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历史图表型试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图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的题目。历史图表是材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除了具备材料解析题的一般特点,还具有情景新、信息量大、可考查问题和角度多的特点,能深入考查学生的阅读、思维、文字表达、逻辑论证和创造性认识等多方面能力。下面笔者以今年的高考典型试题为例,谈谈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图表试题类型
(一)照片类。照片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文物的真实再现。照片类试题主要是以历史照片等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照片的处理能力和运用照片提供的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
例1.(2013年天津文综卷第10题)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相关内容。解答本题时,通过观察图中的国旗,可以发现主要有三个国家在签字,即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时的场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实现了各自的优势互补,故选D。ABC表述与题干不吻合。
解题提示:解决照片类试题时应把照片反映的真实历史场景,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联系课本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判断。
(二)地图类。地图是特定时期历史状况的准确标注,应找准地图中承载的历史信息,回顾课本中的相关历史知识,采用定位与排除等方法,做好地图类历史题。
例2.(2013年江苏单科卷第20题)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如下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地图中找出关键信息:时间:1945—1949年;事件:欧洲德国被占领。战后形成美苏“冷战”格局,在欧洲主要是“冷战”,没有热战;1955年华约成立,美苏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德国在该时期被分区占领,最终导致德国的分裂,而其统一是在东欧剧变时期,故BCD表述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A。
解题提示:读懂地图所承载的准确历史信息,结合课本上相应时期相关历史状况的基本史实,以此作为判断、概括的历史依据。要把地图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当中理解和分析,把地图所反映的信息用历史语言表达出来。
(三)表格类。历史表格是不同历史时期历史数据的准确统计,应总结出表格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主要结论,以此作为判断、说明的依据。
例3.(2013年四川文综卷第3题)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 700
1850 720 2 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本题是数据表格题,此类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获取信息。从图表数据看: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A项表述错误,排除;人口的增长体现的是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经济的凋敝,C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无法说明其人口增速全国领先,D项错误;城镇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故选B。
解题提示:对此类型图表试题的解答,一是要注意判读表格由哪些历史事物构成;二是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三是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数量的变化,进而通过其相互关系,判定表格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变化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影响等,获取历史信息。
(四)漫画类。历史漫画能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漫画灵活多样,取材广泛,有幽默感,反映现实,寓意深刻。
例4.(2013年北京文综卷第23题)右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关于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题干中的关键词 “1933年”、“美国”以及“全国复兴管理局”等,可判断此题是考查罗斯福新政。成立全国复兴管理局是新政中复兴工业的措施,目的是为了调整劳资关系。A是整顿银行的目的;B是措施,不是目的;C是社会救济的目的。故答案选D。
解题提示:解答漫画类试题要注意揭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状况、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提取有效信息,联系具体的历史知识,做出清晰准确的判断。
(五)曲线图类。曲线图是利用曲线的升降起伏变化来反映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律的统计图。它是最直观的历史发展轨迹、趋势图,思考这种轨迹、趋势背后的历史状况与历史原因,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例5.(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21题)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解答本题时,要对曲线统计图进行分析。②阶段是从1970年到1980年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选A;新经济是在90年代以后,排除B;美国经济黄金时期是从战后到70年代初,排除C;国家干预的强化也是在战后,70年代以后开始减少国家干预,排除D;因此,正确选项是A。
解题提示:此类型数据图主要通过曲线来表示某一历史事物发展的轨迹和趋向。解答此类曲线图型试题时,要注意从不同时间段内曲线的升降变化去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六)柱状图类。柱状图,是以宽度相等而高低或长短不等的柱(条)形来反映数值大小及数量间变化关系的历史数据统计图。它既能对比地反映不同历史事物间的变化,又能整体反映某一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规律。
例6.(2013年重庆文综卷第6题)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解析】本题以柱状图的形式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1843—1847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是2 090 406磅,而到了1847—1852年却回落到1 664 416磅。题目要求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ACD选项都是具体原因,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济形态对英国制造品的抵制,才是造成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回落的根本原因,故选B。
