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早恋是青少年生理成熟及性意识的觉醒,是家庭关爱和性教育的缺乏,是寻找爱、归属及尊重的需要,是好奇和叛逆心理的驱使,以及受社会媒体渲染等等综合影响下发生的[1]。早恋轻者影响学生的学业和前途,重则给身心带来一系列不可磨灭的伤害。本文分析青少年早恋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为教育者提出在疏导青少年早恋行为时的具体策略,从而减少青少年早恋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早恋;青少年;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早恋即为恋爱偏早,可以理解为高中阶段及以下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女谈恋爱的一种现象。早恋在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普遍,但这对于青少年而言是一种不正确的、甚至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所以作为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应当制止其发生。了解班级内学生早恋现象的现状,客观分析早恋的原因,及时引导制止早恋发生带来的伤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中学生早恋现象的现状分析
“早恋”在心理学上的鉴定标准为:年龄小于18岁、或18岁以上但心智相对同龄人不成熟,容易沉迷于感情无法自拔,严重影响学习、生活的群体发生的恋爱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水平越来越高,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机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媒体对娱乐明星感情的报道越来越频繁,社会对情感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接受情感、体验情感有了一种宽松的环境,这一切都助长了早恋的发生。
目前早恋现象在中国逐渐呈现出低龄化、普遍化的趋势,有调查数据表明,24%的高中生“曾经恋爱”或“正在恋爱”,占到整体的1/4。中学有70%的学生是一起聊天玩耍,8%的学生互写过情书,17.2%的学生有拥抱接吻行为,3%的学生承诺过结婚,1.8%的学生承认发生过性关系[2]。而且这个数据只是承认的学生,所以真实的数据可能比这更多。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青少年早恋的普遍性。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由于青少年的心智还不成熟,部分青少年缺乏对恋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视失恋带来的痛苦而抑郁甚至发生极端行为或轻生。
二、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
(一)青少年早恋的主观原因
1.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变化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生理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是早恋的基础。从青春期开始,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在外形上有了较大变化,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异性充满好奇,渴望与异性交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第二性征的出现有变早的倾向,心理成熟也有变早的倾向。
2.青春期时期的心理变化
心理变化也是早恋发生的重要原因。首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速度和水平跟不上生理变化,心智还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容易感情沖动进入早恋。 其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较高层次的需求是尊重与爱的需求,青少年往往表现出对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渴望,希望获得同伴的喜欢和认可,尤其是来自异性的喜欢,所以可能会产生早恋。再次,如果某个阶段的任务未完成,导致情感空洞现象也可能会引发早恋。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不同阶段的心理成长任务是不同的,婴儿期时主要是通过与父母的接触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幼儿期主要是通过游戏促进其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在此阶段,能否建立良好的友谊和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依恋和社会关系的建立。童年期的社会交往进一步扩大,与同学、教师的情感逐渐占主要地位,在交往中体验荣誉感、责任感是这一阶段的成长任务。如果前三个阶段的成长任务未完成,青少年就容易出现情感空洞现象,试图弥补内心的缺失从而出现早恋行为[3]。
3.遗传因素
个体青春期发育的时间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或者说认知机能所需的成熟阶段出现的时间由天性决定。但是,遗传素质只是决定了个体成熟的年龄范围,个体在预定范围内何时经历青春期还要受到环境的影响。早恋一般是发生于比较早熟的学生身上,这个年龄阶段就受遗传(成熟)的影响。亦或者父母可能曾经也有过早恋行为,孩子就有更大概率早恋,这是基因影响下的性格使然。
(二)青少年早恋的客观原因
青少年早恋除了和自身内在原因有关,还有外界环境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关于人类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划分为不同结构层次,微系统是个体直接参与的直接环境,中间系统是个体的直接环境或微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外层系统是儿童并未直接参与却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系统,宏系统是个体的文化或亚文化系统,历史时间系统是个体或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影响个体的发展。微系统包括家庭、邻居、学校、同伴等的影响,中间系统包括家庭、学校、邻居和宗教环境,外层系统包括地方政府、工业、父母工作场所等,宏系统是主导信仰和意识形态。
1.家庭因素
早恋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一定关系。不良的家庭环境或太过严厉的教养方式,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孩子若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关爱,可能就会极度依赖异性朋友,渴望从异性那里寻求感情的慰藉,就会发生早恋行为[4]。或者有些家庭特别传统,不注重情感交流,从来不跟孩子交流异性交往方面的话题,性教育也非常缺乏,导致孩子产生好奇心理,瞒着父母尝试早恋行为。
