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朋友上网的事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栏语:
  2005年清华学生李强将自己回农村老家做调查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近四万字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报告经时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之手寄给温家宝总理。温总理回信称赞:“《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
  一时间,李强和他的《乡村八记》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论的焦点,学生利用假期做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之风也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特别是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学科,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将关注社会、用自己的知识发现社会问题作为同学们必须通过的两学分。
  几年实践下来,涌现出了不少好调查,它们不仅天然地代表了大学生的关注点,而且蕴涵着布衣书生们齐家平天下的勇气与自信。
  本栏目将持续介绍同学们做的优秀的调查报告。这期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系同学的调查报告,一份关注北京地区的盲人上网,另一份关注家乡的母亲水窖。
  
  调查主题:
  网络,让眼睛更明亮——关于北京地区盲人上网情况的调查
  
  调查人:中国传媒大学2010级传播学(媒体市场与调查分析方向)张文环 贾昱晴
  调查形式:定性访谈、调查问卷、文献查阅
  调查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互联网的群体也日趋多样化,那么作为其中之一的盲人,在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方面是什么情况呢?带着疑惑,张文环和贾昱晴对北京地区盲人上网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访谈对象主要分为主体、技术和机构三个层面,依次访问了北京地区会上网的四位盲人,盲人学校的计算机老师和读屏软件交流群的群管理员,朝阳区盲协主席和盲人团体“彩虹互助家园”的负责人。访谈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盲人怎么上网”、“盲人上网做些什么”、“盲人上网遇到的困难”以及“推动盲人上网的措施”等方面。
  问卷针对北京地区会上网的盲人发放,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纸质版问卷发放22份,回收22份,有效率为100%,电子版发放48份,回收46份,有效率为95.83%。
  由于盲人群体的特殊性,纸质版问卷采取方便抽样法,以调查者问受访者答的方式完成,受访对象主要来自北京各个城区的盲人按摩师。
  电子版问卷主要采取滚雪球法,从北京地区的盲人QQ群入手,通过加盲人为QQ好友,给他们发电子文档,进一步熟悉后请他们转发给盲人好友,或介绍比较活跃的盲人QQ群,然后在新群里发送群邮件等方式实现。
  最后在报告成文中阐述了盲人上网的途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希望社会对于视障群体高度重视,采取实质性措施解决盲人上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好奇,盲人也上网?
  
  最初想到这个选题,源于张文环参加的志愿活动“给盲人讲电影”,张文环跟一位叫杨姐的盲人阿姨闲聊,问她平时除了听电影还干些什么,杨姐说,“也就砸砸金蛋,上上网。”张文环一听就觉着新奇,忙追问:“怎么上的?”杨姐说:“这不是有读屏软件嘛。”
  活动结束后张文环和搭档贾昱晴一起查阅了“读屏软件”的相关资料、各地有关盲人上网的报道。网上的资料非但没有满足他们的好奇,反而引出了更多问题,因为现有报道大都只有些基本信息,没有提及是否文字、图片、视频都可以读?如果说读屏软件可以解决信息输出问题,那么盲人看不见,信息是怎么输入的呢?盲人上网一般都做些什么?他们怎么学会上网的?这些问题几乎没有涉及。为了一探究竟,两位同学展开了“关于北京地区盲人上网情况的调查”。
  通过红丹丹盲人志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丹丹),张文环和贾昱晴接触到了盲人张奶奶,她和老伴热情招待两位同学。饭后,同学问“听说您会上网?”她笑着说:“是啊,你们也上吗?平时玩QQ还是MSN呢?”两位同学感到自己Out了!张奶奶带同学们去卧室,打开电脑演示了上网的全过程。
  由于盲人群体的特殊性,访谈和问卷调查都有困难。盲人的信任度比普通人低。于是,他们花了一周的时间,和红丹丹的盲人一起朗诵,听他们唱歌,给他们做讲解,送他们上地铁,跟他们聊家常,知道了他们之中哪些人会上网,哪些人不会,也取得了盲人朋友的信任。
  普通人是看着显示屏中的信息,用鼠标选取所需,而盲人仅通过键盘功能键,加上读屏软件的配合,完成 “浏览和点击”。
  虽然有专业读屏软件的帮助,但上网过程中还是免不了出现问题,这时盲人大多会选择通过QQ群求助于其他人。进行了几例个案访谈后,张文环和贾昱晴觉得光靠这些还不够,于是从相关QQ群入手,本着“没有读屏软件就上不了网,安了读屏软件必然免不了遇到操作问题”这个思路,搜到了“读屏软件交流平台”QQ群,通过聊天,他了解了更多有关读屏软件和盲人上网操作的细节,并加了群管理员韩哥等十多位盲人朋友的QQ。
  和韩哥聊天真是惊喜不断,张文环和贾昱晴发现在韩哥面前,他俩反而是电脑菜鸟。
  在韩哥的帮助下,他们整理出了问卷初稿,然后在“盲人吧”、“爱盲吧”和“残疾人吧”进行了试调查,收到了32条回帖。根据回帖,他们对问卷做了相应修改,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写在横线上”改成了“写在冒号后面:”因为读屏软件会把横线读成“破折号破折号破折号……”会让填电子问卷的盲人很不耐烦。
  问卷终于出来后,张文环和贾昱晴开始了漫长的发问卷历程。电子版问卷以滚雪球的方式,通过加北京盲人的QQ群“曲艺交流群”和“彩虹互助家园”群,加到了20多个QQ好友,给他们发电子文档,进一步熟悉后请他们转发给盲人好友,或介绍比较活跃的盲人QQ群,然后在新群里发送群邮件。
  做纸质版问卷时,虽然只有22份,却花费了两位同学很多精力。盲人填问卷时需要同学一题一题念给他们听并记录答案。加之盲人这个群体本来就少,而且分散。两位同学只好一家家走访了散在朝阳、海淀、东城各区的十多家盲人按摩院,一遍遍地重复开场白,“您好,我是传媒大学的学生……”这过程中,两位同学遇到过地址搬迁的,也遇到过按摩院里盲人师傅外出的,有时好不容易找对了地址,盲人师傅却由于工作很忙,腾不出时间做问卷……
  
