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笔:杨 光
也许每一名志存高远的职业经理人都应意识到:决定你能否持续成功的,往往并不是你做事的目标与内容,而是你做事的心态与方式。特别是在领导变革时。
卡莉:
你好!
请允许我们像你身边的人那样称呼你。
我们非常有幸读到了你的自传《勇敢抉择》。毫不隐讳地说,编辑部的每一位同仁都被你感性的叙述、流畅的表达所吸引了。为此,我们专门开了一次内部学习会,来研讨你这部书所揭示的丰富内涵。而在研讨出乎意料地热烈与兴奋后,我们一致希望把我们的诸多思考,能直接与你做一次“直率而真诚”的沟通。
(一)
卡莉,你是非常优秀的。
而我们这样说,和你的性别无关。因而我们并不想用诸如“女强人”、“巾帼豪杰”之类的词汇来描绘你。正如你所言:因为这与你的工作无关。我们欣赏你,是因为你面对艰巨挑战时的勇敢,承受巨大压力时的坚韧,和对未来、对创新不懈的追求。这是每一个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品格。
而2006年惠普公司的骄人业绩,恰好是对你6年惠普岁月价值内涵的最直接肯定。众所周知,如今惠普所做的,基本是你原先既定战略的延续。
是的,数百亿规模的惠普,需要明晰的战略;
下辖87个事业部的惠普,需要资源的整合;
怀揣诸多优秀产品的惠普,需要一个响亮的品牌;
拥有60多年历史的惠普,需要组织与文化的创新;
面临激烈竞争的惠普需要关注客户和对手,需要强化考核,也包括裁员。
客观地说,你在惠普倡导的很多变革思路,都是正确的。而你的继任者则把你的理想与战略,变成了摆在面前的事实与荣耀。
因此,卡莉,当你在书中坦言“问心无愧”时,我们认为你是有资格这样表白的。
(二)
但是,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在你奋斗不悔的同时,心中那份难以释怀的愤懑。
你把书里最后一章的内容同时又当作了前言,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做法。因为你受到了不同寻常的侮辱。
一名CEO被董事会解雇并不奇怪,但你在没有任何征兆、董事们连面都不肯见的情况下,仅区区3分钟寥寥数语就被闪电解雇,而且随后没有送别仪式,没有任何哪怕礼仪性的感谢……
你遭遇了冷酷,你受到了伤害,你可以指责,你可以愤怒。对此,我们深表同情。
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
为什么重金聘用你、一直支持你的董事们,竟会这样“背叛”你?
为什么你离职后,竟会有那么多惠普基层员工开香槟庆贺?
为什么从你在任到离职后,都始终有很多评论诟病你的执行力?
对这些,卡莉,你是否深入思考过?……一个受伤越重、刺痛越深的人,越应该痛定思痛,越应该平和地思考那一切“意外”的真正根由,越应该敢于理性地“反求诸己”。
但很遗憾,卡莉,仅从你的书稿看,你似乎没有。
一年多过去了,你对此耻辱显然须臾未忘,但却只是沉浸在被冷酷解雇的愤怒之中;一年多过去了,你虽然提出了无数个问号,但却只是沉浸在对直接(表面)原因的质问之中。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对于过去传奇经历的总结,对于未来重新崛起的思考,却是不够的。
(三)
卡莉,缺少对自我的反思,或许是你最大的盲点。
从书里的记述,我们几乎看不到你有任何过失与错误,除了未能坚持己见而错用“庸人”的“好缺点”。而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短视与阴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天下没什么事情是别人百分之百的过错。也因此,承认并反思自己的过失,并不会有损你所做出的贡献,和你个人的魅力。
也许,正如你在开篇就提到的,你的父母是那样的要强,那样的希望证明自己。
也许,从小耳濡目染的你,恰好“遗传”了这一思维基因,给你留下了贯穿一生的烙印。
也许,卡莉,你一生都太想“证明自己”了,包括这本自传。
你出身自一个普通的家庭,专业所学又与商业风马牛不相及,继而从一个最基层的前台接待员做起,仅用20年就做到名满全球的著名CEO,其实已经用有力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成就与价值。
