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步入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大数据”已成为一个高频词出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大数据”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大量数据的分析来研究某种行为方式或者现象,利用其得出的结论来改善行为或现象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做事更讲究方式方法,更加科学化、理性化,不再拍脑子做事,而是有理有据,因此对数据的研究分析成为做事决策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决策和判断自然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文章将探讨大数据在政府治理带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对大数据运用的不足之处,希望从中能带来一些总结和经验。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治理;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1-0143-02
“大数据”顾名思义是大量数据的意思,即对大量数据的搜集、分类、筛选、研究,然后得出一定的结论,利用结论再制订相应的方案来改善自己的行为结果。数据分析更多的涉及统计学的领域。以往的统计学并不被人重视,而近年来由于统计学的应用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变革性的突破,使得这门学科受到了重视。数据分析不是简单地收集和整理数据,而是利用有效的数据找到事物潜在的规律,再利用规律预测事物未来发生的可能,从而改善最后的结果。有效的大数据运用能提高政府治理的效果,反之只是纸上谈兵,甚至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1 大数据运用给政府治理带来的作用
1.1 政府治理更加智能化
现在是追求打造万物互联的时代,随着科学的发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通过计算机自行完成,不仅信息输入端智能化,输出端也实现智能化。针对出现的问题能快速找到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人工智能的运用使得政府提供的便民服务越来越智能、高效。有些服务的办理流程繁琐复杂,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如今利用大数据实现智能化管理,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服务的质量。此外,政府的内部管理也实现智能化。大数据的分析对公职人员的日常工作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一些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大大提升了政府工作质量,同时提升了政府形象。
1.2 政府治理更加高效化
人的運算速度远不及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不断提高大数据的搜集能力、存储能力、分析能力、处理能力,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在大量的信息中快速地分辨出有效、有规律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有价值的解决策略。不管是从数据的搜索,还是数据的运用,都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提高了办公的效率。例如,在基建设施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客流量、客流方向、出行时间等数据的分析,较为轻松地制定出一个公交线路的计划,它的站点设置、发车时间、发车频率等信息都会根据前面数据分析的结论,给出一个最便民、最高效的方案。
1.3 政府治理更加精准化
只要数据来源真实,数据所反映的是历史结果,是客观结果,它是不会骗人的。在统计学上,样本的数量越大,最后样本所得出的统计量就更能准确地估计总体的参数,也就更贴近事实。大数据的运用可以更加细致化、精确化。例如,央行建立征信体系,通过对个人的借款还款情况、不良诚信行为的记录及违约违法行为的备案等与诚信相关的要素的统计,经过衡量打分后,制定出一套精确的征信体系。通过限制不诚信人的生活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老赖”滋生的作用。大数据能让治理的对象精准到个人,不乱抓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使得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变得更加困难,从法律上也能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对社会的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4 政府治理更加公开化
大量的数据来自社会,因此普通数据的共享也属于政府治理的范围。数据公开的程度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开放和自信程度。数据公开共享得越多,说明政府愿意在大家的监督下,公开办公,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目前,我国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建立了监督公示平台,将办公大数据公布于众,从而迫使公职人员尽职恪守。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政府办公的效率,也杜绝了大量腐败、贪污、消极怠工的不良风气。此外,数据的公开共享也拉近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距离,使得人民有了了解了政府做事方式的渠道。政府更加了解民生,人民更加配合政府的工作,整个社会的运作更加流畅、和谐。
1.5 政府治理更有预见性
数据分析不仅是对历史数据的研究,更是为了预测未来。虽然未来不可预知,但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推演,得到一个大概率的结果。政府治理的很多方面都需要从大量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中找到一定的规律,用其作为科学依据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如,对地质变化、地壳运动的检测也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地震的情况。虽然我们不能避免地震的发生,但是大数据技术能帮助我们最快速地做出应急反应,快速地部署救援战略,将伤亡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通过大数据技术预测地震的发生,那时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部署,将伤害降到更低。又如,在我国沿海地区每天都很常见的台风,也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让航海人员及时了解台风实时的风速、路径及威力。近年来,虽然我国依然饱受台风灾害的伤害,但是从伤亡人数到经济损失,每年都在逐渐降低。这是因为我们能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预测到台风的到来,从而提前做好抗台风准备,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大数据的运用给政府治理工作的很多方面都提供了预见性的决策,这些决策从以往的补救措施变成如今的预防措施。