  科技眼、关怀眼
  
  对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受访者中有86%经常使用QQ,MSN等工具网上聊天,80%上网浏览新闻获取新鲜事,51%在网上阅读电子书小说,48%会上网购物,48%常使用网络收发邮件,利用网络在线学习的占了42%,上论坛逛贴吧占36%,33%上网玩游戏,还有少部分会上网写博客、找工作信息甚至进行股票交易。
  90%的受访者表示网络拓宽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65%通过网络认识了更多朋友,54%认为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的平台,还有44%认为网络对他们的价值判断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使用网络时他们可以做和健全人一样的事,增强了自身的社会归属感。
  在收回的电子问卷中,网名“飞翔的鹰”的盲人朋友写道,“我觉得网络是盲人的眼睛和腿,带盲人走向世界。通过网络盲人和这个世界发生关系了。” 网名“飞扬”的盲人朋友的个人简介中有这么一句话,“网络,让我们的眼睛更明亮。”这句话后来被张文环和贾昱晴引用为报告题目。
  调查完成已经好几个月了,最让两位同学铭记的除了辛苦,还有盲人的乐观和带给他们的感动。
  国内所有读屏软件中使用最广,最受欢迎的永德牌,是王永德研发的。王永德也是盲人,1997年他开始接触电脑时,光是熟悉电脑键盘就花去了近一年时间。困难让他萌生了自助和助人的想法,在看不见屏幕、一切都要靠手试的情况下,他完成了盲人读屏软件的开发工作。这款软件由于符合盲人的使用习惯,系统兼容和速度都很好,很快抢占了国内市场。
  科技是盲人的人工眼,帮助盲人释放心底追逐光明的愿望。张文环和贾昱晴还记得在红丹丹的一次朗诵活动上,陈叔叔拉着手风琴,他俩与盲人朋友们唱着歌曲《心中放出的歌》。“这是一支歌,一支心中放出的歌,从北京开始唱响……”那一刻,他们发自内心地想把这份调查做好,希望能真正地为盲人做点什么。
  
