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剧,是淮河流域家喻户晓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来源于民间小调,广泛借鉴和吸收地方戏曲和地方民歌之精髓,体现出了淮河流域与众不同的人文特色和风土人情。2006年被列入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推剧对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拟对推剧的发展历程做适当的梳理。
【关键词】推剧;花鼓灯;四句推子
推剧,发源于淮河流域,是淮河流域家喻户晓的戏曲剧种之一,从其诞生、发展至今,已足足经历了百余年的岁月洗礼,这颗璀璨的艺术瑰宝于2006年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一个地域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在这种土壤下也必然孕育出当地的人文情怀。安徽省凤台县,这个推剧形成和广泛流行的地方,处于淮河中游,四通八达,水陆交通便利。县内地势平坦,有焦岗湖等四湖,而经县内流过的河流有永幸河等四河,盛产鱼虾蟹和水稻、小麦、花生、棉花、大豆等农牧水产品。素来就有“一麦抵三秋”、“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之说,在凤台这片有着“凤凰落地之台”称号的土地上,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信息发达,人口众多,为各种文化元素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推剧的萌芽
追溯推剧的起源,不可不提的便是花鼓灯。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两岸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活动。它是地方老百姓的主要娱乐活动,老百姓通常叫“玩灯”。它占据了当地老百姓的主要业余活动,同时,百姓也将花灯作为祈福、拜神、求子的一种方式。
“花鼓灯”这种民间歌舞,早期只有歌舞表演,在演出中分为“大场”,“小场”和“后场”三个部分。大场是花鼓灯的集体舞蹈,小场是双人或三人舞,后场则是具有戏曲雏形的小戏。由于在花鼓灯的表演过程中肢体动作多,消耗体力严重,影响了演员表演持久性,不便满足观众期望长时间观赏节目的心理。另外,演出时较大的劳动强度也会影响演出内容的丰富性。因此,艺人们便拿出更多的精力在更加节省体力的后场小戏上。“所以,一批有影响力的后场小戏如《黑眼疯》、《割肝救母》等久唱不衰,越演越精干。后来竟导致凤台流派在花鼓灯音乐、唱腔上的一系列发展。”[1]至此,后场小戏诞生。
花鼓灯后场小戏的基本框架依然是花鼓灯,不过增强了故事情节性,减少了舞蹈性。通常是由两到三人表演的有故事有情节的生活小戏或是简单的戏剧性对唱,初步具备了中国戏曲的基本要素。
二、推剧的成长
三十年代初,日军入侵,凤台沦陷,又接连遭受洪水侵害,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当地的很多人为养家糊口,外出逃荒,花鼓灯艺人也只能流浪在江淮一带,边流浪边演出以果温饱。在流浪演出中,“一条线”(即陈敬之)、“宋瞎子”(即宋挺香)等人结识了白玉山,也就是“白穗子”。此人演唱的是一种清丽婉转的小调——“清音”,这一小调让陈敬之、宋挺香听后深感惊艳,便向白玉山请教学习,而后在不断的摸索、尝试中将其运用到后场小戏中。
经多次实践,拓宽了“清音”音域,同时吸收借鉴“凤阳歌”、“孟姜女小调”等使旋律更加丰富,委婉;节奏上也使用了圈内人称的“垛句子”、“头咬尾”,有了明显的跳跃和起伏,更加婉转;同时在演唱时,为了增强地方色彩和韵味,使用凤台当地的方言,更加亲切易于流传。而“一条线”陈敬之演唱的“清音”,被当地群众称为“一条线调”,此调便是“四句推子”的雏形。另外,在伴奏上,四句唱词之前分别增加了前奏和间奏,伴奏乐器使用笛子、板胡等,这只伴奏队伍被当地群众称为“弦子灯”班。随后“弦子灯”吸收借鉴其他艺术舞蹈形式之长,充实自己。1945年后,开始有了简单的道具和化妆,所到之处深受当地喜爱。当时流行的剧目有《白蛇传》、《渔舟配》、《王清明投亲》等。
三、推剧的定名
1950年,凤台县顺应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成立了凤台地方戏大众剧团。这个大众剧团就是在全县范围内挑选拔尖人才,從较成规模的“弦子灯”班、“推子社”中选才。当时的剧种成员有:陈敬之、宋挺香、乐手韩运辉、梁金传等。
1951年,“首届皖北戏曲研究会”在安徽省召开,在申报剧种名称时,高光照、朱禹、梅薇等人详细剖析“推子”的曲调,考虑过“清音调”、“一条线调”、“弦子灯”、“推子”等名字后,根据其唱腔为四句一反复推来推去的特点,同时结合凤台语音的实际情况,为其定名为“四句推子”。当时通过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著名推剧艺人——宋廷香演唱的四句推子后,“四句推子”在淮河两岸流传开来。
1956年,在举办的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这个广为流传的“四句推子”最终正式定名为——“推剧”。
四、推剧的成熟
解放前的推剧唱腔没有板腔体,只有相对单调的唱腔,如“一条线调”或是小调类唱腔,演员演唱时也只是在润腔、衬词等方面进行变化。在伴奏人员方面,初期的推剧伴奏仅有三四人。
