全科师范毕业生在学历深造、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
  重庆: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职业,责任是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教给学生关于世界整体性而非学科性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性而非割裂性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语数外通吃、音体舞美全扛’,还要有护理等知识。因此,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应该采取‘不分学科’的小学师资培养模式。”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杜惠平指出。
  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教师,重庆市从2013年起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培养计划,由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5所院校牵头,通过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等形式,联合区县、教师进修院校、优质小学,构建起U-G-I-S(大学、政府、专业机构、小学)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其中,重庆师范大学承担的《基于UGIS联盟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成功入选2014年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名单。
  重庆计划实施的是“3 1”开放办学模式,即四年学制,前三年在校本部完成课程学习,最后一年在学校安排的“基地学校”实习;并实行双导师制,定期邀请联盟学校,如重庆一中、巴蜀小学等重庆城区优质中小学教学名师,给全科师范生讲授城区学校实际教学中先进的、前沿性的教学理念。据了解,凡是考取全科师范的学生,不仅免学费和住宿费,每月还可获得600元生活补助,毕业后通过定向招聘考核前往定向签约区县的农村学校,至少服务6年。截止目前,重庆市在校全科师范生接近3000人,培养进展顺利,发展势头良好。
  2016年11月,重庆教师教育联盟举办“重庆市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来自市内9所高校100余名2013级优秀师范生参加了角逐。在小学方面,是考察综合能力的全科比赛,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模拟上课、即兴演讲、基本功展示5大内容;其中,钢琴是必选,粉笔字和简笔画是二选一。作为重慶第二师范学院推荐的优秀选手,小学全科专业大四学生袁莉说:“小学全科竞赛题目很有挑战性,考察很全面,赛场上要随机抽题,尽管做了周全的准备,还是会有点小紧张。”
  赛场评委、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江净凡表示:“从小学发展的趋势看,对全科老师需求越来越大。之前的小学全科是针对农村边远小规模学校订单培养的,2015年开启了新的全科模式,其实城市的学校也需要这样技能全面的老师。”南岸区天台岗小学副校长左荣认为: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技能多的老师比学历高的老师更好用,如果不是比赛而是为学校挑老师,会更看倾向于全面发展的老师,因为技能和专业决定了驾驭课堂的能力。
  2017年上半年,首届小学全科教育师范生面临着毕业就业。重庆市各区县教育部门纷纷出台利好政策,希望争取到更多优秀的全科教师到岗。开州区教委负责人表示:目前开州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缺口还很大,全科教师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几年来,开州区积极主动加大宣传,每年五、六月份进区内高中学校印发宣传资料,动员优秀高三学生报考全科教师,做好招生源头工作。此外,开州区还将出台激励办法,小学全科教师和幼儿免费师范生就业时,将其在校学习成绩和教师公招考试的笔试成绩联系起来,以此为全科教师成长搭建公平公正平台。
  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40%以上的农村教师要由全科教师补充。因此,在全科教师培养中,要继续扎实做好全科生培养工作,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周密组织定向工作,认真规划好全科教师的后续发展。”
  浙江:精英式 综合素养
  “在小学低段,最好模糊科目界限,分得太细对学生不是什么好事。学习能力、性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孙德芳认为,高质量教育要突出孩子整体人格素养的培养,改变原来的“碎片化”“学科化”的教育模式。
  据了解,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申报的《师德·师能·师艺并重的小学卓越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该计划将培养“一专多能”型的全科教师。2015年秋季,这一培养模式首次招生,首招4个班,共217名学生,其中80名通过“三位一体”招进。“我当时学考成绩9个A进来的,我会画画、跳街舞,还会弹吉他,在面试时我有蛮大优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朱佳毅说,做全科教师很有挑战性,且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从这一届新生起,杭师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再是此前专科老师的培养模式了(只选语文、数学等一个学科方向)。
  其实,杭师大从2012年就开始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孙德芳介绍说:“此前这类全科教师,是针对丽水地区的农村学校定点培养的。当时主要考虑到当地师资少,想让所有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2012年面向浙江丽水市定向培养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可以说是第一阶段。现在培养的全科老师与农村的全科教师不一样,这是一种精英式的全科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童富勇说,这是一种颠覆式的变革。
  “在东城二小,全科教师教育目前只是雏形,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全科;但教两门以上的老师大有人在。若能推进全科教师教学,能切实为学生减负。特别是一年级,全科教师的推进很有尝试的意义。”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校长郑君辉说,自己曾跟一些最早推出全科教师的学校交流过,目前他们也有困难。一个是教材,有些需要自己编写,特别是科学教材的编写有难度;另一个则是年级越高全科推进的难度越明显。
