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工作,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应当增强德育观念,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重视情感教育,综合运用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德育 情感教育
德育即育德,它是主体有意识地将社会规范、社会要求、社会思想道德内化为自身德性的过程,是在社会主体价值所认同、接纳的价值观念、行为意识的刺激下,通过主体内在的信息加工,最后付诸实践的过程。思想品德课以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为核心,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德育观念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阵地,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更是增强政治课德育实效的主导者。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政治课的德育实效。政治教师要认真用实际行动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决定,努力排除“应试教育”和社会不良影响带来的困难和困惑,立足教学岗位,教书育人,以德育德、以情育情,不断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地更新德育观念,把学生作为政治课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讨论、比较过程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还应根据教材中每个部分的德育目标,选择科学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二、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德育功能
教师钻研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和结构,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以往重理论知识系统性的风格,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典型动人的事例、简明直观的插图、名人名言和讨论题设计等直接向学生说明为什么、怎样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的道理。在内容和体系结构上都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和思维特点,而理论联系实际即体现了“知、情、意、行”的关系,又体现了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教性的统一。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教师较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德育工作。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法律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属于德育范畴,充满浓厚的德育色彩。教师必须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丰富的德育内容,并设计出灵活有效、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初三政治课本中,有许多内容都渗透着德育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跨上了新的台阶。“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施行,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等等,都能让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资本主义三次科技革命,以及新中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的讲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通过对初三政治课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正确的人才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政治课的这些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要想真正实现这些德育功能,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选择恰当的德育点,使政治课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
三、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
1.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教师应走入学生的生活圈,知道他们怎样评价一种社会现象,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积极引导他们。德育课程应把学生引入生活世界,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德育素质。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的德育课程是立体的,是活生生的,是他们所熟知的,这样他们才不会拒绝,才乐意接受。初一思想政治课直接与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密切相联,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首先联系学生生活中思想上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德育工作。例如在讲“让人生更加灿烂”一课时我联系班集体中部分学生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这一现象,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对待他人,脚踏实地,从日常点滴做起,过有意义的生活。实践证明,几乎每一次课都能应该也都能够联系学生实际,这样针对学生生活中思想上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效果很好。
2.联系社会实际,开展德育工作。社会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在媒介众多、信息发达的当今时代,学生对社会现实尤其是热点焦点问题十分敏感。在德育中既不能忽视社会上的高尚精神风貌,也不能回避社会上的阴暗面,还要及时联系社会上的重要事件,充分发挥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潮流的感召力和激励作用,实现学生知行合一。例如在讲“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我就联系了我国成功地举办2008年奥运会、世界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德育动因
学生是政治课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认识基础等是影响政治课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有时容易冲动,不能始终一贯地控制自己,做事缺乏恒心。有的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的变化,初中学生开始产生成人感,自尊心和要求独立的倾向大大发展起来。随着他们兴趣爱好的广泛发展和活动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一个一个的友伴群就出现了。在友伴群内部会形成不成文的规范,如不准“出卖”朋友的“秘密”等,这些都是初中学生的基本心理状态。政治课教师首先应当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动因有多大,兴趣有多少,对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理论观点的认同程度有多强,然后联系教材,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德育动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体观,增强政治课的德育实效。
五、充分重视情感教育,有声有色地开展德育工作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对象是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青少年。教材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活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因此,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1.挖掘教材情感因素。教材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依据和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正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本人在钻研教材过程中受到启迪、感染、熏陶,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情感投入并自然地流露情感,传递情感信息,从而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初中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较适合学生的情感特点,其中的故事、插图、名言、读一读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努力挖掘情感因素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2.要有情感丰富的教态。“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如果教师讲课时语调抑扬顿挫,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潇洒自如,眼睛和面部都充满浓厚的感情色彩,必然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实现认识与觉悟的提高和转化。例如,在讲“百年屈辱的岁月”一框时,如果教师能伴以低沉、哀痛、悲愤的语言,哀伤的眼神,凝重的面部表情,严肃的姿势来讲解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就会激发学生的憎恨和悲愤之情。而接着在讲“中国人民不可侮”一框时却伴以高亢激越自豪的语调、炯炯有神的眼光、豪迈振奋的姿势讲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必然会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心。这样前后形成鲜明的情感对比,使学生心潮起伏,深受感染,也深受教育。
3.创设情景。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景下产生的。教师情感丰富的教态对于学生来讲当然是一种情景,同时,教师还应努力创设更多的情景。教师的教态、录像、录音、幻灯都可创设一种具体的、现实的情景。而诗歌、音乐、故事都可创设出由学生自由想象的情景。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共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六、综合运用教学手段,灵活多变地开展德育工作
1.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讨论和辩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可以有针对性地澄清学生思想上的误区,纠正学生行为中的不良习惯。教师必须围绕教材内容针对教育目的选择题目,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例如,在讲“长大的感觉”一课时,我特地用一节课让学生围绕“当代中学生追星是利大还是弊大?”进行辩论,正反双方都摆出许多中学生存在的事实来证明己方观点,唇枪舌剑,收效很好。
2.组织学生演讲。演讲能够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有针对性的选题,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全班学生写好演讲稿,挑选部分学生讲演,并精心组织演讲过程。例如,在讲“维护祖国荣誉还表现在爱护国旗、国徽”内容时,我针对每周一升旗仪式和在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进行了题为“国旗在我心中”的演讲赛。同学们都被其中优美、流畅、深情、真挚、振奋人心的讲演感动了。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创新人才、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新的形势下更应该发挥其德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孟繁华主编.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
