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持续推进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产生了质的飞跃。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的发展带来的严重资源危机。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全面实施智能配电的发展策略,以缓解我国现阶段用电紧张的局势。本篇文章对智能配电的概况做出了主要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智能配电系统中几种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配电 技术 概况 应用
一、引言
智能电网的提出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危机的重大举措。作为新形势下电力发展的主流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的实施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坚强保障,为我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的生活提供基本服务设施的同时也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步。其中智能电网中的配电网络部分与用户的用电设施紧密相连,对于用户的用电需求与用电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智能配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尤为重要了。
二、智能配电概况
(一)智能配电的相关概念
顾名思义,智能电网即整个电力系统网络的高速集成与智能化。在高速运行的网络上进行传输的同时经过设备的有效监测、处理及控制,从根本意义上实现电能的安全可靠传输,保证用户用电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同时,智能电网的使用使得电力的传输具有一定的经济与环保性能,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及经济的进步是完全一致的。
智能配电系统是联系用户与电力传输系统的纽带,是智能电网中不可替代的组成要素。因此,智能配电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在原有配电线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高效的整合及革新,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真正践行我国电力事业的根本职责。
(二)智能配电的重要作用
智能配电技术的实施将我国人工控制单向供电转变为高度自控的同时实现了我国经济与社会两重效益的全面提高。首先,智能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对整个配电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集中式的管理,通过对系统容载比的合理控制,做到了配电网负荷率及系统容量的全面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电力系统二次投资的产生。其次,智能配电网的实施彻底杜绝了以往由于电闸故障而引起的线路问题的产生,为用户的用电提供了可靠性能的安全保障。此外,智能电网的应用属于资源节约环保的范畴。传统的配电系统片面侧重于配电数量的最大化,而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接入的最大值限制,单就其配电的整体规划来讲也缺乏相对的完善性,这些状况的存在都大大影响了电能的科学配送,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智能配电的实施允许更多的用户接入其中,而不会产生电能供应不足及能源损耗的现象。这些都要归功于其独有的自适应进行用户接入量与运行成本之间的调节。同时,电能损耗的减少也将煤等燃料的使用量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前进步伐。
三、智能配电系统中几种配电技术的应用
(一)配电网自愈技术的应用
自愈指的是在无人为控制或极少数人为控制条件下,将配电网中已损坏的设备进行分割或通过其本身的性能进行设备的调控使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从而最大限度的规避配电系统风险的产生,全面实现用户用电的正常化。配电网这种自愈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配电网的分区维护与运转上的,即将配电网分为正常、故障、维修、脆弱四个完整的区域,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计算方法对区域的类型加以判断,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补救。此外,智能配电系统中开关的设置受到软件控制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其状态进行安全监控、辨别其问题的产生并进行自我修复,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这就实现了开关的可靠性运行保障。
(二)以分布式发电及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微网技术
智能配电的互联式发电是由发电站的合理分布及资源的有效存储实现的。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智能配电技术更多的是依靠整个网络结构的优化,但也要注意单个网络自身运转的正常。微网的建立既完成了单个网络的运转,又顺利实现了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并将这两种模式进行灵活的转换,从本质上来说实现了配电系统的最大智能化。
(三)仿真技术的应用
所谓仿真技术实为配电网络进行自适应调控与故障发生情况下的网络拓扑结构重建工作时进行的配电网内部评估与检测。这种仿真技术的实现是通过实时平台软件的开发与数学理论的综合应用,参考配电网络的实时运行与物理性能的表现,进行配电网的确切状态估计,并在评估机制产生之后启动应急措施而实施的系统配置及时优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配电的产生及运用是解决新时期我国能源枯竭问题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满足我国人民日常用电质量的可靠保障。我们应在其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更大范围的完善与更新,从根本上实现配电系统经濟与社会效益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智能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系统结构[J].河南科技,2013(6).
[2]王成山,王守相,郭力.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展望[J].南方电网技术,2010(1).
