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定文章立意】
这是一道典型的半命题作文题。所谓“滋味”,可以是具体的事物拥有的滋味,也可以是某种情感蕴含的滋味。
选择前一种角度,可以写茶的滋味、酒的滋味、苦瓜的滋味……但不管选择什么滋味,不能就“滋味”说“滋味”,要写出“滋味”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或哲理。
选择后一种角度,可以写母爱的滋味、乡愁的滋味、后悔的滋味、惆怅的滋味、怀念的滋味等,但要深入现实生活,写出生活的甜酸苦辣。
还可以在历史典籍中寻找素材。比如,透过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箴言感受“淡到极致”的滋味;透过《史记》中“大隐隐于市”的侯嬴“北乡自刭”的举动探讨喜获知己的滋味;通过庄周梦蝶、鼓盆而歌的故事探讨人生的滋味,提出与众不同的理解。
茶叶蛋的滋味
严冬的十二月,寒风凛冽,车站边的渺渺余烟,显得格外苍白无力。那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正在卖茶叶蛋。
茶叶蛋已煮得很透。轻轻剥开蛋壳,随之散发一阵热气,伴随着点点沁人茶香。怀着满心的期待,大口咬下去,哪知不仅食之无味,还烫了舌。似乎,茶叶蛋失去了本应有的味道。经受折磨的味觉细胞一下子牵动了脑神经,灰色的记忆渐渐鲜活起来。同样的茶叶蛋,不同时期,却是不同的滋味……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绑着羊角辫的小鬼,整天盼着三个日子:生日、春节、立夏。在许多城里人看来,立夏再平凡不过了,它仅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预示夏天到来的日子罢了。然而,于我们农村不同。立夏以后,正是水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长辈们会在立夏这一天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大鱼大肉摆上四方桌,十二道菜肴中有一道是必不可少的茶叶蛋。据说没有茶叶蛋,再虔诚也是徒劳。
立夏的大清早,母亲已蹲在炉灶边了。灶上是一锅圆滚滚的鸭蛋,在母亲的精心调制中一个个出炉,被搬上祭祀的桌台。
对于我们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撞蛋。撞蛋有两样东西不可或缺,一是无破壳的茶叶蛋,二是玲珑的蛋套。蛋套是母亲精心编织的,用一根根彩色的毛线连夜制作出来,可挂于脖子上。蛋套的大小恰好是一个蛋的体积,彩色的毛线缠绕着咖啡色的茶叶蛋,几缕长短不一的流苏在微风中摆动,煞是好看!
挂着茶叶蛋,我便一蹦一跳地出门了。家门外,很多孩子已经聚在一块了,叽叽喳喳,攀比着各自的蛋套。“我的蛋套好看吧!这是姥姥给我做的。”男孩A用肥嘟嘟的手指着胸前的蓝白蛋套,自豪地叫道。女孩B不屑地看了眼,嘟起小嘴:“哼,有什么稀奇的!你才两种颜色,我有三种呢!瞧,红、黄、蓝,多好看!”
“别吵了,我们开始撞蛋吧!”我大声叫道。瞧瞧,那时的我还挺有领导风范!“砰——”一只可怜的蛋壳破了,男孩C不服气:“用这头,再来过!”
继而,又是清脆的“砰——”一声。看着两头皆碎的蛋,男孩如泄了气的皮球。
接下来,好几只蛋都撞破了,有的两败俱伤,有的体无完肤。我的蛋可算英雄了,一连撞破四只。笑声、叫声谱写成一首杂乱无章却吸引力十足的曲子。
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有些长辈甚至亲身传授撞蛋经验,“蛋要握三分之一”等。那些若有若无的话语早已记不清,只清晰地记得那次撞蛋,我赢了头彩,兴高采烈地蹦回家,却摔了个四脚朝天。英雄蛋也在那一刻光荣负伤,小小的蛋壳上布满了裂缝,如水蛇蜿蜒。晚上,哭笑不得的我捧着英雄蛋,一直不肯吃掉。直到第二天,母亲吓唬我:“再不吃,你的英雄蛋就变成臭蛋咯!”那时,赶忙剥开蛋壳,英雄蛋虽冷了,依旧散发着淡淡的茶香。茶的清香与蛋黄的甜香在舌尖炫舞……
“卖茶叶蛋喽!”思绪被吆喝声抽回现实。周围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再看手中的茶叶蛋,热气已经散失大半。
茶叶蛋的滋味
严冬的十二月,寒风凛冽,冷寂的香樟树不时发出颤抖声,沙哑的声音令过往行人不得不快速逃离。车站边的渺渺余烟,显得格外苍白无力。那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正在卖茶叶蛋。
