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搞好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企业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创新发展的一个实际课题。文章加强和改进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思路和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企业效能监察 问题分析 思路对策
企业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国有企业要发展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管理过程监控环节上具有综合监督性质的一项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统一性。企业效能监察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质量、效果、效率、效益等情况开展的一项监督检查活动。它是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内部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企业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及从事管理活动的情况,对企业的效能、效率和效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纠正和处理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的活动。
加强效能监察工作,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和服从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的切入点,是强化企业管理,堵塞漏洞,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
1. 目前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企业往往存在重视廉政监督、忽视效能监督的现象,或有将效能监察等同于纪检监察的认识,将效能监察工作混同于一般的企业检查行为,认为企业是搞经营的,开展效能监察意义不大,这是对效能监察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深,对开展效能监察的作用了解不透。
1.2重立项、轻方案、忽视落实。一些企业往往重生产轻监督,轻视甚至忽视效能监察工作,在方案制定细化上投入力量不足,措施条款原则性多,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督促落实执行不力,造成虎头蛇尾,效能监察立项在运行中不了了之,无果而终。
1.3效能监察奖惩方面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有的只奖不惩,有的只惩不奖,同时,还有许多问题研究不够,比如工作标准评定的问题、数据客观准确性的问题、奖惩的标准及效果问题都没能认真的探讨和研究,使效能监察奖惩缺乏必要的依据。
1.4工作队伍配置不科学、管理制度欠完善。企业里党委领导下的纪检监察机构多与其他政工部门合并,一岗多能、一人多职,对基层单位管理教育不够,检查指导不及时,效能监察工作目的不明确,无目标无配套制度,只是按照上级文件走形式,不认真落实检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产生的原因
2.1体制不健全。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专业性强,工作内容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是企业有效实施效能监察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虽然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但各小组尤其是行政主要领导重视不够,不能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2制度不完善。企业效能监察没有国家统一的法律规定,缺乏刚性依据,加之企业内部制定的效能监察各项制度尚不配套完善,有的企业或部门效能监察工作制度还很不完善,效能监察执行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到位,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度甚至朝令夕改,当作摆设,供上级检查用。效能监察的随意性、想当然现象还普遍存在,这些都制约着效能监察综合作用的发挥。
2.3落实不到位。企业效能监察是一项严肃、严谨的工作,其成果评审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评价。责任追究是效能监察工作中的难点,有些企业虽然搞了多年的效能监察,但长期停留在查漏洞、堵漏洞上,发现问题不查处,纵容了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这些严重影响了企业开展效能监察的积极性。
3. 思路与对策
3.1要提高全员对效能监察的认识,尤其是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开展效能监察是新形势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对于监督和完善企业管理,堵塞管理上的漏洞,提高效率、效益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成“行政挂帅、党委保障、监察部门协调工作、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的局面。
3.2效能监察要围绕经营管理中心、规范立项,整个工作要纳入销售企业的全盘工作的整体部署之中,统一安排、统一考核、统一落实。坚持做到“围绕一个中心,做到五个结合”。“围绕一个中心”就是所立的效能监察项目要围绕企业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五个结合”即坚持教育与预防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奖励与处罚相结合,廉政和勤政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工作中注意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或通过信访举报掌握的情况,针对那些无视有关规定、有禁不止的问题,主动介入,组织协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3监察部门的参与,只是对生产经营工作进行全过程严格监督,而不是代替管理部门行使管理职能。如果监察代替了管理,不仅造成管不了、管不好,还将导致监督对象错位,变成自己监督自己,使监督重新回到失控状态。监督与管理必须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严格按法规和程序办事,不能“越俎代庖”,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得当,监督到位。
3.4加强对效能监察工作的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企业面临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要从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围绕国家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员工群众反映强烈热点、难点,确定效能监察工作重点,要加强对新形势下效能监察特点、规律和监察对策的研究。针对基础建设投资、大宗物资采购、设备维修和技术改造及资金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查找在体制、制度、政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影响效益的瓶颈,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3.5为切实发挥效能监察“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作用,要注重把握“延伸点”,坚持“回头看”,抓好效能监察工作的连续性。必须做好监察对象后续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使效能监察工作善始善终,确保达到预期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按制度规定办事的行为;严肃追究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着力解决管理工作中的舞弊风险问题;严肃处理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突出问题。
总之,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监督检查是手段,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是目的。因此,要注意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取得综合效应。一是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一方面从严治标,组织好检查,突出效能监察惩戒性和强制性的特点,避免使严肃的效能监察流于形式或搞成综合部门的调查研究和业务部门的一般监督。另一方面,要巩固效能监察的成果,下大力气抓治根本,把制度建设作为固本之策,完善三个制度,即:完善规范性制度,防止行为失控;完善防范制度,避免权力失控;完善惩戒性制度,制止违纪违规行为。二是处理好廉政与勤政的关系。廉政和勤政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实施效能监察过程中既要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为政不廉问题,又要抓工作责任心差、工作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甚至失职渎职等为政不勤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取得综合治理的显著效果。三是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因此,开展效能监察即要抓短期显效,效益直观的经济方面问题,又要重视解决经济效果虽然不明显,但却有潜在效益的政治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寻求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的效能监察帮助企业规范管理,从而达到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减少风险,提高效益,凝聚职工人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内在的生产力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销售公司)
