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哈密是六月中旬,气温已达摄
氏39度。我说要下戈壁滩,所有的人都说:“你疯了!”这个季节,酷暑干旱,下戈壁,不热死才怪!刘晓明他们却还是默默准备好了越野车和食物、饮用水,我们约定,第二天一早出发。
清晨5点,天光依稀见亮,改装过的越野车驶上了哈罗公路。在哈密,公路修到哪里,寻石人的脚步就会走到哪里。
路像飘带一样,起伏着伸向远方。我看过宁浩电影《无人区》的预告片,这情景跟片中一模一样。很快,路旁偶尔长出的骆驼刺和红柳也看不见了,视野里没一点绿色,莽莽苍黄,仿佛把天空也染成了一样的颜色。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南湖煤矿,老南熟练地驾车离开公路,驶进大漠。南湖附近以前是硅化木的主要产地,但这个最早给哈密石市带来繁荣的石种,几年前就已几乎绝迹。眼前,老煤矿宿舍的旧址也已风蚀残破,不远处新的大型煤矿却车流不息。自然、人、繁荣与荒凉,就这样奇迹般地共存着……
车在南湖没多停留,继续向戈壁深处驶去。车前尽是辙印,那是前人寻石留下的痕迹。路上见到一堆戈壁石,显然是有人捡了之后,又觉得没什么价值,重留在这儿的。这片戈壁上,不知有多少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而像这些石头一样,被捡了又留下来的,恐怕并不多,这不知是它们的不幸,还是它们的幸运。
寻石人认路的本领是惊人的,在我看来毫无分别的一片茫茫,却被他们称为“自留地”。他们也像农民熟悉自家地里的韭菜、辣椒一样,哪儿是戈壁石,哪里出火山岩,丝毫不差。他们给这些“自留地”都取了形象的名字,我们这就小心翼翼地穿越“八公里沙滩”,来到“东平台”。
东平台主要出戈壁石。车一停下,就见石头遍地,密密麻麻,好像谁有意摆好了似的,竟是一副“就等着你来捡”的样子。我不免跃跃欲试起来,帽子、围巾、墨镜,外加长袖T恤,我“全副武装”地上阵了。刘晓明、张新民、老南、马老师,四个石友远远近近地边捡石边照顾着我。
这时太阳已升高,极目望去,干涸的荒漠看不到边界。除了我们五个,就只剩一两只顽强的苍蝇在嗡嗡飞舞,此外别无生物。这一望无际的荒凉,令人如到天边,有一种隐隐的茫然与不安……
石头看起来俯拾皆是,认真搜检起来,值得赏玩的却少之又少。也难怪,所有这些产地,早被当地的石友细细搜寻过何止千百遍,稍稍可观的石头,都难逃他们的法眼。但爱石头的人,大概总是相信自己能跟石头特别有缘,何况,寻石的乐趣,也正在这种“淘宝”的艰难过程里。看着几个同行石友默契地各寻方向,四散搜索而去,我也急切地开始寻找。
当地石友对形的要求较高,不出形的石头,他们一般是不屑一顾的。我呢,看到形体变化虽不大,但却细腻温润的绿碧玉,却已经爱不释手。这种绿碧玉在这片戈壁滩上还能随处见到,颜色不艳,形也笨笨的,但触手细滑,如丝如缎,我随手捡起,不一会儿就满满一抱,有些手足无措了。石友帮我拿来了帆布袋,这也是他们捡石的专用工具。看看旁边的石友,带着审视的眼光,严格挑拣;我却像个择菜的老太太,“放到篮里的都是菜”,只管贪婪地不断往里装。不一会儿袋子就沉甸甸得快背不动了。
太阳明晃晃得让人有些晕眩,每一秒都在努力榨取着人身上的水分,空气干燥得像能擦出火星。偶尔一滴水落到地上,就会迅速蒸发得毫无踪迹。据说现在戈壁地表的气温有六七十度,我们必须在中午之前返程,否则,下午的高温是谁都受不了的。身边体贴的石友,早就接过了我肩上的帆布袋。我气喘吁吁地往前走,不停地喝水,眼睛却还舍不得离开地上的石头。
此行,对石、绿碧玉和平展展的衬板,是丰收的三项。这当然是依靠经验丰富的同行石友。他们热情而慷慨,把自己的收获全都送给了我,说这是第一次带石友下戈壁滩的规矩。车里满满的快没了下脚处,我们决定休息一下,开始沙漠午餐。
美味的馕饼,甘甜的西瓜,借着吉普车仅有的荫凉,有什么比这一刻更惬意的呢!边吃,边欣赏刚捡到手的石头,再给遥远的同好打个电话炫耀一下——多么简单而纯粹的幸福啊,甜美如口中浸润的瓜汁!
