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佛家东汉年间传入中國以来,历经几次兴衰变革,三次佛教兴盛时期、多次的灭佛运动的洗礼,在和中国文化的不断碰撞交织中不断吸收中国的文化风俗,千年以来,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而在其逐渐中古化的过程,其佛教文化下的产物,佛经、佛教造像,石窟文化、则逐渐成为人们净化心灵的产物,而本文以龙门石窟中魏晋时期的佛教造像服饰变化为论点,探析其造型变化同魏晋时期服饰变化的联系。
一 佛教的起源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候据传是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派遣了蔡愔、秦景两人作为使者前往天竺寻求佛法。出使西域的众人从异域带回了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和大量的佛教经书和佛像回到洛阳,明帝特意为他们建立了寺院,就是流传至今的白马寺。后来摩腾、法兰二人在寺院翻译出佛经《四十二章经》这便是中国现在的寺院和佛经的最初原型。而跟着二人回来的异域佛教造像也在这时传入中国。
二 佛教雕塑艺术及其发展
1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和中国化
中国佛教的雕塑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佛教从印度流入中国以来,在被中国民众日益接受的曲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加入了一些中国当时代的文化因素,和风俗习惯,逐渐成为了具有鲜明中国风特点的中国化佛教,同样从印度传来的佛教雕塑,绘画,也都随着中国的逐渐发展,从而被不断融合发展,也是雕塑艺术组逐渐中国化的过程。
南北朝年代,是中国第一个重要的佛教艺术迅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佛教雕塑种类很多,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石窟造像,主要是泥塑和石雕;另外一种是寺庙造像,也包括宫廷和一般宫廷供养的佛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佛教雕塑的欣欣向荣时期,在数量、质量上形成第一个佛教雕塑艺术的灿烂时期。当时的雕像雕刻都以菩萨和佛为主,风格上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种风格,南朝小巧而秀美,北朝大都粗狂而刚劲。
2佛教造像服饰探析
在佛教的文化传入中国以来,外来的佛教文化对我国的文化和发展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变化。随着佛教教义同中国文化的碰撞交融,佛教的艺术、尤其是其中的造像艺术也在中原大地迅速传播,并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在原本较为纯粹的印度里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风格并在原有基础上融入本民族艺术,并经历漫长的社会演变再发展到本土化的艺术过程。就是外来佛教逐渐发展融合为具有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和服饰风格的演变过程中看到当时汉民族服饰艺术风格的变化影响。由于佛教艺术创作来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佛教造像服饰中不仅仅体现出当时的人们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完美融合,还注重了最基本的艺术精神的表达。
公元4世纪至6世纪,中国处于混乱的南北朝时期,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使胡、汉杂居,促进了南北交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国家的异质文化与汉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相互影响,将中国服饰文化带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在南北朝,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初建政权之后,鉴于他们的本族服装穿着不足以炫耀其身份地位的显贵,便改穿汉族统治者惯着的华贵服饰。尤其是帝王百官,更醉心于高冠博带式的汉族章服制度,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北魏孝文帝的改制。公元494年,他改革鲜卑族夹领小袖紧身服饰为汉人宽袍大袖服装,衣服衫领敞开,袒露胸怀,这是北魏文人雅士的典型服饰。但是,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皇室贵族,他们服饰的共同特点为:袍状的衣服宽松肥大,袖子宽阔、肥长,使人显得飘逸、洒脱。而我们可以从几处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精的造像中不难发现这一时期佛教造像服饰同当时人们喜好的风格之间的联系。
宾阳中洞主佛释迦牟尼的服饰就是北魏服饰的生动再现。宾阳中洞开凿于公元500-523年,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而建的功德窟其主尊袈裟敞开衣领,衣服折皱宽大密集,袖子宽松肥大,显得安详、静穆。龙门石窟莲花洞南壁龛内的佛传故事——王位相让。浮雕中的国王和士兵都着交领式长袍,腰间束带,衣褶层层聚拢,很齐整,袖子也很宽,袖宽几乎垂于地面,有一种飘若仙人的神圣感,这种北魏的服饰把帝王风流倜傥的个性衬托得入木三分。北魏时期的妇女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大多是上衣简单,下身繁琐,腰身部分紧身合体,而袖筒特别肥大。裙多折,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北魏女子一般把长发高高盘起,梳双丫髻,更显瘦削、飘逸。龙门石窟古阳洞“皇后礼佛图”中的女性服饰,就是北魏女性服装的真实写照。
从魏晋时期龙门石窟佛教造像服饰的变化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时期的佛教造像服饰风格皆同当时的审美风向相关,而佛教造像也由最开始的印度犍陀罗式风格逐渐汉化,连衣服都换上了汉服,十分接地气,而正是这种不断融入时代气息的改变,迎合时人审美,才能吸引人们一代又一代的膜拜与信仰并传承至今吧。
参考文献
[1]《从龙门石窟看佛教造像的世俗化本土化》 作者:白洁
[2]《中国的佛教雕塑与绘画》作者:马利怀 大象出版社 1999年版
[3]《佛教与中国文化》(台)张曼涛主编,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4]《犍陀罗佛教艺术》,(英)约翰.马歇尔著,王冀青译,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简介
