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二零零三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技术政策对我国废电池的生产与使用、收集、运输、贮存、资源再生、处理处置以及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做出了相
【机 构】
:
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出 处】
:
2013重金属污染防治及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新技术、新设备交流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零零三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技术政策对我国废电池的生产与使用、收集、运输、贮存、资源再生、处理处置以及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做出了相关的规定.然而,该技术政策已不能适应日益紧迫的电池管理需求.因此,环保部于2013年将开展《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修订及审定工作.本文针对中国近年来电池使用种类的变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池处理工艺的进步等,结合多个部委出台的废电池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了旧版《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不足,总结了修订《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过程中的电池的生产和使用、收集、运输、贮存、资源再生、处理处置、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等关键点.
其他文献
提高能效是减排的重要途径,荷兰长期能效协议和能效标杆合约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其成功经验值得研究和学习。本文首先系统介绍了荷兰长期能效协议和能效标杆合约的构建、实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全球性目标,这反映了公众以及决策者对环境问题日益增长的关注。虽然可持续发展指标为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向可持续发展迈进。本文考查了在发展中国家测量可持续发展指标面临的挑战,这些指标在决策中的有效性和指标对决策过程的影响。特别地,本文将评估这些指标是否被整合到了决策进程中而且是否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环境数据的约束,缺乏相关机构的协调,发展中
以东北东部边境22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并结合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东北东部边境县(市)经济发展应遵循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发展规律的结论,立足资源优势,培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