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而相关的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到现代教育当中,同城市的网络设施齐全、较高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相比,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相当落后,这和我国的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内涵,在资金统筹、城乡互助、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建设;教育;均衡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简单来说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来应用于教育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各个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来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在城市的教育部门来说,很多学校都有较为完备的信息化设备和信息化平台,而农村地区由于资金匮乏、人才短缺、消息闭塞等,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重点学校和偏远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教育的均衡发展,形成了信息化壁垒和思想落差。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信息化被更多的用作是一种教育形式或手段来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善教育质量,这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是一种很肤浅的表现,很多学校之间的信息资源被更多的是作为本校的固有资本,而不是通过信息化的发展将信息进行扩散和传播,这和信息化的本质是不符的,信息化更多的是强调知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流通。网络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信息的窗口和观察世界的眼睛,但由于学校思维的转变,使信息化设施成为摆设,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更是遥不可及。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网络闭塞,信息不畅,很多的农村学生对平板、投影仪和电子白板的认识还只是书本上那些图片,他们对这些网络信息化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和信息都不便捷,而信息化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信息流通和互动交流,这对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的教育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方向。通过在农村地区加强信息化建设,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配置,让师生能够对信息化中的设备有所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去,借助互联网可以分享城市里较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来进行教学活动,多媒体课堂建设和网络校校通工程更是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二、加大农村地区信息化专项资金投入,优先倾斜农村与山区学校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教育失衡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更需要专项资金的投入。经济发展较为优越的城市教育资金雄厚,而偏远的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则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这就需要相关的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要给予必要的倾斜和扶持。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相比城市的信息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农村的信息化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只需要投入少量资金就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而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时间长,发展成熟,并不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这就为将资金集中起来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动力构造了条件。将帮扶的重点放在偏远的山区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在一定阶段内,缩短硬件之间存在的差距,在硬件条件满足之后,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和政策帮扶的方法,来引入专业人才来提升软件水平,从而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完善城乡之间的教育帮扶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推行轮岗制
由于农村地区专业人才有限,可以通过地区、校际、同行之间的帮扶来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发达地区对接贫困地区、优质学校对接落后学校、专业教师对接基础差的教师,建立完善的对接制度和目标规划;在对接帮扶之外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或者城市教师去基层轮岗的方式,来促使人才的流动来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除此之外,教育部门要定期的举办信息化课程培训班,让教师们能够拥有提升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对表现好的教师和单位要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
四、加快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城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一条捷径。网络视频公开课、微课,可让农村和山区学校师生分享国际国内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观念的转变影响会更为深远,让师生更能明白信息化的真正內涵。微课是围绕某个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建设的5-10分钟的微视频,在网路流通中非常便捷,对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都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使偏远山区的师生与身在城市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很大帮助。条件成熟时课考虑在“一对一”帮扶学校之间建立视频会议系统,使对口帮扶更加方便快捷、降低成本、更具时效性。
总之,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是为了农村教育拥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和平台,只有实现了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4):16-21.
[2]付卫东,王继新,左明章.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05):146-155.
作者简介:杨再文,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局。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建设;教育;均衡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简单来说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来应用于教育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各个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其主要特点。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来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在城市的教育部门来说,很多学校都有较为完备的信息化设备和信息化平台,而农村地区由于资金匮乏、人才短缺、消息闭塞等,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重点学校和偏远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教育的均衡发展,形成了信息化壁垒和思想落差。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信息化被更多的用作是一种教育形式或手段来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善教育质量,这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是一种很肤浅的表现,很多学校之间的信息资源被更多的是作为本校的固有资本,而不是通过信息化的发展将信息进行扩散和传播,这和信息化的本质是不符的,信息化更多的是强调知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流通。网络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信息的窗口和观察世界的眼睛,但由于学校思维的转变,使信息化设施成为摆设,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更是遥不可及。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网络闭塞,信息不畅,很多的农村学生对平板、投影仪和电子白板的认识还只是书本上那些图片,他们对这些网络信息化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和信息都不便捷,而信息化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信息流通和互动交流,这对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的教育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方向。通过在农村地区加强信息化建设,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配置,让师生能够对信息化中的设备有所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去,借助互联网可以分享城市里较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来进行教学活动,多媒体课堂建设和网络校校通工程更是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二、加大农村地区信息化专项资金投入,优先倾斜农村与山区学校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教育失衡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更需要专项资金的投入。经济发展较为优越的城市教育资金雄厚,而偏远的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则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这就需要相关的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要给予必要的倾斜和扶持。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相比城市的信息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农村的信息化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只需要投入少量资金就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而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时间长,发展成熟,并不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这就为将资金集中起来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动力构造了条件。将帮扶的重点放在偏远的山区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在一定阶段内,缩短硬件之间存在的差距,在硬件条件满足之后,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和政策帮扶的方法,来引入专业人才来提升软件水平,从而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完善城乡之间的教育帮扶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推行轮岗制
由于农村地区专业人才有限,可以通过地区、校际、同行之间的帮扶来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发达地区对接贫困地区、优质学校对接落后学校、专业教师对接基础差的教师,建立完善的对接制度和目标规划;在对接帮扶之外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或者城市教师去基层轮岗的方式,来促使人才的流动来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除此之外,教育部门要定期的举办信息化课程培训班,让教师们能够拥有提升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对表现好的教师和单位要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
四、加快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城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一条捷径。网络视频公开课、微课,可让农村和山区学校师生分享国际国内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观念的转变影响会更为深远,让师生更能明白信息化的真正內涵。微课是围绕某个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建设的5-10分钟的微视频,在网路流通中非常便捷,对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都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使偏远山区的师生与身在城市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很大帮助。条件成熟时课考虑在“一对一”帮扶学校之间建立视频会议系统,使对口帮扶更加方便快捷、降低成本、更具时效性。
总之,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是为了农村教育拥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和平台,只有实现了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4):16-21.
[2]付卫东,王继新,左明章.信息化助推农村教学点发展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05):146-155.
作者简介:杨再文,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