接近正午,每迈一步都更加艰难。太阳直射,找不到一寸荫凉,戈壁滩也从苍黄变成耀眼的白色。我觉得自己已被晒干,远处相对而出的“天门洞”却遥远得令人绝望。远处的石友,在白晃晃的日光里只是一个渺小的影子,人,这一刻在戈壁里显得分外无助。好在路上偶有意外收获。一种薄如片纸的砂岩,上面布满浪漫的蓝色花纹——这石头,让我回程时小心翼翼地抱了一路。
几乎被石友半推半拉着爬上一座小沙丘,却也耗尽了我仅剩的体力。我们准备返程。路上经过戈壁滩上又一个著名景点——“布达拉宫”,我想拍照却已经有气无力了。
重新驶上公路,戈壁滩被甩在了身后。路上摘到的桑葚很甜,哈密市区的土制酸奶清凉醇厚,但我脑海里仍是戈壁滩上明晃晃的太阳,它让我如饮美酒,沉醉不醒。直到现在,在深圳,在台风带来的暴雨里,我似乎又感受到那从未体验过的温度,从未体验过的荒凉,从未体验过的、一切杂质蒸发殆尽的人生的纯粹。
注:戈壁,蒙语,原意为“土地干燥和遍布沙砾的广阔沙漠”,汉语古称“大漠”、“瀚海”。
氏39度。我说要下戈壁滩,所有的人都说:“你疯了!”这个季节,酷暑干旱,下戈壁,不热死才怪!刘晓明他们却还是默默准备好了越野车和食物、饮用水,我们约定,第二天一早出发。
清晨5点,天光依稀见亮,改装过的越野车驶上了哈罗公路。在哈密,公路修到哪里,寻石人的脚步就会走到哪里。
路像飘带一样,起伏着伸向远方。我看过宁浩电影《无人区》的预告片,这情景跟片中一模一样。很快,路旁偶尔长出的骆驼刺和红柳也看不见了,视野里没一点绿色,莽莽苍黄,仿佛把天空也染成了一样的颜色。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南湖煤矿,老南熟练地驾车离开公路,驶进大漠。南湖附近以前是硅化木的主要产地,但这个最早给哈密石市带来繁荣的石种,几年前就已几乎绝迹。眼前,老煤矿宿舍的旧址也已风蚀残破,不远处新的大型煤矿却车流不息。自然、人、繁荣与荒凉,就这样奇迹般地共存着……
车在南湖没多停留,继续向戈壁深处驶去。车前尽是辙印,那是前人寻石留下的痕迹。路上见到一堆戈壁石,显然是有人捡了之后,又觉得没什么价值,重留在这儿的。这片戈壁上,不知有多少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而像这些石头一样,被捡了又留下来的,恐怕并不多,这不知是它们的不幸,还是它们的幸运。
寻石人认路的本领是惊人的,在我看来毫无分别的一片茫茫,却被他们称为“自留地”。他们也像农民熟悉自家地里的韭菜、辣椒一样,哪儿是戈壁石,哪里出火山岩,丝毫不差。他们给这些“自留地”都取了形象的名字,我们这就小心翼翼地穿越“八公里沙滩”,来到“东平台”。
东平台主要出戈壁石。车一停下,就见石头遍地,密密麻麻,好像谁有意摆好了似的,竟是一副“就等着你来捡”的样子。我不免跃跃欲试起来,帽子、围巾、墨镜,外加长袖T恤,我“全副武装”地上阵了。刘晓明、张新民、老南、马老师,四个石友远远近近地边捡石边照顾着我。
