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诗歌《西风颂》中,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借助西风这一形象深刻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时又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这一名作《西风颂》在形式、音韵效果和意象方面颇具特色,文章选取选取了郭沫若、查良铮、王佐良、卞之琳四家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文进行比较评析。通过四人对细节的不同处理,使读者更好地欣赏原作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关键词:《西风颂》;翻译评析;翻译对比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对于《西风颂》这么一个从内容到形式,从气势到格律都已结合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奇品,要将它译成中文,实非一件易事。在我国,早在20年代就已由郭沫若先生译成中文,之后又陆续出现了新的译文,约有八九种。这些译文各具特点,体现了译者不同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本文从中选取了郭沫若、查良铮、王佐良、卞之琳四家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文进行比较评析。
下面进行一些评析和对比(译文只注姓)。
一、Yellow, and black, and pale, and hectic red, pestilence-stricken multitudes……
郭译:黄者、黑者、苍白者、惨红者,无故病残者之大群……
查译: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呵,重染瘟疫的一群……
王译:赶走那黄绿红黑紫的一群,那些染上了瘟疫的魔怪……
卞译:焦黄,黝黑,苍白,发烧样绯红,遭瘟染疫的一大群……
【分析】 诗人下笔若有神,用象征的手法将一切活动和腐朽描写得淋漓尽致。所以落叶也好,红黄黑也好,都别有所指。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象征守手法的效果。
郭译是直译,词译基本对等,也再现了诗意。但有点半文夹白,显得别扭。也许对文言很有修养的老一辈没有这种感觉。这篇译作很早就问世了,也许受当时文风的影响。
查译不可忽视他加的那个“呵”字。诗人的叹词作用很大。译诗之人应站在原作诗人的位置上,但又要高于原作诗人,当语言的错别使他感到言有不尽的时候适当的来一点增减,就像以姿势助说话一样自然而合理[1]。查先生加的这个“呵”字,确使人感到,至少是我感到:它是对西风的渴望和对“重染防疫的一群”的嘲弄。
王译直译之中夹着增补,加了一个多余的“绿”色。应该指出的是:《西风颂》里“满山遍野馥郁香飘”的时节是“待到春天你那(指西风)青妹回家”以后才有的事。可是,青妹未归,西风漫卷,万木萧疏的时候哪有“绿色”呢?青松倒是常青,但《西风颂》里见不着。
卞译又是直译又是意译,很好地传达了语意。 这是翻译中增补法的魅力。“焦黄,黝黑,苍白,发烧样绯红”再现了原诗的内涵。如译“黄的、黑的”就很难道请二者到底有没有生命力。但“焦、黝”二字一加,就立刻给“黄、黑”添上了一种病态,叫人感觉它们非亡不可,正好达到了诗人象征的目的,所以,运用“增补”法一定要恰到好处。
二、Destroyer and preserver; hear, O, hear.
郭译:你破坏而兼保护者,你听哟,你听!
查译: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王译:破坏者,保护者,听吧——听我的歌!
卞译:摧毁者又是保存者;听啊,你听!
【分析】 Destroyer and preserver是并列词组,二者为同一词性。汉语并列词的构成法与此相同。但郭老用的并列词不属同一词性,而是一个动词一个名词,显得头重脚轻,不和谐,也不合汉语语法。如果说“破坏”后面省略了一个“者”字,那也省略的不当,破坏了效果。
第二译法若把“你且聆听”!改成“你听!”或别的,效果更佳。
第三种译法产生了一种歧义——“听吧——听我的歌”!谁听谁的歌?是西风呼唤人们去听他的歌呢,还是雪莱号召人们去听自己的“西风颂”呢?不得而知。据笔者的一己之见:原诗在两个hear之前均省略了thou,这是英语的祈使句(诗的省略是常事)。故译成“你听!” 确实可以! 译成“听吧——听你的歌”呢,未必好。译者大概把西风席卷大地比作“歌”,另外还想和“狂野的精灵!你吹遍了大地山河”押一个韵。但“歌”的内涵不足,只求得一个无关紧要的韵。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不足取。
三、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I bleed!
