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特克斯河边有一个废弃的果园,干枯的果树上落满成群的老鸹,平添了几分苍凉。
其实,在这里放羊和打草的马木提从没觉得这个果园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教授眼里,这个果园残存的黄土城墙,却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这个果园是一座故城,一座规模宏大、有着千年历史、颇具汉唐之风的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博斯坦故城。
偶然发现
2006年7月,有“八卦城”之称的新疆特克斯县正式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了更加符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特克斯县向全县居民普及文物知识,并希望居民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文物线索。
有一个叫塔西波拉提的校长想起他家附近有一座古城,小时候他经常和伙伴们在那里玩耍。他说:“那时候,我们在古城里常能捡到一些陶片、瓦罐之类的东西,有时还能捡到骨头呢!有的骨头是斜茬,明显有刀斧痕迹。”村民们不知道这里是古建筑遗址,将古城地面推平,种上苹果树和麦子。
塔西波拉提校长报告的古城线索,立刻引起文物和城建部门的重视,并请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进行现场勘察。随后,专家们将这座位于特克斯河北岸博斯坦村的古城定名为“博斯坦故城”。
博斯坦故城
博斯坦故城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城西南4公里的博斯坦村,坐北朝南,靠近特克斯河。外城墙有三面保存完好,其中南、北城墙长206米,西墙长162米。西墙正中和南墙东头各有一个缺口,宽约6米,似为城门。东面城墙的位置现存2米多高的阶地,其余部分因为当年平整土地已被推平,但东城墙留下的遗迹隐约可见。现在能看到的是城的一半,原规模应该要大一倍,东南角的城门原来是南墙的中间部位。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呂恩国实地勘察后认为,博斯坦故城为方形,用“板筑”方式修建,即用木板和木棍支撑搭底,用黄泥土填充。现存的城墙高5米至7米,基底宽18米至21米;内墙面有较大坡度,外墙面则较陡直;西、北面外墙每隔几米就有一个“马面”。
“马面”是我国自唐代开始使用的一种防御工事。修筑城墙时,在城墙外面建筑一些突出的部分,形如马脸正中的凸起,既可对城墙起到加固作用,又可开阔眼界,抵御那些攻上城墙的敌人。正是博斯坦故城城墙上“马面”的存在,使考古专家们推断其为汉式建筑。
在博斯坦故城内外的地面上,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大量细泥质红陶片、家畜碎骨、木屑等。陶片多为罐、缸、瓮之属,还有圆形石磨盘和较完整的陶瓮。从器物的口沿和陶片质地判断,多为唐代前的遗物。
发现遗址意义重大
美丽的伊犁河由三大支流汇成,南支特克斯河最大,中间为巩乃斯河,北支为喀什河。伊犁河谷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自两汉迄晋(公元前3世纪至5世纪),伊犁为乌孙和匈奴地,隋唐时期(6世纪至10世纪)为西突厥及回鹘地,隶属北庭都护府,元明时期(13世纪至17世纪)为蒙古诸王地,明末清初(17世纪)蒙古准噶尔部建庭于此。
唐代时,突厥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少数民族,经常对唐王朝形成威胁。突厥又分东突厥和西突厥。西突厥曾游牧在特克斯河谷一带。据《新唐书》记载,西突厥有南庭、北庭之分。
据吕恩国教授初步推断,博斯坦故城为唐代(7世纪至10世纪)“萧乡军”驻守的军城。他说,这座在以游牧民族活动为主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发现的建制完整、规模宏大的汉式古城,显示出唐代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行政管理。
吕恩国教授否定了博斯坦故城可能是突厥人所建的“南庭”之说。他说:“天山山脉有三大著名河谷。其中位于新疆南部巴音布鲁克一带的裕勒图斯河谷、西部伊犁的特克斯河谷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的纳伦河谷都是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性使得这些河谷极少能发现这样大规模的城堡。”因此,该城极有可能被作为军事用途或农耕一族的居住方式。
据《新唐书》记载,唐代有“行军”建制,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行军”多建有“戎城”(即军城),“萧乡军”就曾驻扎在特克斯河谷一带。“萧乡军”是一种编制,相当于现在部队的一个营,约300人。
吕恩国教授说,“萧乡军”的称号因何而起尚不可知,但这里曾经是唐朝管辖的地方,依据古城建筑式样,将其判断为一座军城比较准确。在汉朝,似为汉家公主在乌孙国居住地。到唐代,疑为唐代萧乡军的驻军之所。
奔腾的特克斯河已带走了太多的记忆,留下的断壁残垣正等待人们去探寻它那曾经的辉煌和如烟的往事。
