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学校发展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大国崛起与民族复兴之希望;发展,教育振兴与学校兴旺之根本。不发展,社会不会进步,国家不会昌盛,教育没有生命力,学校是一潭死水。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学校的发展。新时期的学校该怎样发展呢?朝什么方向去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去发展,去建设。
  【关键词】领导班子;校园文化;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活动
  The theory is new period school development
  Liu Cai-xiaYuan Shi-qiu
  【Abstract】Development, the big country be rising with race renew of hope;Development, education develop with school prosperous root.Not development, agency can progress, nation not prosperous, education lifeless dint, the school be one pond stagnant water.Education of development the dependence is at the school of development.New period of school how should development?Dynasty what direction go to a development?The writer think can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 go to study, go to development, go to construction.
  【Key words】Leadership actors of one troupe; Campus culture; Teachers troops; Teaching mode; Teaching activity
  
  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发展,大国崛起与民族复兴之希望;发展,教育振兴与学校兴旺之根本。不发展,社会不会进步,国家不会昌盛,教育没有生命力,学校是一潭死水。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学校的发展。新时期的学校该怎样发展呢?朝什么方向去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去发展,去建设。
  1.建设一支具有威信力的领导班子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即学校里一支具有威信力的领导班子。建设这样一支领导班子,我们应该:
  1.1从师德入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要有威信力,公信力,首先,每个领导者必有“德”。“德”是领导者的灵魂,是核心素质所在,它是火车头里的方向盘。作为领导者,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科学素养是不行的。学校领导层应把师德建设放在一切工作之首位,这才是真正的人才观,发展观。
  1.2从廉政入手。教育要发展,廉政作保障。一个单位的领导层要廉,群众才信服。学校领导要做到决策公正,处事公平,制度公开,财务透明。只有依法办事,才能以理服人。
  学校才会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广大师生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3、从言行入手。学校要发展,领导者的威信、诚信很重要。领导层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让学校师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有人说信用是金,一点不假。领导者要带头诚实守纪,言而有信。其言行不能损人损已,不能伤人自尊,更不能侮辱师生人格。唯有这样,领导者的威信力、公信度方可提高。
  2.建设一种具有魅力的校园文化
  何谓校园文化?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即学校用于宣传教书育人和教学新课程、新理念的有关环境、制度、乡土、网络等文化形式。它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乡土文化及网络文化等方面。
  环境文化包括学校中的板报宣传、横幅标语、名人名言、阳光台、平面图、读报窗、警示牌等。环境文化对学校师生无疑会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唤醒、陶冶、激励学生的道德潜意识,能让学生励志进取。
  制度文化包括学校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各种班规班约的制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制度文化的建立与遵循,对于学校师生的言行是一个有力的约束。师生的言行与制度的建立,正如河水与河岸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在发展中建设与加固河堤河岸,约束河水。
  乡土文化则是组织教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积极开发乡土教材。浓厚的乡土文化必将散发着浓浓的芳香,使广大少年儿童更容易受到感染与熏陶,更容易吸收养料,从而茁壮成长。
  网络文化是一种最前沿、最先进的科学文化。利用网络文化可避免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沟通难的尴尬局面,容易拉近彼此间的心灵距离。学生更容易认识外面的精彩世界,放飞思维的翅膀,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怎样建设具有魅力的校园文化?首先,学校领导、广大教师从思想上务必高度重视。要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与环境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其次,要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管理好校园文化,爱护校园里的一切文化设施;再次,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为教育教学服务。要让校园文化深入学校每个师生的心灵深处,使之启迪人生,陶冶情操。一句话,要让校园文化帮助师生明确方向,树立理想,增强自信,让校园文化使每个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
  3.建设一支具有实力的师资队伍
  3.1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装备”精良、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必定是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一所学校有一支敬岗爱业,甘于奉献,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就必定会不断地发展壮大。
  3.2切实做好学校课程改革和校本培训工作,要鼓励和鞭策广大教师终身学习,终生敬业爱业,且永不落伍。要不断进行课研课改,使之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校本培训是学校教研教改的具体实施,它必将为教育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使校容校貌、师生的精神风貌呈现出勃勃生机。
  3.3要有雄厚的教师输入、输出实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教师要有能力和实力进得去,走得出。只有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代谢功能,学校才能兴旺发展起来。
  3.4学校要有一支心理素质优良和身体结实硬朗的教师队伍。学校要良性发展,其教师的身体是本钱,是保障。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引导教师积极锻炼身体,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学校离开教师的身体素质谈发展,只能是空谈。
  4.建设一种具有活力的教学模式
  4.1紧跟课改新形势。我国的教育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深化才有出路 。首先是教学改革,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即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崭新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崭新的管理和措施;其次,教学改革应从改变管理制度入手,对教学管理也应该抓“大”放“小”,从“管制”转变为“激励”,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再次,从转变教学方法入手,彻底摒弃“满堂灌”、“填鸭式”、“单边倒”等传统教学手法,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总之,学校要探讨、研究、制定出一整套全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新态势、新发展。
