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萍托友人带给我一本《姥姥语录》,扉页中写道:这是我最想送你的一本书,因为我们是“一村人”,书中的一些话,你最懂。
我与倪萍的姥姥家都在山东最东端的荣成市,两家是邻村。我和倪萍一样从小都由一位不识字却智慧超群、身材矮小然而一生高能量释放生命光热的姥姥牵手,在她那百听不厌的人生语录教诲中一路走来。
当晚我一口气读完《姥姥语录》。夜深人静,我把书中姥姥讲的每一句话,还原为从小听习惯了的那些熟悉的胶东语音,在头脑中一幕一幕地回放。此时,我仿佛在这位世纪老人的引领下,俯瞰人生的崇山峻岭,探寻生命的江河激流,感受生活的阴晴月圆……
1姥姥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你和天对抗试试?天下雨了,你用多少盆儿、多少桶也接不住那些个水。”多么寻常的道理,智者是不与天斗,不违背规律的,但又有多少人能从中看透生死名利,顺应时势?姥姥认为,天黑了遇到了挡不住的大难,就不要无谓地抗争和消耗。这并非消极,一切听天由命,而是要顺时顺势,等到天亮了,有了希望了,再继续往前走,而且“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
那么,人往前走的目标在哪儿?那就是“上山顶。”姥姥说:“没有便罢,有能力为么不上山顶去看看?一辈子在山沟里转有么意思?山顶上看的东西和山底下看的就是不一样,半山腰都比山沟强。人都是一辈子,可山顶上的人活的就是山底下的人的好几辈子。”可见,姥姥的“上山顶”是为了领略登高望远的人生境界,体验攀登超越的成功快乐,追求人生“一览众山小”的大境界、大气象。
如何“上山顶”?姥姥说:“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你看谁能帮你搬着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妈也不能。”“人就像种麦子,春天撒上种子,一直到收成,如果都是大晴天,不下雨不刮风连个阴天也没有,你试试?来年收的麦子肯定是瘪的。”在姥姥看来,“上山顶”要靠个人一步一个台阶往上攀登,要经历风吹雨打的历练。而且“上山顶”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事。因为“哪个人生下来就直接在山顶上?都是从普通到不普通,除了皇上。剩下的不都是从山底下开始往上走的?”上山顶也并非都要登同一座山,并不是让大家都比着争着抢着去做大官、当大款、出大名,而是“使出所有的劲,登自己的山”,去做自己喜欢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姥姥说:“只要你知道上哪儿去,去干吗?这个道就不白走。”就是说有目标、有追求、有梦想的人生才有意义,生活才充实而快乐。
姥姥“人生就要上山顶”的理论十分通俗,却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苦苦思索的人生价值追求的大道理,闪耀着唯物辩证的思想光芒。
