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乐是提升艺术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托

来源 :音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0539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音乐学院(以下简称“浙音”)国际室内乐艺术中心的成立,正好与第二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同步,二者相得益彰,成为了“浙音”在金秋季节中的两道亮丽风景线。
  金秋的杭州風景如画,气候宜人。位于杭州山麓之畔的浙江音乐学院,在这个优美的时刻和诗意的瞬间,迎来了一个带有特殊意义的音乐节日,这个节日就是“浙音”第二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
  “浙音”第二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可谓奇葩绽放,好事连连,就在音乐节开幕式的当天,“浙音”高调宣布了该院国际室内乐艺术中心的成立。
  这个艺术中心,是在全校师生与国际知名室内乐专家和乐团之间搭建的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它的作用是要全面促进室内乐艺术的发展,切实提高室内乐艺术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为此,“浙音”院长王瑞提出:
  “国际室内乐艺术中心的成立,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室内乐艺术实践的规模化发展,通过广泛的艺术交流,带动和提升‘浙音’艺术实践和科创综合能力,利用多维度、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实现与国际一流室内乐艺术的融合。”
  “浙音”国际室内乐艺术中心的成立,正好与第二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同步,二者相得益彰,成为“浙音”在金秋季节中的两道亮丽风景线。
  10月28日晚19:00,“浙音”第二届室内乐音乐节在该院音乐厅隆重开幕。开幕式音乐会很隆重,“浙音”交响乐团在该院作曲指挥系教师刘志培的指挥下,与著名小提琴家陈曦、钢琴家丁阳合作,演奏了《红旗颂》《茉莉花》《梁祝》《黄河》等脍炙人口的乐曲。
  音乐会气氛热烈,情绪高涨,它为历时半月之久的室内乐音乐节拉开了帷幕。
  本届室内乐音乐节从10月28 日开幕直至11月12日结束,其间有国内各音乐学院及国外著名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和教师参加,还有来自中东欧国家的音乐学院教授、室内乐团及知名专家加盟。音乐节总共有近三十场各种形式的音乐会,三十余场大师班,近三十场学术讲座,还有很多公开课和学生专业比赛,其中不乏颇有世界影响的音乐家来到这里,如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单簧管首席卡多·莫拉利斯、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小号前首席比尔·威廉姆斯、卡塔尔交响乐团长笛首席亚历山大·赫斯金、中国青年小提琴家陈曦、中国青年中提琴家刘瓅元以及上海四重奏团的四位演奏家等。
  我本人受邀出席了本届室内乐音乐节,但由于客观原因,只待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尽管如此,我还是有幸观摩了一批大师课及音乐会,并做了《贝多芬与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世界》的专题讲座。
  下面将我在本届音乐节上观摩到的音乐会及大师班的观感汇集如下,以飨读者。
  小号长笛惊艳全场
  10月30日晚18:00开始,我连续听了两场音乐会,一场是立陶宛音乐与戏剧学院小号演奏家劳瑞纳斯·拉普的独奏音乐会(“浙音”小号演奏家李欢伟助演),另一场是卡塔尔交响乐团长笛首席亚历山大·赫斯金的独奏音乐会。两场音乐会都是管乐演奏家的展示,故从气场上有着一种刚柔相济的感觉。
  劳瑞纳斯·拉普是一位新生代演奏家,曾在赫尔辛基交响乐团和马尔默交响乐团工作,2008年任立陶宛交响乐团小号副首席。他也曾在维尔纽斯铜管五重奏组、迪杜瓦铜管五重奏组和菲尔铜管五重奏组担任小号演奏家。
  当晚的音乐会上,拉普使人们感受到了当今世界铜管演奏的优秀理念,他技巧流畅,音色纯亮,吹奏起来颇为轻松。第一首作品,他用Piccolo小号演奏了吉恩·约瑟·莫莱特的《回旋曲》,声音高亢嘹亮,很有穿透力和金属感,音乐的旋律线条如歌唱般圆滑。接下来他演奏的朱塞佩·托雷利的《第七奏鸣曲》,显示出了技术全面、音乐娴熟的演奏能力。