不错,“证明自己”是激励人们前半生奋斗的重要动力。但我们想说:如果人把毕生都用来“证明自己”,则难免会使人失去平和的心态,失去理性的评估,而陷入过于主观自我的状态,使荣辱高于是非,使威严高于事业,从而也就走向了事业奋斗的反面。
(四)
而事实上,从你这本书的叙述中,我们已经读出了你不经意间的心态流露。
在你的笔下,你下面的管理层懵懵懂懂,你上面的董事们龌龊无知,你旁边的合作者幼稚可笑。在你眼中,你的前任CEO普莱特毫无智慧与锐气,你的伙伴CEO卡佩拉斯完全像个无助的幼儿,即便是你董事会里最坚定的支持者迪克•哈克伯恩,也被你评价为只懂技术不懂管理,乃至缺少自知之明。
对于一位职业经理人,“目中无人”是很可怕的。
因为你做成任何事,都注定不能凭一己之力,而必须倚赖大家,特别是“友军”的支持。而当你觉得只有自己能够高瞻远瞩、大公无私,其他人都是鼠目寸光、心怀叵测时,你的心态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平和,真正做到真诚。因而,也无法获得“持久”的理解与支持。
是的,持久的朋友,持久的理解与支持,而不只是临时的伙伴。
为了证明自己,你一再强迫自己表现出无畏与强势。这或许源自你内心希冀通过“掌控”一切以克服幼年即积郁心中的“不安全感”。然而,控制欲使人面对挑战而勇敢,也使人无法从容而孤独。
卡莉,你在书中无数次使用“我们”作为主语。但是,你是否真切能够说出你所说的“我们”究竟是指谁?如果“我们”真如你在书中所使用的那样贯穿始终的存在,又为何到关键时刻,你竟会那样孤立无援?即便是锐意变革的哈克伯恩,为何也会绝情“抛弃”你,甚至事后没有任何一句解释?
因此,卡莉,我们建议你回顾一下,你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是否都有这样一个或几个人,他们直接决定了你的命运:在重大时刻,或给予了关键的支持,或给予了致命的打击。进而思考:你的成功是否是因为找到并抓住了这样的关键人,而你的挫折是否也因为忽略了他们,甚至使他们感到了不安乃至伤害?
当你的“正直”,使得惠普的董事们怀疑你即将“重组”董事会时,你遭到闪电解雇就不奇怪了。卡莉,你义无反顾的事业心与正直心,使你忘记了一个职业常识:雇员是不能决定雇主的,雇员也不能失控于雇主,即便都是为了事业。或许就因此,你突破了那些关键者最后的防线,失去了他们的支持。
聪明的领导人,既做事,也做人。而卡莉,你在无畏做“事”时,却疏于做“人”了。
(五)
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心态,能决定一个优秀的品格能否真正表现出来,并为周围所认知和认可,而不会衰减乃至变味儿。
卡莉,你毕生信奉“坦率与真诚”,但是我们从你的文字里却嗅到了些许“坦率而不真诚”的气味。
你不止一次地表白自己对于惠普文化的尊敬,《惠普之道》你至少看了四遍,并不止一次地提到惠普的风格非常适合你。然而当你真正进入这一经典文化的发源地后,我们看到你除了毫无保留的“直率”批评之外,没有一句(哪怕是一句)肯定。那时的惠普,在你眼中几乎一无是处。而对于依然在董事会具有话语权的惠普家族成员,你则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
你不止一次地提到自己对两位老创业者(比尔•惠烈特和戴维•普卡德)的钦佩,甚至有机会当面对年迈的比尔•惠烈特表达敬意。然而我们却发现,你在书中对于刚入主惠普就马上更改原标识这一重大事件,只有寥寥一句,而且回避了删去两位创业者名字这一不同寻常的“细节”。更令人惊讶的是,对2001年1月12日比尔•惠烈特的去世,以及惠普为此举办的纪念活动,书中竟惜墨如金,只字未提,仅在后面淡淡提了一句他去世带给家族成员的不安。
而你字里行间,却不时表露出了对两位老人对于惠普根深蒂固影响力的不满与排斥,仿佛一个无形的咒符让欲惊天动地的你感觉四处掣肘。
有一次,当你的管理层不能迅速跟随你去变革时,你情急之下脱口对大家说:“如果彼此间无法达成共识,今天就不准回去了。戴维•普卡德(本刊注:1996年去世)无法从天而降来救你们了,你们躲避不了这场变革。”——读到这一页时,你不加节制的“直率”让我们感到毛骨悚然……我们对那些笃信惠普之道、对两位老人充满感情的惠普员工内心那一刻的伤痛,感同身受……
