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入了学习化、信息化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继续教育,甚至终身学习。会学习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基础。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养成良好习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理念。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习惯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 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是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开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其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见到老师长辈有礼貌地问候、上课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进出老师办公室要报告等等这些细节,老师都要严格要求。但老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遵守这些规范,要给学生讲道理,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班队活动等让学生明白这样要求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思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二、注重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注意朗读背诵习惯的培养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朗读、背诵有利于学生增强记忆力,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感情陶冶,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朗读背诵习惯的形成对学生有两点促进作用:①朗读背诵有助于学生发展记忆力,提高理解能力。宋代学者陈亮云:“童子以记诵为能。”有现在足够的记忆,才有他日丰富多变的理解;有深刻的朗诵才有成年时源源不绝的活用。苏步青教授曾经说:“他小时候背诵《孟子》《史记》等书,很多内容都不理解,但硬是背下来了。随着背诵的增多和年龄的增长,所背内容都一一理解了。他今天深厚的文学功底,就是那时候由背诵打下的。”②朗读背诵有助于学生发展记忆力,提高理解能力。叶圣陶说:“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朗读背诵课文,字字入眼,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对于母语的形态、句式、语调、语速、语境等都有了明确的了解、正确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固定模式,历久训练,就形成了规范的语感。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朗读出来,这就把两者自然地沟通起来,使口头语言日渐规范,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在培养朗读背诵习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①重视汉语拼音教学和普通话训练。准确地读是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的基础,只有从最基本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起,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地去读。读正了字音,读通了词句,读断了句读,读准了语调,读清了思路,读懂了技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就一定能使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并逐步做到有感情。②注意声音清楚响亮,不拖音拖调。一般小学生初学朗读时,往往是读得不熟练,在集体朗读时出现一种拖腔拖调的不良“唱读”习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我在教学生读句子时,就注意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句音停顿,读一段课文时,又教学生学会句读的停顿,并让学生在朗读时注意保持正常的说话速度。
(二)注意写的教学习惯的培养
首先,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我想注重写字姿势、写字方法的引导势在必行。第一步,我开始了写字坐姿的引导:我做了个手势,示意同学们坐正。同学们都把身子挺了挺坐直了,但过不了十分钟,有的同学又弯下腰去,有的又斜过了身子。我说:“坐如钟,站如松”,很多同学动了动身子。稍过一会儿,坐姿又恢复了原样。 显然,孩子们很不适应。有的同学还悄悄地说:“这样坐真累,腰都酸了。”我笑笑,“习惯了的要改是很辛苦的,要是长时间不正确的姿势坐下去,长大不是驼背就是斜肩。”我一边说还一边把那难看的样子表现给孩子们看。这回他们都笑了起来,身子也不由得挺了挺,比刚才坐得更直了。这告诉我,他们坚定了改正的决心。我感到很是欣慰。一堂课提醒了几次也训练了几次。想想也是,习惯养成了,怎么可能一朝一夕就纠正过来呢?如果当初他们刚学写字的时候,老师家长就很重视书写习惯,也许就不会这样了。但我不灰心,学生也如此,我得利用文明午休时间天天坚持提醒,相信同学们肯定会改过来的。第二步,当然是握笔方法的指导了。我以示范的形式,让学生跟着我握好笔,再让同桌检查姿势。掌握握笔方法对学生来说倒不是难事,大多一试就会,可让他们就以此握笔方法写字,好多同学又接受不了,“唉,这个字难看死了。”“这样写,我写不快,特别的别扭。”“同学们,万事开头难,要有信心哦。”第三步,互相督促,相互提醒,共同提高。一个好习惯的习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人生有两个习惯,好习惯让你终身受益,可坏习惯让人遗憾终身。孩子们知道这一点,相信他们会坚持的。