  音乐会上,拉普还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的《三首歌曲》、霍夫汉斯的《格里高利的祈祷者》、卡尔皮尔斯的《奏鸣曲》等作品,这些作品的演奏,都反映出拉普作为一名现代铜管演奏家所具有的良好素质,他的沉稳与淡定使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他定会拥有光明的前途。
  音乐会中,“浙音”青年小号演奏家李欢伟亦同台献技,他为大家演奏了赫伯克·克拉克的《灿烂随想曲》、许林的《秧歌》、库特鲍斯勒的《小奏鸣曲》等作品。
  李欢伟的演奏同样很有亮点,从实际效果看,他的方法、技术和音色都很先进,音乐上也颇有独特韵味,尤其是他演奏的中国乐曲《秧歌》(许林曲),给人们带来的感觉十分新颖,既有着西方小号的嘹亮感,又有着中国唢呐的民俗味道,听起来既欢愉又亲切。
  音乐会的最后,拉普和李欢伟共同用Piccolo小号演奏了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双小号协奏曲》。二人严谨而又精彩的合作,使整场音乐会在一种古典、庄重、恢弘的气氛中结束。
  小号音乐会结束后,一场长笛独奏与重奏音乐会又开始了。这场音乐会的主角是优秀的青年长笛演奏家,卡塔尔交响乐团长笛首席亚历山大·赫斯金。赫斯金出生于白俄罗斯,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的高才生,曾任莫斯科大剧院交响乐团短笛首席。这个年轻演奏家属于“才高八斗”式的人物,技术超好,音乐全面,还有着鲜活别致的演奏风格。当晚他以斯蒂芬·利亚斯的《异想天开的长笛独奏》开场,这首乐曲展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现代长笛技巧(气声演奏,双音演奏等),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他驾驭长笛的神奇能力。
  接下来,赫斯金以无伴奏的形式演奏了巴赫的《恰空舞曲》(改编自小提琴曲的长笛版)。这首乐曲尽现了赫斯金的演奏功力,他将古典主义的音色与风格完美展示出来,带给人们安逸、静思与激动的音乐感受。
  塔克塔奇什维利的《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洛维尔·利伯曼的《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是赫斯金接下来演奏的主要作品,这两首作品都有着专业化的技巧和个性强烈的音乐,赫斯金的演奏带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效果。
  本场音乐会上,来自“浙音”的长笛副教授何靖、青年长笛教师韩、浙江交响乐团长笛演奏家岳鑫与赫斯金一起演奏了弗里德里希·库劳的《G大调长笛三重奏》和尤金·波扎的《夏日山间》长笛四重奏。   与赫斯金合作,三位中国演奏家非常专注,他们在赫斯金的感染下精神抖擞,与其配合流畅娴熟,演奏起来一丝不苟,深得观众的喜爱。而赫斯金则在与三位中国演奏家的合作中找到了热情和惬意的感觉。
  音乐会上,赫斯金还为大家演奏了内德·麦高文的《克利夫兰时光》、柳慧的《难忘的记忆》等作品。他的高超演技和全面的修養,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提琴“巴赫”令人炫目
  在本届室内乐音乐节上,有一场与众不同的重要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主角是“浙音”年轻的中提琴教师刘瓅元。
  刘瓅元是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硕士毕业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育博士,目前除任教“浙音”外,还是上海爱乐乐团的中提琴客座首席。
  作为目前中国新生代的中提琴演奏家,刘瓅元近年来的表现非常抢眼,当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她是著名中提琴教育家王绍武和何荣的学生,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后又先后师从于Castleman、Michael·Tree、Steven·Tenenbom、HsinyunHuang等中提琴名家。
  回国后,她不仅在中提琴教学岗位上屡有建树,还频繁活跃在中提琴独奏及室内乐重奏的舞台上。2017年,她在上海爱乐乐团的协奏下首演了天才作曲家龚天鹏的中提琴协奏曲《麦田里的守望者》,受到了广大听众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本届室内乐音乐节上,刘瓅元在杭州大剧院举行了一场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的完整演奏会。为了使听众能够听清巴赫音乐的和声走向,刘瓅元别出心裁,在独奏时加入了羽管键琴和琉特琴,为其提供数字低音及和声重音(和弦根音及和声架构),为此,她聘请了青年羽管键琴演奏家江禹杉和青年琉特琴演奏家张洛菩加盟,共同完成了这场技术与艺术含量颇高的音乐会。