卡莉,你的变革,你的直率,你的急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当一个职业经理人(即便是CEO兼董事长)无形中蔑视一份积淀深厚的经典文化传统,无意间冒犯一个企业缔造者的光环,无心处伤害那些变革参与者的感情时,就注定最终也会伤害你自己的事业与尊严。
因为,作为空降职业经理人,不论你的头衔看上去多么显赫,不论董事会看上去对你多么支持,不论你所要干的事业多么伟大、你要做的决策多么正确,你在企业里都注定是一个“弱势者”。
这正如你在书中已经意识到的:“没有一个领导者,可以命令下属进行变革”,以及“一个大型组织可以完全忽略我所说的话,甚至可以让我翻船”。因此,作为先天弱势的改革者,你所能做的,应该是先在融入中真正理解传统,在理解中获得认同,在认同中再慢慢改变传统。而这,也正如你已经看到并一再表达的,你作为一个“插班生”(你的早年充满了这样的经历),在改革中要做的就是“平衡”。
但是卡莉,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真知灼见,你都已经敏锐地看到了。但很遗憾,我们发现:很多你看到甚至强调的,你自己并没能做到。
是的,你多次提到了改革中“继承”与“创新”的“平衡”。但我们从你的实际做法中更多看到的是你果敢的“创新”,而很少看到你虔诚的“继承”。殊不知,对于一位“守成者”,继承是本能的、容易的,而创新是可贵的、艰难的;而对于一位 “改革者”,则创新是本能的、容易的,而继承才是可贵的、艰难的……懂得学会继承的改革者,才是真正聪明、能取得实效而伟大的改革者——比如我们中国盛唐时代的开创者李世民,再比如我们中国当代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那种急风暴雨式的改革(革命),通常来得凶,去得急,反而最终留下的痕迹却很少,更无论功绩。
是的,你在叙述在AT&T的岁月时就提出了一个“不错的职业建议:停步、仔细看、认真听”。但是你在推荐给他人时,自己真的做到了吗?你在入主惠普之初,一方面深知自己缺少担任CEO的经验、不懂惠普水有多深、不懂行业、不懂技术,又是个女人,但是你在惠普显然从没有想过“停步”。相反,你太过急于求成。在受到你的前任质疑时,你的反应是“我们必须前进。我们绝对不能就此停步。”进而你那句“快总是比慢好,古来如此,永远如此”成了众人皆知的名言。卡莉,也许出于改革的紧迫性,使你来不及思考自己作为惠普首任空降CEO的诸多先天不足,没能虔诚低调地体会“惠普”究竟是什么,而是到处宣讲如何作领导。
据说惠普董事会曾期待你成为“第二个杰克•韦尔奇”。他的职务与你相同,他也是一个对传统大胆乃至泼辣的改革者,但不要忘了,他与你最大的不同是:他几十年不曾离开一步通用电气,因而在改革时,他深刻地“理解”什么是“GE”。
(六)
卡莉,我们相信你所推崇的“激情”,相信你所赞美的“灵感”,但组织变革仅靠这两样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像惠普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组织下手术刀。要知道,虔诚的融入,理性的节奏,和适当的妥协,都是变革成功不可或缺的。
而且说到变革的节奏,卡莉,我们就无法回避另外一位职业经理人——IBM的郭士纳。他也是空降经理人,也是外行插班,也是临危受命,也是果敢改革,也是崇尚规模与整合,但他的成功更加举世公认,他的事业更加功德圆满。为什么?这里当然不能用他的性别来解释。我们认为:同样是改革,但他没有急于大刀阔斧地冲击IBM原有的文化,没有急于否定“IBMer”做事的方式,而是战略与经营优先,其次序与节奏虽不绚丽,却更稳健有效。我们还想向你推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空降CEO”——诸葛亮。他出山时同样面临董事长支持却老臣子不服的局面。而他与郭士纳异曲同工地采用了“打胜仗”在先、“政治思想工作”在后的策略,从而就此赢得了“一言九鼎”。
他们都明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力挽狂澜的改革家,仅仅握“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立“威”,而立“威”的前提,则是树“信”。只有先引导大家做公认的“对的事情”(做什么事,即方向与业绩),才能回过头来说服大家“如何把事情作对”(做事的方式,即文化)。改革者,必须要用切实的成果(哪怕很小),要用接连的胜利,来从内心深处征服原先反对你的传统力量。