茶叶蛋已煮得很透。轻轻剥开蛋壳,散发出一阵热气,伴随着点点沁人的茶香。怀着满心的期待,大口咬下去,哪知不仅食之无味,还烫了舌。似乎,茶叶蛋失去了本应有的味道。经受折磨的味觉细胞一下子牵动了脑神经,灰色的记忆渐渐鲜活起来。同样的茶叶蛋,不同时期,却是不同的滋味……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绑着羊角辫的小鬼,整天盼着三个日子:生日、春节、立夏。立夏对于农村有重要的意义,立夏以后,正是水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长辈们会在立夏这一天把大鱼大肉摆上四方桌,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
立夏的清早,母亲已蹲在炉灶边了。灶上是一锅圆滚滚的鸭蛋,它们不停地翻滚在深褐色的茶汤中。母亲犹如一位巫师,筷子作巫杖,娴熟地搅拌着锅里的魔药。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蛋上桌了,它们是一个个重新洗礼过的婴儿。四方桌上的十二道菜肴中,茶叶蛋是必不可少的,据说没有茶叶蛋,再虔诚也是徒劳。
对于我们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撞蛋。撞蛋有两样东西不可或缺,一是无破壳的茶叶蛋,二是玲珑的蛋套。蛋套是母亲精心编织的,用一根根彩色的毛线连夜制作出来,可挂于脖子上。蛋套的大小恰好是一个蛋的体积,彩色的毛线缠绕着咖啡色的茶叶蛋,几缕长短不一的流苏在微风中摆动,煞是好看!挂着茶叶蛋,我便一蹦一跳地出门了。家门外,很多孩子已经聚在一块了,攀比着各自的蛋套。
“我们开始撞蛋吧!”我大声叫道。我的蛋可算英雄了,一连撞破好几只。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有些长辈甚至亲身传授撞蛋经验。那些若有若无的话语早已记不清,只清晰地记得那次撞蛋,我赢了头彩,兴高采烈地蹦回家。晚上我捧着英雄蛋,一直不肯吃掉。母亲笑着说:“再不吃,你的英雄蛋就变成臭蛋咯!”赶忙剥开蛋壳,英雄蛋虽冷了,依旧散发着淡淡的茶香。茶的清香与蛋黄的甜香在舌尖炫舞……
“卖茶叶蛋喽!”思绪被吆喝声抽回现实。周围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再看手中的茶叶蛋,热气已经散失大半。
我的童年,如同这茶叶蛋的热气,消逝在静默冷寂的时光里,无影无踪。而母亲的笑影以及她亲手烹制的茶叶蛋的滋味,更在时光的流逝中越来越遥远了。
这是一道典型的半命题作文题。所谓“滋味”,可以是具体的事物拥有的滋味,也可以是某种情感蕴含的滋味。
选择前一种角度,可以写茶的滋味、酒的滋味、苦瓜的滋味……但不管选择什么滋味,不能就“滋味”说“滋味”,要写出“滋味”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或哲理。
选择后一种角度,可以写母爱的滋味、乡愁的滋味、后悔的滋味、惆怅的滋味、怀念的滋味等,但要深入现实生活,写出生活的甜酸苦辣。
还可以在历史典籍中寻找素材。比如,透过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箴言感受“淡到极致”的滋味;透过《史记》中“大隐隐于市”的侯嬴“北乡自刭”的举动探讨喜获知己的滋味;通过庄周梦蝶、鼓盆而歌的故事探讨人生的滋味,提出与众不同的理解。
茶叶蛋的滋味
严冬的十二月,寒风凛冽,车站边的渺渺余烟,显得格外苍白无力。那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正在卖茶叶蛋。
茶叶蛋已煮得很透。轻轻剥开蛋壳,随之散发一阵热气,伴随着点点沁人茶香。怀着满心的期待,大口咬下去,哪知不仅食之无味,还烫了舌。似乎,茶叶蛋失去了本应有的味道。经受折磨的味觉细胞一下子牵动了脑神经,灰色的记忆渐渐鲜活起来。同样的茶叶蛋,不同时期,却是不同的滋味……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绑着羊角辫的小鬼,整天盼着三个日子:生日、春节、立夏。在许多城里人看来,立夏再平凡不过了,它仅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预示夏天到来的日子罢了。然而,于我们农村不同。立夏以后,正是水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长辈们会在立夏这一天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大鱼大肉摆上四方桌,十二道菜肴中有一道是必不可少的茶叶蛋。据说没有茶叶蛋,再虔诚也是徒劳。
立夏的大清早,母亲已蹲在炉灶边了。灶上是一锅圆滚滚的鸭蛋,在母亲的精心调制中一个个出炉,被搬上祭祀的桌台。
对于我们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撞蛋。撞蛋有两样东西不可或缺,一是无破壳的茶叶蛋,二是玲珑的蛋套。蛋套是母亲精心编织的,用一根根彩色的毛线连夜制作出来,可挂于脖子上。蛋套的大小恰好是一个蛋的体积,彩色的毛线缠绕着咖啡色的茶叶蛋,几缕长短不一的流苏在微风中摆动,煞是好看!