  当晚的音乐会对刘瓅元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巴赫全套无伴奏组曲,对于任何一位中提琴演奏家来说都是一件既艰难又棘手的事,它是对演奏家的技术能力、艺术潜力和身体耐力的综合考验。然而,刘瓅元不但做成了这件事,而且还做得相当出色,她在现场的表现使很多闻讯而来的同行(包括著名中提琴教授沈西蒂、何荣等)都为之叹服。
  音乐会开始后,刘瓅元从《G大调第一组曲》开始,分别演奏了《d小调第二组曲》《降E大调第四组曲》《D大调第六组曲》《c小调第五组曲》《C大调第三组曲》。她的演奏娴熟流畅,六首组曲衔接自如,一气呵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现场观摩刘瓅元的演奏,认为她有以下几点突出而不俗的表现:
  一、整体感强,结构把握均衡
  刘瓅元演奏的六首组曲,每一首都有着均衡的结构把握,整体上很有对比感和立体效果。如《G大调第一组曲》,她首先将第一乐章“阿拉曼德舞曲”奏得非常流畅而生动,再将第二乐章“库朗特舞曲”奏得轻巧幽默,使二者之间形成了风格与个性上的鲜明对比。接下来的第三乐章“萨拉班德舞曲”奏得沉稳缓慢,并加强了其中的隐形复调感,使其在整部组曲中起到了“杠杆”般的均衡作用,其后的“小步舞曲”乐章和“吉格舞曲”乐章,她则采用了优雅和流畅的演奏风格,使音乐更加具有了性格化和民间化的色彩,为整部组曲带来了生动的、立体化的情绪展现。
  再如《D大调第六组曲》,第一乐章“前奏曲”她拉得紧凑而流利,速度相对较快,第五乐章“加沃特舞曲”则拉得与众不同,很有“顽皮”的趣味,整部组曲从结构的把控上颇具弹性,听起来十分富有生机和鲜活感。
  二、音色通透,和声清晰
  中提琴演奏,音色是最讲究的,而演奏巴赫的作品,中提琴的音色就更加讲究,它必须是充实、厚重、丰满、亮泽的,且还要具有“歌唱”和“朗诵”般的双重感觉。这样的音色很难把握,因为它既古典又浪漫(适应现代听众),分寸上非常不好处理。
  刘瓅元的现场演奏证明她的音色是“漂亮”的,她的声音通透,兼有洪亮的气势和细腻的变化,特别是C弦的浓烈和A弦高把位的刚劲,很有特殊的味道和松弛的感觉。我在现场观察到,刘瓅元当晚使用的是古典的巴洛克弓,这种弓由于重量分配比例不同于现代弓,演奏起来很难控制。然而刘瓅元却很好地驾驭了这把巴洛克弓,当晚她用这把弓演奏出来的分弓(detache)与连弓(legato)非常延绵贴切,这样的弓法为巴赫的音乐带来了很好的“巴洛克”效果。
  刘瓅元的演奏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和声的作用,当晚她在两位助演音乐家(羽管键琴、琉特琴)的协助下,将巴赫音乐中的和声线条勾勒得十分清晰,听众在欣赏时,感受到的是音乐细腻的层次与织体,还有着复调思维的集中体现。
  三、音乐独特,风格大胆
  刘瓅元演奏的巴赫很有风格,从音乐表现看,她对巴赫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这与她年初赴奥地利短期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这次留学,使刘瓅元对巴赫有了设身处地的深入了解,故而在演奏他的作品时能够从精神上以及内在气韵上有所感悟。当晚她在演奏六首无伴奏组曲时,很多地方(包括速度、力度、句法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处理,而这种处理则有着符合她独特思维的逻辑理念。至于技术方面,很多细节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例如用巴洛克弓所奏出的复调旋律等),这些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再有,刘瓅元演奏的巴赫组曲不乏适度的浪漫色彩(如很多歌唱的慢板和轻巧的舞曲),我认为,这是现代演奏家在演奏古典作品时所自然附加的时代感,而这种适当的时代感对于当下的听众来说,则是一种在理解上十分需要的创新之意。
  专家大课及学生比赛
  “浙音”历届国际音乐节中都设有专家大师班,本届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也不例外,其间共有各类专家大课三十余场(弦乐、管乐、打击乐都有)。我本人在“浙音”的几天内曾留意观摩了一些大师班,对专家们的授课方式和方法印象颇深。
  例如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小提琴教授伊万娜·阿奇莫斯基·兹科齐的小提琴大师班就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兹科齐当天指导了好几位学生,我看了其中的两位,一位女同学(大一学生),演奏的是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另一位男同学(大三学生),演奏的是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两个学生水平不同,演奏中的特点与缺陷也不同,然而兹科齐对他们的现场“诊断”都非常准确,且在诱导和示范方面显示出耐心细致的态度。   对于演奏莫扎特“第五”的那个女学生,兹科齐首先强调的是正确的声音,并现场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运弓方法来逐渐找到相应的声音,她還对学生在演奏中出现的不正确重音进行了纠正。