其实,在这里放羊和打草的马木提从没觉得这个果园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教授眼里,这个果园残存的黄土城墙,却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这个果园是一座故城,一座规模宏大、有着千年历史、颇具汉唐之风的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博斯坦故城。
偶然发现
2006年7月,有“八卦城”之称的新疆特克斯县正式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了更加符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特克斯县向全县居民普及文物知识,并希望居民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文物线索。
有一个叫塔西波拉提的校长想起他家附近有一座古城,小时候他经常和伙伴们在那里玩耍。他说:“那时候,我们在古城里常能捡到一些陶片、瓦罐之类的东西,有时还能捡到骨头呢!有的骨头是斜茬,明显有刀斧痕迹。”村民们不知道这里是古建筑遗址,将古城地面推平,种上苹果树和麦子。
塔西波拉提校长报告的古城线索,立刻引起文物和城建部门的重视,并请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进行现场勘察。随后,专家们将这座位于特克斯河北岸博斯坦村的古城定名为“博斯坦故城”。
博斯坦故城
博斯坦故城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城西南4公里的博斯坦村,坐北朝南,靠近特克斯河。外城墙有三面保存完好,其中南、北城墙长206米,西墙长162米。西墙正中和南墙东头各有一个缺口,宽约6米,似为城门。东面城墙的位置现存2米多高的阶地,其余部分因为当年平整土地已被推平,但东城墙留下的遗迹隐约可见。现在能看到的是城的一半,原规模应该要大一倍,东南角的城门原来是南墙的中间部位。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呂恩国实地勘察后认为,博斯坦故城为方形,用“板筑”方式修建,即用木板和木棍支撑搭底,用黄泥土填充。现存的城墙高5米至7米,基底宽18米至21米;内墙面有较大坡度,外墙面则较陡直;西、北面外墙每隔几米就有一个“马面”。
“马面”是我国自唐代开始使用的一种防御工事。修筑城墙时,在城墙外面建筑一些突出的部分,形如马脸正中的凸起,既可对城墙起到加固作用,又可开阔眼界,抵御那些攻上城墙的敌人。正是博斯坦故城城墙上“马面”的存在,使考古专家们推断其为汉式建筑。
在博斯坦故城内外的地面上,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大量细泥质红陶片、家畜碎骨、木屑等。陶片多为罐、缸、瓮之属,还有圆形石磨盘和较完整的陶瓮。从器物的口沿和陶片质地判断,多为唐代前的遗物。
发现遗址意义重大
美丽的伊犁河由三大支流汇成,南支特克斯河最大,中间为巩乃斯河,北支为喀什河。伊犁河谷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自两汉迄晋(公元前3世纪至5世纪),伊犁为乌孙和匈奴地,隋唐时期(6世纪至10世纪)为西突厥及回鹘地,隶属北庭都护府,元明时期(13世纪至17世纪)为蒙古诸王地,明末清初(17世纪)蒙古准噶尔部建庭于此。
唐代时,突厥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少数民族,经常对唐王朝形成威胁。突厥又分东突厥和西突厥。西突厥曾游牧在特克斯河谷一带。据《新唐书》记载,西突厥有南庭、北庭之分。
据吕恩国教授初步推断,博斯坦故城为唐代(7世纪至10世纪)“萧乡军”驻守的军城。他说,这座在以游牧民族活动为主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发现的建制完整、规模宏大的汉式古城,显示出唐代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行政管理。
吕恩国教授否定了博斯坦故城可能是突厥人所建的“南庭”之说。他说:“天山山脉有三大著名河谷。其中位于新疆南部巴音布鲁克一带的裕勒图斯河谷、西部伊犁的特克斯河谷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的纳伦河谷都是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特性使得这些河谷极少能发现这样大规模的城堡。”因此,该城极有可能被作为军事用途或农耕一族的居住方式。
据《新唐书》记载,唐代有“行军”建制,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行军”多建有“戎城”(即军城),“萧乡军”就曾驻扎在特克斯河谷一带。“萧乡军”是一种编制,相当于现在部队的一个营,约300人。
吕恩国教授说,“萧乡军”的称号因何而起尚不可知,但这里曾经是唐朝管辖的地方,依据古城建筑式样,将其判断为一座军城比较准确。在汉朝,似为汉家公主在乌孙国居住地。到唐代,疑为唐代萧乡军的驻军之所。
奔腾的特克斯河已带走了太多的记忆,留下的断壁残垣正等待人们去探寻它那曾经的辉煌和如烟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