但我们看到,对于反对你的力量,你或者漠视,或者斗争,你在勇敢的前进时,却没有真正了解他们究竟在想什么,他们的想法是否真无可取之处,哪些地方需要并且可以做出妥协,从而保证变革大局的顺利推进。因而,你的勇往直前,不仅没能聚集更多的战友,反而最终使得反对者越来越多,而且往往突然出现,从反对并购康柏到3分钟解雇,多次令你措手不及。而这个过程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你事前毫无察觉,事后也不明所以。
不懂妥协的人,只是将才,不是帅才。因此,卡莉,你作为副总裁的经验并不适用于一名CEO,特别是变革型CEO。但是,你恐怕只是知道这一点,而经验的不足,使你没能把握好这一点,没能游刃于刚柔之间。
而这,决定了你成为惠普改革牺牲品的宿命。
(七)
你可知,中国哲学家老子早有警示:“勇于敢则死”。卡莉,正如你的书名,你一生的得失,均源自“勇敢”二字。
在知天命的年纪时,在经风雨的摔打后,我们建议你静心捧读这本充满人生智慧的5000言——《老子》。
(八)
卡莉,我们提出如上谏言,并非质疑你的优秀。恰恰相反,因为我们认为你完全可以做到更完美,同时为你没能获得更多的认可,以及没能在任上等到成功的喜报而万分遗憾与惋惜。
最后,我们给你,也是给所有着力企业变革的职业经理人,送上三句话:
越是接近成功,越要在自己举足轻重时坚守住平和;
越是锐意创新,越要在一心为公时慎思自己的方式;
越是领导变革,越要在大胆果敢之前学会虔诚谦虚。
因为,太多的改革失败,都不是因为改革的内容,而是因为改革的方式。
卡莉,我们衷心祝福你在未来能东山再起!正如你所期待的那样,找到下一份能让你倾注全部激情的事业!我们祝你好运!
《中外管理》杂志编辑部全体同仁
2007年3月,中国北京
(在此鸣谢北京交通大学陈永东先生对本文的重要贡献。责任编辑:邓羊格)
执笔:杨 光
也许每一名志存高远的职业经理人都应意识到:决定你能否持续成功的,往往并不是你做事的目标与内容,而是你做事的心态与方式。特别是在领导变革时。
卡莉:
你好!
请允许我们像你身边的人那样称呼你。
我们非常有幸读到了你的自传《勇敢抉择》。毫不隐讳地说,编辑部的每一位同仁都被你感性的叙述、流畅的表达所吸引了。为此,我们专门开了一次内部学习会,来研讨你这部书所揭示的丰富内涵。而在研讨出乎意料地热烈与兴奋后,我们一致希望把我们的诸多思考,能直接与你做一次“直率而真诚”的沟通。
(一)
卡莉,你是非常优秀的。
而我们这样说,和你的性别无关。因而我们并不想用诸如“女强人”、“巾帼豪杰”之类的词汇来描绘你。正如你所言:因为这与你的工作无关。我们欣赏你,是因为你面对艰巨挑战时的勇敢,承受巨大压力时的坚韧,和对未来、对创新不懈的追求。这是每一个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品格。
而2006年惠普公司的骄人业绩,恰好是对你6年惠普岁月价值内涵的最直接肯定。众所周知,如今惠普所做的,基本是你原先既定战略的延续。
是的,数百亿规模的惠普,需要明晰的战略;
下辖87个事业部的惠普,需要资源的整合;
怀揣诸多优秀产品的惠普,需要一个响亮的品牌;
拥有60多年历史的惠普,需要组织与文化的创新;
面临激烈竞争的惠普需要关注客户和对手,需要强化考核,也包括裁员。
客观地说,你在惠普倡导的很多变革思路,都是正确的。而你的继任者则把你的理想与战略,变成了摆在面前的事实与荣耀。
因此,卡莉,当你在书中坦言“问心无愧”时,我们认为你是有资格这样表白的。
(二)
但是,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在你奋斗不悔的同时,心中那份难以释怀的愤懑。
你把书里最后一章的内容同时又当作了前言,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做法。因为你受到了不同寻常的侮辱。
一名CEO被董事会解雇并不奇怪,但你在没有任何征兆、董事们连面都不肯见的情况下,仅区区3分钟寥寥数语就被闪电解雇,而且随后没有送别仪式,没有任何哪怕礼仪性的感谢……
你遭遇了冷酷,你受到了伤害,你可以指责,你可以愤怒。对此,我们深表同情。
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
为什么重金聘用你、一直支持你的董事们,竟会这样“背叛”你?