2幸福是当代人执著追求而又十分焦虑和迷茫的问题。姥姥的回答:“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就是福。”这句话对幸福的解读十分精辟。追求幸福首先要知道你的人生要什么?当今社会欲望膨胀,人们往往得陇望蜀,迷失在幸福价值的追求中。大学者季羡林奋斗一生,晚年过着俭朴的生活,常人看来也没享什么福。姥姥说:“这么个过法对他可不是遭罪,人家这就是享福。罪和福一人一杆秤,对季老头来说,不写书、不看书就是遭罪,守着书睡觉比守着钱睡觉享福。”姥姥的话一语中的,幸福没有固定模式,幸福的感 受在于心灵的状态。同时幸福如甘蔗没有两头甜,得到总是要付出。姥姥说:“你看挑担子的人,两头得一样沉才能走得远。”再者,只有感受到了幸福才是福。姥姥说:“乐就是福”,如果你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不乐,你有再好的条件再好的生活,那也没有享受到福。
姥姥还认为,给予是幸福。“麻烦别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帮着别人自己心里是甜的”。快乐是比较出来的,“什么日子都掺和着过,对比才知道好赖。”“不看看床上躺着的,不知道自己能坐着有多好。”姥姥觉得自己90多岁了,还能满地走,很幸福、很知足。幸福的人会惜福,永远珍惜已有的。人多挤小房子的时候,姥姥说:“真暖乎,人身上的热乎气儿挤在一块儿都赶上暖气了。”住大房子的时候也说好:“一人一个家,一屋一个样,多敞亮。”如果一个人“穿着棉袄盼着裙子,穿着裙子又想着棉袄”,永远处于失衡状态是不会幸福的。
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姥姥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快乐地享受着它的点点滴滴,从而她能把围着锅台转的围裙,看成是自己人生飞扬的舞裙。姥姥是一个知道幸福真谛并拥有感受幸福能力的人。
3姥姥是一个农家妇女,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生命是在地头、灶头、炕头度过的,过日子是她的本分,也可以说是她一生追求的事业。穷的时候她把日子过得谁都羡慕,家里永远鸡鸭成群,瓜果成行,两排大瓦房里外锃亮,是村里第一个换上玻璃窗的人家。姥姥过日子用心用脑,每顿饭都使心做,撒把盐咸淡正合适,她说她煮的可不是一锅饭,她养的是一家人的性子。姥姥充满生活的情趣,使普通的农家日子涂抹上诗的韵味和画的意境。
姥姥说:“不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让一大家人各得其所、其乐融融,并非易事,姥姥却从中游刃有余。她最懂和谐是因为气顺,气顺不在于实际得到多少,而在于是否得到公正对待,是否受到尊重。姥姥说:“管哪儿的皮都好撕开,就是脸皮不好撕。撕一块你试试?这一辈子脸上都有块儿疤。”她最懂管人管心,以心换心。“你把保姆当外人,人家能把你当自己家人?”在她眼里不论儿媳还是女婿都是自家人,但对待“一家人”并非不加区别一锅煮,“聪明的婆婆对媳妇要比对儿子好。”
姥姥说:“多贵的东西都赶不上人贵。”她过日子不是过的财物,而是过的人,深知最大的财富是有好后代,这是用不完的金元宝。“好种子结好花生,孬种子结小花生,孩子也是,种下什么种子就长出什么果。”姥姥爱孩子爱得有分寸,爱得长远,“一个孩子穿10件棉袄,那不烧坏了”,她给予孩子的是良好的品德和自立能力这一永远刷不爆的银行卡。姥姥的怀抱很神奇,从中走出的十几个子孙后代个个优秀,也让姥姥晚年尽享儿女子孙福。
姥姥没上过学,不认字,她没有当今妇女多姿多彩的人生,也没有社会荣誉带来的风光和荣耀。然而,她依据内心朴素的准则,遵循生活的德性,运用人生的智慧把平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谁又能说她没享有体面的生活和人格的尊严?谁又能说她不是站在生活的山顶,无愧一生的成功人士?
