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以钱学森思想为本位,以系统科学与工程为技术,以敢超战略为理念,“建强创佳,争优做大”,在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关键时刻发挥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中国航天第十二院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原始创新单位,论证提出了“从飞船起步”的方案,获得中央采纳.支撑了《201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航天及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为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专项的顶层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彰显了航天发展“大总体”和“策源地”的作用。该院院长薛惠锋自然也功不可没。
素闻薛惠锋院长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谈吐不俗,作为媒体工作采访的我有幸与薛院长面谈,果然名不虚传。采访中薛院长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口若悬河的流畅表述,使我顿生由衷敬佩之感。薛惠锋院长作為一名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专家,一位专家学者型国企领导,不仅在谈起中国航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着独到和深刻的见解,而且在访谈中说到该院的创建历史,薛惠锋院长饮水思源对我国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的崇敬之情常溢于言表。薛惠锋教授,这位钱学森思想蕴育出来的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专家,这位新时代国企领导人,为用系统思维修身治国,推进国防工业深层次改革而积极探索躬身力行。
最近,薛惠锋院长撰写的《人生·社会一一修身治国之系统思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由于工作采访,我有幸得到薛院长签名赠书,有幸及早拜读及早受益。
当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我们的社会管理方式也应该同步转型,努力创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用系统思维把握改革发展全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已经成为全球话题。但是渐进式改革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本身也决定了我国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风险社会”的潜在逻辑。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国社会正在进入深度转型的阵痛期,深化改革与协同创新任重道远。落实与推进改革工作,要求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
改革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放在大系统内来考量,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面临诸多棘手难题,每一个难题都需要用系统思维与系统方法来解决,用系统思维去破除难以逾越的传统思维方式的障碍。社会建设涉及社会系统中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民生系统、人才系统、生态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要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就需要用系统的思维,从全局视角出发,分析社会发展动力,把握社会运转规律,寻找社会优化路径,确保社会系统结构合理、运行顺畅,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生·社会一一修身治国之系统思维》,全面分析和思考了人生、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管理方向、管理机制、管理价值观等方面的转型,为今后国防科技工业之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用系统思维转变社会管理理念。人生和社会发展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原理、方法来成就智慧人生,助推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实现人生与社会联动。薛惠锋将系统工程思想渗透到人生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和研究,生动诠释了运用系统工程成就智慧人生、助推社会发展,实现人生与社会联动,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诸多方面。
社会管理的核心因素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管理的实质是服务人,满足人的需求。我国当务之急是应该树立“服务民众、满足民众基本需求”的理念,推行“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顾客导向”“效果导向”的服务型社会管理新理念。从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在管理机制上,应该推动从封闭、孤立的社会管理模式向开放、互动的跨界治理模式转变。在管理方法上从歧视一排斥型管理向平等一包容型管理转变。提高社会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水平,从应急运动型管理向制度自觉型管理转变,实现社会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长效化。该书论及的“系统工程十法则”是系统工程的精髓所在,掌握了这些法则,我们就能洞察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把握人和社会关系变化发展的规律,真正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用系统思维推动人及社会发展。人生是社会的主题,社会是人生的舞台。《人生·社会一一修身治国之系统思维》是关于人生与社会问题研究的全面梳理。该书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原理,以人生主体需要为纵轴,以社会关系系统横向铺展,以点带面,议事带理,对人生生动的剖析和对社会全面透彻的解读,重新评估了人的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并以宽广的事业和宏大的格局,以人成功所需修养和能力为中心展示了系统工程成就人生的优化过程,并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行了时代诠释,为启发读者追溯人生价值和幸福的根源,思考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系统助推国家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建设发展战略提供可见的思想启示。
用系统思维推进实现智慧人生。实现智慧人生先要修身,而修身先要正心,要树立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在“知”与“行”上冲破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的束缚,勇于抉择、科学抉择、理性抉择;要善于适应环境、培育环境;要善于挖潜能,智商、情商、位商三商有机地融合,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优化人生路径。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的价值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名声来衡量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将自身潜在的欲望,转化为被别人认可的价值和为社会贡献的价值。只有将人生的价值放入整个社会系统中去衡量,将社会的价值作为人生价值观的根本需要和基本标准,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要实现人的生物功能、社会功能的延续和自我功能的突破,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人的人生价值和利益问题,只有全面解放人的思想,使社会中的人都拥有系统的人生价值观,使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一致、最优配置,才能实现智慧人生,助推社会健康发展。 内蒙古包头市:军民融合催生高端装备方阵
