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 事 聚 焦
央行宣布再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而活期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并未变动,年利率仍为0.72%、1.62%。
国内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从3月18日起也开始作出调整。其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上调0.18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4.14%调整为4.32%,五年期以上从4.59%调整为4.77%。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由现行的1.8%调整为1.98%,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不变。
(摘自《信息日报》)
28委员提议取消利息税,税务总局称一定程度赞同。今年3月7日,包括知名经济学家吴敬链在内的28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取消利息税的提案。该提案称,利息税触及最多的还是中低收入者利益,再加上通货膨胀因素,目前银行存款实际已是负利率。国税总局官员称,政协委员提案从一个方面讲“非常正确”;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表示,取消利息税“是时候了”。(摘自《新京报》)
发改委银监会:未发现四大银行串通收取跨行费。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黄细花对此提出“质疑”。但直到今年“两会”召开前,事情还是没有转机。于是她在本次两会上再次提出这一建议。四大国有银行同一时间、同一标准收取3毛的跨行查询费,是否涉嫌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国家发改委、银监会等部门。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四大银行涉嫌“垄断、串通”。据了解,代表们曾在网上做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91.5%的网民支持代表的建议,希望能够做一个价格听证,公布成本,收费理由和法律依据。(摘自《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对退休生活充满热情,退休财务规划在中国渐升温。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退休之后的生活抱有积极快乐的态度;与此同时,对个人退休之后的财务规划正在逐渐升温。国际知名财富管理机构安盛集团发布了其《全球退休角度调查》。16个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11 590位受访者接受了此次调查。调查显示,中国人偏向早些退休,对退休生活充满热情。“他们是所有受访国家和地区中最为快乐和满足的。他们对待退休积极活跃,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并认为拥有充足的退休收入。”报告说。(摘自新华网)
十国集团认同吴晓灵观点:中国经济“很健康”。应邀出席十国集团(G10)央行首脑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瑞士巴塞尔表示,中国经济依然“很健康”。她的观点也得到了包括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内的G10央行首脑认可,他们一致认为,此前发生的全球股市大跌并非危机,而只是一次“有益的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长依然十分强劲。
国际金融专家王元龙教授表示,中国本身并不是G10成员,但近些年来,G10会议邀请中国官员参加已成惯例。
10国集团(G10)其实是由11个工业国组成,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瑞士以及比利时。一般性,G10央行行长的会议一年举行一次,时间是在每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秋季会议期间。(摘自《上海证券报》)
今年将争取能实现1 200万人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对就业问题历来十分重视,这是由中国人口多这个国情决定的。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再加上最近几年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新增就业岗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7%,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突破了1 000万人,达到了1 184万,这是历年来新增就业最多的一年。今年将争取能够实现1 200万人的就业。(摘自中国新闻网)
股市近期动荡,周小川是在给股民吃“定心丸”吗?虽然和医疗、教育、房产等领域相比,股市与民生的关联度排名似乎还要稍稍靠后些,但没有人会否认,随着又一轮“炒股热”的兴起和不断升温,股市的任何一点波动都将牵动民心,并直接影响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钱袋的变化。周小川表示:“股市波动不会造成重大趋势性的变化。”这番表态提供了一种官方的解读,这对那些因看不清形势而心神不宁的股民来讲,似乎不啻一颗“定心丸”。(摘自《新闻晨报》)
“松流出严流入”,外汇局将放宽个人对外金融投资。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方面,外汇局正越来越多地从“松流出、严流入”两方面同时着手。
在日前召开的2007年度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在部署2007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作重点时表示,今年将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促进资金有序双向流动。改善QFII和QDII等合格机构投资管理制度的实施;规范个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逐步放宽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限制。
(摘自《上海证券报》)
胡锦涛签署主席令颁布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6日表决通过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62号、第63号主席令分别予以公布。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这两部法律。
物权法约22 000字,分为总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共5编19章247条。这部法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企业所得税法约6 500字,分为总则、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税收优惠、源泉扣缴、特别纳税调整、征收管理、附则等,共8章60条。这部法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摘自新华网)
同 业 视 点
江苏省2006年审计查处问题金额5.59亿元。共审计6 285个项目单位,查处损失浪费问题金额5.59亿元,促进增收节支34.48亿元。