  盲人杨姐说日常消遣:“也就砸砸金蛋,上上网。”张文环一听就觉着新奇,忙追问:“怎么上的?”杨姐说:“这不是有读屏软件嘛。”
其他文献
日前,复旦大学一张打着“上课是一种态度,蹭课是一种追求”标语的蹭课地图走红网络,在这张复旦邯郸校区的校区图上,图文并茂地向复旦学子介绍了该校25门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体训练”、“中医文化”、“当代小说选读”等课程都榜上有名,地图上甚至详细列出了这些课程的授课老师、上课时间、地点、推荐人及推荐理由。  谁都不曾想,一张地图,激起了一番校内外的蹭课热潮,不少其他高校学子慕名而至并
摘 要:本文从河南省档案馆收集的马杰先生部分个人档案发现,马杰是当时花园口堵口谈判的重要参与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署長期间,作为一名爱国民主人士,为河南堵口复堤、灾民救济和工业振兴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花园口;堵口事件;档案价值;凭证作用;爱国民主人士;马杰  Abstract: Mr Majie part of this paper collected from he
编者按:每个清华新生入学时都会拿到一份地图,地图上清楚地标注着各大建筑的位置和每一条路的名字。但这幅地图省略了很多信息,比如清华大学,它究竟有多大?图书馆究竟有多少藏书?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隐藏在数字的背后。  Part 1: 一览清华晓天下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大清”之“大”,你真的了解吗?  Q1:清华到底有多大?  对新生来说,清华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这个迷宫占地面
我很早就确定了梦想:当一个记者。而且还很具体,当一名体育记者。我是人大新闻系广电专业的第三届学生。今年报道索契冬奥会的时候,我们四个同门在演播室一起合了张影。  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大家看了吗?体育频道的收视率当天居然低于新闻频道,我当时有从窗户跳下去的冲动。费了这么大劲儿、解说这么专业,这是为什么?其实,这是媒体生态的问题,与一个频道在观众群中的认同有关。今天咱们就说说体育报道,说说背后的故事。  
“大家520快乐噢,在这么有爱的节日里,我们有幸邀请赵文哲老师于今晚18:30在咱们的梦工场微信课堂开讲,题为《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出让行为及其后果》,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有爱的日子里,来一场说听就听的微课!”随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辅导员谢文娟老师发出有爱的上课通知,微信群里瞬时涌现无数“点赞”“鲜花”“鼓掌”等微信表情,学生们对开讲抱以热烈响应。  随后两个小时里,赵文哲副教授在家一
新飞人,好学生  2011年 9月8日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年仅22岁的苏炳添以10秒16的速度一举夺得男子100米的冠军。该成绩不仅达到奥运A标,让他获得了直通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门票,更是打破了沉睡13年的全国纪录。继刘翔之后,众人把“中国新飞人”这一瞩目称谓赠与了苏炳添。  其实,苏炳添的真实身份是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而成为“中国新飞人”后,现役运动员与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无疑使
《世说新语》辑录笔记轶事,以名士为主,千古流传。  《复旦版世说新语》与此同例,网罗老先生之趣闻以飨读者。  我们相信,总有一种力量能穿透一百一十年的时光,让人沉毅果敢奋勇前行;  这种历久弥新的力量,来自一代代复旦学人,自然也来自下面这些老先生。  会饮  释名:借西人柏拉图之语词,述老先生饮酒之趣事  朱明权为学生酿“儿女红”  朱明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复旦的“儿女红”,
3378元的起薪合理吗?你会说,一个快递员、油漆工或者月嫂的收入都有七八千甚至上万,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收入不到他们的一半?为什么大学生的工资还不如保姆?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经济学教授丹尼尔?哈莫米斯说过这么一件事:德国波恩贝多芬管弦乐队的小提琴手提交了一份诉讼案,这些小提琴手称,他们应该获得比乐队其他队员更高的工资,因为他们在每场音乐会中比其他同事演奏得更多。  这个诉讼看似有合理之处,比
本科期间,郭鑫建立“诚鑫通”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把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产的林下产品经由这一平台销售到国外,帮助农民增收。2014年9月,郭鑫保研本校财务管理专业。他坚持创业,目前是高维资本创始合伙人,高维创业岛创始人兼CEO。取名高维,郭鑫解释“维”是一种度量,“高维创业岛”既负责选择好的领域,为创业者提供“赛道”,同时又帮助合格的创业者,成为好的“赛车手”,再将创业人才组建“赛车”,打造一个个
我的大学时代,过得极为平淡,四年的时光,波澜不惊地就过去了,甚至都没留下什么让我津津乐道的谈资。我很羡慕身边不少同学,在大学里风风火火地参加各种社团、担任各种职务,奔波于各种赛场、舞台,轰轰烈烈地喝酒,热热闹闹地谈恋爱,把大学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所以,当这两年电影里流行“致青春”的时候,告别学生时代已经十多年的我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我的青春,是不是真的曾经来过?  不过我深信,虽然多年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