[2]许惠英.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斯琴.谈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的要素.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4).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德育 情感教育
德育即育德,它是主体有意识地将社会规范、社会要求、社会思想道德内化为自身德性的过程,是在社会主体价值所认同、接纳的价值观念、行为意识的刺激下,通过主体内在的信息加工,最后付诸实践的过程。思想品德课以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为核心,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德育观念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阵地,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更是增强政治课德育实效的主导者。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政治课的德育实效。政治教师要认真用实际行动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决定,努力排除“应试教育”和社会不良影响带来的困难和困惑,立足教学岗位,教书育人,以德育德、以情育情,不断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地更新德育观念,把学生作为政治课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讨论、比较过程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还应根据教材中每个部分的德育目标,选择科学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二、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德育功能
教师钻研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和结构,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以往重理论知识系统性的风格,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典型动人的事例、简明直观的插图、名人名言和讨论题设计等直接向学生说明为什么、怎样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的道理。在内容和体系结构上都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和思维特点,而理论联系实际即体现了“知、情、意、行”的关系,又体现了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教性的统一。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教师较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德育工作。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法律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属于德育范畴,充满浓厚的德育色彩。教师必须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丰富的德育内容,并设计出灵活有效、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初三政治课本中,有许多内容都渗透着德育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跨上了新的台阶。“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施行,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等等,都能让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资本主义三次科技革命,以及新中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的讲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通过对初三政治课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正确的人才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政治课的这些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要想真正实现这些德育功能,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选择恰当的德育点,使政治课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
三、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
1.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教师应走入学生的生活圈,知道他们怎样评价一种社会现象,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积极引导他们。德育课程应把学生引入生活世界,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德育素质。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的德育课程是立体的,是活生生的,是他们所熟知的,这样他们才不会拒绝,才乐意接受。初一思想政治课直接与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密切相联,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首先联系学生生活中思想上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德育工作。例如在讲“让人生更加灿烂”一课时我联系班集体中部分学生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这一现象,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对待他人,脚踏实地,从日常点滴做起,过有意义的生活。实践证明,几乎每一次课都能应该也都能够联系学生实际,这样针对学生生活中思想上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效果很好。
2.联系社会实际,开展德育工作。社会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在媒介众多、信息发达的当今时代,学生对社会现实尤其是热点焦点问题十分敏感。在德育中既不能忽视社会上的高尚精神风貌,也不能回避社会上的阴暗面,还要及时联系社会上的重要事件,充分发挥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潮流的感召力和激励作用,实现学生知行合一。例如在讲“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我就联系了我国成功地举办2008年奥运会、世界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德育动因
学生是政治课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认识基础等是影响政治课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有时容易冲动,不能始终一贯地控制自己,做事缺乏恒心。有的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的变化,初中学生开始产生成人感,自尊心和要求独立的倾向大大发展起来。随着他们兴趣爱好的广泛发展和活动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一个一个的友伴群就出现了。在友伴群内部会形成不成文的规范,如不准“出卖”朋友的“秘密”等,这些都是初中学生的基本心理状态。政治课教师首先应当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动因有多大,兴趣有多少,对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理论观点的认同程度有多强,然后联系教材,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德育动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体观,增强政治课的德育实效。
五、充分重视情感教育,有声有色地开展德育工作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对象是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青少年。教材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活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因此,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1.挖掘教材情感因素。教材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依据和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正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本人在钻研教材过程中受到启迪、感染、熏陶,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情感投入并自然地流露情感,传递情感信息,从而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初中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较适合学生的情感特点,其中的故事、插图、名言、读一读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努力挖掘情感因素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2.要有情感丰富的教态。“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如果教师讲课时语调抑扬顿挫,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潇洒自如,眼睛和面部都充满浓厚的感情色彩,必然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实现认识与觉悟的提高和转化。例如,在讲“百年屈辱的岁月”一框时,如果教师能伴以低沉、哀痛、悲愤的语言,哀伤的眼神,凝重的面部表情,严肃的姿势来讲解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就会激发学生的憎恨和悲愤之情。而接着在讲“中国人民不可侮”一框时却伴以高亢激越自豪的语调、炯炯有神的眼光、豪迈振奋的姿势讲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必然会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心。这样前后形成鲜明的情感对比,使学生心潮起伏,深受感染,也深受教育。
3.创设情景。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景下产生的。教师情感丰富的教态对于学生来讲当然是一种情景,同时,教师还应努力创设更多的情景。教师的教态、录像、录音、幻灯都可创设一种具体的、现实的情景。而诗歌、音乐、故事都可创设出由学生自由想象的情景。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共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六、综合运用教学手段,灵活多变地开展德育工作
1.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讨论和辩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可以有针对性地澄清学生思想上的误区,纠正学生行为中的不良习惯。教师必须围绕教材内容针对教育目的选择题目,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例如,在讲“长大的感觉”一课时,我特地用一节课让学生围绕“当代中学生追星是利大还是弊大?”进行辩论,正反双方都摆出许多中学生存在的事实来证明己方观点,唇枪舌剑,收效很好。
2.组织学生演讲。演讲能够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有针对性的选题,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全班学生写好演讲稿,挑选部分学生讲演,并精心组织演讲过程。例如,在讲“维护祖国荣誉还表现在爱护国旗、国徽”内容时,我针对每周一升旗仪式和在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进行了题为“国旗在我心中”的演讲赛。同学们都被其中优美、流畅、深情、真挚、振奋人心的讲演感动了。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创新人才、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新的形势下更应该发挥其德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孟繁华主编.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
[2]许惠英.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斯琴.谈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的要素.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