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饮料是如何变成“避孕套”的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则某品牌的乳饮料倒进盘子放置一夜后就变成“避孕套”的帖子,又掀起了新一轮口水战,甚至引发了很多饮用者的恐惧。其实,大可不必。
  
  一个帖子引发的思考
  我刚刚听到这件事时,觉得比较有趣。怎么会怕这种乳白色的凝胶呢?像很多人喜欢的双皮奶、姜撞奶、老酸奶……不都是含有牛奶蛋白的凝胶吗?怎么在自己家里变成凝胶状态,就能成为一个值得爆炒的新闻?转念再想想,如果不是什么商业战争的话,至少说明人们对这类产品的成分相当不了解。如果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食品口感发生变化,产生疑虑也是可以理解的。
  
  食品凝胶那些事儿
  其实,很多天然食品都能形成凝胶。比如把山楂放在水里煮软,等到汁水变浓的时候,加入足够多的糖,放到冰箱里静置几个小时,就会变成山楂果冻,这是果胶的“天性”。
  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煮粥,都听说过范仲淹的“划齑为食”,就是煮一锅浓粥把它晾凉变成冻状,然后划分成两块分两顿吃。粥的黏稠和凝冻来自于淀粉——其中的直链淀粉在冷却之后能形成凝胶。
  又比如说,家里煮鸡翅、凤爪,只要汤汁足够浓,把它放在冰箱里也会形成类似“肉皮冻”的凝胶。这是因为鸡皮里面有“明胶”这种蛋白质,它的特性是溶于热水,如果足够浓,遇冷就能变成胶冻。
  在这3个例子当中,形成凝胶的关键物质分别是果胶、淀粉和明胶。
  