解题提示:解答柱状图类试题的关键是读图,判别数、线变化,确定信息内容,即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结合设问规定的作答要求,对判读分析出的材料信息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提取。
(七)扇形图类。扇形图,是以圆内扇形的面积大小来表示某一历史事物数值大小及其变化的一种平面图形。它主要用来显示某一历史事物的总体或内部结构及其变化,较能直观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其中用百分数表示的数值是相对数值,而不是绝对数值。
例7.(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15题)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是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做题时要注意读图分析,尽管从1913年到1936年民族资本有较大发展,但官僚资本一直占有很大份额,所以选B;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是在19世纪末,排除A;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不符合史实,排除C;国际局势对中国产业资本的影响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
解题提示:对于扇形图类试题,要首先审清图例所表示的内容,正确判断图的构成及其所隐含的变化与趋向,并依据所学知识,进而联系题目设问综合分析,然后进行解答。
二、解答应试策略
图表型试题一般由图表和设问两部分组成。该类型试题具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解答图表题要先解决图表,因为图表是它的主体结构。要答好这类试题,需要坚持“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审。一是审图,要求弄清图表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二是审注释,注释的内容是对图表起补充性或解释性的作用,对理解图表及组织答案有好处;三是审标题,一般来讲,标题是图表的题眼或中心;四是审设问,设问是图表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只有把图形内容与设问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问题,审设问还应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等。
第二步:比。即对试题图表中的内容或横向或纵向比较。要注意图表中各组成部分信息的变化,善于从图表中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如递增、递减还是呈什么曲线发展),进而通过其相互关系,判定表格所反映历史事物的变化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影响等,获取历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把关键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阶段特征、重大事件等与变化发展趋势相映证。
第三步:联。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注意图与教材相关知识的联系。理清图表与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的联系,这是解图表题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找准找全图表信息,一方面要看图表内容,通过内容折射联系教材知识;另一方面要根据试题要求,确定图表与教材某部分知识是否相关,对号入座。只有明确要求,善于联系,答题时才能具有针对性。
总之,在解答历史图表型选择题时,既要遵循选择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又要结合图表的特点适当变通,把一般规律与具体分析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解答能力。
一、图表试题类型
(一)照片类。照片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文物的真实再现。照片类试题主要是以历史照片等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照片的处理能力和运用照片提供的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
例1.(2013年天津文综卷第10题)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相关内容。解答本题时,通过观察图中的国旗,可以发现主要有三个国家在签字,即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时的场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实现了各自的优势互补,故选D。ABC表述与题干不吻合。
解题提示:解决照片类试题时应把照片反映的真实历史场景,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联系课本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判断。
(二)地图类。地图是特定时期历史状况的准确标注,应找准地图中承载的历史信息,回顾课本中的相关历史知识,采用定位与排除等方法,做好地图类历史题。
例2.(2013年江苏单科卷第20题)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如下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地图中找出关键信息:时间:1945—1949年;事件:欧洲德国被占领。战后形成美苏“冷战”格局,在欧洲主要是“冷战”,没有热战;1955年华约成立,美苏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德国在该时期被分区占领,最终导致德国的分裂,而其统一是在东欧剧变时期,故BCD表述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A。
解题提示:读懂地图所承载的准确历史信息,结合课本上相应时期相关历史状况的基本史实,以此作为判断、概括的历史依据。要把地图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当中理解和分析,把地图所反映的信息用历史语言表达出来。
(三)表格类。历史表格是不同历史时期历史数据的准确统计,应总结出表格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主要结论,以此作为判断、说明的依据。
例3.(2013年四川文综卷第3题)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 700
1850 720 2 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本题是数据表格题,此类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获取信息。从图表数据看: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A项表述错误,排除;人口的增长体现的是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经济的凋敝,C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无法说明其人口增速全国领先,D项错误;城镇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故选B。
