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X型号产品为自主研发的分系统级新产品,是典型的边定型、边批产、边交付的“三边”产品。作为监督研制及批生产工作的监督人员,持续探索、总结外包质量控制方法和经验,提出了批生产外包质量控制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批生产;外包质量控制;措施
一、前言
军品型号产品由研制进入批生产时,由于已经过鉴定试验、飞行试验等大型试验或设计定型,往往产品在研制阶段外包单位已经固化,而外包单位的批生产质量保证能力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和验证,因此进入批生产后,特别是在交付进度压力下,各类乃至批次性质量问题逐渐暴露,给产品批次质量及交付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批生产外包质量的控制就成为亟待解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
二、批生产外包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人所负责监管的型号研制类外包产品多,涉及子系统、单机及组件级外包单位十余家,且大多存在二次及以上外包,承制單位多为航天系统外企业。在批产前期因外包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交付,已突显出本单位对外包产品质量管控的薄弱和不足,因此外包产品质量控制已成为本型号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 技术风险识别不足,技术状态更改控制不到位
对型号“三边”状态下批生产,外包产品的设计、工艺技术状态更改控制风险认识不足、管理要求不充分、审查和把关不严,导致因外包产品技术状态更改不适宜造成批次性质量问题发生。
(二) 过程监控不深入、方法单一
对外包单位的过程监控,在供应商管理的基本工作之上,仅侧重于产品的首件鉴定、验收环节一首一尾及质量问题就事论事处理,对其批产过程质量控制介入较少、较浅。
(三) 产品质量管理理念宣贯不够,归零过程疏于监管
虽然出现质量问题要求外包单位进行归零,未对外包单位的归零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导致质量问题归零出现反复、进展缓慢。
三、批生产外包质量控制具体对策和措施
经对本型号外包管理特点及问题进行持续、深入地分析、研究、总结,结合实践经验,在外包质量管理基础工作上,从以下方面要求厂所制定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一) 加强组织保障和质量策划,与外包单位达成质量管理共识
在签订采购合同时与外包单位同步签订质量技术协议,明确基本的质量技术管理要求,并在合同中设置质量保证金条款,以经济手段督促外包单位切实履行质量责任。
(二) 强化过程管控的有效性,促进外包单位批产过程质量稳定受控
1.严格设计、工艺技术状态控制
本型号批产前期处于“三边”模式,设计、工艺技术状态基线的固化以及严格控制其变化尤其重要。
1) 向外包单位明确设计、工艺技术状态控制要求及管理程序,明确要求除勘误以外的设计技术状态更改、工艺方法更改必须报上一级单位进行审查;生产场地(生产线)变化必须重新进行首件鉴定。
2) 适时组织开展技术状态专项清理、复查工作,复查范围包括所有外包单机及组件、非货架国产器件,要求所有外包单位(含二次外包单位)清理、固化技术状态,形成专项技术状态复查报告上报上一级单位审查通过。
3)通过二方审核、现场专项检查、出厂质量评审等质量活动,反复对外包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状态进行审查,保证状态清楚、受控。
2.批产前生产状态再审查
贯彻风险管理原则,在批产前重点对外包单位批产质量保证能力(本次批产较前批生产在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产保要求落实情况)、技术状态、工艺状态、质量问题归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再审查,确保外包产品批产状态清楚、措施落实、全面受控。见表1示例。
3. 完善产品验收工作
针对前期产品验收要求粗放,照搬产品制造与验收技术条件,缺乏针对性、实操性问题,重新梳理每一项外包产品的验收项目、要求,特别是明确有效的验收方法,完善外包产品验收记录。
4. 有效实施过程监控
1)风险控制前移,策划并实施型号技术风险落实检查清单、产品技术状态控制清单、关键/量化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清单、外包产保要求落实清单、现场/实物检查清单、项目评审控制清单、产品预警信息及跟踪清单等7张风险清单,每张清单均明确控制项目、措施及责任人,确保对出现的偏离、异常等情况实施预警管理,有效降低质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见表2示例。
2) 批产过程中,实时派出监造人员,按要求对配套产品关键、重要环节进行过程监控。
3) 针对外包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批产的一定阶段,适时开展针对性现场专项检查工作,让外包单位感受到本单位质量管控力度,以及及时发现外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隐患。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督促外包单位实施专项改进。
4)定期开展二方审核工作,每次审核前均进行细致、充分地准备工作,整理相关管理要求、产品状态变化、归零情况,并派相关专业设计师、工艺师参加,以确保审核质量;每次审核均重点审查:技术状态控制、工艺状态控制、归零措施落实、生产现场控制等。对审核发现的问题拉条挂帐,限期整改。见表3示例。
5 实施有效的质量信息管理
实施产品质量信息快报制度,明确规定批产过程中质量信息收集、传递、处理与反馈工作要求,重大质量问题、元器件批次性质量问题2小时电话报告、8小时书面报告、3个工作日报告问题处理进展情况,其它质量问题48小时内上报,确保质量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处理的正确性。
四、效果评价
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制约批生产的外包产品质量瓶颈。经批生产实践验证,有效促进了外包单位的批生产质量保证能力持续提升,并达到了质量稳定受控、交付进度有保障的良性批生产状态,有力确保了该型号批生产连续按期、保质交付。