  几个“回合”下来,学生演奏的莫扎特“第五”就像模像样了。而对那个演奏“圣-桑三”的男学生,兹科齐也很有办法,她以良好的现场示范,给学生展示了这个乐章洒脱帅气的音乐风格,同时以敏锐的眼光,指出了学生左右手方面的很多细节缺陷,并以她自己擅长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加以纠正。
  再如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小号教授米拉登·焦耶维奇的小号大师班。我当时去观摩时,他正在给一个男学生上课,上课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普通的两个八度以内音阶。然而据我所观察,这位教授对音阶的要求极高,不但音准、音色从严把关,就连基本的气息、口型以及音的稳定状态也毫不放松。这样的教学很有实效,它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所演奏的乐器自然地产生出理念上的重新认识。
  除此之外,我还观摩了大提琴、竖琴、双簧管等其他乐器的大师课,并对这些国外一流专家的教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本届国际室内乐艺术节期间,“浙音”管弦系还组织本校学生(包括附中学生)进行了室内乐重奏比赛,内容包括管弦乐的各类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五重奏、竖琴重奏、小合奏等。这些重奏组的水平参差不齐,但可以看出都经过了一定的专门训练,有些组合的演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例如大管四重奏(演奏“柴四”第三乐章)、钢琴五重奏(演奏德沃夏克钢琴五重奏)、小提琴二重奏(演奏萨拉萨蒂《纳瓦拉》),还有管乐合奏演奏的德沃夏克《管乐小夜曲》。
  在这些重奏比赛中,我对“浙音”附中的两对组合印象深刻,一是演奏小提琴二重奏的两个学生,二是演奏钢琴三重奏的三个学生,他们的演奏(包括技术、基本功、音乐)甚至比大学本科的学生还要好。
  “浙音”第二届国际室内乐比赛是好戏连台的,直至11月12日结束,其中很多高水平的音乐会我都错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然而,“浙音”加强室内乐人才梯队建设,努力与国际水平接轨,力争早日融合在世界一流的音乐艺术潮流中,这种富有远见的观念与奋斗精神是令我最为欣赏和钦佩的。
  正如该院院长王瑞所说:
  “‘浙音’今后要在室内乐领域加强开拓,通过室内乐艺术中心的成立,努力培养这方面的特殊人才,同时利用广泛的国际合作,将其打造成传承中华文化、促进音乐艺术交流、具有浙江文化与艺术特色的室内乐艺术实践平台,为中国室内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世纪的贡献。”
  室内乐是提升艺术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托。这句话目前已被业内人士和广大音乐爱好者所深刻理解,为此,“浙音”连续举办国际室内乐音乐节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们期待并相信,“浙音”日后定会成为室内乐艺术成长的滋润热土,在这里,必将会盛开众多艳丽的室内乐之花。
其他文献
摘要:成功的音乐教育不是创造出一鸣惊人的物质财富,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功用。中国音乐有民歌、歌舞、说唱、戏曲、民族器乐五类分法和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祭祀音乐的四类分法,前者属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后者属于中国传统音乐。大学非音乐专业开设民族音乐课,可以引导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民族民间音乐不同风格的音韵之美,了解和体会各地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之魂,弘揚中国民族音乐。  关键词:高校;中
期刊
局部思维与系统思维——这是传统戏曲音乐设计和现代戏曲音乐作曲在思维方式上的分水岭。过去,戏曲的音乐“创作”沿袭着一种主要的思维模式:以词格(包括对风格、格律、声韵等的综合认知)“挂曲牌”然后理顺唱腔,它的主要职责是帮助演唱者处理好词和曲的关系,有时在特定词意的启示下也作一些结构的调整和旋律的扩展,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这种方法的创作性较弱,所以人们把它定格为“音乐设计”。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着眼于“曲
期刊