为什么你离职后,竟会有那么多惠普基层员工开香槟庆贺?
为什么从你在任到离职后,都始终有很多评论诟病你的执行力?
对这些,卡莉,你是否深入思考过?……一个受伤越重、刺痛越深的人,越应该痛定思痛,越应该平和地思考那一切“意外”的真正根由,越应该敢于理性地“反求诸己”。
但很遗憾,卡莉,仅从你的书稿看,你似乎没有。
一年多过去了,你对此耻辱显然须臾未忘,但却只是沉浸在被冷酷解雇的愤怒之中;一年多过去了,你虽然提出了无数个问号,但却只是沉浸在对直接(表面)原因的质问之中。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对于过去传奇经历的总结,对于未来重新崛起的思考,却是不够的。
(三)
卡莉,缺少对自我的反思,或许是你最大的盲点。
从书里的记述,我们几乎看不到你有任何过失与错误,除了未能坚持己见而错用“庸人”的“好缺点”。而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短视与阴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天下没什么事情是别人百分之百的过错。也因此,承认并反思自己的过失,并不会有损你所做出的贡献,和你个人的魅力。
也许,正如你在开篇就提到的,你的父母是那样的要强,那样的希望证明自己。
也许,从小耳濡目染的你,恰好“遗传”了这一思维基因,给你留下了贯穿一生的烙印。
也许,卡莉,你一生都太想“证明自己”了,包括这本自传。
你出身自一个普通的家庭,专业所学又与商业风马牛不相及,继而从一个最基层的前台接待员做起,仅用20年就做到名满全球的著名CEO,其实已经用有力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成就与价值。
不错,“证明自己”是激励人们前半生奋斗的重要动力。但我们想说:如果人把毕生都用来“证明自己”,则难免会使人失去平和的心态,失去理性的评估,而陷入过于主观自我的状态,使荣辱高于是非,使威严高于事业,从而也就走向了事业奋斗的反面。
(四)
而事实上,从你这本书的叙述中,我们已经读出了你不经意间的心态流露。
在你的笔下,你下面的管理层懵懵懂懂,你上面的董事们龌龊无知,你旁边的合作者幼稚可笑。在你眼中,你的前任CEO普莱特毫无智慧与锐气,你的伙伴CEO卡佩拉斯完全像个无助的幼儿,即便是你董事会里最坚定的支持者迪克•哈克伯恩,也被你评价为只懂技术不懂管理,乃至缺少自知之明。
对于一位职业经理人,“目中无人”是很可怕的。
因为你做成任何事,都注定不能凭一己之力,而必须倚赖大家,特别是“友军”的支持。而当你觉得只有自己能够高瞻远瞩、大公无私,其他人都是鼠目寸光、心怀叵测时,你的心态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平和,真正做到真诚。因而,也无法获得“持久”的理解与支持。
是的,持久的朋友,持久的理解与支持,而不只是临时的伙伴。
为了证明自己,你一再强迫自己表现出无畏与强势。这或许源自你内心希冀通过“掌控”一切以克服幼年即积郁心中的“不安全感”。然而,控制欲使人面对挑战而勇敢,也使人无法从容而孤独。
卡莉,你在书中无数次使用“我们”作为主语。但是,你是否真切能够说出你所说的“我们”究竟是指谁?如果“我们”真如你在书中所使用的那样贯穿始终的存在,又为何到关键时刻,你竟会那样孤立无援?即便是锐意变革的哈克伯恩,为何也会绝情“抛弃”你,甚至事后没有任何一句解释?
因此,卡莉,我们建议你回顾一下,你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是否都有这样一个或几个人,他们直接决定了你的命运:在重大时刻,或给予了关键的支持,或给予了致命的打击。进而思考:你的成功是否是因为找到并抓住了这样的关键人,而你的挫折是否也因为忽略了他们,甚至使他们感到了不安乃至伤害?