关键词:批生产;外包质量控制;措施
一、前言
军品型号产品由研制进入批生产时,由于已经过鉴定试验、飞行试验等大型试验或设计定型,往往产品在研制阶段外包单位已经固化,而外包单位的批生产质量保证能力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和验证,因此进入批生产后,特别是在交付进度压力下,各类乃至批次性质量问题逐渐暴露,给产品批次质量及交付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批生产外包质量的控制就成为亟待解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
二、批生产外包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人所负责监管的型号研制类外包产品多,涉及子系统、单机及组件级外包单位十余家,且大多存在二次及以上外包,承制單位多为航天系统外企业。在批产前期因外包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交付,已突显出本单位对外包产品质量管控的薄弱和不足,因此外包产品质量控制已成为本型号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 技术风险识别不足,技术状态更改控制不到位
对型号“三边”状态下批生产,外包产品的设计、工艺技术状态更改控制风险认识不足、管理要求不充分、审查和把关不严,导致因外包产品技术状态更改不适宜造成批次性质量问题发生。
(二) 过程监控不深入、方法单一
对外包单位的过程监控,在供应商管理的基本工作之上,仅侧重于产品的首件鉴定、验收环节一首一尾及质量问题就事论事处理,对其批产过程质量控制介入较少、较浅。
(三) 产品质量管理理念宣贯不够,归零过程疏于监管
虽然出现质量问题要求外包单位进行归零,未对外包单位的归零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导致质量问题归零出现反复、进展缓慢。
三、批生产外包质量控制具体对策和措施
经对本型号外包管理特点及问题进行持续、深入地分析、研究、总结,结合实践经验,在外包质量管理基础工作上,从以下方面要求厂所制定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一) 加强组织保障和质量策划,与外包单位达成质量管理共识
在签订采购合同时与外包单位同步签订质量技术协议,明确基本的质量技术管理要求,并在合同中设置质量保证金条款,以经济手段督促外包单位切实履行质量责任。
(二) 强化过程管控的有效性,促进外包单位批产过程质量稳定受控
1.严格设计、工艺技术状态控制
本型号批产前期处于“三边”模式,设计、工艺技术状态基线的固化以及严格控制其变化尤其重要。
1) 向外包单位明确设计、工艺技术状态控制要求及管理程序,明确要求除勘误以外的设计技术状态更改、工艺方法更改必须报上一级单位进行审查;生产场地(生产线)变化必须重新进行首件鉴定。
2) 适时组织开展技术状态专项清理、复查工作,复查范围包括所有外包单机及组件、非货架国产器件,要求所有外包单位(含二次外包单位)清理、固化技术状态,形成专项技术状态复查报告上报上一级单位审查通过。
3)通过二方审核、现场专项检查、出厂质量评审等质量活动,反复对外包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状态进行审查,保证状态清楚、受控。
2.批产前生产状态再审查
贯彻风险管理原则,在批产前重点对外包单位批产质量保证能力(本次批产较前批生产在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产保要求落实情况)、技术状态、工艺状态、质量问题归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再审查,确保外包产品批产状态清楚、措施落实、全面受控。见表1示例。
3. 完善产品验收工作
针对前期产品验收要求粗放,照搬产品制造与验收技术条件,缺乏针对性、实操性问题,重新梳理每一项外包产品的验收项目、要求,特别是明确有效的验收方法,完善外包产品验收记录。
4. 有效实施过程监控
1)风险控制前移,策划并实施型号技术风险落实检查清单、产品技术状态控制清单、关键/量化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清单、外包产保要求落实清单、现场/实物检查清单、项目评审控制清单、产品预警信息及跟踪清单等7张风险清单,每张清单均明确控制项目、措施及责任人,确保对出现的偏离、异常等情况实施预警管理,有效降低质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见表2示例。
2) 批产过程中,实时派出监造人员,按要求对配套产品关键、重要环节进行过程监控。
3) 针对外包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批产的一定阶段,适时开展针对性现场专项检查工作,让外包单位感受到本单位质量管控力度,以及及时发现外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隐患。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督促外包单位实施专项改进。
4)定期开展二方审核工作,每次审核前均进行细致、充分地准备工作,整理相关管理要求、产品状态变化、归零情况,并派相关专业设计师、工艺师参加,以确保审核质量;每次审核均重点审查:技术状态控制、工艺状态控制、归零措施落实、生产现场控制等。对审核发现的问题拉条挂帐,限期整改。见表3示例。
5 实施有效的质量信息管理
实施产品质量信息快报制度,明确规定批产过程中质量信息收集、传递、处理与反馈工作要求,重大质量问题、元器件批次性质量问题2小时电话报告、8小时书面报告、3个工作日报告问题处理进展情况,其它质量问题48小时内上报,确保质量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处理的正确性。
四、效果评价
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制约批生产的外包产品质量瓶颈。经批生产实践验证,有效促进了外包单位的批生产质量保证能力持续提升,并达到了质量稳定受控、交付进度有保障的良性批生产状态,有力确保了该型号批生产连续按期、保质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