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将推动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程;网络教学
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可有助于我们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物质基础的教学试验,目前,各种软件所提供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料乃至与之相配套的音乐设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容量、速度、效果等达到了最佳状态,因而使语文教育有可能成为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系统工程。
一、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为转化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网络教学优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自主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广读、多读才能有所悟,广读、多读必须要有大量阅读的材料,网络教学就可以提供丰富的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网络教学维持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网络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多方创设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网络教学环境,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著名作家的文章一单元时,网络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
2.网络教学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广泛阅读是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如执教《绿色蝈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走进蝈蝈的世界,了解蝈蝈,教学之前,我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从电脑网页上收集有关蝈蝈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这些图片和资料。可见,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广泛阅读,自由地汲取知识。不仅逐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3.网络教学促使了学生自得自悟
网络教学中,教材起着引领的作用。教师带领学生先学习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疑、多问、多读、多想,以求自得。在自得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多读类似范文内容的文章,启发思考,形成量的积累,而达到自悟,如我在《春》一课的教学中,通过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例如春天的花、春天的境、春天的歌、春天的诗、春天的人、春天的节日等等。
三、网上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學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关于两小儿争论的问题:一天中太阳与地球的远近距离,我先让学生分小组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在课下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然后我利用Authorware制作了问题解答的动画。动画的内容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利用物理知识解释了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大。第二段利用地理知识解释太阳中午比早晨使人感到热。第三段综合地理和物理知识解释了太阳在一天内会产生与地球远近距离的改变。这样,学生既在课内学到了语文知识,也在课题研究中进行了一次学科之间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移。
四、实践中的思考
在信息技术和初中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现择其要点言之:
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此外,教师在美术、音乐等方面亦应有不俗的修养。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3、不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尤其应重视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否则在社会、家长与学生的多重压力之下,网络教学难免逃生无门。
总之,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语文课程教学的全面改革,这是一个显见的事实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从事语文课程教学的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这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中共同努力、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郭海燕.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解析[J].中学语文.2015(09),47-48.
[2]冷红燕.论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J].科学中国人.2016(02),258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程;网络教学
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可有助于我们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物质基础的教学试验,目前,各种软件所提供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料乃至与之相配套的音乐设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容量、速度、效果等达到了最佳状态,因而使语文教育有可能成为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系统工程。
一、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为转化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网络教学优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自主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广读、多读才能有所悟,广读、多读必须要有大量阅读的材料,网络教学就可以提供丰富的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材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网络教学维持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网络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多方创设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网络教学环境,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著名作家的文章一单元时,网络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
2.网络教学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广泛阅读是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如执教《绿色蝈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走进蝈蝈的世界,了解蝈蝈,教学之前,我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从电脑网页上收集有关蝈蝈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这些图片和资料。可见,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广泛阅读,自由地汲取知识。不仅逐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3.网络教学促使了学生自得自悟
网络教学中,教材起着引领的作用。教师带领学生先学习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疑、多问、多读、多想,以求自得。在自得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多读类似范文内容的文章,启发思考,形成量的积累,而达到自悟,如我在《春》一课的教学中,通过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例如春天的花、春天的境、春天的歌、春天的诗、春天的人、春天的节日等等。
三、网上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學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关于两小儿争论的问题:一天中太阳与地球的远近距离,我先让学生分小组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在课下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然后我利用Authorware制作了问题解答的动画。动画的内容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利用物理知识解释了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大。第二段利用地理知识解释太阳中午比早晨使人感到热。第三段综合地理和物理知识解释了太阳在一天内会产生与地球远近距离的改变。这样,学生既在课内学到了语文知识,也在课题研究中进行了一次学科之间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移。
四、实践中的思考
在信息技术和初中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现择其要点言之:
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此外,教师在美术、音乐等方面亦应有不俗的修养。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3、不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尤其应重视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否则在社会、家长与学生的多重压力之下,网络教学难免逃生无门。
总之,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语文课程教学的全面改革,这是一个显见的事实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从事语文课程教学的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这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中共同努力、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郭海燕.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解析[J].中学语文.2015(09),47-48.
[2]冷红燕.论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J].科学中国人.2016(0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