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备忘录里的不朽时光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e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无奈而温暖的笑,是我记忆里永不褪色的柔软】
  1
  那天晚上,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配文“还有人记得这个吗?”不出几分钟,留言、点赞便纷至沓来。占比最高的一句话是:“你居然藏得这么好!”
  那是一张单薄得有些透明的日历纸,放在作业本上,都可以映出底下的字来。但就是这样一张易碎的纸,在十年前的夏天,被我夹进了用来记作业的备忘录后,成了一颗被时间遗忘的琥珀,从此不再倒数,却完整携着记忆里残存的年少幻影,纹丝不动地穿越到今天。
  在别人忙着点赞、惊呼、打趣儿的时候,我隐隐期待着一个人。我多希望,她也能及时看到。不要因为滑动过快,让这条状态悄无声息地淹没在朋友圈里。半小时过去了,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一个红色圆点的提醒跳出来。我笑起来。是子坤。她比其他人写得都短,也比其他人写得都沉。
  “记得。”
  2009年的夏夜,离高考不足两个礼拜。子坤还没来得及跑上去,我就趁着晚修铃响,一个箭步,把那张倒计时占为了己有。温暖而对称的11,上面还有她老早写下的话:在我心中我知道,这是永恒的长跑,好不容易,来到这里,明天还要追更多荣耀。
  只有我和子坤在内的少数几个人热衷做这件事:教室门边的高考倒计时数字越变越小,我们一张张撕下来贴进日记、藏进备忘录,见证光阴,保存时间。最期待号码牌上的数字变成自己学号的那天,有言在先,谁也不能抢,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为这,早在百日宣言的时候,我们就在自己对应的号码上写下了“个性签名”,以防被他人认领。
  我和子坤主动包揽了每晚撕倒计时牌的任务。等人去楼空,一片寂静中,一起站上讲台,一手压着纸边,一手“蹭蹭”用力,把薄薄纸片完整扯下来。会有揪心的感觉,一天一天,见证数字缩小,鲜红的号码边上还印有“金思利”的广告语:考试更得力。我们每天都有意翻一翻最后那张——那张孤零零的、决绝的、几乎不顾一切的“1”。
  子坤问我:“你说,真到了这天怎么办呀?”“什么怎么办呀,说明我们要解放了!”我语调夸张地讲着,听这句话在空荡荡的教室慢慢漾开,泛出幽幽不尽的余音。
  男女生宿舍是相挨着的两幢楼,于是,我和子坤撕完号码后总是顺路一道回寝室。黑暗里,踩过一盏盏寂寞的路灯,借助风,萃取来自植物的清香。那时的我们,成绩都不靠前,抽屉里堆着来不及做的试卷,一同担忧难以掌控的理综……时间久了,时不时会产生一丝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感动。
  永远不会想到,这样一段革命同志般的友谊,也会引火烧身。
  高三开始后,一次月考失利,班主任把我叫去谈话。说着说着,很突然地把考差的缘由聚焦到了这个原因上。我仍记得老师婉转的说辞:“关键时期,一定不能分散注意力!”我理解老师的用心,觉得百口莫辩。心想,那就这样吧,生活里的误会又何止一个两个呢?只是没想到,这件事会惊动到家里。周末,妈妈在饭桌上冷不丁地朝我问:“听说你每天晚上回宿舍,都和女生一起走?”我像被人当头喝住,愣在了原地。
  我支支吾吾地应付下来,所做的解释,都像是借口。爸妈的苦口婆心,让我终于意识到,高考这件事,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主的。经历了这次大动干戈,我回到学校,假装不经意地问子坤:“邵老师找你谈话没?”子坤无所谓地点点头。
  我尽量轻松地说:“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了,以后我晚上不撕倒计时了。”话已至此,我想子坤会明白底下的潜台词吧。
  这天晚上,晚修结束的铃声一响,我就开始整理书包。我都没朝子坤的位子看一眼,几乎是慌张的,收拾完就小跑着汇入了人流。我听到自己的心在扑扑跳动,如惊弓之鸟。走在拥挤的人潮中,我心里一清二楚,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背叛这段友谊的罪名了。出门的那一刻,我连一声简单的告别都说不出口,多么懦弱,多么虚伪啊。
  人潮喧嚣,我的心里空空荡荡。
  第二天早上来到教室,我抬头,在位子上愣了一下。黑板的角落里,有一句孙燕姿的歌词。我于是明白,子坤依然选择做那个高一开始就雷打不动的,最后一个关门的人。我只能自私地安慰自己,哦,她一直就是这样的作息,所以我陪不陪她走,都不要紧的,对吧?