当你的“正直”,使得惠普的董事们怀疑你即将“重组”董事会时,你遭到闪电解雇就不奇怪了。卡莉,你义无反顾的事业心与正直心,使你忘记了一个职业常识:雇员是不能决定雇主的,雇员也不能失控于雇主,即便都是为了事业。或许就因此,你突破了那些关键者最后的防线,失去了他们的支持。
聪明的领导人,既做事,也做人。而卡莉,你在无畏做“事”时,却疏于做“人”了。
(五)
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心态,能决定一个优秀的品格能否真正表现出来,并为周围所认知和认可,而不会衰减乃至变味儿。
卡莉,你毕生信奉“坦率与真诚”,但是我们从你的文字里却嗅到了些许“坦率而不真诚”的气味。
你不止一次地表白自己对于惠普文化的尊敬,《惠普之道》你至少看了四遍,并不止一次地提到惠普的风格非常适合你。然而当你真正进入这一经典文化的发源地后,我们看到你除了毫无保留的“直率”批评之外,没有一句(哪怕是一句)肯定。那时的惠普,在你眼中几乎一无是处。而对于依然在董事会具有话语权的惠普家族成员,你则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
你不止一次地提到自己对两位老创业者(比尔•惠烈特和戴维•普卡德)的钦佩,甚至有机会当面对年迈的比尔•惠烈特表达敬意。然而我们却发现,你在书中对于刚入主惠普就马上更改原标识这一重大事件,只有寥寥一句,而且回避了删去两位创业者名字这一不同寻常的“细节”。更令人惊讶的是,对2001年1月12日比尔•惠烈特的去世,以及惠普为此举办的纪念活动,书中竟惜墨如金,只字未提,仅在后面淡淡提了一句他去世带给家族成员的不安。
而你字里行间,却不时表露出了对两位老人对于惠普根深蒂固影响力的不满与排斥,仿佛一个无形的咒符让欲惊天动地的你感觉四处掣肘。
有一次,当你的管理层不能迅速跟随你去变革时,你情急之下脱口对大家说:“如果彼此间无法达成共识,今天就不准回去了。戴维•普卡德(本刊注:1996年去世)无法从天而降来救你们了,你们躲避不了这场变革。”——读到这一页时,你不加节制的“直率”让我们感到毛骨悚然……我们对那些笃信惠普之道、对两位老人充满感情的惠普员工内心那一刻的伤痛,感同身受……
卡莉,你的变革,你的直率,你的急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当一个职业经理人(即便是CEO兼董事长)无形中蔑视一份积淀深厚的经典文化传统,无意间冒犯一个企业缔造者的光环,无心处伤害那些变革参与者的感情时,就注定最终也会伤害你自己的事业与尊严。
因为,作为空降职业经理人,不论你的头衔看上去多么显赫,不论董事会看上去对你多么支持,不论你所要干的事业多么伟大、你要做的决策多么正确,你在企业里都注定是一个“弱势者”。
这正如你在书中已经意识到的:“没有一个领导者,可以命令下属进行变革”,以及“一个大型组织可以完全忽略我所说的话,甚至可以让我翻船”。因此,作为先天弱势的改革者,你所能做的,应该是先在融入中真正理解传统,在理解中获得认同,在认同中再慢慢改变传统。而这,也正如你已经看到并一再表达的,你作为一个“插班生”(你的早年充满了这样的经历),在改革中要做的就是“平衡”。
但是卡莉,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真知灼见,你都已经敏锐地看到了。但很遗憾,我们发现:很多你看到甚至强调的,你自己并没能做到。
是的,你多次提到了改革中“继承”与“创新”的“平衡”。但我们从你的实际做法中更多看到的是你果敢的“创新”,而很少看到你虔诚的“继承”。殊不知,对于一位“守成者”,继承是本能的、容易的,而创新是可贵的、艰难的;而对于一位 “改革者”,则创新是本能的、容易的,而继承才是可贵的、艰难的……懂得学会继承的改革者,才是真正聪明、能取得实效而伟大的改革者——比如我们中国盛唐时代的开创者李世民,再比如我们中国当代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那种急风暴雨式的改革(革命),通常来得凶,去得急,反而最终留下的痕迹却很少,更无论功绩。
