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与他的朋友们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曼及其夫人克拉拉

  以后的几年里,勃拉姆斯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在德国许多地方演奏。他多次与克拉拉(她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在同一场音乐会中演出,有时他单独演奏,有时与克拉拉四手联弹。克拉拉比自己的丈夫舒曼多活了40年,她一直与勃拉姆斯保持着经常联系。

勃拉姆斯与好朋友约阿希姆


  勃拉姆斯创作了众多的音乐作品,其中著名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创作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这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和第三两个乐章,都有很多技巧颇深的独奏部分,这并不是从小就学习钢琴的勃拉姆斯能够独立完成的,实际上他得到了好朋友约瑟夫·约阿希姆的帮助。
  1878年8月22日,勃拉姆斯将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手稿寄给好朋友约阿希姆(因为勃拉姆斯准备由约阿希姆担任该协奏曲的小提琴独奏),同时附上如下说明:
  “完成这个乐章,我还不清楚你需要的小提琴独奏部分是什么。当然,在不影响作品品质的基础上,我希望你能够给予改进。如果你认为不需要再加润饰,可以说明;如果你能够注明那些太困难的、太笨拙的或者无法演奏的部分,我也表示衷心感激。整部协奏曲一共有四个乐章。”
  不久,约阿希姆给勃拉姆斯寄来了回信:“我非常荣幸地知道你将要创作一部拥有四个乐章的小提琴协奏曲。该协奏曲确实有许多优美的小提琴旋律,不过能否在音乐厅演奏仍然有待商讨。我们可以利用几天的时间一起商议吗?”
约瑟夫·约阿希姆

  约阿希姆起初建议,这部协奏曲能够在圣诞节之前首演,但是在10月23日接到勃拉姆斯的来信:“我的写作速度比较缓慢,可能无法如期首演。特别是慢板和诙谐曲两个乐章的谬误拙劣,更使我难以定稿。”几个星期以后,勃拉姆斯又给约阿希姆来信说:“中间的两个乐章完全失败,我只好利用一个贫乏的慢板乐章来取代它们。现在附上部分手稿,并且同意你对此进行修改。明年元旦之前也可以完成管弦乐部分,使该协奏曲能够在莱比锡演出。如果一切如愿,我希望在柏林与你见面。”
  1878年底,在柏林市的国家图书馆,勃拉姆斯与约阿希姆最后商定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全部手稿,一部著名的音乐作品终于在曲折的过程中问世。这部最后分为三个乐章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于1879年1月1日顺利地在德国莱比锡首演,由约阿希姆担任小提琴独奏,勃拉姆斯亲自指挥,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在勃拉姆斯与约阿希姆为期几个月的书信交往中,能够看出约阿希姆对《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直接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 这部协奏曲的全部小提琴独奏部分都是约阿希姆改进以后才定稿的;2. 约阿希姆为这部协奏曲加入了即兴演奏的部分;3. 该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原来只有“欢愉的快板”的说明,约阿希姆又再加上了“但是不过份活泼”的解释。
  1879年夏天,勃拉姆斯打算创作另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并希望与约阿希姆进行合作。然而在1880年,约阿希姆因为误会自己的歌唱家妻子阿玛莉·维斯与别人有不正当关系而闹离婚,由于勃拉姆斯支持阿玛莉·维斯,约阿希姆很生气,从此中断了与勃拉姆斯的交往与联系。得不到约阿希姆的帮助,勃拉姆斯创作第二部小提琴协奏曲的计划也就胎死腹中了。
  尽管勃拉姆斯与约阿希姆这两位好朋友不欢而散,但是约阿希姆在以后的一些音乐会上仍然继续演奏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因为他知道勃拉姆斯音乐的价值。
  1887年,勃拉姆斯计划创作一部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二重协奏曲,然而他深感自己对弦乐器的理解不够深入。虽然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已经获得巨大成功,但那时是因为有约阿希姆的指导与帮助。而现在却不同了,自己和约阿希姆中断了交往与联系,没有人可以在一些具体的弦乐演奏上帮助自己,因此勃拉姆斯非常苦恼。随后勃拉姆斯给舒曼的夫人克拉拉写了一封信,向她讲述了自己的苦恼。很快克拉拉就给勃拉姆斯回了信,她在信中說,希望勃拉姆斯能够与约阿希姆重归于好,这样不论是对他个人或是对事业都大有好处。勃拉姆斯听从了克拉拉的劝告。于是他在1887年7月给约阿希姆寄去了一张明信片,在上面勃拉姆斯写道:“我近期准备创作一部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二重协奏曲,有不少技术上的问题需要请您合作,不知您的意见如何?” 在收到明信片以后,约阿希姆很快就给勃拉姆斯回了信,他在信中说道:“我非常乐意进行合作。”这样一来,一对朋友又重归于好了。
  有了约阿希姆的指导与帮助,勃拉姆斯很快就完成了《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的创作,并且于1887年10月18日在德国科隆举行了这部二重协奏曲的首次公演。这次的首演由约阿希姆演奏小提琴,由罗伯特·豪斯曼(德国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演奏大提琴,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勃拉姆斯把《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题献给了约阿希姆,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道:“谨献给好朋友约瑟夫·约阿希姆”。