这时太阳已升高,极目望去,干涸的荒漠看不到边界。除了我们五个,就只剩一两只顽强的苍蝇在嗡嗡飞舞,此外别无生物。这一望无际的荒凉,令人如到天边,有一种隐隐的茫然与不安……
石头看起来俯拾皆是,认真搜检起来,值得赏玩的却少之又少。也难怪,所有这些产地,早被当地的石友细细搜寻过何止千百遍,稍稍可观的石头,都难逃他们的法眼。但爱石头的人,大概总是相信自己能跟石头特别有缘,何况,寻石的乐趣,也正在这种“淘宝”的艰难过程里。看着几个同行石友默契地各寻方向,四散搜索而去,我也急切地开始寻找。
当地石友对形的要求较高,不出形的石头,他们一般是不屑一顾的。我呢,看到形体变化虽不大,但却细腻温润的绿碧玉,却已经爱不释手。这种绿碧玉在这片戈壁滩上还能随处见到,颜色不艳,形也笨笨的,但触手细滑,如丝如缎,我随手捡起,不一会儿就满满一抱,有些手足无措了。石友帮我拿来了帆布袋,这也是他们捡石的专用工具。看看旁边的石友,带着审视的眼光,严格挑拣;我却像个择菜的老太太,“放到篮里的都是菜”,只管贪婪地不断往里装。不一会儿袋子就沉甸甸得快背不动了。
太阳明晃晃得让人有些晕眩,每一秒都在努力榨取着人身上的水分,空气干燥得像能擦出火星。偶尔一滴水落到地上,就会迅速蒸发得毫无踪迹。据说现在戈壁地表的气温有六七十度,我们必须在中午之前返程,否则,下午的高温是谁都受不了的。身边体贴的石友,早就接过了我肩上的帆布袋。我气喘吁吁地往前走,不停地喝水,眼睛却还舍不得离开地上的石头。
此行,对石、绿碧玉和平展展的衬板,是丰收的三项。这当然是依靠经验丰富的同行石友。他们热情而慷慨,把自己的收获全都送给了我,说这是第一次带石友下戈壁滩的规矩。车里满满的快没了下脚处,我们决定休息一下,开始沙漠午餐。
美味的馕饼,甘甜的西瓜,借着吉普车仅有的荫凉,有什么比这一刻更惬意的呢!边吃,边欣赏刚捡到手的石头,再给遥远的同好打个电话炫耀一下——多么简单而纯粹的幸福啊,甜美如口中浸润的瓜汁!
接近正午,每迈一步都更加艰难。太阳直射,找不到一寸荫凉,戈壁滩也从苍黄变成耀眼的白色。我觉得自己已被晒干,远处相对而出的“天门洞”却遥远得令人绝望。远处的石友,在白晃晃的日光里只是一个渺小的影子,人,这一刻在戈壁里显得分外无助。好在路上偶有意外收获。一种薄如片纸的砂岩,上面布满浪漫的蓝色花纹——这石头,让我回程时小心翼翼地抱了一路。
几乎被石友半推半拉着爬上一座小沙丘,却也耗尽了我仅剩的体力。我们准备返程。路上经过戈壁滩上又一个著名景点——“布达拉宫”,我想拍照却已经有气无力了。
重新驶上公路,戈壁滩被甩在了身后。路上摘到的桑葚很甜,哈密市区的土制酸奶清凉醇厚,但我脑海里仍是戈壁滩上明晃晃的太阳,它让我如饮美酒,沉醉不醒。直到现在,在深圳,在台风带来的暴雨里,我似乎又感受到那从未体验过的温度,从未体验过的荒凉,从未体验过的、一切杂质蒸发殆尽的人生的纯粹。
注:戈壁,蒙语,原意为“土地干燥和遍布沙砾的广阔沙漠”,汉语古称“大漠”、“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