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开展设问教学的策略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ajdofa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高中化学课堂必须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实现创新教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的设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获得知识和智慧,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针对高中化学课的设问教学,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相关理论学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希望能促进高中化学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 化学课堂 设问 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西方学者德家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所以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
  一、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有效设问
  一般化学的概念都是在经过大量的化学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抽象逻辑的加工,用语言将其规律性的东西表达出来。例如在讲《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时,化学教师可以提问在做心电图的时候,需要在仪器与我们皮肤接触的部位涂上一定的液体,这种液体是氯化钠溶液还是我们经常说的酒精溶液,为什么?这是由的同学就各抒己见了,有的说是酒精,因为酒精我们经常用来消毒杀菌,还有的同学说是氯化钠溶液,因为他也可以消毒。显然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出现了不同的答案和结果,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化学概念来分析问题了,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回答。老师现在可以接着提问,医生在给病人做心电图的时候需要电,也就是说,需要涂抹的液体需要导电才行,那现在我们回忆一下酒精和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什么?看看那种可以导电,这时候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说出两者的概念,并分析各自的物质组成,然后就自然明白了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针对化学中的概念设计有效的问题,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
  二、提问中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和时机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都会有一些相应的特征,如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都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三、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知识很多的时候都可以和我们的生活和上产紧密的联系在一些,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深入的了解与其相关的生活场景,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生产和活情景来创设问题情境,化简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介绍过氧化钠能与水的反应时,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如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遇到火灾时,我们首先选择的灭火媒介就是水,因为水能灭火水,可以有效控制火源,但有同学见过水能生火的嘛?这样利用日常生活的实际场景,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候化学教师就可以演示水滴到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使得脱脂棉燃烧。这时候化学教师接着问,水在这里为什么会燃烧?它得到了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燃烧?然后引导学生在实验后,观察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并根据一定的知识迁移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再如,在讲《醋和酒香》时,化学老师可以试着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在家里做饭,特别是在做关于鱼的菜时,我们通常情况下都会加入一定量的醋呢?看看谁知到原因,通过这样的日常实例就会大大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参与其中,实现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而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上述情景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调动学生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 “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四、提问要兼顾各类学生
  有效的提问应形式多样,分层次地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施问时,一要根据问题的难度,二是根据学生的反应,提问相应程度的学生。较易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的信心;较难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鼓励他们变换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思考,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之,有效的提问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要求,因材施教,方可营造一个全体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水平,收到以点带面,大家受益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后,我们可以如下设计问题: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2)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前两个主要针对中下学生)
  (3)试举例说明盐酸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主要针对中等生)
  (4)“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否正确?(主要针对中上等生)
  最好的提问顺序要先提问,后点名回答,点名后还要强调:其他同学注意听,稍后找同学评价和补充。不过,突然发问的方法可用于提问开小差的学生,突然的袭击可以使他收回心来,但不宜经常使用。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领悟之源广”。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必须把握好提问的“度”。
  【参考文献】
  [1]陈柳青.高中化学课堂问题设计的研究分析[J].才智,2011(3)
  [2]李驰江.如何做好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问题设计[J].新课程学习,2011(6)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不但要求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技能,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就怎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谈了几点感想。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  一、创设生活情景,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小学生正处在生长与发育的初级阶段,
医院服务环境的优劣取决于广大患者对医院整体形象的综合评价和心理认同。物质环境是医院形象的客观存在,人文环境是患者感受服务的主观印象,两者紧密结合,产生医院环境的整体效
【摘 要】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老师的观念、方法的改变,推进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课堂 兴趣 培养  我在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认为,一堂课是否上得成功,教学效果如何,和学生对这堂课的感觉很有关系。培养兴趣,树立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实践新的课堂改革中,我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
【摘要】从数学自身的发展过程来看,变量与函数概念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尽管初中函数内容只是讲述了函数的一些最基本、最初步的知识,但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  函数是初中数学里重要的数学知识,函数学习的好坏对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影响深远,特别是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研究性学习,更多地注重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最高阶段,中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语法基础和英语语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英语写作,本文通过探讨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
【摘要】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为探讨紫外线照射距离改变对剂量的影响,以紫外线测试仪测定U型高压汞灯灯管在不同照射距离时的相对照射强度。结果照射距离为50-100cm时紫外线照射相对强度的实测值与以平方比定律计算
目的评价康复疗法与持续小剂量地高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采用戒烟、修正饮食、调脂、个体化体力运动训练程序等综合康复疗法及持
选择32例腰痛患者,均经物理治疗、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采用邵振海的腰痛神经定位法,经皮穿刺将射频针刺入损伤的腰脊神经后支处,射频热凝腰脊神经后支。结果:32例患者中有27例取得明
对812例0-8岁的感觉神经性聋儿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按耳聋发生的时间顺序将其划分为4个不同的时期并找出了每一期中不同的致聋原因,结果表明;滥用抗生素仍是当前致聋的主要原因,但致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