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中医正骨是祖国医药组成部分中的一幅神秘画卷,那么蔺道人的故事和其所著《理伤续断方》,就是打开中医骨伤科这幅神秘画卷的密码。
《理伤续断方》又名《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极有价值的骨伤科专著,成书于唐代,反映了我国骨伤科学在公元8、9世纪已达到了惊人的水平。
公元纪元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唐朝皇帝除武宗外,都信奉佛教,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国家主持翻译经书,颁布一系列佛教保护政策,玄奘西行求取真经,无一不说明唐代是中国佛教的繁荣兴盛时期。此外,唐代的道、释教等也都十分活跃,教徒日益增多,寺院的权势也逐渐扩大。他们之中无论是由印度或阿拉伯传来的佛教或伊斯兰教,还是中国固有的道教,都集中了一批有学问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不少教徒出于传教的需要,都掌握了丰富的医药知识。他们除了宗教活动外,在寺院内兴办救治贫病伤残的福利设施,或三三两两,或单独四处布施,为人治病,借此以“修”来世。这种目的看似荒诞,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医药知识的普及和中外医学的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唐末,社会日益动荡,僧侣释道之徒增多,经济日趋破败。面对这种情况,唐武宗在宰相的支持下,于会昌年间,裁减冗员,奖励生产,禁止佛教传播,下令摧毁了大量的寺庙,逼迫僧侣还俗,这是中国佛教历史中遭受的最大灾难之一。蔺道人就是被迫从那场灾难中逃出的僧人,其本人约生于公元750—850年,他有着渊博的学识,掌握着丰富的医药知识,特别是对骨伤科的理论知识和治疗技术更为精熟。会昌年间,在唐武宗勒令僧侣还俗农耕的政策下,他离乡背井从那场灾难中逃出,由長安流落到江西宜春,在钟村买了几亩地,盖了间草房,在村民的帮助下,过着耕种自给的半隐居生活。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他的医技,但是当地村民觉得他仙风道骨,村民们都称他为蔺道人。
除了帮他耕种的彭史外,素不与人来往,长期隐没医术而不露。一次,彭史的儿子不慎坠折颈部和肱骨,痛苦异常而得不到治疗,蔺道人才不得不用自己精熟的正骨技术,为彭史的儿子解除了疾苦,很快获得痊愈。他高明的医术在群众中迅速传开了,求治者越来越多。或许是意识到了此番情景隐藏的危机,或许只是厌倦了俗世的纷扰,等人们再到达蔺道人家中时,已经人去房空,桌上只有一本《理伤续断方》,并留言将此书送给彭老汉当作礼物。
蔺道人所著《理伤续断方》一书,开篇即叙述了治疗骨折的整个过程“:一煎水洗,二相度损处,三拔伸,四或用力收入骨,五捺正,六用黑龙散通,七用风流散填疮,八夹缚,九服药,十再洗,十一再用黑龙散通,十二再用风流散填疮,十三再夹缚,十四仍前用服药治之。”
《理伤续断方》在继承了《黄帝内经》《难经》的学术思想和《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骨伤科学术成就的基础上,还注意到了骨折后要清创、复位、固定及伤后数天应重新消毒固定,还结合了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治疗、缝合手术、麻醉等,为后世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体现了中医正骨的卓越成就。
延伸阅读
中医正骨都拯救过谁
慈禧太后与“中医正骨”
光绪26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避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乱,奔西安途中,由于路途颠簸,致慈禧闪腰后疼痛难忍,贝勒曾纯轩又坠马骨伤,行至洛阳,当时洛阳文悌知府将“中医正骨”医术上奏皇帝,“中医正骨”第三代传人,奉旨行医,慈禧与贝勒只用三贴痊愈,慈禧大为惊奇,连连称赞说“好好好”。慈禧太后喜悦至极,亲手懿旨书写红底金字匾额并赠送白玉药王一尊给“中医正骨”传人,称颂其疗骨医术普天下之,无人能及。当即懿旨:中医正骨,神医妙手,当天下普及,为民造福!
蒋介石与“中医正骨”
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因由3米之高的围墙上逾墙逃生时胸椎肋骨骨折,腰椎错位受伤,蒋介石到南京后,病情加重,经张伯英和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引荐,由戴笠亲自乘专机前往洛阳至平乐镇,洛阳专署专员引路寻“中医正骨”传人,被接到南京为蒋介石治疗骨伤。经传人妙手疹疗,三下五除二,蒋介石伤愈很快康复,其深感惊奇,后赠重金酬谢,并亲手题词:“杏林奇葩”牌匾相赠。可惜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付之一炬,但这段历史事实还是被永远记录了下来。
毛泽东、周恩来与“中医正骨”
新中国建立后,“中医正骨”传人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无比关怀和高度重视,正骨传人相继成立了正骨医院,并打破传统观念,带异性弟子,传授正骨秘术,“展筋丹”“接骨丹”“延寿丹”等祖传正骨秘方也随之捐献给国家,公诸于世。1956年,“中医正骨”传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毛主席曾抬起前臂向老者问道:“就是这里断了你也能接上”“能接好!”老人激动地回答!主席进而勉励正骨传人说:“神法要公开!要多带好徒弟,好好为人民服务!”自此,“中医正骨”秘术在全国大放光彩??
