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病毒起名字是件大事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不明原因肺炎”在中国武汉出现,2020年1月7日,经全基因组定序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2月11日,此病毒引发的疾病被命名为“COVID-19”。从此,这个拗口的专业名词开始进入到中国和世界普通公众的视野中,并已全球认知。
  全球流行性疾病風险的防控,需要建立在社会公众的科学认知和广泛的社会共识之上。而这样的科学共识达成的基础首先便是对于疾病的命名。事实上,在疫情发生后较长一段时间,对于该病毒命名的问题一直并未得到充分讨论。纵览国内外媒体,报道中采用的名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五花八门。最初的坊间传闻中,用“新SARS”指代还未能科学认识的病毒。甚至有一些缺乏基本同理心的人给冠状病毒起了“阿冠”的“昵称”,实在令人咋舌。
  如今,从疫情防控和健康传播的角度来说,即便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临时性命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 virus)及英文缩写 “2019-nCoV”,都并非有利于防控信息传播的策略,更可能在认知和传播的过程中,夹杂了已有认知误区和社会偏见,对相关地区或者特定人群造成次生伤害。
  从国际媒体的报道实践看,不少媒体从新闻标题的简练度和传播的便捷性考虑,并未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命名,而转而采用“中国肺炎/病毒”(China pneumonia/virus)、“武汉肺炎/病毒”(Wuhan pneumonia/ virus)取代。以地名甚至国名来命名病毒对于武汉和中国来说都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一旦成为惯例,更不利于武汉乃至中国疫后长远的国际形象和品牌建设。正如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的“埃博拉”病毒一样,让埃博拉名扬全球的不是壮丽的景色,而是那场虐杀了河岸边55个村庄百姓的瘟疫。此后尽管国际卫生组织要求以更加“中性”“去政治化”的方式命名病毒,但埃博拉河还是和这个全球性致命性传染疾病紧紧捆绑在了一起。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如因发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人质劫持案而发现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等。而2018年爆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MERS)同样以中东地区命名,造成了本地一些民众的舆论反对。武汉自然不想成为下一个这样的牺牲品。
  从国际公众认知的角度看,此次疫情中病毒的命名更是造成极大的困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英文全称“novel corona virus”中,“冠状”(corona)一词和世界知名的墨西哥啤酒品牌科罗娜(corona)一样,都是来自拉丁语的corōna,意思是“皇冠”。许多普通民众由于此前并未听过,也无法准确说出这个拗口的专业名词,而误以为该病毒与科罗娜啤酒有关。这样的举动可能也迎合了一些人对于该酒原产地墨西哥固有的污名化刻板印象。不少人因此将新型冠状病毒称呼为“科罗娜啤酒病毒”(corona beer virus),更有甚者直接称呼其为“啤酒病毒”(beer virus),而导致谷歌趋势上相关数据暴涨:至少有接近六成的公众在试图搜索相关疾病的信息时,搜索了“科罗娜”“啤酒”和“病毒”这三个关键词。更有不少人或认真或戏谑地跑去相关品牌的社交媒体下留言,或晒出自己饮酒的照片,称其为“病毒解药”,成为新的网络迷因(meme)。这样的举动可能扩大了病毒的社会热度,但也消解了对于疫情扩散形势和致命性的严肃报道。
  在中国国内,经历了岁末年初初始阶段的认知混乱之后,多数媒体都使用“新型冠状病毒”或“新冠病毒”来称呼此次疫情。但从社会公众目前的普遍视角看,对于这个专业和技术属性过强的病毒名称的认知度同样远远不够,并造成不少传播中的误读,“疫情”“新型肺炎”“新型非典”“新型流感”等称呼既造成了科学认知的模糊和普及的难度,也不利于相关疫情的防控工作。专业性名词的扩散本身具有强烈的社会建构属性,是设计疫情防控和健康传播如何对公众言说策略的起点。如果命名本身缺乏审慎的考虑,就极可能造成疫情以外的舆情纷争,人为地垫高了科普门槛,增加了公众认知的社会成本。
  更糟糕的是,当一些社会公众对病毒的名字该怎么称呼都出现认知模糊或者缺失时,“武汉人”“湖北人”等更易识别的地域身份标签则开始取而代之。对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严防严控,在悄然间被替换成了对于“武汉人”乃至“湖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负面态度,“治病”变成了“堵人”,一些临时性防控规章和部分民间舆论中更是出现从“防疫话语”到“地方主义”的蜕变。在这样错误的话语建构中,“武汉人”乃至“湖北人”不再被视作这场疫情的受害者的社会共同体成员,而成了 “那个病”的“替代性能指”。