4姥姥一生崇尚“念大本书、写大本字的人”,实际上她的为人处世之道,对于后人就是一本享用不尽的大本书。《姥姥语录》通俗易懂,都是大实话,但细细地回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高深的哲理,深刻回答了现代人缺失而急需解决的如何安放好自己的灵魂等安身立命的大问题。《姥姥语录》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来自于实际的体认和道德的践行,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它让“理”回到生活中,充满了民间的智慧魅力。
读《姥姥语录》,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热土,拥有相同的情感经历。我的姥姥去世已20周年了,但至今其生命气息仍绵绵不绝、萦绕左右,她的那些老话和箴言时常跳入脑海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其实不只是我,《姥姥语录》在众多人的心中引发了姥姥回忆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此可见,书中的姥姥不仅是倪萍的,还是大众的,她的身上传承了我们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吸收了这片土地的日月精华,凝聚了民间群众的丰富智慧,并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熔铸到子孙后代的肌体、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建立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自觉地倡导共同价值追求和普遍的文化认同,而任何一种价值观的确立,都需要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姥姥语录》是一部当代生活版《论语》。
我与倪萍的姥姥家都在山东最东端的荣成市,两家是邻村。我和倪萍一样从小都由一位不识字却智慧超群、身材矮小然而一生高能量释放生命光热的姥姥牵手,在她那百听不厌的人生语录教诲中一路走来。
当晚我一口气读完《姥姥语录》。夜深人静,我把书中姥姥讲的每一句话,还原为从小听习惯了的那些熟悉的胶东语音,在头脑中一幕一幕地回放。此时,我仿佛在这位世纪老人的引领下,俯瞰人生的崇山峻岭,探寻生命的江河激流,感受生活的阴晴月圆……
1姥姥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你和天对抗试试?天下雨了,你用多少盆儿、多少桶也接不住那些个水。”多么寻常的道理,智者是不与天斗,不违背规律的,但又有多少人能从中看透生死名利,顺应时势?姥姥认为,天黑了遇到了挡不住的大难,就不要无谓地抗争和消耗。这并非消极,一切听天由命,而是要顺时顺势,等到天亮了,有了希望了,再继续往前走,而且“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
那么,人往前走的目标在哪儿?那就是“上山顶。”姥姥说:“没有便罢,有能力为么不上山顶去看看?一辈子在山沟里转有么意思?山顶上看的东西和山底下看的就是不一样,半山腰都比山沟强。人都是一辈子,可山顶上的人活的就是山底下的人的好几辈子。”可见,姥姥的“上山顶”是为了领略登高望远的人生境界,体验攀登超越的成功快乐,追求人生“一览众山小”的大境界、大气象。
如何“上山顶”?姥姥说:“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你看谁能帮你搬着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妈也不能。”“人就像种麦子,春天撒上种子,一直到收成,如果都是大晴天,不下雨不刮风连个阴天也没有,你试试?来年收的麦子肯定是瘪的。”在姥姥看来,“上山顶”要靠个人一步一个台阶往上攀登,要经历风吹雨打的历练。而且“上山顶”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事。因为“哪个人生下来就直接在山顶上?都是从普通到不普通,除了皇上。剩下的不都是从山底下开始往上走的?”上山顶也并非都要登同一座山,并不是让大家都比着争着抢着去做大官、当大款、出大名,而是“使出所有的劲,登自己的山”,去做自己喜欢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姥姥说:“只要你知道上哪儿去,去干吗?这个道就不白走。”就是说有目标、有追求、有梦想的人生才有意义,生活才充实而快乐。
姥姥“人生就要上山顶”的理论十分通俗,却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苦苦思索的人生价值追求的大道理,闪耀着唯物辩证的思想光芒。
2幸福是当代人执著追求而又十分焦虑和迷茫的问题。姥姥的回答:“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就是福。”这句话对幸福的解读十分精辟。追求幸福首先要知道你的人生要什么?当今社会欲望膨胀,人们往往得陇望蜀,迷失在幸福价值的追求中。大学者季羡林奋斗一生,晚年过着俭朴的生活,常人看来也没享什么福。姥姥说:“这么个过法对他可不是遭罪,人家这就是享福。罪和福一人一杆秤,对季老头来说,不写书、不看书就是遭罪,守着书睡觉比守着钱睡觉享福。”姥姥的话一语中的,幸福没有固定模式,幸福的感 受在于心灵的状态。同时幸福如甘蔗没有两头甜,得到总是要付出。姥姥说:“你看挑担子的人,两头得一样沉才能走得远。”再者,只有感受到了幸福才是福。姥姥说:“乐就是福”,如果你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不乐,你有再好的条件再好的生活,那也没有享受到福。