2006年,江苏省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审计工作,促使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352项,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93件,审计工作在维护财经秩序、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治理商业贿赂、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陕西省2006年审计出违纪违规资金129亿元。2006年陕西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调查)8 010个项目和单位,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29亿元。
2006年,陕西各级审计机关还查出损失浪费资金8.3亿元、管理不规范资金283亿元,经审计处理后已上交财政4.05亿元、促进归还原渠道资金10.8亿元,挽回经济损失5 238万元。审计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移送案件线索和经济问题35件、移送涉案人员29人。
广东省2006年审计调查5 261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53.8亿。2006年广东全省审计机关共审计和调查5 261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53.8亿元,查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0.9亿元,已上缴财政9.5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18.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吉林省2006年共查出违规资金64亿元。2006年吉林省共审计及审计调查3 213个单位,查出违规资金64亿元、管理不规范资金73亿元、损失浪费资金1.2亿元,共向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移送案件16件、涉及14人。
在去年吉林省的审计工作中,各级审计机关共对1 148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地方党委参考审核结果,提拔领导干部80人、调换工作岗位414人、免职4人,有1名领导干部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青海省2006年审计机关查处问题金额5.11亿元。青海省2006年共审计1 341个单位,查出违规问题金额5.11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88.7亿元。目前,已上缴财政1.05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0.36亿元。2006年,全省审计机关对26家企业进行了审计,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802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 213万元,损失浪费金额12万元,提出审计建议80多条。同时,积极开展了效益审计,特别加强了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共开展效益审计项目56个,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28亿元;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共对456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7 987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70 650万元,损失浪费金额387万元,其中有1人受撤职处分;外资审计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审计利用外资项目11项,协议资金9 648.3万美元,占全省协议资金的48.7%。
安徽省2006年审计查出违规资金39.04亿元。2006年,安徽省共对6 521个单位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违规金额39.04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55.06亿元、损失浪费金额3.36亿元,发现侵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金额1.08亿元。审计处理应上交财政4.33亿元,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6 629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6.94亿元,应调账处理金额22.03亿元,移送纪检、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线索22件,建议有关部门处理问题19件。审计提出建议8 810条,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924项。
湖北省2006年审计3 846个单位,查出违规资金364亿元。湖北省审计机关2006年共对3 849个单位进行了审计,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金额364.4亿元,在治理商业贿赂、促进增收节支和推动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发现和移送案件77件,同比增长24%。在对某高速公路改造工程审计中,发现该工程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虚报造价等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公安、检察等机关已逮捕或收审27人,包括该工程副指挥长、工程部长及多名监理人员。在国土资金、住房公积金和房改资金、农村信用社等审计中,共移送案件28件,已有14人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海南省2006年共对311个政府部门进行了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问题资金12.29亿元。2006年,海南省审计机关开展了16市县2002至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的审计调查,共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1 627万元。全省审计机关对14所高校2004年度收费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各种乱收费2 139万元。审计机关共审计216个单位,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16亿元,核减投资额(工程款)1.75亿元,损失浪费704万元。海南省共审计34个国有企业单位,查出各类问题资金8.28亿元,查处损失浪费资金7 919万元。
赣 审 动 态
江西省审计厅日前向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发出通知提出具体要求:企业审计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和产权转让、产业结构调整的审计,开展对企业营销费用的审计;金融审计要加强对大额现金流的审计,加大反洗钱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要针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等加大审计力度;农业资源环保审计要加强对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与经销的审计,重点查处暗箱操作、规避招拍挂交易、违规用地、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国家土地矿产收入流失等涉嫌商业贿赂方面的问题;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审计和社会保障审计,要重点查处政府采购、医药购销、医疗服务领域国家公务人员在商业活动中收受贿赂的行为,加大反腐败力度。(黄赣华)