[3]吴洪勋.论智能配电技术在城市配电中的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4]李哲熙,李海华.关于智能用电技术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
作者简介:
胡庆瑜,男,1973年出生,现任沁阳电业局计量管理中信主任、助理工程师。
【关键词】智能配电 技术 概况 应用
一、引言
智能电网的提出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危机的重大举措。作为新形势下电力发展的主流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的实施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坚强保障,为我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的生活提供基本服务设施的同时也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步。其中智能电网中的配电网络部分与用户的用电设施紧密相连,对于用户的用电需求与用电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智能配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尤为重要了。
二、智能配电概况
(一)智能配电的相关概念
顾名思义,智能电网即整个电力系统网络的高速集成与智能化。在高速运行的网络上进行传输的同时经过设备的有效监测、处理及控制,从根本意义上实现电能的安全可靠传输,保证用户用电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同时,智能电网的使用使得电力的传输具有一定的经济与环保性能,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及经济的进步是完全一致的。
智能配电系统是联系用户与电力传输系统的纽带,是智能电网中不可替代的组成要素。因此,智能配电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在原有配电线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高效的整合及革新,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真正践行我国电力事业的根本职责。
(二)智能配电的重要作用
智能配电技术的实施将我国人工控制单向供电转变为高度自控的同时实现了我国经济与社会两重效益的全面提高。首先,智能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对整个配电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集中式的管理,通过对系统容载比的合理控制,做到了配电网负荷率及系统容量的全面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电力系统二次投资的产生。其次,智能配电网的实施彻底杜绝了以往由于电闸故障而引起的线路问题的产生,为用户的用电提供了可靠性能的安全保障。此外,智能电网的应用属于资源节约环保的范畴。传统的配电系统片面侧重于配电数量的最大化,而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接入的最大值限制,单就其配电的整体规划来讲也缺乏相对的完善性,这些状况的存在都大大影响了电能的科学配送,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智能配电的实施允许更多的用户接入其中,而不会产生电能供应不足及能源损耗的现象。这些都要归功于其独有的自适应进行用户接入量与运行成本之间的调节。同时,电能损耗的减少也将煤等燃料的使用量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前进步伐。
三、智能配电系统中几种配电技术的应用
(一)配电网自愈技术的应用
自愈指的是在无人为控制或极少数人为控制条件下,将配电网中已损坏的设备进行分割或通过其本身的性能进行设备的调控使其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从而最大限度的规避配电系统风险的产生,全面实现用户用电的正常化。配电网这种自愈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配电网的分区维护与运转上的,即将配电网分为正常、故障、维修、脆弱四个完整的区域,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计算方法对区域的类型加以判断,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补救。此外,智能配电系统中开关的设置受到软件控制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其状态进行安全监控、辨别其问题的产生并进行自我修复,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这就实现了开关的可靠性运行保障。
(二)以分布式发电及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微网技术
智能配电的互联式发电是由发电站的合理分布及资源的有效存储实现的。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智能配电技术更多的是依靠整个网络结构的优化,但也要注意单个网络自身运转的正常。微网的建立既完成了单个网络的运转,又顺利实现了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并将这两种模式进行灵活的转换,从本质上来说实现了配电系统的最大智能化。
(三)仿真技术的应用
所谓仿真技术实为配电网络进行自适应调控与故障发生情况下的网络拓扑结构重建工作时进行的配电网内部评估与检测。这种仿真技术的实现是通过实时平台软件的开发与数学理论的综合应用,参考配电网络的实时运行与物理性能的表现,进行配电网的确切状态估计,并在评估机制产生之后启动应急措施而实施的系统配置及时优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配电的产生及运用是解决新时期我国能源枯竭问题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满足我国人民日常用电质量的可靠保障。我们应在其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更大范围的完善与更新,从根本上实现配电系统经濟与社会效益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智能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系统结构[J].河南科技,2013(6).
[2]王成山,王守相,郭力.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展望[J].南方电网技术,2010(1).
[3]吴洪勋.论智能配电技术在城市配电中的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4]李哲熙,李海华.关于智能用电技术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
作者简介:
胡庆瑜,男,1973年出生,现任沁阳电业局计量管理中信主任、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