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读书》情结

来源 :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5日,记者约好在三联书店二楼咖啡厅采访沈昌文先生,没想到巧遇丁聪夫妇。
  丁聪先生是在老伴的陪伴下到编辑部拿稿的。很难想象,一位年届九旬、重病缠身的老画家,现在还在给一本杂志画版式。32开配一副图的封面,简洁的版式,还有每期必有的一两副漫画,读书的标准像25年不变,就是因为有了这“从一而终”的丁聪。
  为读书作画是丁聪生活里一桩顶顶重要的事。他盯稿子盯得很紧,稿若没按时来,就急得亲自到编辑部去取。这位抗战时就开始漫画创作、并曾在香港创办《良友》杂志的老画家说,他真的“欢喜这份工作”。
  不变的丁聪经历了《读书》的好几茬领导。“他们都对我挺好的”,沈昌文曾在办公室里做红烧肉和宁波炝蟹食诱他,范用待这位性情酣醇的老友更如家人。
  对《读书》割舍不下的情怀是几位老先生共有的。《读书》早期惟一的编辑史枚先生现已去世多年。据说,他最后倒在书桌上的时候,手边就摊开着《读书》的稿子。
  在《读书》的第一批作者中,有吕叔湘、王祖良、张中行、金克木等国宝级学者,这些真正的知识分子,对国家、人民和知识的命运始终非常关切。其中,张中行和金克木是只给《读书》供稿的。
  沈昌文回忆说,每次到金克木家,老先生都神采飞扬侃侃而谈,告辞的时候,在楼梯口还要拉着他说上十分钟的话。金先生常笑说身体不行,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供稿了。但后面不断有稿过来,而且一寄就是三篇。吕叔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坚持每月到编辑部开会。还随身携带勘误表,指出文中的错字。不能亲自来时,就写一封信给主编交流感受。
  《读书》的老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陆建德还记得,90年代中后期,《读书》杂志的活动比较多。
  那时经常过两三个月大家就聚会,知识界的各种各样的人都会来参加,像于光远、丁聪。参加《读书》杂志的聚会是一种知识和趣味的旅行,能遇到一些只闻其名未曾见面的朋友。每次去都很开心。
  陆建德认为,《读书》在文化界的影响是和众编辑们的努力分不开的。他接触比较多的是赵丽雅,“她看上去像个工人,剪一头短发,说自己文化大革命时是抄刀卖西瓜的,很不拘小节的样子,但其实是个很好的学者。”
  赵丽雅现在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做《诗经》研究,她中国古典文学工夫很深厚,在中国散文方面也很有追求。很多年前,她给陆建德写信约稿,字很娟秀,内容文绉绉的,陆建德看人家信写得这么认真,也就不好意思推辞了。而且赵丽雅连他的生日也记得,这让他大为感动。
  1993年深秋,《读书》的追随者刘苏里(现为万圣书园负责人)第一次造访《读书》编辑部,震惊于房间的逼仄和其乐融融的气氛,最具代表性的物件就是那间不足30平米的办公室里煮咖啡的“厨房”。
  1996年,《读书》就要搬出阁楼了,刘苏里身不由己似地再次来到编辑部,心里想着向那块写着“《读书》编辑部”斑驳字样的小牌子道别。编辑吴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他开放了一间隐秘的“藏宝室”,里面堆放着好多书。关门时她调侃说,“你算是幸运的。”很多年后犹记得,吴彬说话的那一刹间,脸上分明飘过了一丝留恋、惋惜和无奈的神情。
  也就在当年,沈昌文去任,汪晖继任主编。刘苏里隐约感到,编辑部搬迁到大厦里告别的不只是“阁楼”,或许告别了一个时代。
其他文献
现在,一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高潮,正在全国工矿企业中兴起。我国工人阶级是文化大革命的领导力量和最积极的因素。他们对于这场文化大革命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千百万
从理想方面看,学术团体的多寡,对于一个国家学术的发展成度,似应成正比例。我国科学并不能算十分发达,然而学术团体名目之多,比得上欧美各国。如果坦白底自我检讨,这许多学
产业转移,顾名思义,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产业发展在相互联系(投资或者贸易)的空间上的重构。产业转移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科学技术发展所创造的先进生产力不可能无限期
In a previous article the extraction of tungstic oxide from Tai-Ho-Shan,(泰和山)wolframite was discussed by the authors.This paper takes upthe second phase of
(一)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法国巴黎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为反对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举行了英勇的武装起义,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红色政权——巴黎公社。
介绍了传递对准技术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分析了传递对准技术在多种武器中的应用以及在潜射弹道导弹中的应用前景。 The concept and status quo of transfer alignment techno
SOA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各行业构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云计算、软件服务化及物联网等战略新兴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一直以来,SOA
笔者设计本堂课的出发点是还课堂于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通过启发式的课堂、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培
《中国经济周刊》:在您的建议当中提到接下来会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和问题?应该如何突破?马化腾:虽然会很难,但这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目前网络运维管理的现状与技术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探讨了基于统一的管理平台与管理体系的安全性、开放性的相关规则,提出了设计智能化网络运维管理平