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让初中政治课堂充实多彩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怎样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填鴨式"、"满堂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是初中政治教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初中生;政治课堂;开放教学;充实多彩
  怎样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是初中政治教学的必然选择
  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开放"
  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及时抓住社会发展为政治课教学提供的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新思潮、新观念,保证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战场,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的环节,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倡导开放的课堂教学就不失为一种良策。
  1.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当学生会用书中的理论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就会对这门课产生兴趣。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特点离不开时政,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时政比较感兴趣。可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做好引导工作。因此,每次在上课时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发布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事件,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简单扼要交待事件的背景情节,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加以评述。教师课前明确一个学生主讲,并准备查找资料,全班同学都来帮助提供信息和资料整理,这样一人演讲多人相助,全班受益、资源共享,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之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实效。而且实施时政小演讲,可以促使学生关心我们周围的事,关心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并激发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或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1.2 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课堂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可以采取辩论使学生在动口辩论的同时,动眼阅读把握教材内容,动脑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理清思路,动手搜集整理素材,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因素。辩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出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在课外教学过程中的"开放"
  从 "应试教育"中解放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而且新课程改革不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还应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现行思想品德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需要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课外教学的开放,使教育由课堂走向社会,由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那么如何倡导开放的课外教学呢?
  2.1 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社会调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创造潜能意识得到开发。社会调查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调查,也可以是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带着问题回家调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具体进行安排。通过社会调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2转变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也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要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当前政治课教学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镇压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授人以渔,才是教师最高的教学境界。
  2.3借助多媒体,打开教学的窗口
  随着教育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表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最优化创造了条件。现代化多媒体的发展已经能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巨大传播功能,无疑就像对学生打开了一扇扇知识的窗口,学生的学习视野就能大大拓展,那薄薄的教科书就会变得厚重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身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有选择的补充大量社会信息作为教学辅助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而要做到这些,仅凭简单落后的传统教学手段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感受政治教学内容和新的趣味。
其他文献
1 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情趣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教师将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自觉地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以及延至他所
期刊
【摘 要】学贵有疑,疑是探究的源头,学生独立思考 、发现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课堂教学应积极诱导学生生发疑问,鼓励学生思考提问。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学者多思多问、奋发努力、发明创造的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善于思索探究的品质,使学生明确质疑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贵有疑;正面启发;因势利导  古人认为:“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爱因
期刊
【摘 要】品德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让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通过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思想品德教学永恒的追求和生命力。  【关键词】立足课堂;着眼实际;选取场景;创设情境;参与实践;  新课程的理念归结到一点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融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因其每一步都有明确的任务、明确的时间、明确的学后检测,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学起于
期刊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就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 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活动特征,在英语课上适当的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达到传递信息或巩固、操练、复习所学内容的目的。游戏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种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游戏教学方法的精髓是愉快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游戏激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有效的实施游戏教学法呢?我认为要注意一堂课中游戏的
期刊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 时刻记住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英语进行交际,而把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最有成效 的途径是通过交际实践。这就必然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为课堂 提供一个可行的语言环境,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升创造一个实践平台。笔者认为在英语教 学过程中创造一种语言环境,即营造一种学习语言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联系,初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方式。”但是受学生年龄特征及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还不尽人意,“满堂灌”逐步被“满堂问”替代,有的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师生交流;有的课堂虽热闹非凡,却缺乏思维的深度参与。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策略  新课标指出:“学生
期刊
实施和谐教育要求教育者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整体设计和安排学校各种教育要素的结构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的“教”处于和谐状态中。通过和谐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地发展。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所在。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的构建和谐的中学英语课堂?  1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英语课堂的前提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创新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灵活选择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的转变;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模式  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要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