2 大数据运用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不足
2.1 大数据的运用不够全面
大数据的运用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使用的范围不够全面。目前,大部分城市、大部分政府都在建立自己的大数据体系,而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还不能普及大数据技术。考虑到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等因素,一些城市无法建立完善的大数据体系,这影响了国家全局的大数据网络建设。因此,对这些城市的扶持,将是国家未来推行全局大数据时代的重点工作。二是对大数据使用的程度不够。目前,很多城市已经有了大数据治理的框架,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又将大数据系统置于摆设的地位,没有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这样的行为既浪费了建设体系的资源,又拘泥于形式,降低了办公的效率。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务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使用系统的操作方法,更要加强大家科学办公、合理办公、高效办公的意识,要让每一位工作人员真正体会到大数据带来的优势,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自主地去改变固有的工作思维,学习新的事物,不断进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
2.2 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人才
大数据系统想要更好地服务政府治理活动,就需要更好的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而系统的搭建离不开信息技术人才。前文提到,大数据与统计学息息相关,然而我国统计学每年的招生比例却很低,而且每年统计学的毕业生真正从事统计相关工作的比例偏低。导致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统计学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其就业方向不明确。除了少部分学生能进研究所进行宏观研究外,其余步入社会的同学们更多的是从事与其专业无关的工作。因为统计似乎跟日常的工作无关,然而又关乎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更偏向宏观。所以,想要改变现状,政府应对相关专业提供帮助,提供更多对口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和研究统计学。
2.3 大数据的共享,导致信息倒卖泛滥
数据共享过程中,必然会有不法分子对信息滥用,甚至倒卖牟利。如今,垃圾短信、垃圾电话随处可见,屡禁不止。因此,人们对私人信息的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即使是在政府部门或是正规的机构办事,也尽可能少地留下关键信息,甚至会留下虚假信息。这对数据统计而言是致命的问题,因为数据不真实会导致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准确,从而使预测的结果或是制订的一些方案也是错误的,这不利于推动大数据时代的良性发展。所以,要想更好地推动“数据治国”,必须通过法治来保障信息的私密性,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只有如此,人们才会敢于留下真实有效的信息,才能使数据真实有效,才会有更美好的大数据时代。
参 考 文 献
[1]刘叶婷,唐斯斯.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挑战[J].电子政务,2014(6):28.
[2]谢然.大数据应用案例TOP100[J].互联网周刊,2015(6):52-65.
[3]王萌萌.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大数据技术运用研究[D].重庆: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7.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治理;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1-0143-02
“大数据”顾名思义是大量数据的意思,即对大量数据的搜集、分类、筛选、研究,然后得出一定的结论,利用结论再制订相应的方案来改善自己的行为结果。数据分析更多的涉及统计学的领域。以往的统计学并不被人重视,而近年来由于统计学的应用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变革性的突破,使得这门学科受到了重视。数据分析不是简单地收集和整理数据,而是利用有效的数据找到事物潜在的规律,再利用规律预测事物未来发生的可能,从而改善最后的结果。有效的大数据运用能提高政府治理的效果,反之只是纸上谈兵,甚至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1 大数据运用给政府治理带来的作用
1.1 政府治理更加智能化
现在是追求打造万物互联的时代,随着科学的发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通过计算机自行完成,不仅信息输入端智能化,输出端也实现智能化。针对出现的问题能快速找到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人工智能的运用使得政府提供的便民服务越来越智能、高效。有些服务的办理流程繁琐复杂,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如今利用大数据实现智能化管理,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服务的质量。此外,政府的内部管理也实现智能化。大数据的分析对公职人员的日常工作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一些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大大提升了政府工作质量,同时提升了政府形象。
1.2 政府治理更加高效化
人的運算速度远不及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不断提高大数据的搜集能力、存储能力、分析能力、处理能力,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在大量的信息中快速地分辨出有效、有规律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有价值的解决策略。不管是从数据的搜索,还是数据的运用,都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提高了办公的效率。例如,在基建设施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客流量、客流方向、出行时间等数据的分析,较为轻松地制定出一个公交线路的计划,它的站点设置、发车时间、发车频率等信息都会根据前面数据分析的结论,给出一个最便民、最高效的方案。
1.3 政府治理更加精准化