  对此,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校长梅升君表示,并不一定非要强求“全科”,一专多能也不必拘泥于此,如果能在已有的教学水平上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对课改的推进和对学生的培养都会是件好事。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培训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准不高、业务包袱过重等。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现状,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成立教育帮扶小组,鼓励教师扬长避短,善于学习;营造教育反思氛围,勉励教师立足实际,勤于反思;构建教育科研机制,引导教师关注教学,衷于研究;完善学校内部支持系统,启发教师齐头并进,共建和谐;优化学校外部合作网络,争
广东省惠东县平山第一小学始建于1722年,前身为“西江书舍”,1965年更名为平山镇第一小学,1981年被县政府、县教育局确定为惠东县直属小学,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以“雅气质、广心胸、琢学问、砺德行”为办学理念,坚持“和谐共进,追求卓越”的校训,通过创新德育模式,发展办学特色,培养儒雅、爱国、诚信的好少年,逐渐成为一所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和社区化”的优质名校
摘 要:中国梦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习近平主观臆断提出来的,而是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等的结合点上作出的历史反思、理论探索与时代追问,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价值逻辑等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梦;逻辑理路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
[摘 要]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群众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县域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域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在数量上有较快增长,在规模和设施上都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但现实表明,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到馆率、图书借阅率却没有增长,并逐渐呈现下滑态势。有大环境的影响、藏书质量不高问题、服务质量不佳等因素。我们要在丰富馆藏内容、创新购书模式、加大宣传力
[摘 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成为了一个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实践中,我国法律法规在环境犯罪领域呈现出立法体系不完善、刑事责任缺乏力度、移送机制不健全等现象。而解决方法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并且与我国当前的国情相适应。  [关键词]立法完善;衔接机制;刑事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四个自信”的理论命题,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并不是理论上的玄想,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关于此点可以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分析来进行澄明。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可以发现,《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和“共产党人”的相关理论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两个必然”理论和文本的“与
[摘 要]本文从信任的视角考察公司与环保组织的跨部门联盟,指出信任对于跨部门合作的强化作用。深入分析了跨部门合作信任产生的路径,并指出了构建组织间信任可以采用的途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评估公司-环保组织跨部门合作可行性的战略标准,最后对应可行性战略标准提出了一组评估跨部门联盟绩效的维度。寄希望于推动公司与环保组织联盟领域的研究,也为跨部门联盟实践提供了一套理论指导工具。  [关键词]环保
[摘 要]当厘清了东北站人群体的历史构成过程,甄别了站人语言和文化同白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后,我们得知现有站人并非白族后裔,而是一个特殊的汉族群体。而东北站人白族身份的提出,也不仅仅是一个族籍问题,更是部分站人群体为了积极争取进入国家主流政治体制、获得相应权利照顾和利益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站人;白族;历史;群体认同;利益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
[摘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要求。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中,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政府内部管理,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加速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行政管理方式;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1)01-0027-
[摘 要]1932年北平朴社出版的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虽入围《人间世》九学者推荐的“五十年来百部佳作”,却遭遇到吴世昌的酷评。他先后两次以长文公开指摘,且措辞尖刻,从二者饶有趣味的争论态度与表现,可以一窥1930年代媒体的批评品格与争议尺度。  [关键词]媒介批评;学术争议;吴世昌;郑振铎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