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E347 文献标识码:TE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2- 0240 -01
0、前言
在煤矿,常见的断层为正断层和逆断层。但有时断层的移动并非单一的上下移动,同时还伴有水平移动。一般来说,我们把侧伏角小于10°的断层称为平移断层;把侧伏角在10—45°之间的断层称为正(或逆)——平移斷层。地质 工作者对于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并不陌生,但对于煤系地层中的中小型平移断层,因其少见,尚缺乏系统研究。中小型平移断层的存在给断失盘煤层的寻找、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及回采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中小型平移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
1、中小型平移断层特征
由于中小型平移断层的落差不太大,其平移作用往往被忽视,不论是左行平移断层还是右行平移断层,若无正、逆效应则更易等同于一般裂隙,错过观测机会,为后来的生产过程留下隐患,甚至酿成事故。
一般来说,平移断层在走向上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很少发生走向变化,这就为构造延伸预测提供了准确性,在矿井实见的平移断层中,其与煤层走向多为斜交,即为斜交平移断层,它们对煤层顶底板的破坏程度较大。一般情况下,断层破碎带的破碎现象比较严重,有较厚的断层泥。且其破碎带越宽,断层泥越厚,其在走向上延伸距离越远。
擦痕是鉴定平移断层最主要的标志,据此可以判断断层性质和平移方向。
2、中小型平移断层的成因
中小型平移断层是由于侧向挤压中不同的岩块,在垂直于纵向逆断层或褶皱枢纽方向上不同程度的推进而形成的,这种平移断层规模一般不大,常终止于褶皱倒转冀或逆断层上,其旋向无一定规律,可以左行,也可以右行。
由于平移断层形成时局部应力场的作用,中小型平移断层多集中出现,如开滦矿务局钱家营矿辅273切眼及辅222工作面均实见多条平移断层,其擦痕侧伏角0—20℃,均为左行平移断层。
当两条走向不同,旋向相反的平移断层交截,形成平面上的楔形体时,该楔形岩块就会随着两侧断层的水平移动而本身发生上下运
0、前言
在煤矿,常见的断层为正断层和逆断层。但有时断层的移动并非单一的上下移动,同时还伴有水平移动。一般来说,我们把侧伏角小于10°的断层称为平移断层;把侧伏角在10—45°之间的断层称为正(或逆)——平移斷层。地质 工作者对于规模巨大的平移断层并不陌生,但对于煤系地层中的中小型平移断层,因其少见,尚缺乏系统研究。中小型平移断层的存在给断失盘煤层的寻找、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及回采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中小型平移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
1、中小型平移断层特征
由于中小型平移断层的落差不太大,其平移作用往往被忽视,不论是左行平移断层还是右行平移断层,若无正、逆效应则更易等同于一般裂隙,错过观测机会,为后来的生产过程留下隐患,甚至酿成事故。
一般来说,平移断层在走向上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很少发生走向变化,这就为构造延伸预测提供了准确性,在矿井实见的平移断层中,其与煤层走向多为斜交,即为斜交平移断层,它们对煤层顶底板的破坏程度较大。一般情况下,断层破碎带的破碎现象比较严重,有较厚的断层泥。且其破碎带越宽,断层泥越厚,其在走向上延伸距离越远。
擦痕是鉴定平移断层最主要的标志,据此可以判断断层性质和平移方向。
2、中小型平移断层的成因
中小型平移断层是由于侧向挤压中不同的岩块,在垂直于纵向逆断层或褶皱枢纽方向上不同程度的推进而形成的,这种平移断层规模一般不大,常终止于褶皱倒转冀或逆断层上,其旋向无一定规律,可以左行,也可以右行。
由于平移断层形成时局部应力场的作用,中小型平移断层多集中出现,如开滦矿务局钱家营矿辅273切眼及辅222工作面均实见多条平移断层,其擦痕侧伏角0—20℃,均为左行平移断层。
当两条走向不同,旋向相反的平移断层交截,形成平面上的楔形体时,该楔形岩块就会随着两侧断层的水平移动而本身发生上下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