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保和丸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予保和丸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胃镜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保和丸治疗糜烂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关键词】保和丸;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47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93-02
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慢性胃炎,又称慢性胃黏膜病变。社会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本病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本病常见于成人,多种病因刺激胃粘膜均可能引发本病,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西医多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杀灭幽门杆菌等对症治疗。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保和丸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80例,均来自2011—2013年我院门诊、住院的患者。其中,门诊50例,住院30例。中药治疗组40例,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1—75岁,平均45.1岁,病程0.6—10年,平均3年;西醫对照组40例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21—75岁,0.6—10年,平均3年。其病程、人口统计学、烟、酒、咖啡及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参数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两组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临床上以胃痛为主症,均经过胃镜明确诊断为平坦糜烂性胃炎、或隆起糜烂性胃炎,无其他并发症及严重合并症者。胃痛程度分级按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分级:0级:无疼痛症状;Ⅰ级有疼痛症状,不影响工作,或不需要服药者:Ⅱ级有疾病症状,部分影响工作,或需要服药者;Ⅲ级:疾病严重,必须全休或治疗。中药组辨证分型:肝郁气滞18例(25.7%),脾胃虚寒11例(15.7%),痰浊中阻12例(17.1%),胃阴亏虚10例(14.3%),食滞湿热19例(27.1%)。不能遵医嘱用药,有严重疾病及手术史、妊娠哺乳、酗酒、明显精神障碍者为排除病例。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服用保和丸8粒(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次/d,每餐前半小时口服。
2.2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胶囊(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287),1粒日二次口服。两组均给药2周为1个疗程,共服药2个疗程。
2.3观察方法 两组均停用其他任何中西药物,否则作为无效病例。疗程结束后7天内做胃镜复查并进行临床症状对比。使用镜型及操作人员应相同,治疗期间不能给病人任何暗示,病如实记录服药反应。
3 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1)胃痛疗效标准(参照2003年大连全国CG专题讨论标准)[2],治愈:胃痛消失;显效:胃痛减轻两级;有效:胃痛减轻一级:无效:胃痛无变化。(2)胃镜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糜烂完全消失,无明显水肿;显效:糜烂基本消失,仍有轻微水肿;有效:糜烂范围缩小50%以上;无效:糜烂范围缩小不及50%。
3.2两组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及胃镜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2)
4 讨论:
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幽门罗杆菌、高胃酸、精神刺激、饮食失调导致胃粘膜屏障受损有关[3],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糜烂或出血。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和上腹部隐痛、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等,重者可形成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慢性糜烂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多因忧思郁怒,肝木横逆犯胃,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历代医家论述较多。张仲景认为病因与“宿食”有关;孙思邈指出“九种心痛”,实际包括许多原因所致之胃痛。无论何种病因,其根本病机为脾胃受损,升降失常,运化不利。笔者选用《丹溪心法》中保和丸治疗本病,的保和丸,进行随证加减治疗取效明显。方中君药山楂消油腻肉食之积,臣药神曲消食健脾,莱菔子下气消食助君药消面食之积,半夏、陈皮共为佐药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连翘清热散结以消食积之热,诸药配伍使食积化,胃气和,中焦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消食类方剂具有助消化、健胃肠蠕动之气。鸡内金、莱菔子、山楂、神曲都具有增强胃肠蠕动、排除胃肠积气的功能[4]。
我们应用保和丸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在胃镜检查结果变化及临床胃痛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H2受体阻滞剂组(p <0.01)。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3-4.
[2] 李鹏,张澍田.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标准及评价[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 (3):138-140.
[3] 林振,刘志新,廖国柱.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6例[J].临床和实验室医学杂志,2008,4(4):45-46.
[4]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4-116.
【关键词】保和丸;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47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93-02
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慢性胃炎,又称慢性胃黏膜病变。社会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本病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本病常见于成人,多种病因刺激胃粘膜均可能引发本病,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西医多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杀灭幽门杆菌等对症治疗。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保和丸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80例,均来自2011—2013年我院门诊、住院的患者。其中,门诊50例,住院30例。中药治疗组40例,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1—75岁,平均45.1岁,病程0.6—10年,平均3年;西醫对照组40例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21—75岁,0.6—10年,平均3年。其病程、人口统计学、烟、酒、咖啡及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参数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两组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临床上以胃痛为主症,均经过胃镜明确诊断为平坦糜烂性胃炎、或隆起糜烂性胃炎,无其他并发症及严重合并症者。胃痛程度分级按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分级:0级:无疼痛症状;Ⅰ级有疼痛症状,不影响工作,或不需要服药者:Ⅱ级有疾病症状,部分影响工作,或需要服药者;Ⅲ级:疾病严重,必须全休或治疗。中药组辨证分型:肝郁气滞18例(25.7%),脾胃虚寒11例(15.7%),痰浊中阻12例(17.1%),胃阴亏虚10例(14.3%),食滞湿热19例(27.1%)。不能遵医嘱用药,有严重疾病及手术史、妊娠哺乳、酗酒、明显精神障碍者为排除病例。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服用保和丸8粒(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次/d,每餐前半小时口服。
2.2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胶囊(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287),1粒日二次口服。两组均给药2周为1个疗程,共服药2个疗程。
2.3观察方法 两组均停用其他任何中西药物,否则作为无效病例。疗程结束后7天内做胃镜复查并进行临床症状对比。使用镜型及操作人员应相同,治疗期间不能给病人任何暗示,病如实记录服药反应。
3 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1)胃痛疗效标准(参照2003年大连全国CG专题讨论标准)[2],治愈:胃痛消失;显效:胃痛减轻两级;有效:胃痛减轻一级:无效:胃痛无变化。(2)胃镜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糜烂完全消失,无明显水肿;显效:糜烂基本消失,仍有轻微水肿;有效:糜烂范围缩小50%以上;无效:糜烂范围缩小不及50%。
3.2两组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及胃镜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2)
4 讨论:
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幽门罗杆菌、高胃酸、精神刺激、饮食失调导致胃粘膜屏障受损有关[3],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糜烂或出血。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和上腹部隐痛、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等,重者可形成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慢性糜烂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多因忧思郁怒,肝木横逆犯胃,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历代医家论述较多。张仲景认为病因与“宿食”有关;孙思邈指出“九种心痛”,实际包括许多原因所致之胃痛。无论何种病因,其根本病机为脾胃受损,升降失常,运化不利。笔者选用《丹溪心法》中保和丸治疗本病,的保和丸,进行随证加减治疗取效明显。方中君药山楂消油腻肉食之积,臣药神曲消食健脾,莱菔子下气消食助君药消面食之积,半夏、陈皮共为佐药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连翘清热散结以消食积之热,诸药配伍使食积化,胃气和,中焦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消食类方剂具有助消化、健胃肠蠕动之气。鸡内金、莱菔子、山楂、神曲都具有增强胃肠蠕动、排除胃肠积气的功能[4]。
我们应用保和丸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在胃镜检查结果变化及临床胃痛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H2受体阻滞剂组(p <0.01)。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3-4.
[2] 李鹏,张澍田.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标准及评价[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 (3):138-140.
[3] 林振,刘志新,廖国柱.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6例[J].临床和实验室医学杂志,2008,4(4):45-46.
[4]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