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亚东,中国著名流行音乐人,曾为港台以及内地许多著名歌手与音乐人创作了大量乐曲及音乐专辑,其代表作《闷》《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只爱陌生人》一度占据了潮流榜单醒目位置。摄影与写作,是张亚东在音乐之外倾注最多精力的业余爱好,也成了他音乐创作的源泉以及工作与生活之间的调剂。
因为寻常,由是独特
兼说张亚东的视觉游记
我一直没有拍照的习惯,尤其不喜欢在旅行的时候照相。要知道在这个人人拍照、时时拍照、影像已然泛滥的年代之前,摄影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种非日常的活动,一般人并不会成天到晚带着部相机随手抓拍;相反地,它是一套具有纪念性质的仪式,通常只在某些特别值得“留影”为念的场合出现,比如说结婚、毕业、家庭聚会,当然还有旅行。
旅行尤其必须拍照,因为现代的旅游景点以及特别受人传诵欢迎的大城市几乎是为带着相机的游客而生。例如巴黎,自从豪斯曼的大改造之后,这座光明之城就有了今人熟悉的样貌:笔直的林阴大道、辐射状的线条、两侧窗饰盛美的拱廊街以及路旁的露天咖啡馆。波特莱尔在此首先发现了“漫游者”的存在;本雅明再发现了这些漫游者的目光如何受到城市本身的引导,又反过来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地貌;到了桑塔格那里,漫游者便成了带着装备的现代游客了,他们的装备自然就是相机。当他们带回来的照片越来越多,大家在因还没去过巴黎之前就已无数遍地看过巴黎,这座大城的性质也就变了。每一个配备着现代摄影器材的游客都在该处寻找最上镜的地点、最合宜的角度,乃至于最符合印象中记忆里那些有“巴黎味”的风貌。条条大道通向凯旋门,于是大家沿街观看拍摄,一路走下去就自然走到了凯旋门,然后按下快门,把被拍过无数遍的凯旋门再拍一遍。
所以我不在旅行的时候拍照,反正要拍的东西都有人拍过了,不是吗?如果说旅行摄影是为了保存记忆,那么我宁愿把记忆存放脑中。正如杉山博司所言:“摄影不是记忆,它只是记录。”不过,又有朋友告诉我,拍照这种有意识的行动可以让你看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透过取景框能够发现裸眼所不及的事物。如此说来,旅行时照相竟然还能另辟蹊径,逃出被规划的视线?这是什么意思呢?会不会就像亚东这批视觉游记,去了巴黎,但完全不见想必应该见到的巴黎?亚东几近刻意地回避了现代旅游的训令,不管是巴黎还是旧金山,他都只想让我们看看小孩,看看天线,顶多加上一片大海。
去了著名的旅游胜地,拍的却是日常不过的生活,于非日常中日常,这岂不也是非常的手段?在他的作品里头,那些地点的个性被压抑到最低、最低的程度,不加标记,你很难辨认得出他到底在拍什么地方。有趣的是,旅游景点的个性往往却是至为俗滥的东西,比如说金门大桥和巴黎铁塔。所以这是试图为旅游重新翻出个性的一种尝试:因为寻常,由是独特。
或说,何必旅行?儿童无处不有,你用不着特地渡洋寻找,北京家里一下楼就拍得了。也对;然而诗也是如此,绞尽心思地扭曲语言的正常使用,目的竟然是为了感知生活的日常。有话不能好好说,大概就是关于诗的最简单的定义。看看亚东的照片、他配上的文字和他排列它们的方式及顺序,我猜想他其实一直想当个诗人。
因为寻常,由是独特
兼说张亚东的视觉游记
我一直没有拍照的习惯,尤其不喜欢在旅行的时候照相。要知道在这个人人拍照、时时拍照、影像已然泛滥的年代之前,摄影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种非日常的活动,一般人并不会成天到晚带着部相机随手抓拍;相反地,它是一套具有纪念性质的仪式,通常只在某些特别值得“留影”为念的场合出现,比如说结婚、毕业、家庭聚会,当然还有旅行。
旅行尤其必须拍照,因为现代的旅游景点以及特别受人传诵欢迎的大城市几乎是为带着相机的游客而生。例如巴黎,自从豪斯曼的大改造之后,这座光明之城就有了今人熟悉的样貌:笔直的林阴大道、辐射状的线条、两侧窗饰盛美的拱廊街以及路旁的露天咖啡馆。波特莱尔在此首先发现了“漫游者”的存在;本雅明再发现了这些漫游者的目光如何受到城市本身的引导,又反过来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地貌;到了桑塔格那里,漫游者便成了带着装备的现代游客了,他们的装备自然就是相机。当他们带回来的照片越来越多,大家在因还没去过巴黎之前就已无数遍地看过巴黎,这座大城的性质也就变了。每一个配备着现代摄影器材的游客都在该处寻找最上镜的地点、最合宜的角度,乃至于最符合印象中记忆里那些有“巴黎味”的风貌。条条大道通向凯旋门,于是大家沿街观看拍摄,一路走下去就自然走到了凯旋门,然后按下快门,把被拍过无数遍的凯旋门再拍一遍。
所以我不在旅行的时候拍照,反正要拍的东西都有人拍过了,不是吗?如果说旅行摄影是为了保存记忆,那么我宁愿把记忆存放脑中。正如杉山博司所言:“摄影不是记忆,它只是记录。”不过,又有朋友告诉我,拍照这种有意识的行动可以让你看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透过取景框能够发现裸眼所不及的事物。如此说来,旅行时照相竟然还能另辟蹊径,逃出被规划的视线?这是什么意思呢?会不会就像亚东这批视觉游记,去了巴黎,但完全不见想必应该见到的巴黎?亚东几近刻意地回避了现代旅游的训令,不管是巴黎还是旧金山,他都只想让我们看看小孩,看看天线,顶多加上一片大海。
去了著名的旅游胜地,拍的却是日常不过的生活,于非日常中日常,这岂不也是非常的手段?在他的作品里头,那些地点的个性被压抑到最低、最低的程度,不加标记,你很难辨认得出他到底在拍什么地方。有趣的是,旅游景点的个性往往却是至为俗滥的东西,比如说金门大桥和巴黎铁塔。所以这是试图为旅游重新翻出个性的一种尝试:因为寻常,由是独特。
或说,何必旅行?儿童无处不有,你用不着特地渡洋寻找,北京家里一下楼就拍得了。也对;然而诗也是如此,绞尽心思地扭曲语言的正常使用,目的竟然是为了感知生活的日常。有话不能好好说,大概就是关于诗的最简单的定义。看看亚东的照片、他配上的文字和他排列它们的方式及顺序,我猜想他其实一直想当个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