建国后,推剧的曲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改革推进者是凤台大众推剧团的第一代推剧音乐工作者——张羽。“保持原骨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紧缩了旋律,增加了“三平、四板、一重音”(即:“四月平”、“麦黄平”、“腊月平”、“新原版”、“小快板”、“导板”、“快板”、“重音”)。”[2]同时对打击乐也进行了改革,以京剧锣鼓为主,仅在起唱和结尾处辅以花鼓灯锣鼓,推据伴奏也更加规范起来,分有文场和武场两组。文场的伴奏乐器有板胡、中胡、二胡、笛子、唢呐、三弦等,而武场则更加侧重采用钹、锣、大定音鼓、堂鼓等乐器伴奏,这样的分工不仅可以烘托出文场、武场不同场景的气氛,也使伴奏音色更加有针对性和丰富性。
20 世纪 60 年代,“推剧”开始在唱腔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主要推进者是第二代推剧音乐工作者王亚。他尝试在保持原本四句推子唱腔优势的同时,学习众多优秀戏曲之精髓,从京剧、评剧等姐妹艺术的声腔中汲取了宝贵的养分,创编出新的四句声腔,这种新唱腔又被称做“新豆腐块”。创编有“慢四推”、“快四推”,及在此基础上创编的“反四推”。这些改革使“推剧”的声腔表现力更加丰富。
随后,在一代代的推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下,完善板式唱腔,创编了“散版”、“紧拉慢唱”等板腔体唱腔,创编各种曲牌体唱腔及气氛音乐。同时加大发展男声唱腔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很好的解决了男女唱腔对唱时的转调问题。至此,“推剧”的唱腔音乐系统基本形成,并稳定了下来。
显而易见的是,推剧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文化、经济、政治、艺术密切相关,它来源于民间小调,广泛借鉴和吸收地方戏曲和地方民歌之精髓,体现出了淮河流域与众不同的人文特色和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文化大浪潮中,如何保护与传承地方戏曲显得尤为重要。可喜的是,推剧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吾辈更应不忘初心,在地方戏曲的发展之路中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1]政协凤台县文史资料研究会委员会、风台县文化局编.州来古今之三—凤台花鼓灯专辑.安徽省内出第(90)001号:29.
[2]周庆恬.推剧发展现状研究_兼及戏曲进高校的可行性探索[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5).
[3]政协凤台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辑.州来古今之三———凤台花鼓灯专辑[M].凤台县印刷厂,1990,安徽省内出字第(90)001.
[4]周朝生,陈敬芝.推剧形成概述[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6).
[5]周庆恬.厚 重 人 文 结 硕 果———探源“推剧”[J].铜陵学院学报,2012,(6).
【关键词】推剧;花鼓灯;四句推子
推剧,发源于淮河流域,是淮河流域家喻户晓的戏曲剧种之一,从其诞生、发展至今,已足足经历了百余年的岁月洗礼,这颗璀璨的艺术瑰宝于2006年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一个地域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在这种土壤下也必然孕育出当地的人文情怀。安徽省凤台县,这个推剧形成和广泛流行的地方,处于淮河中游,四通八达,水陆交通便利。县内地势平坦,有焦岗湖等四湖,而经县内流过的河流有永幸河等四河,盛产鱼虾蟹和水稻、小麦、花生、棉花、大豆等农牧水产品。素来就有“一麦抵三秋”、“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之说,在凤台这片有着“凤凰落地之台”称号的土地上,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信息发达,人口众多,为各种文化元素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推剧的萌芽
追溯推剧的起源,不可不提的便是花鼓灯。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两岸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活动。它是地方老百姓的主要娱乐活动,老百姓通常叫“玩灯”。它占据了当地老百姓的主要业余活动,同时,百姓也将花灯作为祈福、拜神、求子的一种方式。
“花鼓灯”这种民间歌舞,早期只有歌舞表演,在演出中分为“大场”,“小场”和“后场”三个部分。大场是花鼓灯的集体舞蹈,小场是双人或三人舞,后场则是具有戏曲雏形的小戏。由于在花鼓灯的表演过程中肢体动作多,消耗体力严重,影响了演员表演持久性,不便满足观众期望长时间观赏节目的心理。另外,演出时较大的劳动强度也会影响演出内容的丰富性。因此,艺人们便拿出更多的精力在更加节省体力的后场小戏上。“所以,一批有影响力的后场小戏如《黑眼疯》、《割肝救母》等久唱不衰,越演越精干。后来竟导致凤台流派在花鼓灯音乐、唱腔上的一系列发展。”[1]至此,后场小戏诞生。
花鼓灯后场小戏的基本框架依然是花鼓灯,不过增强了故事情节性,减少了舞蹈性。通常是由两到三人表演的有故事有情节的生活小戏或是简单的戏剧性对唱,初步具备了中国戏曲的基本要素。
二、推剧的成长
