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23日,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未雨绸缪,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中国的官方会议之后,都会有一番措辞全面严谨的权威表述,所以才有我们经常看到的,“会后认真学习报告,领会会议精神”的行为。普通百姓要从那些永远看似差不多的文字中,发现与以前有什么不同,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简言之,政府面对不太景气的经济形势,要扩大需求保增长。
而本报记者获悉,为应对经济增速下滑,重大基建投资进度明显加快,国家发改委项目审批速度也有所加快。发改委网站上,5月21日当天,公布的批准项目就接近100项。
也许这意味着可能要继续放松调控,给企业输血了。我们可以预期的措施包括,减税、降低存准率,甚至降息。
中央要增加流动性的供给,可证券管理部门并没有“根据形势变化”增加资金的供给,而是仍在增加股票的供应,相对于减少资金的比例。本周几乎天天有新股发行,相当于收缩股市的流动性。
融资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不必恐惧它,它是投资的一部分。但市场涨跌的直接原因,是买和卖方谁的力量更大,说白了是股票与资金的供需关系,钱比股多就涨,股比钱多就跌。如果郭主席只是想让股票涨,是可以减少股票供应的;他一直想抑制炒新,不发新股就可以直接抑制炒新。也就是说,现在还没到那最危险的时刻,他不愿拿出这个有点“非市场化”的手段。
但我一直疑惑,缓发新股或是停发就是非市场化吗?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调节供给,这是符合市场化原则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家庭主妇都知道的水多了放面、面多了加点水的道理。调整资金的利息,升降存准率,是调节资金供应的手段,包括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内也都在使用,这算是政府干预市场化经济吗?当下欧洲政府领导人天天开会,试图控制债务拯救濒危的欧洲经济,是非市场化的行政干预吗?如果非说美联储或美国一些行业协会(如大豆、小麦协会)不算政府部门,他们对本行业产品的规划行为不算是政府干预,那么我们也成立个协会(比如说证券业协会)来调控新股发行,就是名正言顺吗?找个非政府部门出头来做这事就合理合法话,这事就好办了。
管理层有其他原因不能把发新股停下来,如大批拟发行企业,包括投行,整天在证监会排队等候,快速上规模上数量,也是证券市场大发展的佐证之一,但本着科学发展观看问题,不应轻率地把暂停新股发行看作是非市场化手段加以指责。经济不景气时,通过减税让利缓解企业负担是正常之举,那么一头工作一天身心疲惫的老牛,你非要说它的本质就是负重拉车,不仅不减负,还天天给它加大负载,这符合道理吗?停止给它加重量就是不符合它本就应劳动的基本原理?
暂缓新股发行,不一定股市就会涨,但打着遵守市场经济原则的旗号,不顾一切地大干快上上规模,也是不符合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律的。
当下,在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地区,许多民营企业已经不太活跃了,他们要么没钱发展,要么有钱但不去投资。因为不知道投什么,或者说找不到好的投资机会,生怕把手中的钱砸到一个赚不到钱的坑里。政府既想刺激经济,又不想回到前几年的大规模基建投资的旧套路中,也着实两难。
中国人的基本消费,如吃饱饭穿暖衣的问题,已经解决,这块刚性需求不会太增加也不会减少多少,这维系着我国经济的基本增长。既然外国人民现在很困难减少了消费,我们的出口受到影响,政府除了投资外,就要想法设法增加本国人民的其他消费。实际上我国的中低收入人群,消费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所以政府要积极实行减税,让人民手里有钱,才能促进消费升级。本报长期以来就倡导政府要实行全面的减税措施,这既是短期的解决方案,更是中国经济的长治久安之计。
经济发展自有其运行规律。从各国的发展经历看,面对真正的大危机时,真正能让经济走出低谷的,并不是那些政府的调控政策。多数时候,要罹患时代的危难才能重生,或者经受政治社会的深刻改革。