2.学校和同伴群体
学校的学习压力大,面对终日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紧张、压抑的不良情绪常常困扰着他们,学生的情感得不到释放,学生可能产生叛逆的心理,寻求一些新鲜的事物,异性的交流让他们消除压力、缓解紧张情绪的乐趣,可能会进入早恋。其次,可能本来没有早恋倾向的青少年看到周围的同伴进入早恋,自己也想尝试,这是受到同伴群体的感染,随着学生的社交圈不断扩大,早恋行为有从同班同学扩大到同年级、同校甚至异校的趋势。
3.社会环境
随着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接触的电视、电影、书刊、歌曲中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内容,充满浪漫情节的爱情电视剧、小说,娱乐媒体新闻,网站的色情垃圾等,易使青少年产生幻想,渴望拥有“真爱”,同时社会上的娱乐场所多没有严格限制未成年进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对策建议
随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早恋是很难杜绝的现象。然而,受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制约,大多数学校避讳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导致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来源大多不正规,在处理学生早恋现象时,学校缺乏正确的引导,更多是采用严厉打压的方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间接性地增强了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应从预防和应对两方面来处理。
(一)预防措施
1.普及性教育知识
学校应该设立生理和心理课程,提升学生对异性交往和性知识的正确认识,平时多了解、关心、观察学生的行为[3]。性教育应成为现代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应把性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来认识,打消神秘感,在这方面整个教育界仍处于落后状态,有待改进。
2.优化家庭环境
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充满爱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得到“爱”的满足,自然会减少早恋的发生。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做孩子情感世界的引导者。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越是禁锢的东西,也就是人们越向往的东西。所以对孩子不是放任自流,也不能严防死守,而是适时引导。由于家长文化水平存在差异,作为学校要开展家庭教育,采取建立家、校信息平台,开办教育讲座、网络知识培训等,提高家长素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抓住教育的最佳時期。
3.组织课外活动,班主任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异性交往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精神境界,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满足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这样就在心理上得到很大满足,分散了注意力,不会集中在谈恋爱上。同时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还可以广泛交友,转移其行为的关注对象,弱化学生之间的早恋行为。班主任应教导学生正常的异性交往是可取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即便产生了爱慕之情也不要越轨早恋,而是保持友谊关系,因为年龄还小,未来还远,不确定因素太多,真正的喜欢就要放在心底,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二)应对措施
1.家校合作,开展教育
家庭、社区、学校组成的微系统之间要一起发挥作用。早恋中学生要面对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果三者各自有各自的教导方式,白天在学校接受班主任的质问教诲,晚上回家经受家长的拷问,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家校合作,制定同一套方案,班主任和家长一起疏导孩子,明智的放弃现在的感情,否则现在就是彼此耽误,学生就要以学业为主,如果真的喜欢对方,那就要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这样还会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同时家长可以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比如时间干预、经济干预等,放学接孩子回家、零花钱生活费够用即可等措施。
2.积极疏导,防止严刑拷打式教育
早恋中的学生特别是在热恋期,情绪波动大,如果强行禁止,给予孩子心理压力,可能会将学生逼上极端。所以班主任应当在了解学生早恋的原因后,与两名学生进行充分沟通,让其自己从早恋的泥淖中走出来。因为早恋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情感、体验过程,靠教师的说教可能无法真正制止,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使其自觉的把握异性交往中的分寸。
3.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风气,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外界环境,尤其是学校周边的不良场所,地方部门可以禁止开设,或者转移到其他地方。既然改变不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那学校就尽量避免学生接触不良影视作品或言情小说。可以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禁止在学校里玩手机、网上冲浪,禁止学生早恋,禁止无故外出等等。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多进行社会实践、或者推荐给学生质量较好的书刊报纸、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课下多看有益的书籍,抵制网络上的低俗文化。
四、结语
早恋可能因为外貌、能力出众、家境好、人缘好社交广等多种原因下发生,主要受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其次是家庭、学校、社会等的综合影响下发生。总之,关于中学生早恋的问题,虽然不可能完全解决,但从青少年自身、家庭、社会、学校综合发挥作用下,可以减少早恋行为的发生。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帮助青少年提升对早恋的认知,引导学生开展正常的异性交往,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玉娟.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2):117-118.
[2]董璐. 中学生性道德教育研究[D].青岛大学,2017.
