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孩子一旦进了小学,成绩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但如何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却往往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扰。
别对成绩太敏感
女儿桐桐上一年级之初,因为担心对成绩的关注会让她学习有压力,也怕零基础的她,万一考了不理想的成绩自尊会受伤,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努力淡化她对成绩的态度。每次她提到要考试时,我就忍不住说些“你自己尽力就可以,我们不一定要考100分的。只要每次有进步,就是最棒的”,“即使考不好也没什么,那只是意味着你还需要更加努力,成绩只是检查你学习效果的工具”之类的话。
我不仅用语言表达对成绩的“淡然”,在桐桐考出好成绩时,我也经常故意装作不太在意的样子,或者在她成绩不那么理想时,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桐桐从一开始就能做到不为卷面的分数而学习,同时也可以避免成绩引发的各种负性情绪体验,因为在我个人的观念里,小学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还有着比成绩更为重要的方面,比如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尽管这样,桐桐入学不久,我还是发现,桐桐每次考出好成绩后,都会志得意满;考不好的时候,则有点不好意思。分析原因,可能是学校老师会表扬成绩好的同学,让她对成绩的好坏有所感觉。桐桐的这种情绪体验,一度让我担心会对她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但观察下来,又发现桐桐很快就能调适好自己,既不会因为考得好而自满,也不会因为考得不好就自卑。
桐桐的这些表现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对成绩太敏感了,孩子自己愿意追求好成绩,有什么错呢?而且好成绩能给她带来这么强大的自信,多好啊!只要她自己能调节情绪,就可以了。孩子对成绩的态度,要比我们想象中强大得多,把自己想象出来的对成绩的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也许本身就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无论国内、国外,成绩都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父母,只要不把自己的目光仅仅盯住孩子的成绩,“以成绩论英雄”就可以了。顺其自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成绩带来的酸甜苦辣,未尝不是给孩子一个自主成长的机会。
好成绩是有前提的
对于孩子的成绩,家长不必过于敏感,但这并不是说,没必要引导孩子考取好成绩。那么,引导孩子考出好成绩,家长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呢?
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却忽视了好成绩的取得,还有比上辅导班更重要的内容,比如对学校、老师和学习的热爱等。很难想象,一个无法热爱学校、任课老师和学习的孩子,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更谈不上自觉学习了,即使在家长的逼迫下使劲学习,拿到好成绩,这种好成绩也是很难持续发展的。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经常发现,有不少家长,因为对现行教育制度不满,就对学校教育非常悲观,甚至不分场合地对现行教育和老师评头论足。个人感觉,这样做不是很好。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这种负性情绪一旦被孩子觉察到,孩子就可能受到感染,产生对学校和老师的消极感觉,这显然不利于孩子考出好成绩。
意识到这一点后,桐桐上学第一天起,我就非常注意培养她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感受,经常在放学回家后问她:“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情跟妈妈分享呀?”以此帮她积累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情绪体验。除此之外,平时也比较注意通过家校联系手册和网络等方式跟老师沟通,及时把桐桐的积极表现传达给老师,以便老师对桐桐有更全面的认识。大约因为桐桐各方面的习惯还可以,老师对桐桐也非常好。这样,桐桐每天去上学,都会带着良好的情绪体验回家,因为喜欢关心她的老师,对各科学习也很投入,虽然刚入学时几乎是零起点,但现在的进步已经非常明显了。
奖励给之有道
用奖励换取孩子的好成绩是一些家长比较推崇的做法,也有一些家长,因为怕孩子的学习动机外化,一直试图避免把成绩与此关联在一起。坦白地说,我原来就属于后者,从桐桐开始上一年级就决心不让奖励与她的成绩沾边,然而,即使成人努力回避这种做法,孩子却可能不经意间受到小伙伴的影响,反过来向家长讨奖励。