其次,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成功者通常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是记录当天的重要事件或成长学习心得,宛如一处反省的园地。一个热爱写作、坚持写日记、勤于思考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人格健全的人,一定能为这个美好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环境。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习惯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 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是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开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其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见到老师长辈有礼貌地问候、上课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进出老师办公室要报告等等这些细节,老师都要严格要求。但老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遵守这些规范,要给学生讲道理,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班队活动等让学生明白这样要求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思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二、注重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注意朗读背诵习惯的培养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朗读、背诵有利于学生增强记忆力,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对学生进行感情陶冶,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朗读背诵习惯的形成对学生有两点促进作用:①朗读背诵有助于学生发展记忆力,提高理解能力。宋代学者陈亮云:“童子以记诵为能。”有现在足够的记忆,才有他日丰富多变的理解;有深刻的朗诵才有成年时源源不绝的活用。苏步青教授曾经说:“他小时候背诵《孟子》《史记》等书,很多内容都不理解,但硬是背下来了。随着背诵的增多和年龄的增长,所背内容都一一理解了。他今天深厚的文学功底,就是那时候由背诵打下的。”②朗读背诵有助于学生发展记忆力,提高理解能力。叶圣陶说:“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朗读背诵课文,字字入眼,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对于母语的形态、句式、语调、语速、语境等都有了明确的了解、正确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固定模式,历久训练,就形成了规范的语感。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朗读出来,这就把两者自然地沟通起来,使口头语言日渐规范,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在培养朗读背诵习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①重视汉语拼音教学和普通话训练。准确地读是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的基础,只有从最基本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起,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地去读。读正了字音,读通了词句,读断了句读,读准了语调,读清了思路,读懂了技法,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就一定能使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并逐步做到有感情。②注意声音清楚响亮,不拖音拖调。一般小学生初学朗读时,往往是读得不熟练,在集体朗读时出现一种拖腔拖调的不良“唱读”习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我在教学生读句子时,就注意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句音停顿,读一段课文时,又教学生学会句读的停顿,并让学生在朗读时注意保持正常的说话速度。
(二)注意写的教学习惯的培养
首先,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我想注重写字姿势、写字方法的引导势在必行。第一步,我开始了写字坐姿的引导:我做了个手势,示意同学们坐正。同学们都把身子挺了挺坐直了,但过不了十分钟,有的同学又弯下腰去,有的又斜过了身子。我说:“坐如钟,站如松”,很多同学动了动身子。稍过一会儿,坐姿又恢复了原样。 显然,孩子们很不适应。有的同学还悄悄地说:“这样坐真累,腰都酸了。”我笑笑,“习惯了的要改是很辛苦的,要是长时间不正确的姿势坐下去,长大不是驼背就是斜肩。”我一边说还一边把那难看的样子表现给孩子们看。这回他们都笑了起来,身子也不由得挺了挺,比刚才坐得更直了。这告诉我,他们坚定了改正的决心。我感到很是欣慰。一堂课提醒了几次也训练了几次。想想也是,习惯养成了,怎么可能一朝一夕就纠正过来呢?如果当初他们刚学写字的时候,老师家长就很重视书写习惯,也许就不会这样了。但我不灰心,学生也如此,我得利用文明午休时间天天坚持提醒,相信同学们肯定会改过来的。第二步,当然是握笔方法的指导了。我以示范的形式,让学生跟着我握好笔,再让同桌检查姿势。掌握握笔方法对学生来说倒不是难事,大多一试就会,可让他们就以此握笔方法写字,好多同学又接受不了,“唉,这个字难看死了。”“这样写,我写不快,特别的别扭。”“同学们,万事开头难,要有信心哦。”第三步,互相督促,相互提醒,共同提高。一个好习惯的习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人生有两个习惯,好习惯让你终身受益,可坏习惯让人遗憾终身。孩子们知道这一点,相信他们会坚持的。
其次,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成功者通常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是记录当天的重要事件或成长学习心得,宛如一处反省的园地。一个热爱写作、坚持写日记、勤于思考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人格健全的人,一定能为这个美好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