  我就怀着这种恬不知耻的念头,走完了剩余的高三。很多个晚上想滞留一阵,赶会儿作业,也做贼心虚般不敢久留。好像留下来了,就得上去按住倒计时的一角,继续撕扯那滚烫的、无处安放的青春。
  直到距高考11天——她的学号,我才临时起意,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时,我已不再住校,变为每晚回家睡觉。趁着混乱,一气上前,夺走了属于她的号码牌。违背事先的约定,因为,我想有个特殊的纪念。
  进进出出的人影里,我没有听到子坤喝止我的声音。她有没有想过阻止我?还是,她默许了我的冲动?就像当初,她默许我一言不发,顾自离开那样。
  我仍记得和子坤初识的场景。高二伊始,分完文理班后的第一场物理单元测验,我迎来了高中里第一个不及格。无比绝望的我,立刻产生了转去文科班的念头。是隔了一个过道的子坤,拿着她刚刚60分的试卷安慰我:“其实我也不喜欢物理。你就留下吧,不然只剩我一个不喜欢理科的理科生了。”她无奈而温暖的笑,是我记忆里永不褪色的柔软。
  时过境迁,备忘录早已被束之高阁,只有这张夹在其间的鲜红数字,一次又一次提醒着我曾经的年少和那时特有的幸福与哀伤,这些,都是我此生不会再有的美好。只是,最后的那张“1”到底给了谁呢?是子坤一个人撕下的吗?我不敢问,也不愿追究了。只記得,高考结束那天,空荡荡的倒计时旁,有人在黑板上写下“我们是相爱的”。
  那又是谁的字呢?我努力回忆,却发现再也想不起来了。没有抱头痛哭,也没有撕纸扔书,就像每一次普通的放学,我们收拾书包,走出教室……头顶那片泛着金光的天空,已改名叫“未来”。我知道,那张不知去向的“1”不代表结束,而是“一切从头”的“一”,也是“一生不忘”的“一”。
  在我心中我知道,这是永恒的长跑,好不容易,来到这里,明天还要追更多荣耀。
  谢谢你,青春里,我们曾一起走过。
其他文献
【虽然并未成为万众瞩目的火影,心中依然跳动着平凡世界的英雄梦想。】  高中第一节课,班主任飘哥让我们谈谈自己的理想。我站在讲台上,在一片陌生而好奇的目光里,大声说:“我要和鸣人一样成为火影,当个伟大的人!”教室爆发哄笑,飘哥更是神情复杂。  “飘哥”名号由来已久,他以一双走路似飘,迅速且无声的“无影脚”走遍江湖。而我瘦得像一根豆芽菜,成绩又整日蔫枯拉朽。大家都以自己的座位为圆心,画大大小小的圆作为
期刊
【青春短暂,高三不过一年,何必用来纠结过往的不足】  成绩发表的那一刻,我意识到周围同学看我的眼神明显改变了。全班第8,年级名次151,这成了我高中入学以来最好的成绩,朋友们有的跟我道喜,有的要我分享秘籍,而被围在中间的我脸上挂着窘迫的笑,一句话也说不出。  很多人是抱着付出一切的决心来面对高三的,每场考试都寸分必争,我却抱着赌气心理,正式成为过独木桥大军中的一员。因此首轮测验中取得这样成绩,我不
期刊
埃克多·马洛的小说《苦儿流浪记》里描写了这样一段情节:主人公和几名矿工在工作时遇难了,大家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在这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他们随时可能丧命。为了节省体力,大家决定关了灯休息,让其中一名佩戴了手表的工友每隔一段时间报一次时间。  最后,救援队来了,他们都被成功地解救了出来,但只有一个人死了,就是那个报时间的矿工。 原来,刚开始他都是准时上报时间,可是当他发现同伴们的异常后,也就是每个人
期刊
夜深寒风起,回想自己的高考之路,总想说些什么,就先说说理想吧。我素来是理想驱动者,幼年时对明信片上北大未名湖的惊鸿一瞥就是理想的开始,高中时我也常常用“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来形容北大之于我。那时候云淡风轻,年少的我天真烂漫,一面享受着少年时代独有的放纵恣肆,一面坚信自己可以考上北大。直到第一次高考,我才知道这个理想对我意味着什么,才明白“北大”二字所承载的重量。  我想回去复读  2015