公园里陈列着装甲车、火炮等退役武器,拥有4家国家级军工企业,各种特色浓郁的军事文化主题公园、新型工业旅游路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内蒙古包头市,随处都能感受到军民融合的强烈氛围。
“包头建设之初就是为了满足戍边需求,新中国成立后又在满足国防需要中不断壮大,己连续8年獲得国家‘双拥城市’,多次获得国家军转干部安置先进地区。”包头市市长赵江涛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当前,包头抓住时机大力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通过‘军转民’‘民参军’建设军民融合5大特色产业园,培育高端装备方阵,以此稳边、固边、兴边、富边”。
在中国兵器一机集团军民融合生产车间里,高大威猛的防护特种车、履带式特种消防车、防暴岗舱等多种车辆排列有序。该集团技术室业务主管丰涛自豪地告诉记者,“高机动性、高防护性是这些车辆的共同标签,它们是军车技术民用化的典范”。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机集团就把军民融合发展摆上重要位置,率先吹响了“保军转民、二次创业”的号角。经过多年努力,该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后研制了20多项军民融合产品,装备制造实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
2016年1月,包头市又在自治区率先成立了军民融合领导组织机构,组建了军民融合办公室。他们先后完成了市县两级2480余项数据指标采集工作,编制完成《包头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总体方案》,同步策划储备总投资2.3万亿元的2606个军民融合项目。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是其中的重点,预留了4800亩土地用于保障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用地需要,还规划建设了园中园一一包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围绕技术上“军转民”、资源上“民参军”,包头的一大批军民融合项目尤其是高端装备项目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机集团大功率自动变速箱、新型反恐防暴车,北重集团3.6万吨垂直挤压机、1600吨精锻机,二二厂核电燃料元件、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五二研究所高性能铝合金焊丝等项目,均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包头稀土研究院与中科院的硬盘玻璃基片和高端稀土抛光液、北重集团与北京理工大学的纯电动专用汽车整车集成技术、稀宝博为的野战车核磁共振成像仪等一大批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研发成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
为了激发更多主体参与军民融合的积极性,包头市还积极搭建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建立了2个国家级军民融合技术转化中心、1个国家和地方共建的军民融合工程技术中心、1个自治区级军民融合重点实验室,先后培育创建了创新型(试点)企业136家,培育发展中国技术交易所包头分中心等20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今年我们将重点建设51个军民融合项目,总投资超过123亿元。”包头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彬告诉记者,“‘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协调发展’战略给包头市经济带来勃勃生机,以非公路矿用车、重型汽车、新能源汽车、铁路车辆、石油机械、工程机械等为代表的军转民装备制造产业,正成为包头市新的产业支柱”。
素闻薛惠锋院长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谈吐不俗,作为媒体工作采访的我有幸与薛院长面谈,果然名不虚传。采访中薛院长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口若悬河的流畅表述,使我顿生由衷敬佩之感。薛惠锋院长作為一名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专家,一位专家学者型国企领导,不仅在谈起中国航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着独到和深刻的见解,而且在访谈中说到该院的创建历史,薛惠锋院长饮水思源对我国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的崇敬之情常溢于言表。薛惠锋教授,这位钱学森思想蕴育出来的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专家,这位新时代国企领导人,为用系统思维修身治国,推进国防工业深层次改革而积极探索躬身力行。
最近,薛惠锋院长撰写的《人生·社会一一修身治国之系统思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由于工作采访,我有幸得到薛院长签名赠书,有幸及早拜读及早受益。
当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我们的社会管理方式也应该同步转型,努力创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用系统思维把握改革发展全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已经成为全球话题。但是渐进式改革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本身也决定了我国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风险社会”的潜在逻辑。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国社会正在进入深度转型的阵痛期,深化改革与协同创新任重道远。落实与推进改革工作,要求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
改革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放在大系统内来考量,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面临诸多棘手难题,每一个难题都需要用系统思维与系统方法来解决,用系统思维去破除难以逾越的传统思维方式的障碍。社会建设涉及社会系统中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民生系统、人才系统、生态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要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就需要用系统的思维,从全局视角出发,分析社会发展动力,把握社会运转规律,寻找社会优化路径,确保社会系统结构合理、运行顺畅,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生·社会一一修身治国之系统思维》,全面分析和思考了人生、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管理方向、管理机制、管理价值观等方面的转型,为今后国防科技工业之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用系统思维转变社会管理理念。人生和社会发展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原理、方法来成就智慧人生,助推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实现人生与社会联动。薛惠锋将系统工程思想渗透到人生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和研究,生动诠释了运用系统工程成就智慧人生、助推社会发展,实现人生与社会联动,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诸多方面。