【关键词】 企业效能监察 问题分析 思路对策
企业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国有企业要发展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管理过程监控环节上具有综合监督性质的一项工作,与企业管理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统一性。企业效能监察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质量、效果、效率、效益等情况开展的一项监督检查活动。它是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内部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企业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及从事管理活动的情况,对企业的效能、效率和效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纠正和处理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的活动。
加强效能监察工作,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和服从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的切入点,是强化企业管理,堵塞漏洞,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
1. 目前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企业往往存在重视廉政监督、忽视效能监督的现象,或有将效能监察等同于纪检监察的认识,将效能监察工作混同于一般的企业检查行为,认为企业是搞经营的,开展效能监察意义不大,这是对效能监察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深,对开展效能监察的作用了解不透。
1.2重立项、轻方案、忽视落实。一些企业往往重生产轻监督,轻视甚至忽视效能监察工作,在方案制定细化上投入力量不足,措施条款原则性多,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督促落实执行不力,造成虎头蛇尾,效能监察立项在运行中不了了之,无果而终。
1.3效能监察奖惩方面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有的只奖不惩,有的只惩不奖,同时,还有许多问题研究不够,比如工作标准评定的问题、数据客观准确性的问题、奖惩的标准及效果问题都没能认真的探讨和研究,使效能监察奖惩缺乏必要的依据。
1.4工作队伍配置不科学、管理制度欠完善。企业里党委领导下的纪检监察机构多与其他政工部门合并,一岗多能、一人多职,对基层单位管理教育不够,检查指导不及时,效能监察工作目的不明确,无目标无配套制度,只是按照上级文件走形式,不认真落实检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产生的原因
2.1体制不健全。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专业性强,工作内容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是企业有效实施效能监察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虽然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但各小组尤其是行政主要领导重视不够,不能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2制度不完善。企业效能监察没有国家统一的法律规定,缺乏刚性依据,加之企业内部制定的效能监察各项制度尚不配套完善,有的企业或部门效能监察工作制度还很不完善,效能监察执行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到位,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度甚至朝令夕改,当作摆设,供上级检查用。效能监察的随意性、想当然现象还普遍存在,这些都制约着效能监察综合作用的发挥。
2.3落实不到位。企业效能监察是一项严肃、严谨的工作,其成果评审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评价。责任追究是效能监察工作中的难点,有些企业虽然搞了多年的效能监察,但长期停留在查漏洞、堵漏洞上,发现问题不查处,纵容了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这些严重影响了企业开展效能监察的积极性。
3. 思路与对策
3.1要提高全员对效能监察的认识,尤其是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开展效能监察是新形势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全面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对于监督和完善企业管理,堵塞管理上的漏洞,提高效率、效益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成“行政挂帅、党委保障、监察部门协调工作、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的局面。
3.2效能监察要围绕经营管理中心、规范立项,整个工作要纳入销售企业的全盘工作的整体部署之中,统一安排、统一考核、统一落实。坚持做到“围绕一个中心,做到五个结合”。“围绕一个中心”就是所立的效能监察项目要围绕企业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五个结合”即坚持教育与预防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奖励与处罚相结合,廉政和勤政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工作中注意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或通过信访举报掌握的情况,针对那些无视有关规定、有禁不止的问题,主动介入,组织协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3监察部门的参与,只是对生产经营工作进行全过程严格监督,而不是代替管理部门行使管理职能。如果监察代替了管理,不仅造成管不了、管不好,还将导致监督对象错位,变成自己监督自己,使监督重新回到失控状态。监督与管理必须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严格按法规和程序办事,不能“越俎代庖”,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得当,监督到位。
3.4加强对效能监察工作的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企业面临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要从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围绕国家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员工群众反映强烈热点、难点,确定效能监察工作重点,要加强对新形势下效能监察特点、规律和监察对策的研究。针对基础建设投资、大宗物资采购、设备维修和技术改造及资金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查找在体制、制度、政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影响效益的瓶颈,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3.5为切实发挥效能监察“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作用,要注重把握“延伸点”,坚持“回头看”,抓好效能监察工作的连续性。必须做好监察对象后续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使效能监察工作善始善终,确保达到预期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按制度规定办事的行为;严肃追究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着力解决管理工作中的舞弊风险问题;严肃处理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突出问题。
总之,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监督检查是手段,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是目的。因此,要注意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取得综合效应。一是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一方面从严治标,组织好检查,突出效能监察惩戒性和强制性的特点,避免使严肃的效能监察流于形式或搞成综合部门的调查研究和业务部门的一般监督。另一方面,要巩固效能监察的成果,下大力气抓治根本,把制度建设作为固本之策,完善三个制度,即:完善规范性制度,防止行为失控;完善防范制度,避免权力失控;完善惩戒性制度,制止违纪违规行为。二是处理好廉政与勤政的关系。廉政和勤政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实施效能监察过程中既要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为政不廉问题,又要抓工作责任心差、工作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甚至失职渎职等为政不勤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取得综合治理的显著效果。三是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因此,开展效能监察即要抓短期显效,效益直观的经济方面问题,又要重视解决经济效果虽然不明显,但却有潜在效益的政治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寻求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的效能监察帮助企业规范管理,从而达到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减少风险,提高效益,凝聚职工人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内在的生产力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销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