中国面临复杂而严峻的经济形势,当前的股市也步履蹒跚,但它仍在负重前行,证监会的发审委和交易所的发行上市部也仍在不停地工作,既然批准公司上市是他们存在的理由和基本功能,那就天天批,加班批吧,这也许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积极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中国的官方会议之后,都会有一番措辞全面严谨的权威表述,所以才有我们经常看到的,“会后认真学习报告,领会会议精神”的行为。普通百姓要从那些永远看似差不多的文字中,发现与以前有什么不同,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简言之,政府面对不太景气的经济形势,要扩大需求保增长。
而本报记者获悉,为应对经济增速下滑,重大基建投资进度明显加快,国家发改委项目审批速度也有所加快。发改委网站上,5月21日当天,公布的批准项目就接近100项。
也许这意味着可能要继续放松调控,给企业输血了。我们可以预期的措施包括,减税、降低存准率,甚至降息。
中央要增加流动性的供给,可证券管理部门并没有“根据形势变化”增加资金的供给,而是仍在增加股票的供应,相对于减少资金的比例。本周几乎天天有新股发行,相当于收缩股市的流动性。
融资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不必恐惧它,它是投资的一部分。但市场涨跌的直接原因,是买和卖方谁的力量更大,说白了是股票与资金的供需关系,钱比股多就涨,股比钱多就跌。如果郭主席只是想让股票涨,是可以减少股票供应的;他一直想抑制炒新,不发新股就可以直接抑制炒新。也就是说,现在还没到那最危险的时刻,他不愿拿出这个有点“非市场化”的手段。
但我一直疑惑,缓发新股或是停发就是非市场化吗?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调节供给,这是符合市场化原则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家庭主妇都知道的水多了放面、面多了加点水的道理。调整资金的利息,升降存准率,是调节资金供应的手段,包括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内也都在使用,这算是政府干预市场化经济吗?当下欧洲政府领导人天天开会,试图控制债务拯救濒危的欧洲经济,是非市场化的行政干预吗?如果非说美联储或美国一些行业协会(如大豆、小麦协会)不算政府部门,他们对本行业产品的规划行为不算是政府干预,那么我们也成立个协会(比如说证券业协会)来调控新股发行,就是名正言顺吗?找个非政府部门出头来做这事就合理合法话,这事就好办了。
管理层有其他原因不能把发新股停下来,如大批拟发行企业,包括投行,整天在证监会排队等候,快速上规模上数量,也是证券市场大发展的佐证之一,但本着科学发展观看问题,不应轻率地把暂停新股发行看作是非市场化手段加以指责。经济不景气时,通过减税让利缓解企业负担是正常之举,那么一头工作一天身心疲惫的老牛,你非要说它的本质就是负重拉车,不仅不减负,还天天给它加大负载,这符合道理吗?停止给它加重量就是不符合它本就应劳动的基本原理?
暂缓新股发行,不一定股市就会涨,但打着遵守市场经济原则的旗号,不顾一切地大干快上上规模,也是不符合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律的。
当下,在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地区,许多民营企业已经不太活跃了,他们要么没钱发展,要么有钱但不去投资。因为不知道投什么,或者说找不到好的投资机会,生怕把手中的钱砸到一个赚不到钱的坑里。政府既想刺激经济,又不想回到前几年的大规模基建投资的旧套路中,也着实两难。
中国人的基本消费,如吃饱饭穿暖衣的问题,已经解决,这块刚性需求不会太增加也不会减少多少,这维系着我国经济的基本增长。既然外国人民现在很困难减少了消费,我们的出口受到影响,政府除了投资外,就要想法设法增加本国人民的其他消费。实际上我国的中低收入人群,消费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所以政府要积极实行减税,让人民手里有钱,才能促进消费升级。本报长期以来就倡导政府要实行全面的减税措施,这既是短期的解决方案,更是中国经济的长治久安之计。
经济发展自有其运行规律。从各国的发展经历看,面对真正的大危机时,真正能让经济走出低谷的,并不是那些政府的调控政策。多数时候,要罹患时代的危难才能重生,或者经受政治社会的深刻改革。
中国面临复杂而严峻的经济形势,当前的股市也步履蹒跚,但它仍在负重前行,证监会的发审委和交易所的发行上市部也仍在不停地工作,既然批准公司上市是他们存在的理由和基本功能,那就天天批,加班批吧,这也许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