是的,你在叙述在AT&T的岁月时就提出了一个“不错的职业建议:停步、仔细看、认真听”。但是你在推荐给他人时,自己真的做到了吗?你在入主惠普之初,一方面深知自己缺少担任CEO的经验、不懂惠普水有多深、不懂行业、不懂技术,又是个女人,但是你在惠普显然从没有想过“停步”。相反,你太过急于求成。在受到你的前任质疑时,你的反应是“我们必须前进。我们绝对不能就此停步。”进而你那句“快总是比慢好,古来如此,永远如此”成了众人皆知的名言。卡莉,也许出于改革的紧迫性,使你来不及思考自己作为惠普首任空降CEO的诸多先天不足,没能虔诚低调地体会“惠普”究竟是什么,而是到处宣讲如何作领导。
据说惠普董事会曾期待你成为“第二个杰克•韦尔奇”。他的职务与你相同,他也是一个对传统大胆乃至泼辣的改革者,但不要忘了,他与你最大的不同是:他几十年不曾离开一步通用电气,因而在改革时,他深刻地“理解”什么是“GE”。
(六)
卡莉,我们相信你所推崇的“激情”,相信你所赞美的“灵感”,但组织变革仅靠这两样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像惠普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组织下手术刀。要知道,虔诚的融入,理性的节奏,和适当的妥协,都是变革成功不可或缺的。
而且说到变革的节奏,卡莉,我们就无法回避另外一位职业经理人——IBM的郭士纳。他也是空降经理人,也是外行插班,也是临危受命,也是果敢改革,也是崇尚规模与整合,但他的成功更加举世公认,他的事业更加功德圆满。为什么?这里当然不能用他的性别来解释。我们认为:同样是改革,但他没有急于大刀阔斧地冲击IBM原有的文化,没有急于否定“IBMer”做事的方式,而是战略与经营优先,其次序与节奏虽不绚丽,却更稳健有效。我们还想向你推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空降CEO”——诸葛亮。他出山时同样面临董事长支持却老臣子不服的局面。而他与郭士纳异曲同工地采用了“打胜仗”在先、“政治思想工作”在后的策略,从而就此赢得了“一言九鼎”。
他们都明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力挽狂澜的改革家,仅仅握“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立“威”,而立“威”的前提,则是树“信”。只有先引导大家做公认的“对的事情”(做什么事,即方向与业绩),才能回过头来说服大家“如何把事情作对”(做事的方式,即文化)。改革者,必须要用切实的成果(哪怕很小),要用接连的胜利,来从内心深处征服原先反对你的传统力量。
但我们看到,对于反对你的力量,你或者漠视,或者斗争,你在勇敢的前进时,却没有真正了解他们究竟在想什么,他们的想法是否真无可取之处,哪些地方需要并且可以做出妥协,从而保证变革大局的顺利推进。因而,你的勇往直前,不仅没能聚集更多的战友,反而最终使得反对者越来越多,而且往往突然出现,从反对并购康柏到3分钟解雇,多次令你措手不及。而这个过程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你事前毫无察觉,事后也不明所以。
不懂妥协的人,只是将才,不是帅才。因此,卡莉,你作为副总裁的经验并不适用于一名CEO,特别是变革型CEO。但是,你恐怕只是知道这一点,而经验的不足,使你没能把握好这一点,没能游刃于刚柔之间。
而这,决定了你成为惠普改革牺牲品的宿命。
(七)
你可知,中国哲学家老子早有警示:“勇于敢则死”。卡莉,正如你的书名,你一生的得失,均源自“勇敢”二字。
在知天命的年纪时,在经风雨的摔打后,我们建议你静心捧读这本充满人生智慧的5000言——《老子》。
(八)
卡莉,我们提出如上谏言,并非质疑你的优秀。恰恰相反,因为我们认为你完全可以做到更完美,同时为你没能获得更多的认可,以及没能在任上等到成功的喜报而万分遗憾与惋惜。
最后,我们给你,也是给所有着力企业变革的职业经理人,送上三句话:
越是接近成功,越要在自己举足轻重时坚守住平和;
越是锐意创新,越要在一心为公时慎思自己的方式;
越是领导变革,越要在大胆果敢之前学会虔诚谦虚。
因为,太多的改革失败,都不是因为改革的内容,而是因为改革的方式。
卡莉,我们衷心祝福你在未来能东山再起!正如你所期待的那样,找到下一份能让你倾注全部激情的事业!我们祝你好运!
《中外管理》杂志编辑部全体同仁
2007年3月,中国北京
(在此鸣谢北京交通大学陈永东先生对本文的重要贡献。责任编辑:邓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