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CT筛查报告和数据系统(1.1)更新的解读及分析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1-2],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3]。以往,X线胸片检查作为肺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其操作简便且辐射剂量低,但图像清晰度低,1/3的肺组织被肋骨、纵隔和/或锁骨等结构遮挡,直径较小、密度较低的病灶很难检出。常规胸部CT作为肺癌筛查的常用方法,虽能弥补X线胸片分辨率低的不足,但患者辐射剂量较高。低剂量螺旋CT检查能够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仅需常规CT胸部检查剂量的1/5即可获得全肺影像,在肺癌早期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腹部高频线阵探头在妊娠11+0~14+6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胎儿超声检查且显示心脏正常的1023例孕妇,于妊娠11+0~14+6周行经腹部高频线阵探头及凸阵探头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经腹部高频线阵探头对妊娠12+0~12+6周、13+0~13+6周胎儿上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
目的:探讨声触诊成像定量(VTIQ)技术所测特发性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正中神经硬度与神经传导指标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37例(61只腕)特发性CTS患者行VTIQ及神经传导检查,分析其正中神经剪切波速度(SWV)、近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末端运动潜伏期(DML),以及SWV与CSA、DML的相关性。结果:正中神经的SWV与DML、CSA均呈正相关(r=0.357,P<0.05;r=0.690,P<0.001)。结论:特发性CTS患者SWV值与CSA及DML的相关性提示神经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影响大脑小动脉、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脑部血管疾病,其神经影像学特征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腔隙性梗死、白质高信号(WMH)、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脑微出血(CMBs)和脑萎缩。MRI动态增强扫描是目前研究cSVD血-脑脊液屏障渗透率最常用的方法。现就MRI动态增强扫描在cSVD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2019冠状病毒病已形成全球大流行。当前疫苗接种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成为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慢性肝病、结核病和风湿免疫病人群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重症化的高危人群,应优先考虑疫苗接种。现结合国内外证据、指南,以及国内专家意见,编写了慢性肝病、结核病和风湿免疫病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操作细则,为这些特殊人群的接种提供具体建议。
谵妄是以意识水平降低和注意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髋部手术创伤大、失血多,且高龄患者多,易发生术后谵妄,影响患者康复。就术后谵妄的发病机制及相关中药药理学研究,并将中医治法分为内治、外治两类治法展开综述。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室扭转运动的改变。方法:选取30例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反流患者(患者组)和年龄、性别与其相近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组术前1周、术后1个月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后期2D-STI脱机分析,获得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扭转角度峰值(Ptw),对比成形术前后常规参数及Ptw的变化,并探究容量负荷改变对扭转功能的影响。结果:患者组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分别为(134.99±23.62
目的:探讨MRI直肠阴道造影在直肠阴道瘘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确诊的直肠阴道瘘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内口位置、主瘘管数目及阴道侧内口距离,结果用于评估直肠阴道瘘的高、中、低位分类。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项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ROC曲线,评价MR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44例中,高位瘘32例,中位瘘8例,低位瘘4例。2位医师对距离的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ICC=0.962)。MRI定位阴道侧内口至处女膜缘距离平均(3.9±1.3)cm,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分析手足部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L-TGCT)的X线、CT、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足部术后病理诊断为L-TGCT的患者,23例行X线检查,16例行CT检查,26例行MRI检查(其中1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①X线平片示12例未见明显病灶,6例仅表现为软组织肿胀,5例有骨质破坏。②CT示1例病灶内见钙化灶,余15例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或略高密度;6例有骨质破坏,3例有硬化边。③MRI示26例病灶边界清晰,与肌腱关系密切。其中8例见骨质吸收或破坏。T1WI上,14例呈等信号,2例呈低信号,10
期刊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术前影像学检查及影像分期有助于临床医师制订合理的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方案。以经阴道超声、CT、MRI和PET/CT为基础的术前影像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及诊疗中各有特点与价值。新的结构和功能成像技术能提供可视化的微结构和功能性肿瘤特征,已逐渐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影像分期中。对目前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常规和新的影像学方法及其价值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