姥姥还认为,给予是幸福。“麻烦别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帮着别人自己心里是甜的”。快乐是比较出来的,“什么日子都掺和着过,对比才知道好赖。”“不看看床上躺着的,不知道自己能坐着有多好。”姥姥觉得自己90多岁了,还能满地走,很幸福、很知足。幸福的人会惜福,永远珍惜已有的。人多挤小房子的时候,姥姥说:“真暖乎,人身上的热乎气儿挤在一块儿都赶上暖气了。”住大房子的时候也说好:“一人一个家,一屋一个样,多敞亮。”如果一个人“穿着棉袄盼着裙子,穿着裙子又想着棉袄”,永远处于失衡状态是不会幸福的。
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姥姥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快乐地享受着它的点点滴滴,从而她能把围着锅台转的围裙,看成是自己人生飞扬的舞裙。姥姥是一个知道幸福真谛并拥有感受幸福能力的人。
3姥姥是一个农家妇女,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生命是在地头、灶头、炕头度过的,过日子是她的本分,也可以说是她一生追求的事业。穷的时候她把日子过得谁都羡慕,家里永远鸡鸭成群,瓜果成行,两排大瓦房里外锃亮,是村里第一个换上玻璃窗的人家。姥姥过日子用心用脑,每顿饭都使心做,撒把盐咸淡正合适,她说她煮的可不是一锅饭,她养的是一家人的性子。姥姥充满生活的情趣,使普通的农家日子涂抹上诗的韵味和画的意境。
姥姥说:“不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让一大家人各得其所、其乐融融,并非易事,姥姥却从中游刃有余。她最懂和谐是因为气顺,气顺不在于实际得到多少,而在于是否得到公正对待,是否受到尊重。姥姥说:“管哪儿的皮都好撕开,就是脸皮不好撕。撕一块你试试?这一辈子脸上都有块儿疤。”她最懂管人管心,以心换心。“你把保姆当外人,人家能把你当自己家人?”在她眼里不论儿媳还是女婿都是自家人,但对待“一家人”并非不加区别一锅煮,“聪明的婆婆对媳妇要比对儿子好。”
姥姥说:“多贵的东西都赶不上人贵。”她过日子不是过的财物,而是过的人,深知最大的财富是有好后代,这是用不完的金元宝。“好种子结好花生,孬种子结小花生,孩子也是,种下什么种子就长出什么果。”姥姥爱孩子爱得有分寸,爱得长远,“一个孩子穿10件棉袄,那不烧坏了”,她给予孩子的是良好的品德和自立能力这一永远刷不爆的银行卡。姥姥的怀抱很神奇,从中走出的十几个子孙后代个个优秀,也让姥姥晚年尽享儿女子孙福。
姥姥没上过学,不认字,她没有当今妇女多姿多彩的人生,也没有社会荣誉带来的风光和荣耀。然而,她依据内心朴素的准则,遵循生活的德性,运用人生的智慧把平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谁又能说她没享有体面的生活和人格的尊严?谁又能说她不是站在生活的山顶,无愧一生的成功人士?
4姥姥一生崇尚“念大本书、写大本字的人”,实际上她的为人处世之道,对于后人就是一本享用不尽的大本书。《姥姥语录》通俗易懂,都是大实话,但细细地回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高深的哲理,深刻回答了现代人缺失而急需解决的如何安放好自己的灵魂等安身立命的大问题。《姥姥语录》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来自于实际的体认和道德的践行,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它让“理”回到生活中,充满了民间的智慧魅力。
读《姥姥语录》,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热土,拥有相同的情感经历。我的姥姥去世已20周年了,但至今其生命气息仍绵绵不绝、萦绕左右,她的那些老话和箴言时常跳入脑海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其实不只是我,《姥姥语录》在众多人的心中引发了姥姥回忆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此可见,书中的姥姥不仅是倪萍的,还是大众的,她的身上传承了我们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吸收了这片土地的日月精华,凝聚了民间群众的丰富智慧,并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熔铸到子孙后代的肌体、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建立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自觉地倡导共同价值追求和普遍的文化认同,而任何一种价值观的确立,都需要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姥姥语录》是一部当代生活版《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