《理伤续断方》又名《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极有价值的骨伤科专著,成书于唐代,反映了我国骨伤科学在公元8、9世纪已达到了惊人的水平。
公元纪元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唐朝皇帝除武宗外,都信奉佛教,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国家主持翻译经书,颁布一系列佛教保护政策,玄奘西行求取真经,无一不说明唐代是中国佛教的繁荣兴盛时期。此外,唐代的道、释教等也都十分活跃,教徒日益增多,寺院的权势也逐渐扩大。他们之中无论是由印度或阿拉伯传来的佛教或伊斯兰教,还是中国固有的道教,都集中了一批有学问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不少教徒出于传教的需要,都掌握了丰富的医药知识。他们除了宗教活动外,在寺院内兴办救治贫病伤残的福利设施,或三三两两,或单独四处布施,为人治病,借此以“修”来世。这种目的看似荒诞,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医药知识的普及和中外医学的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唐末,社会日益动荡,僧侣释道之徒增多,经济日趋破败。面对这种情况,唐武宗在宰相的支持下,于会昌年间,裁减冗员,奖励生产,禁止佛教传播,下令摧毁了大量的寺庙,逼迫僧侣还俗,这是中国佛教历史中遭受的最大灾难之一。蔺道人就是被迫从那场灾难中逃出的僧人,其本人约生于公元750—850年,他有着渊博的学识,掌握着丰富的医药知识,特别是对骨伤科的理论知识和治疗技术更为精熟。会昌年间,在唐武宗勒令僧侣还俗农耕的政策下,他离乡背井从那场灾难中逃出,由長安流落到江西宜春,在钟村买了几亩地,盖了间草房,在村民的帮助下,过着耕种自给的半隐居生活。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他的医技,但是当地村民觉得他仙风道骨,村民们都称他为蔺道人。
除了帮他耕种的彭史外,素不与人来往,长期隐没医术而不露。一次,彭史的儿子不慎坠折颈部和肱骨,痛苦异常而得不到治疗,蔺道人才不得不用自己精熟的正骨技术,为彭史的儿子解除了疾苦,很快获得痊愈。他高明的医术在群众中迅速传开了,求治者越来越多。或许是意识到了此番情景隐藏的危机,或许只是厌倦了俗世的纷扰,等人们再到达蔺道人家中时,已经人去房空,桌上只有一本《理伤续断方》,并留言将此书送给彭老汉当作礼物。
蔺道人所著《理伤续断方》一书,开篇即叙述了治疗骨折的整个过程“:一煎水洗,二相度损处,三拔伸,四或用力收入骨,五捺正,六用黑龙散通,七用风流散填疮,八夹缚,九服药,十再洗,十一再用黑龙散通,十二再用风流散填疮,十三再夹缚,十四仍前用服药治之。”
《理伤续断方》在继承了《黄帝内经》《难经》的学术思想和《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骨伤科学术成就的基础上,还注意到了骨折后要清创、复位、固定及伤后数天应重新消毒固定,还结合了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治疗、缝合手术、麻醉等,为后世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体现了中医正骨的卓越成就。

延伸阅读
中医正骨都拯救过谁
慈禧太后与“中医正骨”
光绪26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避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乱,奔西安途中,由于路途颠簸,致慈禧闪腰后疼痛难忍,贝勒曾纯轩又坠马骨伤,行至洛阳,当时洛阳文悌知府将“中医正骨”医术上奏皇帝,“中医正骨”第三代传人,奉旨行医,慈禧与贝勒只用三贴痊愈,慈禧大为惊奇,连连称赞说“好好好”。慈禧太后喜悦至极,亲手懿旨书写红底金字匾额并赠送白玉药王一尊给“中医正骨”传人,称颂其疗骨医术普天下之,无人能及。当即懿旨:中医正骨,神医妙手,当天下普及,为民造福!
蒋介石与“中医正骨”
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因由3米之高的围墙上逾墙逃生时胸椎肋骨骨折,腰椎错位受伤,蒋介石到南京后,病情加重,经张伯英和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引荐,由戴笠亲自乘专机前往洛阳至平乐镇,洛阳专署专员引路寻“中医正骨”传人,被接到南京为蒋介石治疗骨伤。经传人妙手疹疗,三下五除二,蒋介石伤愈很快康复,其深感惊奇,后赠重金酬谢,并亲手题词:“杏林奇葩”牌匾相赠。可惜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付之一炬,但这段历史事实还是被永远记录了下来。
毛泽东、周恩来与“中医正骨”
新中国建立后,“中医正骨”传人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无比关怀和高度重视,正骨传人相继成立了正骨医院,并打破传统观念,带异性弟子,传授正骨秘术,“展筋丹”“接骨丹”“延寿丹”等祖传正骨秘方也随之捐献给国家,公诸于世。1956年,“中医正骨”传人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毛主席曾抬起前臂向老者问道:“就是这里断了你也能接上”“能接好!”老人激动地回答!主席进而勉励正骨传人说:“神法要公开!要多带好徒弟,好好为人民服务!”自此,“中医正骨”秘术在全国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