勃拉姆斯改变了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命运


  捷克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1841—1904)于1873年结婚,他的妻子安娜是一位歌剧演员,嗓音浑厚甜美。德沃夏克与妻子相亲相爱,他们一共生了6个孩子。幸福和睦的家庭为德沃夏克创造了安宁、舒适的写作环境。经过近十年的音乐实践,德沃夏克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创作基础,熟练地掌握了多种创作音乐作品的技巧。他那蕴藏已久的创作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只要一拿起笔,优美动人的旋律就好像流之不竭的泉水一样涌现出来。就这样,他创作了一部又一部的音乐作品。然而,虽然德沃夏克已经是拥有一定数量作品的作曲家,并且在国内成功地举行了几场音乐会,但是他这时还没有什么名气,因此他的这些音乐作品出版时,第一版都是不对外公开销售的,这样他自然也得不到什么收入。
  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德沃夏克只好抽出时间去教授音乐课,另外还兼任教堂的风琴师,以求获得一些报酬。尽管如此,收入仍然不够全家的开支。在这样的情况下,德沃夏克只好向奥地利一个专门资助贫困而有天赋的音乐家的机构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得到经济补助。按照该机构的规定,贫困音乐家递交申请书的同时,需要附上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评委会再根据这些作品的质量,决定是否给予经济补助以及补助的数目。该评委会由一些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组成,其中德国著名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则是评委会中关键性的人物。德沃夏克连续几年递交了申请,勃拉姆斯从德沃夏克附送的音乐作品中意识到他是一位勤奋刻苦、才华横溢、颇有作为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在看完德沃夏克创作的一些音乐作品以后,激动地走来走去,许久无法平静下来。他回忆起好朋友约阿希姆当年将自己介绍给舒曼夫妇的情景:舒曼夫妇是那样真诚、热情地接待他,那样由衷地赞赏他的作品,并极力宣扬和推荐他,从而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于是勃拉姆斯给他的好朋友——德国柏林市的一位著名出版家希姆洛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如果您深入了解德沃夏克的音乐作品以后,您就会像我一样地喜欢他。这是一些优美动人的作品,像您这样的出版家一定会对这些作品深感兴趣。任何您想得到的音乐作品,不论是歌剧、钢琴曲还是交响曲,德沃夏克都可以写出来。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天才,但也是一个贫困的人。所以,我请求您特别给予关照。”
  出版家希姆洛克收到勃拉姆斯的信以后,接受了他的建议,出版了德沃夏克的音乐作品,从而使德沃夏克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勃拉姆斯的这封信帮助德沃夏克摆脱了困境,使得他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德沃夏克

  勃拉姆斯通过作品认识了德沃夏克,而德沃夏克对勃拉姆斯充满了感激和尊敬之情,两人结下了深厚又长期的友谊。勃拉姆斯经常与德沃夏克共同研究和分析音乐作品,同时中肯地指出德沃夏克作品中不足的地方。德沃夏克是一个聪明之人,在勃拉姆斯画龙点睛的指点下,他创作的作品越来越成熟,日趋完美。他们俩相互关注,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德沃夏克特地写了一首《d小调四重奏》敬献给勃拉姆斯,并且把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成功地改编为管弦乐以后敬献给勃拉姆斯。在德沃夏克赴美国演出时,勃拉姆斯亲自为德沃夏克的乐谱校对。