社会管理的核心因素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管理的实质是服务人,满足人的需求。我国当务之急是应该树立“服务民众、满足民众基本需求”的理念,推行“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顾客导向”“效果导向”的服务型社会管理新理念。从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在管理机制上,应该推动从封闭、孤立的社会管理模式向开放、互动的跨界治理模式转变。在管理方法上从歧视一排斥型管理向平等一包容型管理转变。提高社会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水平,从应急运动型管理向制度自觉型管理转变,实现社会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长效化。该书论及的“系统工程十法则”是系统工程的精髓所在,掌握了这些法则,我们就能洞察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把握人和社会关系变化发展的规律,真正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用系统思维推动人及社会发展。人生是社会的主题,社会是人生的舞台。《人生·社会一一修身治国之系统思维》是关于人生与社会问题研究的全面梳理。该书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原理,以人生主体需要为纵轴,以社会关系系统横向铺展,以点带面,议事带理,对人生生动的剖析和对社会全面透彻的解读,重新评估了人的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并以宽广的事业和宏大的格局,以人成功所需修养和能力为中心展示了系统工程成就人生的优化过程,并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行了时代诠释,为启发读者追溯人生价值和幸福的根源,思考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系统助推国家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建设发展战略提供可见的思想启示。
用系统思维推进实现智慧人生。实现智慧人生先要修身,而修身先要正心,要树立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在“知”与“行”上冲破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的束缚,勇于抉择、科学抉择、理性抉择;要善于适应环境、培育环境;要善于挖潜能,智商、情商、位商三商有机地融合,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优化人生路径。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的价值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名声来衡量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将自身潜在的欲望,转化为被别人认可的价值和为社会贡献的价值。只有将人生的价值放入整个社会系统中去衡量,将社会的价值作为人生价值观的根本需要和基本标准,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要实现人的生物功能、社会功能的延续和自我功能的突破,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人的人生价值和利益问题,只有全面解放人的思想,使社会中的人都拥有系统的人生价值观,使人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一致、最优配置,才能实现智慧人生,助推社会健康发展。 内蒙古包头市:军民融合催生高端装备方阵
公园里陈列着装甲车、火炮等退役武器,拥有4家国家级军工企业,各种特色浓郁的军事文化主题公园、新型工业旅游路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内蒙古包头市,随处都能感受到军民融合的强烈氛围。
“包头建设之初就是为了满足戍边需求,新中国成立后又在满足国防需要中不断壮大,己连续8年獲得国家‘双拥城市’,多次获得国家军转干部安置先进地区。”包头市市长赵江涛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当前,包头抓住时机大力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通过‘军转民’‘民参军’建设军民融合5大特色产业园,培育高端装备方阵,以此稳边、固边、兴边、富边”。
在中国兵器一机集团军民融合生产车间里,高大威猛的防护特种车、履带式特种消防车、防暴岗舱等多种车辆排列有序。该集团技术室业务主管丰涛自豪地告诉记者,“高机动性、高防护性是这些车辆的共同标签,它们是军车技术民用化的典范”。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机集团就把军民融合发展摆上重要位置,率先吹响了“保军转民、二次创业”的号角。经过多年努力,该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后研制了20多项军民融合产品,装备制造实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
2016年1月,包头市又在自治区率先成立了军民融合领导组织机构,组建了军民融合办公室。他们先后完成了市县两级2480余项数据指标采集工作,编制完成《包头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总体方案》,同步策划储备总投资2.3万亿元的2606个军民融合项目。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是其中的重点,预留了4800亩土地用于保障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用地需要,还规划建设了园中园一一包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围绕技术上“军转民”、资源上“民参军”,包头的一大批军民融合项目尤其是高端装备项目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机集团大功率自动变速箱、新型反恐防暴车,北重集团3.6万吨垂直挤压机、1600吨精锻机,二二厂核电燃料元件、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五二研究所高性能铝合金焊丝等项目,均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包头稀土研究院与中科院的硬盘玻璃基片和高端稀土抛光液、北重集团与北京理工大学的纯电动专用汽车整车集成技术、稀宝博为的野战车核磁共振成像仪等一大批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研发成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
为了激发更多主体参与军民融合的积极性,包头市还积极搭建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建立了2个国家级军民融合技术转化中心、1个国家和地方共建的军民融合工程技术中心、1个自治区级军民融合重点实验室,先后培育创建了创新型(试点)企业136家,培育发展中国技术交易所包头分中心等20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今年我们将重点建设51个军民融合项目,总投资超过123亿元。”包头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彬告诉记者,“‘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协调发展’战略给包头市经济带来勃勃生机,以非公路矿用车、重型汽车、新能源汽车、铁路车辆、石油机械、工程机械等为代表的军转民装备制造产业,正成为包头市新的产业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