  4.2建立一种全新的民主,平等、互爱的干群、师生关系。要达此目的,首先领导者要亲师、爱师,教师要爱生如子。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扬民主,切不可“霸权”、“霸道”。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待学生不分“优”、“劣”、“好”、“坏”;没有“私爱”、“偏爱”。同时,教师应教育学生尊老爱幼、尊师爱友,关爱集体,懂得感恩与回报。全体师生都要有主人翁意识,都应成为学校的主人,都应有强烈的爱校护校责任感。
  5.开展一系列具有引力的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要发展,且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展一系列具有引力的教育教学活动。梧桐引来凤凰栖。如果学校把管理抓好了,把硬件建设抓实了,把教书育人抓活了,把校园环境美化了,把教育质量提高了,那么,学校就会赢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也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怎样才使学校更具吸引力?1、学校应与时俱进求发展。学校要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尽可能地带领广大师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教育教学活动,让一切活动吸引每个师生的眼球,让一切活动引领广大师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开展活动要以学校发展为主线,以竞赛、评比为手段,以和谐、民主为内涵,以成才报国为奋斗目标。开展活动,目标要明确,设计要合理,内容要有趣,程序要明晰。2、活动的开展力求做到“三贴近”:A、贴近社会。学校一切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会现实,离开了社会现实也就失去了意义。学校应尽可能地带领广大师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师生走向社区,走向车间,走向田野,走入农家。B 、贴近生活。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准确、真实地描绘学生生活和反映学生内心世界。C、贴近课堂。学校一切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书育人为总目标。总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着想,要让学生既成为学校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校活动的主载体。要让学生在一切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教益,获得知识,增长才干。
  综上所述,学校要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公平公正的领导班子,离不开一个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离不开一支勤勉博学、多才多能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新颖、活泼的教育教学模式,还离不开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和激励。学校要发展,应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之路,走和谐育人之路,走民主教学之路,走依法治校之路。只有这样,才会使学校更具活力和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育人才,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收稿日期:2008-4-27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课是一门集听、说、读、写于一体的语言课。故名思议,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要以“说”为主。如何才能让每个学生积极,大胆地去说英语,这就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兴趣;信心;环境;水平;多听;多看  How is the exaltation student's English vernacular speech level?  Zhang Fu-quan  
期刊
【摘要】英语学习通常把听、读、说、写、译,作为英语学习的五种技能。这五种技能的培训,都应该以英语语感为中心的。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感,就没有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缺乏语言感知能力,就无法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没有语言的理解能力,英语的听读说写译,这一切都是空谈。  【关键词】听;读;说;写;译  English language feeling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rai
期刊
【摘要】创造性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面对新的对象,新的学科教材,新的质量要求,教师需要坚持民主教学原则, 激励原则, 主体参于原则, 学习动机内化原则。  【关键词】创造性;原则;教学模式  Shallow Xi how in English the teaching development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Wang Chong-l
期刊
【摘要】绘画欣赏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感情,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绘画欣赏;传播美;陶冶情操;修养  Discusses the drawing appreciation teaching the significance  Yuan Xiao- ling  【Abstract】Drawing appreciation plays a
期刊
【摘要】《生物技术实践》是我国普通高中首次开设的一门生物课程,其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STS教育,其中,“课题背景”是一个良好的载体。  【关键词】课题背景;STS教育;生物技术实践  Take"topic background" as to carry a body  Carry on STS education in 《 the living creatu
期刊
【摘要】在职中学校的老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职业中学代什么课也不要代数学课。”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我认为首先要研究学生为什么普遍学不好数学的原因。进入职中的学生大多是初中学习成绩差思想素质低的一些学生,这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次问卷调查中知道:一个职高新生班的51名学生中,有2/3的学生课前不预习,有95%的学生在作业前不复习,有1
期刊
【摘要】教师管理需要规范严格的制度,但仅仅依靠制度是不能构建科学的教师管理模式的,只有做到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关键词】制度管理;人性化管理;教师自主发展  Realization school system management and humanized management of harmony unify, promote teacher indep
期刊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核心和灵魂,这一点在中小学表现尤其明显。众所周知,当今中小学校长尤其是中学校长已经很少有人上课了,他们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校的管理上,纵然如此,学校管理质量仍不甚理想。那么,校长缘何“劳而无获”呢?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差,也就是说学校管理效率低下,水平不高。  概括说来,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者的权威,二是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全面实施评价机制,应该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互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相互评价的提高,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法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关键词】新课改;情感教学  Look for the student's flashlight a point  ——A mo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前提,采取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是关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完成素质教育下的角色转变,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师生共创一种和谐、平等、对话、交流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能力;问题解决  Deve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