[3]甘灵杰,刘米.青少年早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5(11):103-104.
[4]臧凯,崔云岭.早恋与家庭因素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25(24):149-150.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早恋;青少年;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早恋即为恋爱偏早,可以理解为高中阶段及以下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女谈恋爱的一种现象。早恋在现代社会似乎越来越普遍,但这对于青少年而言是一种不正确的、甚至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所以作为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应当制止其发生。了解班级内学生早恋现象的现状,客观分析早恋的原因,及时引导制止早恋发生带来的伤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中学生早恋现象的现状分析
“早恋”在心理学上的鉴定标准为:年龄小于18岁、或18岁以上但心智相对同龄人不成熟,容易沉迷于感情无法自拔,严重影响学习、生活的群体发生的恋爱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水平越来越高,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机会越来越多。再加上媒体对娱乐明星感情的报道越来越频繁,社会对情感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接受情感、体验情感有了一种宽松的环境,这一切都助长了早恋的发生。
目前早恋现象在中国逐渐呈现出低龄化、普遍化的趋势,有调查数据表明,24%的高中生“曾经恋爱”或“正在恋爱”,占到整体的1/4。中学有70%的学生是一起聊天玩耍,8%的学生互写过情书,17.2%的学生有拥抱接吻行为,3%的学生承诺过结婚,1.8%的学生承认发生过性关系[2]。而且这个数据只是承认的学生,所以真实的数据可能比这更多。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青少年早恋的普遍性。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由于青少年的心智还不成熟,部分青少年缺乏对恋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视失恋带来的痛苦而抑郁甚至发生极端行为或轻生。
二、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
(一)青少年早恋的主观原因
1.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变化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生理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是早恋的基础。从青春期开始,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在外形上有了较大变化,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异性充满好奇,渴望与异性交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第二性征的出现有变早的倾向,心理成熟也有变早的倾向。
2.青春期时期的心理变化
心理变化也是早恋发生的重要原因。首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速度和水平跟不上生理变化,心智还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容易感情沖动进入早恋。 其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较高层次的需求是尊重与爱的需求,青少年往往表现出对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渴望,希望获得同伴的喜欢和认可,尤其是来自异性的喜欢,所以可能会产生早恋。再次,如果某个阶段的任务未完成,导致情感空洞现象也可能会引发早恋。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不同阶段的心理成长任务是不同的,婴儿期时主要是通过与父母的接触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幼儿期主要是通过游戏促进其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在此阶段,能否建立良好的友谊和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依恋和社会关系的建立。童年期的社会交往进一步扩大,与同学、教师的情感逐渐占主要地位,在交往中体验荣誉感、责任感是这一阶段的成长任务。如果前三个阶段的成长任务未完成,青少年就容易出现情感空洞现象,试图弥补内心的缺失从而出现早恋行为[3]。
3.遗传因素
个体青春期发育的时间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或者说认知机能所需的成熟阶段出现的时间由天性决定。但是,遗传素质只是决定了个体成熟的年龄范围,个体在预定范围内何时经历青春期还要受到环境的影响。早恋一般是发生于比较早熟的学生身上,这个年龄阶段就受遗传(成熟)的影响。亦或者父母可能曾经也有过早恋行为,孩子就有更大概率早恋,这是基因影响下的性格使然。
(二)青少年早恋的客观原因
青少年早恋除了和自身内在原因有关,还有外界环境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关于人类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划分为不同结构层次,微系统是个体直接参与的直接环境,中间系统是个体的直接环境或微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外层系统是儿童并未直接参与却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系统,宏系统是个体的文化或亚文化系统,历史时间系统是个体或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影响个体的发展。微系统包括家庭、邻居、学校、同伴等的影响,中间系统包括家庭、学校、邻居和宗教环境,外层系统包括地方政府、工业、父母工作场所等,宏系统是主导信仰和意识形态。
1.家庭因素
早恋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一定关系。不良的家庭环境或太过严厉的教养方式,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孩子若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关爱,可能就会极度依赖异性朋友,渴望从异性那里寻求感情的慰藉,就会发生早恋行为[4]。或者有些家庭特别传统,不注重情感交流,从来不跟孩子交流异性交往方面的话题,性教育也非常缺乏,导致孩子产生好奇心理,瞒着父母尝试早恋行为。
2.学校和同伴群体
学校的学习压力大,面对终日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紧张、压抑的不良情绪常常困扰着他们,学生的情感得不到释放,学生可能产生叛逆的心理,寻求一些新鲜的事物,异性的交流让他们消除压力、缓解紧张情绪的乐趣,可能会进入早恋。其次,可能本来没有早恋倾向的青少年看到周围的同伴进入早恋,自己也想尝试,这是受到同伴群体的感染,随着学生的社交圈不断扩大,早恋行为有从同班同学扩大到同年级、同校甚至异校的趋势。