不久前,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董君舒在审计厅厅长伍自尧的陪问下,深入余干、贵溪的城镇和农村,走访慰问困难企业、敬老院、城镇低保户、农村特困户、优抚对象,送上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黄书田)
江西省审计厅厅长伍自尧在厅经济审计二处对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期间,亲赴该公司进行了调研。该公司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在省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程德保、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盛龙的陪同下,伍自尧厅长参加了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体生产线。并听取了程德保总经理和韩盛龙董事长就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规划的介绍后,表示非常满意。最后,伍自尧厅长表示审计机关应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审、帮、促”的职责,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发展服务,同时,对省厅经济审计二处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桂 姣)
近日,省政协副主度、省工商局局长朱张才亲自到会认真听取江西省审计厅经执处就近年来对全省工商系统的审计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分类归纳、深入剖析,针对工商部门在预算编制及执行、收支两条线、行政执法、协会管理、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及会计基础工作等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通报。审计通报并召开党组专题会议研究,要求各有关单位领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同时要重点抓好各级协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周媛娇)
江西省审计厅对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等十六所省属高校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经汇总分类问题,综合审计情况,向省政府呈报了《江西省审计厅关于省属十六所高校财务收支审计情况报告》。此报告得到了省政府吴新雄省长、孙刚副省长的重要批示。(程 曦)
德兴市审计局积极参与市纪检委监察、财政等部门对收支“两条线”,进行拉网式的跟踪检查工作,做到了“农民奔小康,审计架桥梁”,确保支援新农村建设资金逐项,安全按规到位。据统计:去年该市支付支农资金累计达5 8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其中:支援农业和新农村建设3 780万元,发展农村绿化和林业支出1 585万元;农村水利建设等支出503万元。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冯德水)
2006年,丰城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审计监督,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共审计单位(项目)164个,审计上交财政资金615万元,比去年增长2.64%,特别是近几年该市正进行新城区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涉及投资金额2.64亿元,审计核减工程款4 875.7万元。(丰城市审计局)
2006年,吉安市各级审计机关切实加大基建审计力度,共审计项目投资总额128 173万元,核减工程造价13 664万元,审计后挽回(避免)损失1 049万元。为做好基建审计工作,该市审计局一是和市财政局、市编办联合下文,为各县(市、区)审计局增加编制,充实了基建审计专业人员;二是把基建审计工作作为对县(市、区)审计局2006年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促使各县(市、区)审计高度重视基建审计工作;三是争取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基本建设审计工作的规定,使基本建设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了基建审计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了基建审计人员素质;五是加大了投入。购买了有关基建审计方面的专业软件及测量仪器,为一线基建审计人员配备了手提电脑等。(曾宣洋)
近日,宜春市审计局组织全体审计人员进行了审计应用法律考试,考题范围涉及修改后的《审计法》、审计署六号令、《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目的是检验审计人员对日常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现象如何依法定性、处理处罚。通过考试,审计人员更加体会到了准确应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必要性,找到了在平时审计中应用相关法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了全面贯彻落实《审计法》、审计署六号令等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树立了正确履行审计职责、全面提高审计质量的信心。(张小平)
南康市审计局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按照“围绕审计抓廉政,抓好廉政促审计”的指导思想,坚持“四到位”,促进廉政建设。一是学习教育到位。采取周一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廉政专题教育,并组织审计人员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提升审计干部依法从审的自觉性;二是制度建设到位。建立健全了《审计执法责任制》等多项相关制度,并把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表现记入档案,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监督检查到位。把监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关键,坚持审计工作跟踪监督制和回访制;四是责任到位。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分工责任,业务科长具体负责的层层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使责任落到实处。(卢 华)
2006年,大余县审计局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强化监督,严谨细致,不断规范。一年以来共完成审计项目40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 144万元;上缴财政资金503万元;移送县纪委、监察部门1起,涉案人员2人;被县法院作出正式判决的1人,审计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蓝应耀)
于都县审计局出台了审计机关干部职工年度“述职”制度。规定在每年初,由局统一组织,对上一年度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述职,要求每位审计人员均需在述职会上发言,剖析一年来的“得与失”。此举形成制度后,加强了对审计人员的管理,也是审计人员提高综合素质,总结审计业务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 福)
