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达 · 芬奇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表达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列奥纳多 · 达 · 芬奇是文艺复兴倡导动物解放的艺术家,在他自己的笔记以及他人为他作的传记中都提到了他对动物的喜爱、关注和解剖等。对于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源于他的道德观念和童年的经历,而对动物的解剖则与当时社会所兴起的理性思潮息息相关。这些因素让两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在达 · 芬奇身上显得合理。与此同时,对于动物的态度也折射出达·芬奇对于自然的观点和认识。
  【關键词】 达 · 芬奇;动物;童年经历;理性思想;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096-02
  一、对动物的关注
  乔尔乔 · 瓦萨里在《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提及了达 · 芬奇对于动物的喜爱:他喜爱各种动物,对它们呵护备至,体贴入微。[1]3这种对于动物的偏爱和关注始于达 · 芬奇的童年,然后始终流连于他的成人生活,并贯穿在他的作品中。
  (一)作品中的动物。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少有像列奥纳多 · 达 · 芬奇一样直接在画作中表现动物的画家。在达 · 芬奇的画作中,有三幅绘画作品最为突出,即《抱白鼬的夫人》《安吉亚里之战》和《丽达与天鹅》。这三幅作品的相同之处是动物都在画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并都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除了画作,达 · 芬奇还创造了很多有关动物的短篇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记录在他的笔记中。在达 · 芬奇流传于世的著作《达 · 芬奇笔记》的最后一个章节《哲学、警句与箴言》中,就描绘了狗与跳蚤、猴子与鸟、猎鹰与野鸭、飞蛾扑火、山鸟与女贞树、蛤蜊与螃蟹等一些简单但寓意深刻的故事。此外,文章还对某些动物的特性做了介绍,比如说独角兽过度放纵的性情、羔羊的温顺、野驴的执着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达·芬奇对于动物习性的了解和细心观察,从而也可以解读出某些动物出现在他的画作中所代表的含义。
  (二)对动物的观察。达 · 芬奇对于动物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他对动物的解剖。像人体解剖一样,达 · 芬奇十分注重对于细节的观察和记录。他在他的著作《达 · 芬奇论绘画》中,有一小节是关于动物解剖的内容,他提到了在绘画动物(如蛙、兔、马等)肢体和肌肉时应该注意在关节屈伸时肌肉突出的情况,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动物在运动过程中四肢的变化和交错等问题。[2]138此外,动物的眼睛也是达 · 芬奇重点关注的一个部分。他观察到一切动物的眼睛的瞳孔,能够适应阳光或其他亮光的强弱,自动地按比例扩大或缩小。[2]139他还分析了光线对于动物瞳孔形状的影响。这些都反映出达 · 芬奇对于动物的关注,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达 · 芬奇画作逼真形象的原因。
  除此之外,达 · 芬奇在《达 · 芬奇论绘画》中,还提到了如何使一只幻想的动物显得自然。他提到,要想使幻想的动物(假定这是一条龙)显得自然,可以用狗头作为它的头,取猫的眼,豪猪的耳朵,狼犬的鼻子,使它具有狮子的眉、老公鸡的颞颥、甲鱼的颈。[2]174这可以看出,达 · 芬奇对身边动物的细致观察,再通过自己的创造力的加工,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就展现在人眼前。这反映出达 · 芬奇的一种绘画理念,即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也要寻找超越自然的可能。
  二、动物“矛盾观”的形成原因
  一方面,达 · 芬奇对动物表现出明显的喜爱和保护,另一方面也会对动物进行解剖。这样看似矛盾的两种行为方式其实是他童年经历、道德观念以及理性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童年经历。达 · 芬奇出生托斯卡纳的芬奇小镇,他从小生活在农村,托斯卡纳山间的风光陪伴了他童年生活,这样静谧美好的小镇培养了他自由烂漫的性格,而从小的生长环境也直接影响到他以后的画作绘制。达 · 芬奇,自由如飞禽走兽,与它们共同成长在这片区域,这些动物们是他一生的朋友,第一群朋友,也是真正的朋友。[3]10在这样的生活中,身边动物成了他的玩伴,动物给他带来了色彩和快乐。所以在达 · 芬奇的孩童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对动物的深厚感情。
  与此同时,达 · 芬奇热爱动物世界可能还与他童年不美满的人际关系有关。达 · 芬奇的父亲是佛罗伦萨的法律公证员,他的母亲卡泰丽娜是农妇,达 · 芬奇是他们的私生子。因为有着这样的身世,所以达 · 芬奇的童年并不幸福,他在亲情方面的缺失对于人类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不利的,也正因此,他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与动物的相处中。他在成年之后写到:“人很擅长谈话,但所说的大部分内容却是空洞和虚假的;动物无法言语,但它们所表达的却是有益而真实的。”[4]18这可以看出,达 · 芬奇认为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很多虚假,让人疲惫和厌倦,因此不愿过多与人交往。但是和动物相处却能让达 · 芬奇体会到最真实和轻松的感情,和动物在一起的时光填补了他内心的遗憾,从而引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道德观念。对于动物的喜爱和保护其实是达 · 芬奇道德观念的体现,他认为爱和慈善是维系社会和环境的纽带,应该对所有的生命体保持尊重和爱护。达 · 芬奇是一个动物解放的倡导者,这在瓦萨里的《名人传》中就有所体现,即“通常在路过鸟市时,他会按照商贩们开出的价买下鸟儿,将它们放归自然,恢复失去的自由”[1]3。他把动物看作是和人类一样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所以动物应该和人类一样享有自由而不是被束缚在笼子里。同时,达· 芬奇不吃任何有血液的动物,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他拒绝对动物造成屠杀和伤害,他认为剥夺动物的生命是不应该的,并身体力行地践行这样的原则。他的老友马索 · 马希尼证实了这一点:“他只愿意穿亚麻衣服,因为不肯把死亡动物的皮穿在身上。”[4]17
  (三)理性思想。达 · 芬奇所处的时代正值欧洲文艺复兴盛期和欧洲城市化进程中的黄金时期,这样的社会背景必然对他的思想和绘画理念产生深刻的影响。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开始对理性思想有所推崇和追求。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在描写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学思想时的结束语提道: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促进哲学逐渐走上唯物主义的道路,这就替文艺复兴时代带来了两大思想武器:理性和经验。[5]170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达 · 芬奇受到了当时大背景下所孕育出来的对理性和科学追求的观念的影响。在他对自然的大量描述中,几乎没有提到上帝,当然也没有圣经创世故事的痕迹。自然成为研究和遵循的权威,从而取代了教会的命令和艺术习俗的力量。在这样的理念的影响下,他注重对于自然和人类理性与科学的探究。