了解雪莱的人都知道,他有生虽短,但命运多舛,在生活上倍受折磨,在政治上不满现实,却屡遭挫折……所以译雪莱的诗应对他的身世有所了解[2]。这样才知道,他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对黑暗的控诉;是对西风的渴望。这一句是这种情怀的集中体现。以下是这样再现的
郭译:我生是创巨痛深,我是血流遍体!
查译:我跌在生活的荆棘上,我流血了!
王译:我跌在人生的刺树上,我血流遍体!
卞译:我倒在人生的荆棘上,我遍体血污!
【分析】 第一种译笔基本传达了语义,而且“血流遍体”译得较传神。可惜,原诗中的一个形象的比喻不见了。应把这个比喻直译过来。
王佑良教授在“关于文学翻译答客问”中(见《翻译通讯》83年第10期)谈到过这样的问题,他说:“如果在原诗有某个比喻,应该把它直译过来,保持它原有的新鲜和气势。但有时一个比喻在原来语言中很新鲜,但是,在译文中却类似套语……变成了陈词滥调[3]。所以,有时我在译文避免用它。”此语令人诚服。他正是这样处理的。
其余三种译笔都保留了原诗中的比喻,使译文新鲜夺目,不落窠臼。但是第二种略显平淡。原因是“我流血了”把诗人的强烈情感淡化了。查先生把“life”译成“生活”实较前三位译成“人生”为好。虽然“人生”包括得比“生活”广,但较为抽象,不如“生活”具体;另外用“跌”字比用“倾覆”更形象。
本文所选取的郭沫若、查良铮、王佐良、卞之琳四家译文正是代表了我国英诗汉译的发展阶段,反映了我国英诗汉译逐步从偏于意译转向偏于直译;从不拘原诗格律以传达气韵为主,到完全忠实于原诗内容、格律、形式等各个方面;从偏重于考虑译入语到注重译出语;从汉语色彩重的译诗到模仿西方原诗的译诗;实际上是从逐步接受引进西方诗到进入西方诗的形式,这样一个译诗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婷舒.《西风颂》的诗歌特点及其不同译文的探析,《文学教育:上》2013(3):45-47.
[2]王敏.风格与气韵——雪莱《西风颂》三家译文之比较,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4).
[3]文军,林芳.意识形态和诗学对译文的影响——以《西风颂》的三种译诗为例.外语教学,2006(05).
作者简介:刘琪(1991-),女,汉族,山东青岛,硕士研究生,山东科技大学,英语笔译。
关键词:《西风颂》;翻译评析;翻译对比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对于《西风颂》这么一个从内容到形式,从气势到格律都已结合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奇品,要将它译成中文,实非一件易事。在我国,早在20年代就已由郭沫若先生译成中文,之后又陆续出现了新的译文,约有八九种。这些译文各具特点,体现了译者不同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本文从中选取了郭沫若、查良铮、王佐良、卞之琳四家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文进行比较评析。
下面进行一些评析和对比(译文只注姓)。
一、Yellow, and black, and pale, and hectic red, pestilence-stricken multitudes……
郭译:黄者、黑者、苍白者、惨红者,无故病残者之大群……
查译: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呵,重染瘟疫的一群……
王译:赶走那黄绿红黑紫的一群,那些染上了瘟疫的魔怪……
卞译:焦黄,黝黑,苍白,发烧样绯红,遭瘟染疫的一大群……
【分析】 诗人下笔若有神,用象征的手法将一切活动和腐朽描写得淋漓尽致。所以落叶也好,红黄黑也好,都别有所指。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象征守手法的效果。
郭译是直译,词译基本对等,也再现了诗意。但有点半文夹白,显得别扭。也许对文言很有修养的老一辈没有这种感觉。这篇译作很早就问世了,也许受当时文风的影响。
查译不可忽视他加的那个“呵”字。诗人的叹词作用很大。译诗之人应站在原作诗人的位置上,但又要高于原作诗人,当语言的错别使他感到言有不尽的时候适当的来一点增减,就像以姿势助说话一样自然而合理[1]。查先生加的这个“呵”字,确使人感到,至少是我感到:它是对西风的渴望和对“重染防疫的一群”的嘲弄。
王译直译之中夹着增补,加了一个多余的“绿”色。应该指出的是:《西风颂》里“满山遍野馥郁香飘”的时节是“待到春天你那(指西风)青妹回家”以后才有的事。可是,青妹未归,西风漫卷,万木萧疏的时候哪有“绿色”呢?青松倒是常青,但《西风颂》里见不着。
卞译又是直译又是意译,很好地传达了语意。 这是翻译中增补法的魅力。“焦黄,黝黑,苍白,发烧样绯红”再现了原诗的内涵。如译“黄的、黑的”就很难道请二者到底有没有生命力。但“焦、黝”二字一加,就立刻给“黄、黑”添上了一种病态,叫人感觉它们非亡不可,正好达到了诗人象征的目的,所以,运用“增补”法一定要恰到好处。
二、Destroyer and preserver; hear, O, hear.