孙金娇(1993.12-),女,汉族,籍贯:山东泰安,黑龙江哈尔滨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方向:美术理论。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一 佛教的起源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候据传是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派遣了蔡愔、秦景两人作为使者前往天竺寻求佛法。出使西域的众人从异域带回了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和大量的佛教经书和佛像回到洛阳,明帝特意为他们建立了寺院,就是流传至今的白马寺。后来摩腾、法兰二人在寺院翻译出佛经《四十二章经》这便是中国现在的寺院和佛经的最初原型。而跟着二人回来的异域佛教造像也在这时传入中国。
二 佛教雕塑艺术及其发展
1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和中国化
中国佛教的雕塑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佛教从印度流入中国以来,在被中国民众日益接受的曲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加入了一些中国当时代的文化因素,和风俗习惯,逐渐成为了具有鲜明中国风特点的中国化佛教,同样从印度传来的佛教雕塑,绘画,也都随着中国的逐渐发展,从而被不断融合发展,也是雕塑艺术组逐渐中国化的过程。
南北朝年代,是中国第一个重要的佛教艺术迅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佛教雕塑种类很多,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石窟造像,主要是泥塑和石雕;另外一种是寺庙造像,也包括宫廷和一般宫廷供养的佛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佛教雕塑的欣欣向荣时期,在数量、质量上形成第一个佛教雕塑艺术的灿烂时期。当时的雕像雕刻都以菩萨和佛为主,风格上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种风格,南朝小巧而秀美,北朝大都粗狂而刚劲。
2佛教造像服饰探析
在佛教的文化传入中国以来,外来的佛教文化对我国的文化和发展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变化。随着佛教教义同中国文化的碰撞交融,佛教的艺术、尤其是其中的造像艺术也在中原大地迅速传播,并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在原本较为纯粹的印度里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风格并在原有基础上融入本民族艺术,并经历漫长的社会演变再发展到本土化的艺术过程。就是外来佛教逐渐发展融合为具有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和服饰风格的演变过程中看到当时汉民族服饰艺术风格的变化影响。由于佛教艺术创作来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佛教造像服饰中不仅仅体现出当时的人们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完美融合,还注重了最基本的艺术精神的表达。
公元4世纪至6世纪,中国处于混乱的南北朝时期,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使胡、汉杂居,促进了南北交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国家的异质文化与汉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相互影响,将中国服饰文化带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在南北朝,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初建政权之后,鉴于他们的本族服装穿着不足以炫耀其身份地位的显贵,便改穿汉族统治者惯着的华贵服饰。尤其是帝王百官,更醉心于高冠博带式的汉族章服制度,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北魏孝文帝的改制。公元494年,他改革鲜卑族夹领小袖紧身服饰为汉人宽袍大袖服装,衣服衫领敞开,袒露胸怀,这是北魏文人雅士的典型服饰。但是,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皇室贵族,他们服饰的共同特点为:袍状的衣服宽松肥大,袖子宽阔、肥长,使人显得飘逸、洒脱。而我们可以从几处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精的造像中不难发现这一时期佛教造像服饰同当时人们喜好的风格之间的联系。
宾阳中洞主佛释迦牟尼的服饰就是北魏服饰的生动再现。宾阳中洞开凿于公元500-523年,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而建的功德窟其主尊袈裟敞开衣领,衣服折皱宽大密集,袖子宽松肥大,显得安详、静穆。龙门石窟莲花洞南壁龛内的佛传故事——王位相让。浮雕中的国王和士兵都着交领式长袍,腰间束带,衣褶层层聚拢,很齐整,袖子也很宽,袖宽几乎垂于地面,有一种飘若仙人的神圣感,这种北魏的服饰把帝王风流倜傥的个性衬托得入木三分。北魏时期的妇女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大多是上衣简单,下身繁琐,腰身部分紧身合体,而袖筒特别肥大。裙多折,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北魏女子一般把长发高高盘起,梳双丫髻,更显瘦削、飘逸。龙门石窟古阳洞“皇后礼佛图”中的女性服饰,就是北魏女性服装的真实写照。
从魏晋时期龙门石窟佛教造像服饰的变化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时期的佛教造像服饰风格皆同当时的审美风向相关,而佛教造像也由最开始的印度犍陀罗式风格逐渐汉化,连衣服都换上了汉服,十分接地气,而正是这种不断融入时代气息的改变,迎合时人审美,才能吸引人们一代又一代的膜拜与信仰并传承至今吧。
参考文献
[1]《从龙门石窟看佛教造像的世俗化本土化》 作者:白洁
[2]《中国的佛教雕塑与绘画》作者:马利怀 大象出版社 1999年版
[3]《佛教与中国文化》(台)张曼涛主编,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4]《犍陀罗佛教艺术》,(英)约翰.马歇尔著,王冀青译,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简介
孙金娇(1993.12-),女,汉族,籍贯:山东泰安,黑龙江哈尔滨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方向:美术理论。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