鄱阳县审计局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审计机关文明礼仪公约》的通知精神,全局上下掀起了践行文明礼仪热潮。局党组提出了“从我做起,共同遵守”的倡议。同时把《审计机关文明礼仪公约》编制成小册子,发放到本局机关人员、及企事业单位内审机构人员,人手一册。为倡导文明审计、培养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胡胜华)
南城县审计局采取“三项”措施,深入推进机关廉政建设。一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通过党章和法纪的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以正确行使审计权力为重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制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开辟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的有效途径,健全防腐拒变的各项体制和机制;三是以保证廉洁从审为目标,加强对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和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提高监督实效。(黄应根)
宁都县审计局利用一星期时间,从三个方面对全局干部进行培训,一是抓政治理论学习,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建设手册等;二是抓业务学习,请经验丰富的审计骨干主讲《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审计署6号令、大案要案查处及移送、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容及方法等;三是抓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学习,请计算机专业老师授课,对WORD、EXCLE、ACCESS等常用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学习提高了全局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政治思想水平。
(邱文卢奕君)
近几年来,峡江县审计局对同一单位不同年度的审计项目采取安排不同的审计人员开展审计,避免了对同一单位长期由同一组审计人员组织实施,容易形成惯性思维的不足。通过实行交叉审计,实现了不同的审计人员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从而实现审计工作新突破,提高了审计质量,更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峡江县审计局)
吉水县审计局对某中心装饰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通过对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对比,现场实地测量及大量的调查了解,这项原决算造价159.50万元的装饰工程,被审计核减工程造价34.57万元,核减率达21.67%。为此,该局建议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装饰工程的审计监督。(何晓晖)
岁末年初,定南县审计局对县政府领导临时交办的该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龙神湖建设领导办公室、城北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3个单位成立以来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撤消前审计,并在规定的时间里提交了审计报告,通过审计,全面地查明了3个单位成立以来的资产、负债及收支情况,理清了债权债务,客观地评价了3个单位成立来对该县的区域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应有贡献,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审计建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县领导的充分肯定。(黄幸燕)
央行宣布再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而活期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并未变动,年利率仍为0.72%、1.62%。
国内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从3月18日起也开始作出调整。其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上调0.18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4.14%调整为4.32%,五年期以上从4.59%调整为4.77%。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由现行的1.8%调整为1.98%,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不变。
(摘自《信息日报》)
28委员提议取消利息税,税务总局称一定程度赞同。今年3月7日,包括知名经济学家吴敬链在内的28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取消利息税的提案。该提案称,利息税触及最多的还是中低收入者利益,再加上通货膨胀因素,目前银行存款实际已是负利率。国税总局官员称,政协委员提案从一个方面讲“非常正确”;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表示,取消利息税“是时候了”。(摘自《新京报》)
发改委银监会:未发现四大银行串通收取跨行费。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黄细花对此提出“质疑”。但直到今年“两会”召开前,事情还是没有转机。于是她在本次两会上再次提出这一建议。四大国有银行同一时间、同一标准收取3毛的跨行查询费,是否涉嫌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国家发改委、银监会等部门。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四大银行涉嫌“垄断、串通”。据了解,代表们曾在网上做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91.5%的网民支持代表的建议,希望能够做一个价格听证,公布成本,收费理由和法律依据。(摘自《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对退休生活充满热情,退休财务规划在中国渐升温。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退休之后的生活抱有积极快乐的态度;与此同时,对个人退休之后的财务规划正在逐渐升温。国际知名财富管理机构安盛集团发布了其《全球退休角度调查》。16个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11 590位受访者接受了此次调查。调查显示,中国人偏向早些退休,对退休生活充满热情。“他们是所有受访国家和地区中最为快乐和满足的。他们对待退休积极活跃,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并认为拥有充足的退休收入。”报告说。(摘自新华网)
十国集团认同吴晓灵观点:中国经济“很健康”。应邀出席十国集团(G10)央行首脑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瑞士巴塞尔表示,中国经济依然“很健康”。她的观点也得到了包括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内的G10央行首脑认可,他们一致认为,此前发生的全球股市大跌并非危机,而只是一次“有益的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长依然十分强劲。
国际金融专家王元龙教授表示,中国本身并不是G10成员,但近些年来,G10会议邀请中国官员参加已成惯例。