只要数据来源真实,数据所反映的是历史结果,是客观结果,它是不会骗人的。在统计学上,样本的数量越大,最后样本所得出的统计量就更能准确地估计总体的参数,也就更贴近事实。大数据的运用可以更加细致化、精确化。例如,央行建立征信体系,通过对个人的借款还款情况、不良诚信行为的记录及违约违法行为的备案等与诚信相关的要素的统计,经过衡量打分后,制定出一套精确的征信体系。通过限制不诚信人的生活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老赖”滋生的作用。大数据能让治理的对象精准到个人,不乱抓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使得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变得更加困难,从法律上也能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对社会的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1.4 政府治理更加公开化
大量的数据来自社会,因此普通数据的共享也属于政府治理的范围。数据公开的程度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开放和自信程度。数据公开共享得越多,说明政府愿意在大家的监督下,公开办公,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目前,我国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建立了监督公示平台,将办公大数据公布于众,从而迫使公职人员尽职恪守。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政府办公的效率,也杜绝了大量腐败、贪污、消极怠工的不良风气。此外,数据的公开共享也拉近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距离,使得人民有了了解了政府做事方式的渠道。政府更加了解民生,人民更加配合政府的工作,整个社会的运作更加流畅、和谐。
1.5 政府治理更有预见性
数据分析不仅是对历史数据的研究,更是为了预测未来。虽然未来不可预知,但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推演,得到一个大概率的结果。政府治理的很多方面都需要从大量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中找到一定的规律,用其作为科学依据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如,对地质变化、地壳运动的检测也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地震的情况。虽然我们不能避免地震的发生,但是大数据技术能帮助我们最快速地做出应急反应,快速地部署救援战略,将伤亡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通过大数据技术预测地震的发生,那时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部署,将伤害降到更低。又如,在我国沿海地区每天都很常见的台风,也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让航海人员及时了解台风实时的风速、路径及威力。近年来,虽然我国依然饱受台风灾害的伤害,但是从伤亡人数到经济损失,每年都在逐渐降低。这是因为我们能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预测到台风的到来,从而提前做好抗台风准备,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大数据的运用给政府治理工作的很多方面都提供了预见性的决策,这些决策从以往的补救措施变成如今的预防措施。
2 大数据运用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不足
2.1 大数据的运用不够全面
大数据的运用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使用的范围不够全面。目前,大部分城市、大部分政府都在建立自己的大数据体系,而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还不能普及大数据技术。考虑到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等因素,一些城市无法建立完善的大数据体系,这影响了国家全局的大数据网络建设。因此,对这些城市的扶持,将是国家未来推行全局大数据时代的重点工作。二是对大数据使用的程度不够。目前,很多城市已经有了大数据治理的框架,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又将大数据系统置于摆设的地位,没有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这样的行为既浪费了建设体系的资源,又拘泥于形式,降低了办公的效率。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务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使用系统的操作方法,更要加强大家科学办公、合理办公、高效办公的意识,要让每一位工作人员真正体会到大数据带来的优势,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自主地去改变固有的工作思维,学习新的事物,不断进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
2.2 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人才
大数据系统想要更好地服务政府治理活动,就需要更好的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而系统的搭建离不开信息技术人才。前文提到,大数据与统计学息息相关,然而我国统计学每年的招生比例却很低,而且每年统计学的毕业生真正从事统计相关工作的比例偏低。导致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统计学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其就业方向不明确。除了少部分学生能进研究所进行宏观研究外,其余步入社会的同学们更多的是从事与其专业无关的工作。因为统计似乎跟日常的工作无关,然而又关乎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更偏向宏观。所以,想要改变现状,政府应对相关专业提供帮助,提供更多对口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和研究统计学。
2.3 大数据的共享,导致信息倒卖泛滥
数据共享过程中,必然会有不法分子对信息滥用,甚至倒卖牟利。如今,垃圾短信、垃圾电话随处可见,屡禁不止。因此,人们对私人信息的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即使是在政府部门或是正规的机构办事,也尽可能少地留下关键信息,甚至会留下虚假信息。这对数据统计而言是致命的问题,因为数据不真实会导致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准确,从而使预测的结果或是制订的一些方案也是错误的,这不利于推动大数据时代的良性发展。所以,要想更好地推动“数据治国”,必须通过法治来保障信息的私密性,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只有如此,人们才会敢于留下真实有效的信息,才能使数据真实有效,才会有更美好的大数据时代。
参 考 文 献
[1]刘叶婷,唐斯斯.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挑战[J].电子政务,2014(6):28.
[2]谢然.大数据应用案例TOP100[J].互联网周刊,2015(6):52-65.
[3]王萌萌.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大数据技术运用研究[D].重庆: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