  合法≠有营养
  如果不是网友的这次经历,恐怕很多人从来没有好好看过饮料的标签,尽管自己已经喝了好几年。像这种乳饮料,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其中只有30%的牛奶、5%的果汁,其他配料是水、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三种增稠剂(导致凝固的成分)、糖和阿斯巴甜(甜味剂)、三聚磷酸钠(保水剂)、乳酸链球菌素(防腐剂),还有有机酸和香精。所以它能够凝固很正常。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认为这种乳饮品值得购买。我觉得人们应当吃得明白,知道自己到底喝到了多少牛奶,多少果汁,有多大营养价值。比如果奶,产品里既有水果原料,也有牛奶原料。厂家的宣传是“水果营养不够,牛奶营养也不够,二合一才够”。很多人信以为真,放弃了纯牛奶和鲜水果,让孩子改喝这些饮料。其实呢?都被广告创意人员牵着鼻子走。事实是:论牛奶营养,它不如纯牛奶;论水果营养,它又不如纯果汁。
  人们一边相信“牛奶不能和果汁一起喝”,一边又相信“牛奶加果汁营养更多”;一边相信“牛奶和豆浆不能一起喝”,一边又相信“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一起喝”。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步入了很多营养的误区,所以实在没必要为了这个“避孕套”而大惊失色!
其他文献
咖喱,这种带着神秘印度风情的调料不仅在亚洲风行,也红遍了全世界。它浓烈的香味、辛辣的口感和缤纷的色彩,让喜欢它的人欲罢不能。科学研究表明,咖喱还有助于抗癌和抗氧化,并具有健脾暖胃的功效。这个夏季,不妨动手烹饪几道咖喱美味,简单快捷又鲜香美味。不管是款待贵宾,还是自带便当,咖喱都是你的不二选择!    不论是什么季节,一想起那黄澄澄的咖喱炒饭、鸡蛋烙饼配咖喱酱汁、咖喱牛肉饭、蔬菜拌咖喱……它浓浓的香
期刊
十一年前,美国《自然》杂志刊登了第一张人类基因图谱草图,从此医疗界围绕基因科学展开了一场革命。十一年后的今天,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体基因密码的全部破译是否指日可待?    第一张人类基因图谱  1984年,加利福利亚大学的圣西摩尔教授计划绘制人类基因图谱,但却遇到了重重阻挠,最终只是于1985年成立了一个人类基因测序的研讨小组。在当时,DNA排序是一件极其耗费时间和金钱的事情,很多生物学家认
期刊
感冒了会胖、开灯了会胖、睡少了会胖、太暖了会胖你想倒吸一口凉气了吗?还是忍住吧。因为这也有可能让你发胖!生活中的肥胖陷阱无所不在,防不胜防!    病毒让你成为流着鼻涕的胖子  感冒也有可能让你的体重增加。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潘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发现,一种名为Ad-36的感冒病毒能增加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数量和这些细胞内的脂肪量。在超重的人体内找到Ad-36抗体的几率是体重正常的人的3倍。体内存在Ad
期刊
在中国,生儿育女历来是头等大事。然而社会竞争激烈与崇尚个人空间的观念使得不少年轻人选择了丁克生活。年龄渐渐增大,年轻时的激情在一点点减退,而寻求情感寄托的要求则越来越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济条件的好转,在父母的催促及传统观念的压力下,一些丁克族决定不再丁克,决心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却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生理和心理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怡然和丈夫是丁克家庭,他们以前从没想过要孩子
期刊
“父母生下的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这是北大校长周其凤写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中的一句歌词。歌曲一发布便被奉为“神曲”,一时间,追随者跟风出各种“化学体”。当你了解到,化学在爱的过程中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时,恐怕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哼唱出“化学你原来如此神奇(给力),化学难怪你不能不火!”    想控制你的高潮吗  脑神经学家凯特·苏克雷全身上下只裹着一条毯子,被固定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中,她可以
期刊
移植手术无需抗排异药  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麻省总医院准备开展波士顿地区第二例手移植术。他们希望该例手术能引领一项革新:接受肢体移植的患者无需终生使用有风险的抗排异药。该手术在移植供体手的同时,也会移植一块供体骨髓,这将促使受体的免疫系统接受供体,把供体当做自身的一部分。该方法已经在一部分肾脏移植的患者中获得初期成功,一旦在手移植中也能成功,将会给成千上万截肢患者带来福音。    雄性激素太高
期刊
据2008年《英国医学期刊》的报道,研究者在访问了700位内科医生后发现,其中一半的人会给病人开安慰剂,例如维生素。这不是骗人吗?但事实上,安慰剂绝对不仅仅是让病人心理上好过一点,它的确能够缓解某些病情,让大脑、胃口、新陈代谢发生实际性的变化。不仅是安慰剂,许多虚假的健康信息都能够发挥积极的效果。    自己分泌神经传递素  2001年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声称,安慰剂在治疗帕金森病时发挥的效果
期刊
从5岁开始,小宝贝们便不再是蹒跚学步的幼儿,他们步入儿童中期,一直到12岁。这个时期是他们认知创造力和志向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他们的大脑已经接近成人大小,可以通过增强、整理和运用数十亿的脑细胞突触之间的联系,让所有的脑细胞和大脑区域进行沟通。他们也拥有了控制冲动、理性思考、集中注意力和计划未来的能力。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分水岭,他们不再只是依附于父母的弱小生物,而开始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探索。但是以往
期刊
在监狱里待了8个月之后,豪斯终于等来了第一个假释。然而此时,他又遇到了一个离奇的病例。这一次,他将如何在暴力的威胁下挽救生命,又如何向监狱里的同行证明他是对的?    案例    看守所中的新刺激  豪斯大叔在等待假释的看守所里遇到了一位狱友,他相继出现了关节痛、发热、皮疹等症状。狱医认为是淋病,但豪斯以更有说服力的诊断推翻了狱医的结论。患者的表现却远不止这么简单。接下来的异常出血及过敏性休克等症
期刊
在医学故事里,可能最具有反讽意义的莫过于——医生和病人的角色转换。这其中,转换得最多的莫过于——当医生成为病人。    老罗医生的经历  爱德华·罗森鲍姆是美国西海岸俄勒冈州的一名医生,他有过辉煌的从医历史。从医学院毕业后,他在军队里服务了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担任美国陆军野战医院的内科副主任。在诺曼底登陆中,由于出色地负责了5个师的伤员抢救而获得嘉奖。他还是美国俄勒冈健康科技大学风湿免疫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