10国集团(G10)其实是由11个工业国组成,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瑞士以及比利时。一般性,G10央行行长的会议一年举行一次,时间是在每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秋季会议期间。(摘自《上海证券报》)
今年将争取能实现1 200万人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对就业问题历来十分重视,这是由中国人口多这个国情决定的。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再加上最近几年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新增就业岗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7%,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突破了1 000万人,达到了1 184万,这是历年来新增就业最多的一年。今年将争取能够实现1 200万人的就业。(摘自中国新闻网)
股市近期动荡,周小川是在给股民吃“定心丸”吗?虽然和医疗、教育、房产等领域相比,股市与民生的关联度排名似乎还要稍稍靠后些,但没有人会否认,随着又一轮“炒股热”的兴起和不断升温,股市的任何一点波动都将牵动民心,并直接影响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钱袋的变化。周小川表示:“股市波动不会造成重大趋势性的变化。”这番表态提供了一种官方的解读,这对那些因看不清形势而心神不宁的股民来讲,似乎不啻一颗“定心丸”。(摘自《新闻晨报》)
“松流出严流入”,外汇局将放宽个人对外金融投资。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方面,外汇局正越来越多地从“松流出、严流入”两方面同时着手。
在日前召开的2007年度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在部署2007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作重点时表示,今年将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促进资金有序双向流动。改善QFII和QDII等合格机构投资管理制度的实施;规范个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逐步放宽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限制。
(摘自《上海证券报》)
胡锦涛签署主席令颁布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6日表决通过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62号、第63号主席令分别予以公布。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这两部法律。
物权法约22 000字,分为总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共5编19章247条。这部法律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企业所得税法约6 500字,分为总则、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税收优惠、源泉扣缴、特别纳税调整、征收管理、附则等,共8章60条。这部法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摘自新华网)
同 业 视 点
江苏省2006年审计查处问题金额5.59亿元。共审计6 285个项目单位,查处损失浪费问题金额5.59亿元,促进增收节支34.48亿元。
2006年,江苏省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审计工作,促使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352项,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93件,审计工作在维护财经秩序、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治理商业贿赂、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陕西省2006年审计出违纪违规资金129亿元。2006年陕西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调查)8 010个项目和单位,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29亿元。
2006年,陕西各级审计机关还查出损失浪费资金8.3亿元、管理不规范资金283亿元,经审计处理后已上交财政4.05亿元、促进归还原渠道资金10.8亿元,挽回经济损失5 238万元。审计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移送案件线索和经济问题35件、移送涉案人员29人。
广东省2006年审计调查5 261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53.8亿。2006年广东全省审计机关共审计和调查5 261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53.8亿元,查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0.9亿元,已上缴财政9.5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18.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吉林省2006年共查出违规资金64亿元。2006年吉林省共审计及审计调查3 213个单位,查出违规资金64亿元、管理不规范资金73亿元、损失浪费资金1.2亿元,共向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移送案件16件、涉及14人。
在去年吉林省的审计工作中,各级审计机关共对1 148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地方党委参考审核结果,提拔领导干部80人、调换工作岗位414人、免职4人,有1名领导干部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青海省2006年审计机关查处问题金额5.11亿元。青海省2006年共审计1 341个单位,查出违规问题金额5.11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88.7亿元。目前,已上缴财政1.05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0.36亿元。2006年,全省审计机关对26家企业进行了审计,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802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 213万元,损失浪费金额12万元,提出审计建议80多条。同时,积极开展了效益审计,特别加强了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共开展效益审计项目56个,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28亿元;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共对456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7 987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70 650万元,损失浪费金额387万元,其中有1人受撤职处分;外资审计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审计利用外资项目11项,协议资金9 648.3万美元,占全省协议资金的48.7%。
