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U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评价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68例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34例),即常规组给予常规标准治疗,而治疗组则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常规组(70.5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纳洛酮;慢阻肺;呼吸衰竭;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3-112-03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病。cOPD其本身就属于危重疾病,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谓重中之重,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纳洛酮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效果。据此,为进一步探讨评价纳洛酮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我院在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常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具体详情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选取68例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与治疗组(常规治疗+纳洛酮),每组各34例。常规组:男20例(58.82%),女14例(41.18%);年龄46-82岁,平均(64.53±10.27),岁;病程3~10年,平均(6.24±2.45)年。治疗组:男18例(52.94%),女16例(47.06%);年龄,50~85岁,平均(65.14±11.53)岁;病程4~12年,平均(6.45±2.46)年。并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无明显区别,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相关诊断标准;(2)无相关药物使用禁忌证;(3)既往均为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4)谨遵医嘱,依从性较高;(5)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者;(2)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不同意接受研究者。
  1.3治疗方法
  1.3.1常规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常规标准治疗流程进行治疗即可,主要包括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痉、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1.3.2治疗组
  在上述治疗之外,本组34例患者再加用纳洛酮(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H20055758)治疗。使用方法:0.8g纳洛酮加10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2次/d,连用4d。
  1.4评价标准
  1.4.1血气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2临床疗效(1)显效:24h内意识完全清醒,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恢复正常。(2)有效:24~48h内意识转为清醒,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改善趋势明显。(3)无效:未见上述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3不良反应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恶心、呕吐、抽搐及心律失常等。特别指出,同一患者或可并发多种不良反应。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P<0.01为差异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恶心、呕吐、抽搐及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合计发生6例,略高于常规组的4例,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目前,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的发病率高达8.2%,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个常见疾病。COP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存在复杂的发病机制。在众多的发病因素中,有三个可能因素最重要:(1)炎症反应,机体对有害颗粒的反应;(2)通气损害,通气下降是炎症反应对肺的损害;(3)应激反应,缺氧引发交感兴奋是主要应激机制。交感持久兴奋引起耗氧和能量代谢增多,增加心肺负担,构成恶性循环。人体机体在严重缺氧或感染等应激状态时,内啡肽等内源性阿片肽类物质增多,从而进一步抑制呼吸,加重呼吸衰竭。
  纳洛酮是一种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主要成份为盐酸纳洛酮,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因其脂溶性强,容易通过机体血脑屏障,静脉推注后脑内的药物浓度可达血液血浆中浓度的4.6倍,便于药物药效能够快速充分发挥,静脉注射给药时,通常2分钟即可起效。如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药理作用:(1)完全或部分纠正阿片类物质的中枢抑制效应,如呼吸抑制;(2)本品为纯阿片受体拮抗剂,不会引起呼吸抑制、拟神精病反应或缩瞳反应;(3)未见耐药性,也未见生理或精神依赖性。所以,针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纳洛酮能够竞争性取代内啡肽物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缓解由β一内啡肽所导致的呼吸抑制,从而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纳洛酮还能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这种危重病人,具有促醒作用,从而减少肺间质水肿,缓解病情。本研究表1显示:接受了纳洛酮治疗的34例治疗组患者,PaO2指标明显上升,PaCO2指标明显下降,与常规组34例患者相比,前者动脉血气指标改善趋势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2显示:治疗组34例患者经纳洛酮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1.18%,比常规组34例患者70.59%的总有效率高出了20个百分点,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纳洛酮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有确实的临床疗效,不容置疑。这与李某,刘某,马某等㈣研究文献结论一致。
  尽管,纳洛酮临床优势众多,但在使用纳洛酮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时,仍要注意其用药安全性,准确掌握其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级药理毒理等内容,以减少恶心、呕吐、抽搐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由表3可知,接受了纳洛酮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有所上升(上升了5个百分点),但差异比较并不明显(P>0.05),即给药纳洛酮不会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可靠。并且,2013年加拿大医院药学杂志证实,纳洛酮在生理盐水中稳定性兼容性较好,科学使用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与本文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纳洛酮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不失为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临床大力推广。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在脾细胞抗髓母细胞瘤的免疫过程中,IL-17所起的免疫调节功能。方法将小鼠脾脏取得的脾淋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IL-17下与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株共培养,以Daoy细胞株单独培养组作为对照,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测定细胞毒性效应。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各组Daoy细胞株和脾细胞共培养组在不同浓度IL-17(20ng/mL、40ng/mL、60ng/mL、80ng/mL)条件下细胞抑制率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给予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其社会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200例海洛因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美沙酮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美沙酮治疗,观察组进行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家庭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跌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10月起我院护理部实施HFMEA指导护理,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跌倒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16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行HFMEA;另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119例患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喜美健治疗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包皮龟头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喜美健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观察组中,痊愈24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中,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丹红注射液联合依拉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将2010年1月~2014年12月经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拉达奉治疗,治疗14d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AD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6.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 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AKTl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以期深入了解AKTl基因多态对阿尔茨海默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病例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方法对AKTl基因6个位点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在AKTl基因位点rs2498786上,阿尔茨海默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期刊
2016年全国“两会”上,医药卫生领域的代表、委员既有号贩子入刑、临终关怀等新鲜热点提案,也有数年如一日地与烟草立法、儿科医生短缺、中医药发展等“死磕”的老话题。本刊盘点了部分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供读者参考。  关于医疗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建议将号贩子入刑  2016年年底,北京市市属医院将实现非急诊全面预约,改善病患就医感受。同时,对于近期备受关注的“号贩子”问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Ⅳ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选取88例Ⅳ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激素治疗,其中试验组44例给药霉酚酸酯治疗,而对照组44例给药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总缓解率(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68.18%),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7.27%)明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黄芪粗提多糖除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方法通过一系列因素的考察,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考察离子交换树脂对黄芪粗多糖除蛋白的最优工艺,并采用吸附等温线对蛋白的脱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D152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好的蛋白脱除效率,且对多糖含量影响较小,其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68.5%和97.3%,D152树脂对蛋白质的吸附呈单分子层吸附,其最大吸附量go为16.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