郭译:你破坏而兼保护者,你听哟,你听!
查译: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王译:破坏者,保护者,听吧——听我的歌!
卞译:摧毁者又是保存者;听啊,你听!
【分析】 Destroyer and preserver是并列词组,二者为同一词性。汉语并列词的构成法与此相同。但郭老用的并列词不属同一词性,而是一个动词一个名词,显得头重脚轻,不和谐,也不合汉语语法。如果说“破坏”后面省略了一个“者”字,那也省略的不当,破坏了效果。
第二译法若把“你且聆听”!改成“你听!”或别的,效果更佳。
第三种译法产生了一种歧义——“听吧——听我的歌”!谁听谁的歌?是西风呼唤人们去听他的歌呢,还是雪莱号召人们去听自己的“西风颂”呢?不得而知。据笔者的一己之见:原诗在两个hear之前均省略了thou,这是英语的祈使句(诗的省略是常事)。故译成“你听!” 确实可以! 译成“听吧——听你的歌”呢,未必好。译者大概把西风席卷大地比作“歌”,另外还想和“狂野的精灵!你吹遍了大地山河”押一个韵。但“歌”的内涵不足,只求得一个无关紧要的韵。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不足取。
三、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 I bleed!
了解雪莱的人都知道,他有生虽短,但命运多舛,在生活上倍受折磨,在政治上不满现实,却屡遭挫折……所以译雪莱的诗应对他的身世有所了解[2]。这样才知道,他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对黑暗的控诉;是对西风的渴望。这一句是这种情怀的集中体现。以下是这样再现的
郭译:我生是创巨痛深,我是血流遍体!
查译:我跌在生活的荆棘上,我流血了!
王译:我跌在人生的刺树上,我血流遍体!
卞译:我倒在人生的荆棘上,我遍体血污!
【分析】 第一种译笔基本传达了语义,而且“血流遍体”译得较传神。可惜,原诗中的一个形象的比喻不见了。应把这个比喻直译过来。
王佑良教授在“关于文学翻译答客问”中(见《翻译通讯》83年第10期)谈到过这样的问题,他说:“如果在原诗有某个比喻,应该把它直译过来,保持它原有的新鲜和气势。但有时一个比喻在原来语言中很新鲜,但是,在译文中却类似套语……变成了陈词滥调[3]。所以,有时我在译文避免用它。”此语令人诚服。他正是这样处理的。
其余三种译笔都保留了原诗中的比喻,使译文新鲜夺目,不落窠臼。但是第二种略显平淡。原因是“我流血了”把诗人的强烈情感淡化了。查先生把“life”译成“生活”实较前三位译成“人生”为好。虽然“人生”包括得比“生活”广,但较为抽象,不如“生活”具体;另外用“跌”字比用“倾覆”更形象。
本文所选取的郭沫若、查良铮、王佐良、卞之琳四家译文正是代表了我国英诗汉译的发展阶段,反映了我国英诗汉译逐步从偏于意译转向偏于直译;从不拘原诗格律以传达气韵为主,到完全忠实于原诗内容、格律、形式等各个方面;从偏重于考虑译入语到注重译出语;从汉语色彩重的译诗到模仿西方原诗的译诗;实际上是从逐步接受引进西方诗到进入西方诗的形式,这样一个译诗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婷舒.《西风颂》的诗歌特点及其不同译文的探析,《文学教育:上》2013(3):45-47.
[2]王敏.风格与气韵——雪莱《西风颂》三家译文之比较,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4).
[3]文军,林芳.意识形态和诗学对译文的影响——以《西风颂》的三种译诗为例.外语教学,2006(05).
作者简介:刘琪(1991-),女,汉族,山东青岛,硕士研究生,山东科技大学,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