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feiy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角色游戏内容具有社会性的特点,角色游戏是有效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角色游戏是幼儿的经典游戏,对幼儿社会性、语言、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在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开展角色游戏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从幼儿园角度探讨研究了如何运用有效策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独立健全的人格。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游戏兴趣选择合适的游戏材料,通过想象和模仿反映现实世界的一种游戏方式,备受3~6岁幼儿的喜爱。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要围绕游戏主题、游戏情节、游戏内容、角色分配与同伴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种环境下促使了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间的交往活动会更加频繁,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良好性格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培养亲社会行为。幼儿园要注重角色游戏的开展,通过多种途径寻找有效策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规则意识。
  一、巧妙设置角色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建立幼儿的亲社会意识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所不同,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要从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状况出发,设定适合幼儿发展的角色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小班幼儿缺乏游戏目的性,喜欢单一重复某个动作或摆弄某个玩具,和同伴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但偶尔可能会评论其他同伴的游戏或向同伴借玩具。因此,教师在设置游戏的情节和主题时不应过于复杂,应把游戏的主题和情节设定得稍微简单一点,即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较为熟悉的角色,例如妈妈喂娃娃吃饭、带娃娃散步、医生给病人打针、理发师给客人剪头发等。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其中,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向幼儿示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增强幼儿的角色行为和规则意识,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我管理。教师要注意小班幼儿容易将假想的游戏情节与现实生活情境混淆,例如,幼儿会把“娃娃家”中“妈妈”炒的菜当作真的喂给扮演“宝宝”的儿童吃,在游戏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看管。
  中班和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喜欢交流,并且学会了合作,参与度高,也有了明确的游戏目的。教师在游戏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礼貌待人、分享、互助的良好品性,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从幼儿思维模式出发,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角色游戏的开展离不开丰富且适宜的游戏材料,在游戏中,幼儿会对需要的物品进行联想,以寻找一种假想的材料代替现实生活的真实物品。幼儿的思维模式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是小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还未发展,对游戏材料的逼真度要求较高,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游戏材料不符合幼儿的预想,会为顺利开展角色游戏带来困难。合适的游戏材料将会指引幼儿的游戏行为,并暗示游戏的内容。例如,在“娃娃家”摆放一件白大褂、听诊器、针管、糖,幼儿就会通过联想知道游戏的内容是医生与病人,医生给宝宝打针,宝宝会哭,宝宝喜欢吃糖,医生就会把糖给宝宝,以安慰宝宝的情绪。因此,游戏材料和游戏场景的变换、创新会引发幼儿新的思考,创建新的游戏内容,使幼儿产生不同的亲社会行为。
  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性格特点,合理布置游戏材料的数量、种类。从小班幼儿出发,小班幼儿处于独立游戏和平行游戏的高峰期,游戏时不喜交流,喜欢自己玩自己的。在提供游戏材料时,材料的数量就要少于小组人数,引发幼儿的合作沟通与交流。例如在表演游戲“小蝌蚪找妈妈”时提供游戏里人物的服饰各一套,幼儿需要分配角色进行表演,在第一次表演结束后,幼儿可以再次通过协商扮演“青蛙”“大白鹅”“鸭子”等自己喜欢的角色,促进了幼儿同伴交往技能的发展,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从游戏情境考虑,制定合适的策略,引发幼儿亲社会行为
  (一)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谦让、轮流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会在分配角色时发生争执,大部分小朋友比较喜欢扮演有权威的人物,如“家长”“教师”等角色。教师在这时可以跟幼儿制定游戏规则,采用抽签或轮流的方式,让幼儿知道每个小朋友玩游戏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同时,在分配游戏角色时,教师要关注不同性格的幼儿,使幼儿能够通过扮演的角色促进自身性格的发展。例如,对于沉默寡言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他们分配一些活泼开朗、需要交流的角色,如医生、理发师等,以促使幼儿拉近与同伴间的关系,主动与他人交往;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一些需要耐心的角色,如“护士”“妈妈”等。教师还要多鼓励幼儿进行沟通,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
  (二)借助语言的力量,引导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语言是通过交流促进人际交往的最好方式,在游戏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的语言行为,适时引导。例如,教师在看到不喜交流的小朋友在“理发店”独自一人摆弄“剪刀”“吹风机”时可以走过去跟幼儿说:“你的工具那么漂亮,一定是个优秀的理发师,你今天服务了几个顾客?”幼儿说:“今天还没有客户来找我。”教师这时就可以说:“你可以去门口热情招揽客户。”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就会打开心扉,主动与其他幼儿亲近。
  (三)培养幼儿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
  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教师应促使幼儿理解角色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以社会认可的角色行为去行动,学会遵循社会规则。比如,在开展“我是交通小警察”的角色游戏时,教师可以先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给幼儿呈现交警的工作内容、指挥交通时用的手势,让幼儿对交警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熟悉交通规则。教师应善于把角色游戏和社会规则有效联系起来,合理制定游戏规则,给幼儿适宜的指导,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对社会角色有一定的了解,尊重每个职业,遵守社会规则。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角色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和安排游戏内容、情节、材料等,注重对幼儿良好性格和品质的培养,引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责编
其他文献
民间游戏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游戏形式,能够流传至今的游戏自有其优点所在,它们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洗礼,在各个时期人民的选择中保留下来,不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非常适合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因此,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的现代教育中,根据不同的状况予以调整,对幼儿游戏进行开发和创新,使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能够更好地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一、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提升民间游戏重视度  当前环境下,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
期刊
脑梗死是发病率、致残率很高的神经科疾病。脑梗死存活者大部分存在残疾,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缺损。寻找新的有效的康复手段始终是神经病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选用96只成
目的:观察三种B族维生素对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和背根节p-ERK表达的影响,监测CCI大鼠血液B族维生素浓度,观察给予维生素B(VitB)治疗
一、幼儿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  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该具有的、可以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质以及能力。对应的幼儿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培养幼儿的一种适应其社会发展乃至终身发展所需的必要品质与能力。具体来讲,主要包含了自主性发展、社会性参与责任感以及创新性等几个方面。  二、区域活动对于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区域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准备地投放材料的区域中以游戏的形式自主探索、自主学
期刊
目的:1、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出血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前交通动脉是颅内动脉瘤好发部位。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与积极治疗,对预防动脉瘤破裂及降低其导致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