3.社会环境
随着网络科技越来越发达,接触的电视、电影、书刊、歌曲中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内容,充满浪漫情节的爱情电视剧、小说,娱乐媒体新闻,网站的色情垃圾等,易使青少年产生幻想,渴望拥有“真爱”,同时社会上的娱乐场所多没有严格限制未成年进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对策建议
随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早恋是很难杜绝的现象。然而,受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制约,大多数学校避讳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导致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来源大多不正规,在处理学生早恋现象时,学校缺乏正确的引导,更多是采用严厉打压的方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间接性地增强了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应从预防和应对两方面来处理。
(一)预防措施
1.普及性教育知识
学校应该设立生理和心理课程,提升学生对异性交往和性知识的正确认识,平时多了解、关心、观察学生的行为[3]。性教育应成为现代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应把性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来认识,打消神秘感,在这方面整个教育界仍处于落后状态,有待改进。
2.优化家庭环境
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充满爱的家庭关系会让孩子得到“爱”的满足,自然会减少早恋的发生。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做孩子情感世界的引导者。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越是禁锢的东西,也就是人们越向往的东西。所以对孩子不是放任自流,也不能严防死守,而是适时引导。由于家长文化水平存在差异,作为学校要开展家庭教育,采取建立家、校信息平台,开办教育讲座、网络知识培训等,提高家长素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抓住教育的最佳時期。
3.组织课外活动,班主任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异性交往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精神境界,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满足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这样就在心理上得到很大满足,分散了注意力,不会集中在谈恋爱上。同时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还可以广泛交友,转移其行为的关注对象,弱化学生之间的早恋行为。班主任应教导学生正常的异性交往是可取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即便产生了爱慕之情也不要越轨早恋,而是保持友谊关系,因为年龄还小,未来还远,不确定因素太多,真正的喜欢就要放在心底,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二)应对措施
1.家校合作,开展教育
家庭、社区、学校组成的微系统之间要一起发挥作用。早恋中学生要面对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果三者各自有各自的教导方式,白天在学校接受班主任的质问教诲,晚上回家经受家长的拷问,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家校合作,制定同一套方案,班主任和家长一起疏导孩子,明智的放弃现在的感情,否则现在就是彼此耽误,学生就要以学业为主,如果真的喜欢对方,那就要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这样还会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同时家长可以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比如时间干预、经济干预等,放学接孩子回家、零花钱生活费够用即可等措施。
2.积极疏导,防止严刑拷打式教育
早恋中的学生特别是在热恋期,情绪波动大,如果强行禁止,给予孩子心理压力,可能会将学生逼上极端。所以班主任应当在了解学生早恋的原因后,与两名学生进行充分沟通,让其自己从早恋的泥淖中走出来。因为早恋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情感、体验过程,靠教师的说教可能无法真正制止,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使其自觉的把握异性交往中的分寸。
3.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风气,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外界环境,尤其是学校周边的不良场所,地方部门可以禁止开设,或者转移到其他地方。既然改变不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那学校就尽量避免学生接触不良影视作品或言情小说。可以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禁止在学校里玩手机、网上冲浪,禁止学生早恋,禁止无故外出等等。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多进行社会实践、或者推荐给学生质量较好的书刊报纸、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课下多看有益的书籍,抵制网络上的低俗文化。
四、结语
早恋可能因为外貌、能力出众、家境好、人缘好社交广等多种原因下发生,主要受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其次是家庭、学校、社会等的综合影响下发生。总之,关于中学生早恋的问题,虽然不可能完全解决,但从青少年自身、家庭、社会、学校综合发挥作用下,可以减少早恋行为的发生。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帮助青少年提升对早恋的认知,引导学生开展正常的异性交往,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玉娟.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2):117-118.
[2]董璐. 中学生性道德教育研究[D].青岛大学,2017.
[3]甘灵杰,刘米.青少年早恋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5(11):103-104.
[4]臧凯,崔云岭.早恋与家庭因素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25(24):149-150.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