爱德华·加德纳被任命为伦敦爱乐乐团下一任首席指挥  伦敦爱乐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日前宣布,英国指挥家爱德华·加德纳(Edward Gardner)将从2021/22乐季起担任乐团首席指挥,任期5年。这一任命也使加德纳成为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首位担任该职位的英国人。他将从现任首席指挥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手中接过执掌乐团的重任。尤洛夫斯基自2007年
期刊
由著名编剧安德鲁·洛伊·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创作于1981年的音乐剧《猫》(Cats)至今已有三十八年了。虽说这几十年间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上演了无数场次以及无数版本,但1998年官方录制的《猫》却成为了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一个版本。因为其中由伊莲·佩姬(Elaine Paige)扮演的魅力猫——葛丽兹贝拉(Grizabella)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她将这
期刊
放歌十月蓉城,共鸣盛世金钟。10月19日晚,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成都隆重开幕。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在全国各族人民沉浸在共和国70华诞的喜庆之时,文艺界的盛会——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美丽的成都隆重举办,交响大合唱《我爱你中国》将拉开
期刊
声乐(美声)比赛金钟奖获奖选手  李?鳌:山东省音协报送  蔡静雯:广东省音协报送  王一凤:中国歌剧舞剧院报送  李思琦:武汉音乐学院报送  胡斯豪:上海音乐学院报送  声乐(民族)比赛金钟奖获奖选手  马小明:中国音乐学院报送  毛一涵:北京音协报送  李勇君:中国歌剧舞剧院报送  陈思里:北京音协报送  赵?越:中国煤矿文工团报送  小提琴比赛金钟奖获奖选手  党华莉:中國音协小提琴学会报送
期刊
17部智能手机拼成的“钢琴”现身欧洲  一加手机(One Plus)2019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南岸展示了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机“钢琴”。这台钢琴的键盘部分由17台最新上市的一加手机7T Pro连缀而成,每台手机显示三白二黑五个琴键,共85个琴键。钢琴家卡里姆·卡马尔(Karim Kamar)在发布会现场演奏了这架钢琴。11月12~16日,钢琴还被运往法国巴黎、德国罗滕堡和芬兰赫尔辛基进行巡演。 
期刊
10月25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决赛在成都落下帷幕。山东省音乐家协会选送的参赛选手李鳌获得了“金钟奖”美声唱法第一名。  李鳌,山东德州人。著名旅美男中音歌唱家。李鳌现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是我国优秀青年歌唱家,其唱法优雅、明亮、优美动听。2006年,李鳌考入了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魏凡俭教授学习声乐演唱。年仅29岁的他曾先后荣获
期刊
“坐着唱也讨好”,这句话出自“鬼才”剧作家魏明伦先生。魏大师用此话评价四川省川剧院帮腔演员简小丽,话里藏着三个意思:坐着唱,特指川剧高腔的帮腔;帮腔是可以出彩,大有作为的;简小丽的帮腔讨得了观众的好。  帮腔,意即帮衬,支持;替人说话。戏剧中的帮腔,指台上人主唱、多人在台后和唱的演唱形式,用以衬托演员的唱腔,渲染舞台气氛,或叙述环境和剧中人的心情。  新中国成立前,川剧的帮腔没有专门的角色安排,而
期刊
[摘要]独立音乐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独立音乐”的概念开始传入中国,早期也被叫做“小众音乐”。独立音乐的文本不被风格和类型所限制,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有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音乐表达的内容更加的宽泛,与社会的关联更加紧密,作品在编曲上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实验性和先锋性色彩,大都用创造性的思维诠释作品的内在含义,这是独立音乐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独立音乐多元化的原因。随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