解题提示:对此类型图表试题的解答,一是要注意判读表格由哪些历史事物构成;二是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三是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数量的变化,进而通过其相互关系,判定表格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变化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影响等,获取历史信息。
(四)漫画类。历史漫画能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漫画灵活多样,取材广泛,有幽默感,反映现实,寓意深刻。
例4.(2013年北京文综卷第23题)右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关于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题干中的关键词 “1933年”、“美国”以及“全国复兴管理局”等,可判断此题是考查罗斯福新政。成立全国复兴管理局是新政中复兴工业的措施,目的是为了调整劳资关系。A是整顿银行的目的;B是措施,不是目的;C是社会救济的目的。故答案选D。
解题提示:解答漫画类试题要注意揭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状况、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提取有效信息,联系具体的历史知识,做出清晰准确的判断。
(五)曲线图类。曲线图是利用曲线的升降起伏变化来反映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律的统计图。它是最直观的历史发展轨迹、趋势图,思考这种轨迹、趋势背后的历史状况与历史原因,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例5.(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21题)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解答本题时,要对曲线统计图进行分析。②阶段是从1970年到1980年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选A;新经济是在90年代以后,排除B;美国经济黄金时期是从战后到70年代初,排除C;国家干预的强化也是在战后,70年代以后开始减少国家干预,排除D;因此,正确选项是A。
解题提示:此类型数据图主要通过曲线来表示某一历史事物发展的轨迹和趋向。解答此类曲线图型试题时,要注意从不同时间段内曲线的升降变化去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六)柱状图类。柱状图,是以宽度相等而高低或长短不等的柱(条)形来反映数值大小及数量间变化关系的历史数据统计图。它既能对比地反映不同历史事物间的变化,又能整体反映某一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规律。
例6.(2013年重庆文综卷第6题)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解析】本题以柱状图的形式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1843—1847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是2 090 406磅,而到了1847—1852年却回落到1 664 416磅。题目要求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ACD选项都是具体原因,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济形态对英国制造品的抵制,才是造成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回落的根本原因,故选B。
解题提示:解答柱状图类试题的关键是读图,判别数、线变化,确定信息内容,即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结合设问规定的作答要求,对判读分析出的材料信息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提取。
(七)扇形图类。扇形图,是以圆内扇形的面积大小来表示某一历史事物数值大小及其变化的一种平面图形。它主要用来显示某一历史事物的总体或内部结构及其变化,较能直观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其中用百分数表示的数值是相对数值,而不是绝对数值。
例7.(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15题)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是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做题时要注意读图分析,尽管从1913年到1936年民族资本有较大发展,但官僚资本一直占有很大份额,所以选B;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是在19世纪末,排除A;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不符合史实,排除C;国际局势对中国产业资本的影响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
解题提示:对于扇形图类试题,要首先审清图例所表示的内容,正确判断图的构成及其所隐含的变化与趋向,并依据所学知识,进而联系题目设问综合分析,然后进行解答。
二、解答应试策略
图表型试题一般由图表和设问两部分组成。该类型试题具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等特点。解答图表题要先解决图表,因为图表是它的主体结构。要答好这类试题,需要坚持“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审。一是审图,要求弄清图表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二是审注释,注释的内容是对图表起补充性或解释性的作用,对理解图表及组织答案有好处;三是审标题,一般来讲,标题是图表的题眼或中心;四是审设问,设问是图表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只有把图形内容与设问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问题,审设问还应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等。
第二步:比。即对试题图表中的内容或横向或纵向比较。要注意图表中各组成部分信息的变化,善于从图表中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如递增、递减还是呈什么曲线发展),进而通过其相互关系,判定表格所反映历史事物的变化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影响等,获取历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把关键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阶段特征、重大事件等与变化发展趋势相映证。
第三步:联。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注意图与教材相关知识的联系。理清图表与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的联系,这是解图表题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找准找全图表信息,一方面要看图表内容,通过内容折射联系教材知识;另一方面要根据试题要求,确定图表与教材某部分知识是否相关,对号入座。只有明确要求,善于联系,答题时才能具有针对性。
总之,在解答历史图表型选择题时,既要遵循选择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又要结合图表的特点适当变通,把一般规律与具体分析结合起来,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解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