期刊
作为一个偏科偏到令人发指的乖学生,我的整个学生时代都在与数学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我的高中是一所数得上的省重点,可山东的高考总是很让人感慨。学校看似青山绿水其实像一座小型监狱,谁念谁知道。早晨6点多就会开始一门考试,晚饭后要上5节晚自习。晚上10点下课,写完作业随随便便就到了12点,就这样还有想偷偷努力背会儿知识点的同学。早上5点起床、6点出门,日复一日。高一拜理科所赐,班里60多人,我一般排在
期刊
★一直蜗居在这里,有何不好★  又开始了。  我有些厌烦地悄悄抽出一一张草稿纸摊开在面前,用钢笔画潦草的四格漫画。  自打考察了一个“奥赛大市”后,褚班每逢课间就开始讲种种见闻。这天周一班会课更是把它当成了主题,口吐莲花大有不到下课不终止的架势。  褚班感慨的核心,便是那里的学生的拼劲与我们的懒散。据说,“奥赛大市”以石油开采著名,冬季寒风凛冽,如刀割般,加上一年四季极度干燥的特色,害得几个考察的
期刊
五星红旗升起,中国女乒威武  北京时间4月27日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在世乒赛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刘诗雯以4比2击败队友陈梦,成功圆梦捧杯,成为国乒历史上第15位世乒赛女单冠军,也实现了国乒在世乒赛该项目上的13连冠。颁奖时,四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成为赛场最闪亮的风景。刘诗雯动情表示:“从我19岁第一次拿世界杯冠军开始,我就对这个(世乒赛)单打冠军太渴望了,之前两次其实有机会,但是都失之交臂。
期刊
不久之前,《歌手2019》在一片热闹声中落下帷幕。  决赛现场,当主持人何炅宣布“歌王”将在刘欢与吴青峰之间产生时,后者竟直接吓到腿软,蹲坐在舞台中间,许久过后才缓缓起身。  几秒钟后刘欢问鼎,吴青峰瞬间“复活”一蹦三尺高,满脸都写着“还好不是我”。竞技“歌王”路,他成了历届歌手中最不想拿冠军的那一位。不忘最初,就不怕以后,其实吴青峰在故事的开局就为自己写好了答案:相比歌手,他其实更适合当一个歌颂
期刊
“女儿,实在不行咱们就报个专科吧,专科也挺好的。”高二结束后的一天傍晚,父亲把我叫进房里,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不知道一向望女成凤的父亲是抱着怎样的心情说出的那句话。但我知道,这或许包含着某种“放弃”的意味。我所在的高中是全市最差的高中,这里多的是不学无术的人,女生化妆恋爱,男生抽烟网吧。我同桌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想快点毕业啊,我想去赚钱!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沉默,我一边觉得自己不该和他们
期刊
人物剪影:  4月2日,88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郑儒永和90岁高龄的老伴黄河研究员,在微生物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人员见证下,将毕生积蓄150万元捐献给国科大教育基金会。  设立永久性“郑儒永黄河奖学金”,用于激励青年学子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负时光,努力向上。  郑儒永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道了我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