  回顾非典时期,2003年2月28日,意大利医生乌尔巴尼(Carlo Urbani)在河内一个华裔美国商人身上发现了一种非常规病毒,他随即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称这种疾病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一个月后,乌尔巴尼自己也不幸被感染后去世。世界卫生组织决定采用乌尔巴尼医生提出的名称作为正式命名,以纪念乌尔巴尼医生作出的贡献。此后中国国内媒体也参考AIDS病音译为艾滋病的方法,将“非典型肺炎”称呼为“萨斯”。亦有医生此后撰文认为,SARS病毒感染的肺炎就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综合征”(Novel corona 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在病毒被正式命名之前,笔者也注意到,一些网友建议或可以“野味病毒肺炎”命名,一来以牢记此次疫情的源头可能来源于对野味的痴迷和贪婪;二来去除对特定地域人的歧视或偏见。当然这样的命名因涉及传染源的科学认定,恐怕需要经过更加缜密的推敲,亦需要考虑到国际传播英译的问题。倘若正式命名本身能成为社会公众参与和讨论的过程,那本身既是对疫情防控和科普的过程,亦可能是未来对此次疫情反思性社会共识达成的基础。
其他文献
1918年、1919年的北京街景。  “让开!让开!让开一点!”毛泽东还是没听见。他在狭窄、喧嚣的人行道上看书入了迷,被人拽到一边才反应过来。抬起头,这是1918年的北京,街道并不宽敞,却十足嘈杂:穿满清服饰的妇女慢悠悠走着,着新潮大衣的外国人谈笑拍照,手艺人在城墙下摆摊吆喝,黄包车在大街和胡同里奔驰,前门西单鼓楼前,首饰店、布店、饭庄、金店、古玩行、果品店、文房四宝堂、鼻烟铺、戏园子、当铺……各
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粉碎“四人帮”以来,报刊书籍上发表了一大批先进人物的事迹,成为鼓舞人们前进、激扬“四化”斗志的重要源泉。张志新、遇罗克等烈士坚持真理、临危不惧,陈景润、李四光等科学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陈爱武、曹振贤等同志挺身而出,抵制歪风邪气……这些都已成为传诵一时的好人好事,对于奋发斗志、催人上进起了重大作用。现在工人出版社出版了陈进玉编的《谱写共产主义凯歌的人们》,其中收集四十多篇近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宋代大词人苏轼《定风波》中的名句。用它来形容朱镕基为官做人的直率性情,颇为恰当。  大家都知道朱镕基经常批评人,敢于批评人。但他也常说:“我在这里讲的,如果我自己做不到,请同志们检举、揭发。”    第一条,不要迎送  最近,我去了十几个省,要求第一条,不要迎送。迎送干什么呢?地方上的同志一定不要来迎送,这要省掉多少事嘛。总理、副总理、部长加起来有多少
2009年10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部队。國庆60周年阅兵三军仪仗队护旗手。陆军步兵方队。海军水兵方队。空军飞行学员方队。女兵方队。东风11甲常规导弹方队。远程火箭炮方队。空中飞行梯队接受检阅。新型歼击机梯队接受检阅。空中飞行梯队飞过天安门上空。
戈登·摩尔是全球最大的CPU生产商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曾被美国授予“国家技术奖”。摩尔取得的這些成就,和他勇于挑战自我的胆识密不可分。  1956年,27岁的摩尔还只是一名寂寂无名的书呆子,供职于一个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实验室。虽然这个实验室名气不大,但他工作轻松,待遇也很好。一天,摩尔意外地接到了五角大楼顾问威廉·肖克利的电话,对方告诉摩尔,自己打算创业,正招募优秀的博士,希望摩尔能和自己一起到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块他最爱吃的提拉米苏蛋糕。尝了一口之后,他侧过脸望向窗外,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这会儿已有几缕阳光洒落进来。这就是10月初斯德哥尔摩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难以捉摸。托马斯目光温和,脸上最突出的是他高高耸起的鹰钩鼻。透过玻璃窗,托马斯看不见等在楼下、扛着摄像机或拿着录音笔的众多记者,但他知道他们一定在那里。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他们都会提前聚在那里,连托马斯自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名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之间有这么一段对话。  记者: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起草,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  记者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
艾爾多安“秀”球
2020年9月,许君豪在诊所接受记者采访。  近日,一名帅气的“网红牙医”引起了大众关注,以他为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近10亿,讨论量超过6万,这名牙医就是曾经火遍半边天的台湾男子团队组合“可米小子”的主唱许君豪。说起许君豪,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他还是十几年前那个唱着《青春纪念册》的年轻偶像,是许多“80后” “90后”网友的回忆杀。不承想,在淡出公众视线10多年后,许君豪竟然以牙科医生这一新身份重回了大
6月又迎来2019年度高考,为了实现高考的公平公正,所有考场的挂钟必须同步显示标准北京时间。然而天南地北的考场相隔数千里,同时校准各地时钟,是怎么实现的呢?这靠的就是电波钟。它可以每天自己“对表”,毫秒不差地按照北京时间运转。那么,什么是电波钟,它为什么这么准呢?  电波钟表是在石英电子钟表内增加了接收无线电长波信号、数据处理、自动校正的功能结构,从而可以接收地面发射站以长波发送的标准时间信号。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