勃拉姆斯的天赋和幽默


  勃拉姆斯拥有灵敏的听觉和杰出的演奏才能。   有一天,勃拉姆斯与几个朋友在一家咖啡店吃东西,只听见隔壁房间传来一阵阵钢琴声,原来是有人在练习弹钢琴。由于练习曲非常单调和乏味,听的人都感到厌烦。勃拉姆斯的朋友们捂着耳朵高声叫道:“啊,这个该死的女人!” 勃拉姆斯马上纠正说:“不,弹钢琴的不是女人,而是男人。”朋友们走过去一看,果然是一个男人在弹钢琴,只见他咬着牙,瞪着眼睛,正用双手拼命地敲着琴键呢。朋友们都佩服勃拉姆斯灵敏的听觉。
小约翰·施特劳斯

  还有一次,勃拉姆斯与好朋友、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家雷曼尼合作到各地演出(勃拉姆斯彈钢琴,雷曼尼演奏小提琴)。他俩来到德国的格丁根,在临演出前发现演出用的钢琴低了半度音,当时要请人来调音已经来不及了,而雷曼尼又不愿意将自己小提琴定好的音降低(因为放松琴弦会影响小提琴的音色和演奏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勃拉姆斯只好凭借自己惊人的记忆力和熟练、高超的技巧,在演奏贝多芬《克莱策奏鸣曲》的钢琴部分时,将全曲升高半度音,从而使这次演出获得成功。勃拉姆斯的演奏才能令人惊奇。
  勃拉姆斯还是一个颇有幽默感的人。
  勃拉姆斯很喜欢抽烟,他不仅会抽高级、昂贵的进口香烟,也会抽“体育”牌廉价香烟。有一天勃拉姆斯听了一位年轻的音乐家演奏以后,十分欣赏他,并给他一支高级的进口香烟作为鼓励。这个年轻人表示感谢以后,就把这支香烟收了起来。勃拉姆斯问道:“您不想现在就抽吗?”年轻人回答说:“是的,我要把它作为纪念品收藏起来,要知道从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那里得到香烟可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那您还是把它还给我吧。”勃拉姆斯说道。这时年轻人发愣了,不知道如何是好。勃拉姆斯却微笑着继续说:“作为纪念品,我给您换一支‘体育’牌香烟就可以了。”
  有一次,勃拉姆斯和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在奥地利维也纳相遇,施特劳斯高兴地将签名册递给勃拉姆斯,请他签名作为纪念。关于施特劳斯,许多人自然知道他的著名作品——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于是,勃拉姆斯在签名册上抄写了《蓝色多瑙河》的几小节曲谱,并在下面写了这样一些字:“遗憾的是,这并不是勃拉姆斯的作品。”
  还有一次,勃拉姆斯应银行家拉登堡的邀请到他家做客。席间,主人拉登堡取出一瓶葡萄酒,说:“尊敬的音乐家,请您品尝。这是最好的酒,是我酒中的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尝了一口,觉得这并不是最好的酒,就微笑着说:“嗯,不错,不过如果这是您酒中的勃拉姆斯,那么,请您最好还是把贝多芬拿上来。”……
  勃拉姆斯从青年时代起就热爱民歌,他曾说:“民歌—─是我的理想。”在晚年,勃拉姆斯整理完成了《德意志民歌集》(1894年),这是他对德奥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1896年,63岁的勃拉姆斯身患重病,正在瑞士休养,忽然接到老朋友克拉拉去世的电报。他非常悲痛震惊,辗转奔波赶往法兰克福,来到克拉拉的墓地。在克拉拉墓碑前,他虔诚地献上专门为克拉拉的生日而作的音乐手稿,以寄托自己的哀思……转年,勃拉姆斯也离开了这个有过深情和音乐的世界。
  1897年4月3日,勃拉姆斯病逝于维也纳,葬于维也纳中央公墓。
其他文献
周四晚上,看到快递员留在前廊的纸箱,我虎躯一震,感觉自己又陷入了麻烦,我有种预感,这又是什么昂贵的家什,而我刚好没有安装它的工具。  妻子凯西正和岳母在厨房里为每周的纸牌派对做准备。“盒子里装的啥?”我紧张地问道,眼角瞥着收到厨房角落的快递包裹。只见凯西背对岳母,轻轻对我说:“就那个,更干净啦。”  “啥叫更干净?”我想此刻的我在她眼里一定很欠扁,不懂得何时聪明地闭嘴。  “就是那个……我已经告诉
期刊
1945年4月,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纳粹德国战败的命运不可扭转,发动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国会大厦地下室自杀。就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共和国总理德·瓦勒拉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亲自前往德国大使馆对希特勒进行悼念。此举立刻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在问:“德·瓦勒拉是疯了吗?”  德·瓦勒拉当然没疯,不但没疯,他还是个极其精明老练的政客。他从20世纪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