前段时间,桐桐回家就对我提出来:如果考一次100分,能不能给她1元钱?在对她的要求做出回应时,我也在逐步调整着对这个话题的认知,几经观察和思考,我发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物质奖励的确是心理咨询中比较推荐的行为疗法的一种,如果特定物质能够促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尝试一下未尝不可,但能避免最好还是避免,以免孩子做事的动机外化。在考试成绩这个方面,每当桐桐讨物质奖励时,我的做法是:
1、满足她的同时,引导她关注成绩本身带来的良好感觉和学习经验的积累。比如,有天放学后,桐桐对我说,课堂上的数学口算又考了100分,语文默写考了106分(有附加题)。我在兑现物质奖励的同时,问她:“考这么多分什么感觉呀?”桐桐说:“很得意!”我就回应道:“是呀,妈妈也很为你骄傲呢,这么善于学习。有什么经验跟妈妈分享吗?”让她明白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并引导她把注意力转移到总结学习经验上来。
2、以适当的措辞转移她对外在奖励的关注,引导她聚焦行为本身的意义。比如,以庆祝的方式。前几天桐桐所在的小组得了第一名,奖励了棒棒糖,桐桐就说:“这次发了棒棒糖,我先不吃,等攒到10根的时候,让你给我买个礼物。”我听了,接过话来说:“对,我们庆祝一下。”庆祝什么呢,庆祝的是这么小的孩子就可以做得这么棒,这么有集体荣誉感,这么有团队合作意识,妈妈为她骄傲。这样,既呼应了孩子的兴奋情绪,又让她明白这个第一名成绩的积极意义。
3、淡化物质奖励与高分之间的功利关联。一天,桐桐拿着存钱罐对我说:“妈妈,这个星期我得了4个100分,你可以给我1元钱了吧,以后每4个100分给我1元钱。”我就痛痛快快地给了她1元钱,然后说:“嗯,这样以后你看到存钱罐里有多少1元钱,就可以明白自己得了多少100分了,对吧?”桐桐说是的。这样,物质奖励的钱就成了一种计数的工具,100分就不再是需要特别强化的事情。之所以这样做,我个人的初衷是,让桐桐意识到成绩只是表明她知识掌握程度的符号,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结果。
概而言之,当孩子因为好成绩讨要物质奖励时,为避免破坏孩子的良好情绪体验,可以适当满足,但引导也很重要。
(作者系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早期阅读推广人。)
别对成绩太敏感
女儿桐桐上一年级之初,因为担心对成绩的关注会让她学习有压力,也怕零基础的她,万一考了不理想的成绩自尊会受伤,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努力淡化她对成绩的态度。每次她提到要考试时,我就忍不住说些“你自己尽力就可以,我们不一定要考100分的。只要每次有进步,就是最棒的”,“即使考不好也没什么,那只是意味着你还需要更加努力,成绩只是检查你学习效果的工具”之类的话。
我不仅用语言表达对成绩的“淡然”,在桐桐考出好成绩时,我也经常故意装作不太在意的样子,或者在她成绩不那么理想时,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桐桐从一开始就能做到不为卷面的分数而学习,同时也可以避免成绩引发的各种负性情绪体验,因为在我个人的观念里,小学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还有着比成绩更为重要的方面,比如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尽管这样,桐桐入学不久,我还是发现,桐桐每次考出好成绩后,都会志得意满;考不好的时候,则有点不好意思。分析原因,可能是学校老师会表扬成绩好的同学,让她对成绩的好坏有所感觉。桐桐的这种情绪体验,一度让我担心会对她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但观察下来,又发现桐桐很快就能调适好自己,既不会因为考得好而自满,也不会因为考得不好就自卑。
桐桐的这些表现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对成绩太敏感了,孩子自己愿意追求好成绩,有什么错呢?而且好成绩能给她带来这么强大的自信,多好啊!只要她自己能调节情绪,就可以了。孩子对成绩的态度,要比我们想象中强大得多,把自己想象出来的对成绩的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也许本身就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无论国内、国外,成绩都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父母,只要不把自己的目光仅仅盯住孩子的成绩,“以成绩论英雄”就可以了。顺其自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成绩带来的酸甜苦辣,未尝不是给孩子一个自主成长的机会。
好成绩是有前提的
对于孩子的成绩,家长不必过于敏感,但这并不是说,没必要引导孩子考取好成绩。那么,引导孩子考出好成绩,家长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呢?