三十年代初,日军入侵,凤台沦陷,又接连遭受洪水侵害,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当地的很多人为养家糊口,外出逃荒,花鼓灯艺人也只能流浪在江淮一带,边流浪边演出以果温饱。在流浪演出中,“一条线”(即陈敬之)、“宋瞎子”(即宋挺香)等人结识了白玉山,也就是“白穗子”。此人演唱的是一种清丽婉转的小调——“清音”,这一小调让陈敬之、宋挺香听后深感惊艳,便向白玉山请教学习,而后在不断的摸索、尝试中将其运用到后场小戏中。
经多次实践,拓宽了“清音”音域,同时吸收借鉴“凤阳歌”、“孟姜女小调”等使旋律更加丰富,委婉;节奏上也使用了圈内人称的“垛句子”、“头咬尾”,有了明显的跳跃和起伏,更加婉转;同时在演唱时,为了增强地方色彩和韵味,使用凤台当地的方言,更加亲切易于流传。而“一条线”陈敬之演唱的“清音”,被当地群众称为“一条线调”,此调便是“四句推子”的雏形。另外,在伴奏上,四句唱词之前分别增加了前奏和间奏,伴奏乐器使用笛子、板胡等,这只伴奏队伍被当地群众称为“弦子灯”班。随后“弦子灯”吸收借鉴其他艺术舞蹈形式之长,充实自己。1945年后,开始有了简单的道具和化妆,所到之处深受当地喜爱。当时流行的剧目有《白蛇传》、《渔舟配》、《王清明投亲》等。
三、推剧的定名
1950年,凤台县顺应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成立了凤台地方戏大众剧团。这个大众剧团就是在全县范围内挑选拔尖人才,從较成规模的“弦子灯”班、“推子社”中选才。当时的剧种成员有:陈敬之、宋挺香、乐手韩运辉、梁金传等。
1951年,“首届皖北戏曲研究会”在安徽省召开,在申报剧种名称时,高光照、朱禹、梅薇等人详细剖析“推子”的曲调,考虑过“清音调”、“一条线调”、“弦子灯”、“推子”等名字后,根据其唱腔为四句一反复推来推去的特点,同时结合凤台语音的实际情况,为其定名为“四句推子”。当时通过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著名推剧艺人——宋廷香演唱的四句推子后,“四句推子”在淮河两岸流传开来。
1956年,在举办的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这个广为流传的“四句推子”最终正式定名为——“推剧”。
四、推剧的成熟
解放前的推剧唱腔没有板腔体,只有相对单调的唱腔,如“一条线调”或是小调类唱腔,演员演唱时也只是在润腔、衬词等方面进行变化。在伴奏人员方面,初期的推剧伴奏仅有三四人。
建国后,推剧的曲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改革推进者是凤台大众推剧团的第一代推剧音乐工作者——张羽。“保持原骨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紧缩了旋律,增加了“三平、四板、一重音”(即:“四月平”、“麦黄平”、“腊月平”、“新原版”、“小快板”、“导板”、“快板”、“重音”)。”[2]同时对打击乐也进行了改革,以京剧锣鼓为主,仅在起唱和结尾处辅以花鼓灯锣鼓,推据伴奏也更加规范起来,分有文场和武场两组。文场的伴奏乐器有板胡、中胡、二胡、笛子、唢呐、三弦等,而武场则更加侧重采用钹、锣、大定音鼓、堂鼓等乐器伴奏,这样的分工不仅可以烘托出文场、武场不同场景的气氛,也使伴奏音色更加有针对性和丰富性。
20 世纪 60 年代,“推剧”开始在唱腔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主要推进者是第二代推剧音乐工作者王亚。他尝试在保持原本四句推子唱腔优势的同时,学习众多优秀戏曲之精髓,从京剧、评剧等姐妹艺术的声腔中汲取了宝贵的养分,创编出新的四句声腔,这种新唱腔又被称做“新豆腐块”。创编有“慢四推”、“快四推”,及在此基础上创编的“反四推”。这些改革使“推剧”的声腔表现力更加丰富。
随后,在一代代的推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下,完善板式唱腔,创编了“散版”、“紧拉慢唱”等板腔体唱腔,创编各种曲牌体唱腔及气氛音乐。同时加大发展男声唱腔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很好的解决了男女唱腔对唱时的转调问题。至此,“推剧”的唱腔音乐系统基本形成,并稳定了下来。
显而易见的是,推剧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文化、经济、政治、艺术密切相关,它来源于民间小调,广泛借鉴和吸收地方戏曲和地方民歌之精髓,体现出了淮河流域与众不同的人文特色和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文化大浪潮中,如何保护与传承地方戏曲显得尤为重要。可喜的是,推剧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吾辈更应不忘初心,在地方戏曲的发展之路中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1]政协凤台县文史资料研究会委员会、风台县文化局编.州来古今之三—凤台花鼓灯专辑.安徽省内出第(90)001号:29.
[2]周庆恬.推剧发展现状研究_兼及戏曲进高校的可行性探索[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5).
[3]政协凤台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辑.州来古今之三———凤台花鼓灯专辑[M].凤台县印刷厂,1990,安徽省内出字第(90)001.
[4]周朝生,陈敬芝.推剧形成概述[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6).
[5]周庆恬.厚 重 人 文 结 硕 果———探源“推剧”[J].铜陵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