挂着茶叶蛋,我便一蹦一跳地出门了。家门外,很多孩子已经聚在一块了,叽叽喳喳,攀比着各自的蛋套。“我的蛋套好看吧!这是姥姥给我做的。”男孩A用肥嘟嘟的手指着胸前的蓝白蛋套,自豪地叫道。女孩B不屑地看了眼,嘟起小嘴:“哼,有什么稀奇的!你才两种颜色,我有三种呢!瞧,红、黄、蓝,多好看!”
“别吵了,我们开始撞蛋吧!”我大声叫道。瞧瞧,那时的我还挺有领导风范!“砰——”一只可怜的蛋壳破了,男孩C不服气:“用这头,再来过!”
继而,又是清脆的“砰——”一声。看着两头皆碎的蛋,男孩如泄了气的皮球。
接下来,好几只蛋都撞破了,有的两败俱伤,有的体无完肤。我的蛋可算英雄了,一连撞破四只。笑声、叫声谱写成一首杂乱无章却吸引力十足的曲子。
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有些长辈甚至亲身传授撞蛋经验,“蛋要握三分之一”等。那些若有若无的话语早已记不清,只清晰地记得那次撞蛋,我赢了头彩,兴高采烈地蹦回家,却摔了个四脚朝天。英雄蛋也在那一刻光荣负伤,小小的蛋壳上布满了裂缝,如水蛇蜿蜒。晚上,哭笑不得的我捧着英雄蛋,一直不肯吃掉。直到第二天,母亲吓唬我:“再不吃,你的英雄蛋就变成臭蛋咯!”那时,赶忙剥开蛋壳,英雄蛋虽冷了,依旧散发着淡淡的茶香。茶的清香与蛋黄的甜香在舌尖炫舞……
“卖茶叶蛋喽!”思绪被吆喝声抽回现实。周围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再看手中的茶叶蛋,热气已经散失大半。
茶叶蛋的滋味
严冬的十二月,寒风凛冽,冷寂的香樟树不时发出颤抖声,沙哑的声音令过往行人不得不快速逃离。车站边的渺渺余烟,显得格外苍白无力。那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妈正在卖茶叶蛋。
茶叶蛋已煮得很透。轻轻剥开蛋壳,散发出一阵热气,伴随着点点沁人的茶香。怀着满心的期待,大口咬下去,哪知不仅食之无味,还烫了舌。似乎,茶叶蛋失去了本应有的味道。经受折磨的味觉细胞一下子牵动了脑神经,灰色的记忆渐渐鲜活起来。同样的茶叶蛋,不同时期,却是不同的滋味……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绑着羊角辫的小鬼,整天盼着三个日子:生日、春节、立夏。立夏对于农村有重要的意义,立夏以后,正是水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长辈们会在立夏这一天把大鱼大肉摆上四方桌,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
立夏的清早,母亲已蹲在炉灶边了。灶上是一锅圆滚滚的鸭蛋,它们不停地翻滚在深褐色的茶汤中。母亲犹如一位巫师,筷子作巫杖,娴熟地搅拌着锅里的魔药。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蛋上桌了,它们是一个个重新洗礼过的婴儿。四方桌上的十二道菜肴中,茶叶蛋是必不可少的,据说没有茶叶蛋,再虔诚也是徒劳。
对于我们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撞蛋。撞蛋有两样东西不可或缺,一是无破壳的茶叶蛋,二是玲珑的蛋套。蛋套是母亲精心编织的,用一根根彩色的毛线连夜制作出来,可挂于脖子上。蛋套的大小恰好是一个蛋的体积,彩色的毛线缠绕着咖啡色的茶叶蛋,几缕长短不一的流苏在微风中摆动,煞是好看!挂着茶叶蛋,我便一蹦一跳地出门了。家门外,很多孩子已经聚在一块了,攀比着各自的蛋套。
“我们开始撞蛋吧!”我大声叫道。我的蛋可算英雄了,一连撞破好几只。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有些长辈甚至亲身传授撞蛋经验。那些若有若无的话语早已记不清,只清晰地记得那次撞蛋,我赢了头彩,兴高采烈地蹦回家。晚上我捧着英雄蛋,一直不肯吃掉。母亲笑着说:“再不吃,你的英雄蛋就变成臭蛋咯!”赶忙剥开蛋壳,英雄蛋虽冷了,依旧散发着淡淡的茶香。茶的清香与蛋黄的甜香在舌尖炫舞……
“卖茶叶蛋喽!”思绪被吆喝声抽回现实。周围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再看手中的茶叶蛋,热气已经散失大半。
我的童年,如同这茶叶蛋的热气,消逝在静默冷寂的时光里,无影无踪。而母亲的笑影以及她亲手烹制的茶叶蛋的滋味,更在时光的流逝中越来越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