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却忽视了好成绩的取得,还有比上辅导班更重要的内容,比如对学校、老师和学习的热爱等。很难想象,一个无法热爱学校、任课老师和学习的孩子,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更谈不上自觉学习了,即使在家长的逼迫下使劲学习,拿到好成绩,这种好成绩也是很难持续发展的。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经常发现,有不少家长,因为对现行教育制度不满,就对学校教育非常悲观,甚至不分场合地对现行教育和老师评头论足。个人感觉,这样做不是很好。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这种负性情绪一旦被孩子觉察到,孩子就可能受到感染,产生对学校和老师的消极感觉,这显然不利于孩子考出好成绩。
意识到这一点后,桐桐上学第一天起,我就非常注意培养她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感受,经常在放学回家后问她:“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情跟妈妈分享呀?”以此帮她积累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情绪体验。除此之外,平时也比较注意通过家校联系手册和网络等方式跟老师沟通,及时把桐桐的积极表现传达给老师,以便老师对桐桐有更全面的认识。大约因为桐桐各方面的习惯还可以,老师对桐桐也非常好。这样,桐桐每天去上学,都会带着良好的情绪体验回家,因为喜欢关心她的老师,对各科学习也很投入,虽然刚入学时几乎是零起点,但现在的进步已经非常明显了。
奖励给之有道
用奖励换取孩子的好成绩是一些家长比较推崇的做法,也有一些家长,因为怕孩子的学习动机外化,一直试图避免把成绩与此关联在一起。坦白地说,我原来就属于后者,从桐桐开始上一年级就决心不让奖励与她的成绩沾边,然而,即使成人努力回避这种做法,孩子却可能不经意间受到小伙伴的影响,反过来向家长讨奖励。
前段时间,桐桐回家就对我提出来:如果考一次100分,能不能给她1元钱?在对她的要求做出回应时,我也在逐步调整着对这个话题的认知,几经观察和思考,我发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物质奖励的确是心理咨询中比较推荐的行为疗法的一种,如果特定物质能够促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尝试一下未尝不可,但能避免最好还是避免,以免孩子做事的动机外化。在考试成绩这个方面,每当桐桐讨物质奖励时,我的做法是:
1、满足她的同时,引导她关注成绩本身带来的良好感觉和学习经验的积累。比如,有天放学后,桐桐对我说,课堂上的数学口算又考了100分,语文默写考了106分(有附加题)。我在兑现物质奖励的同时,问她:“考这么多分什么感觉呀?”桐桐说:“很得意!”我就回应道:“是呀,妈妈也很为你骄傲呢,这么善于学习。有什么经验跟妈妈分享吗?”让她明白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并引导她把注意力转移到总结学习经验上来。
2、以适当的措辞转移她对外在奖励的关注,引导她聚焦行为本身的意义。比如,以庆祝的方式。前几天桐桐所在的小组得了第一名,奖励了棒棒糖,桐桐就说:“这次发了棒棒糖,我先不吃,等攒到10根的时候,让你给我买个礼物。”我听了,接过话来说:“对,我们庆祝一下。”庆祝什么呢,庆祝的是这么小的孩子就可以做得这么棒,这么有集体荣誉感,这么有团队合作意识,妈妈为她骄傲。这样,既呼应了孩子的兴奋情绪,又让她明白这个第一名成绩的积极意义。
3、淡化物质奖励与高分之间的功利关联。一天,桐桐拿着存钱罐对我说:“妈妈,这个星期我得了4个100分,你可以给我1元钱了吧,以后每4个100分给我1元钱。”我就痛痛快快地给了她1元钱,然后说:“嗯,这样以后你看到存钱罐里有多少1元钱,就可以明白自己得了多少100分了,对吧?”桐桐说是的。这样,物质奖励的钱就成了一种计数的工具,100分就不再是需要特别强化的事情。之所以这样做,我个人的初衷是,让桐桐意识到成绩只是表明她知识掌握程度的符号,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结果。
概而言之,当孩子因为好成绩讨要物质奖励时,为避免破坏孩子的良好情绪体验,可以适当满足,但引导也很重要。
(作者系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早期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