安徽省2006年审计查出违规资金39.04亿元。2006年,安徽省共对6 521个单位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违规金额39.04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55.06亿元、损失浪费金额3.36亿元,发现侵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金额1.08亿元。审计处理应上交财政4.33亿元,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6 629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6.94亿元,应调账处理金额22.03亿元,移送纪检、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线索22件,建议有关部门处理问题19件。审计提出建议8 810条,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924项。
湖北省2006年审计3 846个单位,查出违规资金364亿元。湖北省审计机关2006年共对3 849个单位进行了审计,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金额364.4亿元,在治理商业贿赂、促进增收节支和推动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发现和移送案件77件,同比增长24%。在对某高速公路改造工程审计中,发现该工程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虚报造价等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公安、检察等机关已逮捕或收审27人,包括该工程副指挥长、工程部长及多名监理人员。在国土资金、住房公积金和房改资金、农村信用社等审计中,共移送案件28件,已有14人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海南省2006年共对311个政府部门进行了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问题资金12.29亿元。2006年,海南省审计机关开展了16市县2002至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的审计调查,共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1 627万元。全省审计机关对14所高校2004年度收费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各种乱收费2 139万元。审计机关共审计216个单位,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16亿元,核减投资额(工程款)1.75亿元,损失浪费704万元。海南省共审计34个国有企业单位,查出各类问题资金8.28亿元,查处损失浪费资金7 919万元。
赣 审 动 态
江西省审计厅日前向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发出通知提出具体要求:企业审计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和产权转让、产业结构调整的审计,开展对企业营销费用的审计;金融审计要加强对大额现金流的审计,加大反洗钱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要针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等加大审计力度;农业资源环保审计要加强对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与经销的审计,重点查处暗箱操作、规避招拍挂交易、违规用地、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国家土地矿产收入流失等涉嫌商业贿赂方面的问题;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审计和社会保障审计,要重点查处政府采购、医药购销、医疗服务领域国家公务人员在商业活动中收受贿赂的行为,加大反腐败力度。(黄赣华)
不久前,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董君舒在审计厅厅长伍自尧的陪问下,深入余干、贵溪的城镇和农村,走访慰问困难企业、敬老院、城镇低保户、农村特困户、优抚对象,送上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黄书田)
江西省审计厅厅长伍自尧在厅经济审计二处对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期间,亲赴该公司进行了调研。该公司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在省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程德保、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盛龙的陪同下,伍自尧厅长参加了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体生产线。并听取了程德保总经理和韩盛龙董事长就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规划的介绍后,表示非常满意。最后,伍自尧厅长表示审计机关应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审、帮、促”的职责,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发展服务,同时,对省厅经济审计二处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桂 姣)
近日,省政协副主度、省工商局局长朱张才亲自到会认真听取江西省审计厅经执处就近年来对全省工商系统的审计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分类归纳、深入剖析,针对工商部门在预算编制及执行、收支两条线、行政执法、协会管理、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及会计基础工作等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通报。审计通报并召开党组专题会议研究,要求各有关单位领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同时要重点抓好各级协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周媛娇)
江西省审计厅对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等十六所省属高校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经汇总分类问题,综合审计情况,向省政府呈报了《江西省审计厅关于省属十六所高校财务收支审计情况报告》。此报告得到了省政府吴新雄省长、孙刚副省长的重要批示。(程 曦)
德兴市审计局积极参与市纪检委监察、财政等部门对收支“两条线”,进行拉网式的跟踪检查工作,做到了“农民奔小康,审计架桥梁”,确保支援新农村建设资金逐项,安全按规到位。据统计:去年该市支付支农资金累计达5 8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其中:支援农业和新农村建设3 780万元,发展农村绿化和林业支出1 585万元;农村水利建设等支出503万元。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冯德水)
2006年,丰城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审计监督,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共审计单位(项目)164个,审计上交财政资金615万元,比去年增长2.64%,特别是近几年该市正进行新城区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涉及投资金额2.64亿元,审计核减工程款4 875.7万元。(丰城市审计局)