其他文献
【摘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山西省积极开发民俗资源,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山西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探讨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民俗类项目或多或少地遭到了中国现代化带来的冲击。基于现状,探讨了多元文化形式的冲击、创新发展意识不足、传承人的生存困境和宣传力度不足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造成的威胁,并提
期刊
【摘要】 花木兰是一位家喻户晓、传奇色彩浓厚的巾帼英雄,这一形象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乐府叙事诗《木兰辞》中。2020年华特 · 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花木兰》真人版电影在全球引起热议,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花木兰再次进行影视改写。在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角度下,探讨真人版电影的改写部分,剖析诗学、意识形态和赞助人对真人版电影多方面的改写影响。  【关键词】 《花木兰》;意识形态;操纵理论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声乐作品《一首桃花》是我国现代歌剧《再别康桥》中的咏叹调,塑造了一名清素高雅的女性形象。整部作品在传承我国音乐艺术内涵的基础上,也引入了西方创作手法,使得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内涵,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本文先阐述了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创作背景,接着分析了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和音乐艺术特征,最后从灵活把握情感要素、丰富作品人物形象、实现作品二次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声乐作品《一首桃花》的演
期刊
【摘要】 抽象主义,顾名思义,绘画形式上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主张抽象表现形式,颠覆西方艺术以“模仿论”为哲学基础的“再现现实”的艺术传统。抽象主义自20世纪初诞生开始,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演变为美国抽象主义,这段时间里的西方艺术界正好处于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艺术的晦涩难懂、富有哲理性、崇尚结构主义以及强调艺术家“内在需求”的那种鲜明的自我中心特色,都在抽象主义绘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许多抽象主
期刊
【摘要】 舞蹈,作为艺术之母,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便如影随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礼仪,作为社会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学思想、文化素养、审美修养等精神内涵是礼仪的外显。本文基于吕艺生先生舞蹈“礼仪论”的观点,以舞蹈礼仪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舞蹈礼仪的功能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挖掘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蹈礼仪所体现的社会文化性。随着人们逐
期刊
【摘要】 蛋雕艺术历史传承悠久,具有高度的欣赏价值与文化内蕴,但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传承人流失及缺位、宣传力度不足、传承方式滞后等现实桎梏。只有通过加大对非遗新生代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拓展新的传承方式等手段,才能行之有效地破解蛋雕艺术的发展困境。此外,从业者应将蛋雕艺术注入文创化发展之中,通过市场化、商业化运营的方式来开创蛋雕技艺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发展的共赢局面。  【关键词】 蛋雕艺术;非物质
期刊
【摘要】 济南市华阳宫建筑群内有多幅关于福禄寿的壁画,题材鲜明,保存情况良好,是济南市为数不多的本土传统文化主题壁画。福禄寿三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三位神仙,分别执掌民间信仰的三大领域。这些主题壁画得以形成和保存下来离不开民众的守护和尊崇,本文将详细考究壁画的造型和色彩,结合心理性动机和动机理论,从地域横向和时代纵向分析福禄寿壁画形成的人文原因。  【关键词】 心理性动机;动机理论;福禄寿壁画;
期刊
【摘要】 在中国工笔画中,肌理作为一种绘画语言,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其总的呈现方式都是为画面内容所服务的。作为装饰性语言出现时,是为了营造画面的视觉效果,所以细节刻画较为重要。在主体与背景的刻画中,肌理以繁简来制造矛盾,把控画面节奏。面对客观物象,需要画者将主观情感汇于其中,故工笔画也同样具有写意性。肌理作为视觉语言的表现手段可以通过质感、真实性、气氛等一一展开并进行举例分析,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
期刊
【摘要】 《山海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现代文创产业的重要源泉,而现代文创产业是《山海经》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二者相互促进和影响。然而现代文创产业依旧举步维艰,《山海经》文化在文创产业的应用中也存在着许多困境。因此,文创企业要从找准受众定位、以原著为核心进行适度改编和多平台推广等方式开发和推广《山海经》文化入手,才能不断优化《山海经》文创产品,让《山海经》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提高《山海经》文创开发的经
期刊
【摘要】 隆回花瑶的婚姻风俗是神秘且浪漫的,在整个婚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则是“媒人公”。本文结合项目组到隆回花瑶分布地区调研所掌握的材料和通过其他途径所查阅的资料,从“媒人公”的工作内容,“媒人公”的特点和“媒人公”的作用对“媒人公”进行分析。  【关键词】 花瑶;婚俗;媒人公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