2006年,吉安市各级审计机关切实加大基建审计力度,共审计项目投资总额128 173万元,核减工程造价13 664万元,审计后挽回(避免)损失1 049万元。为做好基建审计工作,该市审计局一是和市财政局、市编办联合下文,为各县(市、区)审计局增加编制,充实了基建审计专业人员;二是把基建审计工作作为对县(市、区)审计局2006年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促使各县(市、区)审计高度重视基建审计工作;三是争取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基本建设审计工作的规定,使基本建设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了基建审计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了基建审计人员素质;五是加大了投入。购买了有关基建审计方面的专业软件及测量仪器,为一线基建审计人员配备了手提电脑等。(曾宣洋)
近日,宜春市审计局组织全体审计人员进行了审计应用法律考试,考题范围涉及修改后的《审计法》、审计署六号令、《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目的是检验审计人员对日常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现象如何依法定性、处理处罚。通过考试,审计人员更加体会到了准确应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必要性,找到了在平时审计中应用相关法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了全面贯彻落实《审计法》、审计署六号令等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树立了正确履行审计职责、全面提高审计质量的信心。(张小平)
南康市审计局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按照“围绕审计抓廉政,抓好廉政促审计”的指导思想,坚持“四到位”,促进廉政建设。一是学习教育到位。采取周一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廉政专题教育,并组织审计人员观看反腐倡廉警示片,提升审计干部依法从审的自觉性;二是制度建设到位。建立健全了《审计执法责任制》等多项相关制度,并把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表现记入档案,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监督检查到位。把监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关键,坚持审计工作跟踪监督制和回访制;四是责任到位。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分工责任,业务科长具体负责的层层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使责任落到实处。(卢 华)
2006年,大余县审计局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强化监督,严谨细致,不断规范。一年以来共完成审计项目40个;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 144万元;上缴财政资金503万元;移送县纪委、监察部门1起,涉案人员2人;被县法院作出正式判决的1人,审计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蓝应耀)
于都县审计局出台了审计机关干部职工年度“述职”制度。规定在每年初,由局统一组织,对上一年度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述职,要求每位审计人员均需在述职会上发言,剖析一年来的“得与失”。此举形成制度后,加强了对审计人员的管理,也是审计人员提高综合素质,总结审计业务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 福)
鄱阳县审计局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审计机关文明礼仪公约》的通知精神,全局上下掀起了践行文明礼仪热潮。局党组提出了“从我做起,共同遵守”的倡议。同时把《审计机关文明礼仪公约》编制成小册子,发放到本局机关人员、及企事业单位内审机构人员,人手一册。为倡导文明审计、培养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胡胜华)
南城县审计局采取“三项”措施,深入推进机关廉政建设。一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通过党章和法纪的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以正确行使审计权力为重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制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开辟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的有效途径,健全防腐拒变的各项体制和机制;三是以保证廉洁从审为目标,加强对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和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提高监督实效。(黄应根)
宁都县审计局利用一星期时间,从三个方面对全局干部进行培训,一是抓政治理论学习,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建设手册等;二是抓业务学习,请经验丰富的审计骨干主讲《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审计署6号令、大案要案查处及移送、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容及方法等;三是抓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学习,请计算机专业老师授课,对WORD、EXCLE、ACCESS等常用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学习提高了全局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政治思想水平。
(邱文卢奕君)
近几年来,峡江县审计局对同一单位不同年度的审计项目采取安排不同的审计人员开展审计,避免了对同一单位长期由同一组审计人员组织实施,容易形成惯性思维的不足。通过实行交叉审计,实现了不同的审计人员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从而实现审计工作新突破,提高了审计质量,更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峡江县审计局)
吉水县审计局对某中心装饰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通过对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对比,现场实地测量及大量的调查了解,这项原决算造价159.50万元的装饰工程,被审计核减工程造价34.57万元,核减率达21.67%。为此,该局建议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装饰工程的审计监督。(何晓晖)
岁末年初,定南县审计局对县政府领导临时交办的该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龙神湖建设领导办公室、城北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3个单位成立以来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撤消前审计,并在规定的时间里提交了审计报告,通过审计,全面地查明了3个单位成立以来的资产、负债及收支情况,理清了债权债务,客观地评价了3个单位成立来对该县的区域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应有贡献,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审计建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县领导的充分肯定。(黄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